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大家作品欣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閱讀散文,我們要感悟出作品中激動人心的感情和它所蘊含的哲學意蘊,把握作品中的真、善、美,客觀地評價它的思想意義。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散文大家作品,供大家欣賞。

  :夢與現實

  昨晚月光一樣的太陽照在兆豐公園的園地上。一切的樹木都在讚美自己的幽閒。白的蝴蝶、黃的蝴蝶,在麝香豌豆的花叢中翻飛,把麝香豌豆的蝶形花當作了自己的姊妹。你看它們飛去和花脣親吻,好像在催促著說:“姐姐妹妹們,飛吧,飛吧,莫盡站在枝頭,我們一同飛吧。陽光是這麼和暖的,空氣是這麼芬芳的。”

  但是花們只是在枝上搖頭。

  在這個背景之中,我坐在一株桑樹腳下讀泰戈爾的英文詩。

  讀到了他一首詩,說他清晨走入花園,一位盲目的女郎贈了他一隻花圈。

  我覺悟到他這是一個象徵,這盲目的女郎便是自然的三美室。

  我一悟到了這樣的時候,我眼前的蝴蝶都變成了翩翩的女郎,爭把麝香豌豆的花莖作成花圈,向我身上投擲。

  我埋沒在花圈的墳壘裡了。─—

  我這只是一場殘缺不全的夢境,但是,是多麼適意的夢境呢!

  今晨一早起來,我打算到靜安寺前的廣場去散步。

  我在民厚南里的東總弄,面著福煦路的門口,卻看見了一位女丐。她身上只穿著一件破爛的單衣,衣背上幾個破孔露出一團團帶紫色的肉體。她低著頭踞在牆下把一件小兒的棉衣和一件大人的單衣,捲成一條長帶。

  一個四歲光景的女兒踞在她的旁邊,戲弄著烏黑的帆布背囊。女丐把衣裳卷好了一次,好像不如意的光景,開啟來重新再卷。

  衣裳卷好了,她把來圍在腰間了。她伸手去摸布囊的時候,小女兒從囊中取出一條布帶來,如像漆黑了的—條革帶。

  她把布囊套在頸上的時候,小女兒把布帶投在路心去了。

  她叫她把布帶給她,小女兒總不肯,故意跑到一邊去向她憨笑。

  她到這時候才抬起頭來,啊,她才是一位─—瞎子。

  她空望著她女兒笑處,黃腫的臉上也隱隱露出了一脈的笑痕。

  有兩三個孩子也走來站在我的旁邊,小女兒卻拿她的竹竿來驅逐。

  四歲的小女兒,是她瞎眼媽媽的唯一的保護者了。

  她嬉玩了一會,把布帶給了她瞎眼的媽媽,她媽媽用來把她背在背上。瞎眼女丐手扶著牆起來,一手拿著竹竿,得得得地點著,向福煦路上走去了。

  我一面跟隨著她們,一面想:

  唉!人到了這步田地也還是要生活下去!那圍在腰間的兩件破衣,不是她們母女兩人留在晚間用來禦寒的棉被嗎?

  人到了這步田地也還是要生活下去!人生的悲劇何必向莎士比亞的傑作裡去尋找,何必向川湘等處的戰地去尋找,何必向大震後的日本東京去尋找呢?

  得得得的竹竿點路聲……是走向墓地去的進行曲嗎?

  馬道旁的樹木,葉已脫完,落時在朔風中飄散。

  啊啊,人到了這步田地也還是要生活下去!……

  我跟隨她們走到了靜安寺前面,我不忍再跟隨她們了。在我身上只尋出了兩個銅元,這便成了我獻給她們的最菲薄的敬禮。

  :習 慣

  不管別位,以我自己說,思想是比習慣容易變動的。每讀一本書,聽一套議論,甚至看一回電影,都能使我的腦子轉一下。腦子的轉法像螺絲釘,雖然是轉,卻也往前進。所以,每轉一回,思想不僅變動,而且多少有點進步。記得小的時候,有一陣子很想當“黃天霸”。每逢四顧無人,便掏出瓦塊或碎磚,回頭輕喊:看鏢!有一天,把醋瓶也這樣出了手,幾乎捱了頓打。這是聽《五女七貞》的結果。及至後來讀了托爾斯泰等人的作品,就是楊小樓扮演的“黃天霸”,也不會再扔醋瓶了。你看,這不僅是思想老在變動,而好歹的還高了一二分呢。

