優秀議論散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大凡非常可怪的議論,不是神經病人,斷不能想,就能想也不敢說,說了以後,遇著艱難困苦的時候,不是神經病人,斷不能百折不回,孤行己意;下面是有,歡迎參閱。

  :讓心轉個彎

  人生是一段不斷向成功跋涉的征程,為了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人們爭先恐後地選擇了公認的“近道”,可是,當我們發現這條路上人滿為患,舉步維艱時,我們是否能及時改變方向,讓心轉個彎?讓心轉彎是一種智慧,是一種特立獨行的遠見。昔時,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項羽心裡便有了壯志:殺進咸陽。於是,將披堅執,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攻陷一座座城池。然而,等到了咸陽城外,卻發現劉邦已先入關破城。這就是劉邦的智慧:強敵面前,劉邦繞道而行,並非害怕,而是心中有更遠大的目標。而項羽則不然,這種“小聰明”他是不屑為之的,也不符合他的為人處事的準則,所以在垓下兵敗後,心靈始終轉不過彎,最終血灑江畔,留下了千古遺憾。讓心靈轉彎是一種智慧,是一種生命韌性的表現。

  勾踐受辱於吳後,改正原來的缺點,努力使國富民豐,最終滅吳。紅軍反圍剿失敗後,並沒有死拼,而是明智地選擇了長征,儲存實力,最後奪取政權。“大丈夫能屈能伸”,在生死抉擇的時刻,保持這種“大丈夫”的韌性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心靈轉彎,才會不被世俗所累,及時找到自己的桃花源。可惜屈原卻沒有明白這一點。他沒有私心雜念,一心為國。“苟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我佩服他的抱負,仰慕他的人格,然而在那個時代,誰又能理解他呢?

  屈原沒有讓他的心轉個彎,最終他的抱負隨他沉入汩羅江底,幽幽悲鳴。試想,屈原如果能像陶潛那樣,在認清仕途現狀後,讓心靈轉個彎,耕耘自己的精神世界,豈不快哉!歷史,“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的詩詞在盪漾,然而亦有絲絲遺憾。江畔依稀可見那一襲白衫,在微風中漸飄漸遠。人生旅途,並非只有一條道路通向成功,此路不通時,我們何不繞道而行,讓心靈轉個彎?

  :夢早該醒了

  它是無與倫比的傑作,是人間的伊甸園,它是西方人嚮往的仙境,是建築師建造的一千零一個夢,它是東方一掠而過的明星,是一個帝國興亡的見證。他的名字叫圓明園。

  希臘有巴特農神廟,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鬥獸場,東方有夏宮。圓明園及中華文化於一身,是匯聚了幾世幾代人智慧的結晶,有江南之水鄉,蘇州之園林,歐洲之風格,置身其中,如遊仙境。覆壓六百餘里,規模之浩大,宮殿百餘座,座座富麗堂皇,珍寶萬餘件,件件價值連城,堪比阿房宮,媲美伊甸園,。可在那些野心勃勃的掠奪者眼裡,夏宮就像一處藏寶地,路線已經畫好,就只差整理行囊,進去探險了。特悶沒有想到,探險的過程是如此順利,而隨即而來的尋寶也就成了瘋狂的掠奪。誰也不會想到,曾經征服過歐洲的鐵騎此時竟如此的令人宰割。

  藍天依舊,夏宮全無。我不敢相信眼前所見的殘垣斷壁竟是昔日的圓明園。那繁花似錦的金陵玉殿呢?那花團錦繡的秦淮水榭呢?我心中不禁隱隱作痛。

  秋風凜凜,風雨悽悽,百年的夢幻,毀於炮火之間,帝國的美夢,醒於炮火之中。嗚呼,望中華之復興兮,全在我少年。

  古人云: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園林的罹劫,帝國的沒滅,非西方之強大也,全在於帝國的興盛,興盛的讓人們昏了頭腦,甚至有些無憂無慮,河清海晏,國泰民安,難道這樣帝國就停止向前發展嗎?夢啊,早該醒了,安寧只會矇蔽了人們的雙眼,卻看不到時間的流逝正不斷的更新著世間萬物。西方的工業革命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而帝國正安樂於小農經濟,自給自足、豐衣足食。中國,遲早要接受文明的教育的。

  縱觀古今,安逸而網申王國的事例數不勝數,秦王朝自恃軍事實力強大,安於現狀,終被起義軍瓦解,唐莊宗寵信伶人身死國滅,可清王朝哀之而不鑑之,只能使後人掩面而泣之。

  圓明園啊,你教授了我最沉重的一課,也是最有意義的一課。天降大任於我少年,定當精忠報國,揮灑熱血,扞衛中華,使中華民族屹立千年而不倒。

  :善待苦難

  張海迪曾說過;“生命很痛,但痛我也要活著,我要活得好好的。我還要活出生命的詩意。”史鐵生也曾說過:“生命的磨難是一種必然降臨的節目。”

  所以,儘管活著有無數的不如意,但我們還要活出生命的意義。這就需要我們善待苦難。

  生命常常與痛苦,厄運不期而遇。逃避者,易脆弱地挽起滄桑的皺紋,萎頓潛伏的熱情;挑戰者,彈開蟄居的勇氣,如黃山鬆那剛毅的根,與石也融洽,交流,汲取著風雨霜露的精華。於是堅韌,於是挺拔,於是在斷崖絕壁亮紅了目睹者的眼。我們就要做一棵黃山鬆,去挑戰苦難,在苦難面前不能卻步,讓自己活得更精彩。

  尼采說過:“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是的,正如地震時,人們沒有喊暈的權利;失火時,沒有喊薰的權利;戰場上,沒有怕死的權利。只有不喊暈的人,才能逃離危樓;只有不怕薰的人,才能逃離苦海;只有不怕死的人,才能取得勝利。一樣的,只有受苦而不悲觀的人,才能克服困難,脫離困境。難道不是嗎?在苦難面前悲觀是懦弱者的表現,苦難是不仁慈的,你越向它低頭相求,她越乘虛而入,所以我們不能悲觀,不能在它面前認輸。

  沒有經歷風雪的果實不會甜美,沒有經歷過苦難的人生不會完整。苦難是人生的常態,誰都有面對絕境的處境,誰都會碰上沒有舟的渡口和沒有橋的河岸。幾乎未能扼住苦難的咽喉時,必須學會忍耐,學會讓所有的痛苦在忍耐中淡化,學會每個人在人生旅途上,都要受到命運之神的捉弄。當你不甘心做苦難的奴僕而又在忍耐中拼搏,鍥而不捨的追求,而不是在苦難面前輕易放棄。

  人生好比一次遠航,由此岸到彼岸,難免有逆境。如果一遇到風急浪高就急著提早結束這次航行,怎麼會領略到“化險為夷”,“夜盡天明”的樂趣呢?

  人生苦短,怎樣度過這有限的生命呢?如何珍視這短暫的生命呢?這就要善待苦難。

看過的人還:

優秀作家散文集
優秀散文作品
相關知識
優秀議論散文
高中優美議論散文
優美議論散文
高中優秀議論型散文
以態度決定成功為話題的優秀議論文
六篇高中八百字優秀議論文分享
堅持就能成功的議論文_堅持鑄就成功的優秀議論文
勤奮鑄就成功的優秀議論文範文
以創新為話題的優秀議論文
成功的背後優秀議論文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