  習慣可不能這樣。拿吸菸說吧,讀什麼,看什麼,聽什麼,都吸著煙。圖書館裡不準吸菸,乾脆就不去。書裡告訴我,吸菸有害,於是想煙,可是想完了,照樣點上一支。醫院裡陳列著“煙肺”也看見過,頗覺恐慌,我也是有肺動物啊!這點嗜好都去不掉,連肺也對不起呀,怎能成為英雄呢?!思想很高偉了;乃至吃過飯,高偉的思想又隨著藍煙上了天。有的時候確是堅決,半天兒不動些小白紙卷兒,而且自號為理智的人──對面是習慣的人。後來也不是怎麼一股勁,連吸三支,合著並未吃虧。肺也許又黑了許多,可是心還跳著,大概一時還不至於死,這很足自慰。什麼都這樣。接說一個自居“摩登”的人,總該常常攜著夫人在街上走走了。我也這麼想過,可是做不到。大家一看,我就毛咕,“你慢慢走著,咱們家裡見吧!”把夫人落在後邊,我自己邁開了大步。什麼“尖頭曼”“方頭曼”的,不管這一套,雖然這麼談到底覺得差一點。從此再不雙雙走街。

  明知電影比京戲文明一些,明知京戲的鑼鼓專會供給頭疼,可是嘉寶或紅髮女郎總勝不過楊小樓去。鑼鼓使人頭疼的舒服,彷彿是吧,同樣,冰激凌,咖啡,青島洗海澡,美國桔子,都使我搖頭。酸梅湯,香片茶,裕德池,肥城桃,老有種知己的好感。這與提倡國貨無關,而是自幼兒養成的習慣。年紀雖然不大,可是我的幼年還趕上了野蠻時代。那時候連皇上都不坐汽車,可想見那是多麼野蠻了。

  跳舞是多麼文明的事呢,我也沒份兒。人家印度青年與日本青年,在巴黎或倫敦看見跳舞,都講究饞得嚥唾沫。有一次,在艾丁堡,跳舞場拒絕印度學生進去,有幾位差點上了吊。還有一次在海船上舉行跳舞會,一個日本青年氣得直哭。因為沒人招呼他去跳,有人管這種好熱鬧叫作猴子摹仿,我倒並不這麼想,在我的腦子裡,我看這並不成什麼問題,跳不能叫印度登時獨立。也不能叫日本滅亡。不跳呢,更不會就怎樣了不得,可是我不跳。一個人吃飽了沒事,獨自跳跳,還倒怪好。叫我和位女郎來回的拉扯,無論說什麼也來不得。貢著就是不順眼,不用說真去跳了。這和吃冰激凌一樣,我沒有這個胃口。舌頭一涼,馬上聯想到瀉肚,其實心裡準知道沒有危險。

  還有吃西餐呢。乾淨,有一定份量,好消化,這些我全知道。不過吃完西餐要不補充上一碗餛飩兩個燒餅,總覺得怪委曲的。吃了帶血的牛肉,喝涼水,我一定跑肚。想象的作用。這就沒有辦法了,想象真會叫肚子山響!

  對於朋友,我永遠愛交老粗兒。長髮的詩人,洋裝的女郎。打微高爾夫的男性女性,咬言咂字的學者,滿跟我沒緣。看不慣。老粗兒的言談舉止是咱自幼聽慣看慣的。一看見長髮詩人,我老是要告訴他先去理髮;即使我十二分佩服他的詩才,他那些長髮使我堵的慌。家兄永遠到“推剃兩從便”的地方去“剃”,亮堂堂的很悅目。女子也剪髮,在理認論上我極同意,可是看著彆扭。問我女子該梳什麼“頭”,我也答不出,我總以為女性應留著頭髮。我的母親,我的大姐,不都是世界上最好的女人麼?她們都沒剪髮。

  行難知易,有如是者。

  :獨 語

  設想獨步在荒涼的夜街上一種枯寂的聲響固執地追隨著你,如昏黃的燈光下的黑色影子,你不知該對它珍愛抑是不能忍耐了:那是你腳步的獨語。

  人在孤寂時常發出奇異的語言,或是動作。動作也是語言的一種。

  決絕的離開了綠蒂的維特,獨步在陽光與垂柳的堤岸上,如在夢裡。誘惑的彩色又激動了他作畫家的慾望,遂決心試卜他自己的命運了;他從衣袋裡摸出一把小刀子,從垂柳裡擲入河水中。若是能看見它的落下他就將成功一個畫家,否則不。那寂寞的一揮手使你感動嗎?你瞭解嗎?

  我又想起了一個西晉人物,他愛驅車獨遊,到車轍不通之處就痛哭而返。

  絕頂登高,誰不悲慨的一長嘯呢?是想以他的聲音填滿宇宙的寥闊嗎?等到追問時怕又只有沉默地低首了。我曾經走進一個古代的建築物,畫簷巨柱都爭著向我有所訴說,低小的石欄也發出聲息,象一些堅忍的深思的手指在上面呻吟,而我自己倒成了—個化石了。

  或是昏黃的燈光下,放在你面前的是一冊傑出的書,你將聽見裡面各個人物的獨語。溫柔的獨語,悲哀的獨語,或者狂暴的獨語。黑色的門緊閉著:一個永遠期待的靈魂死在門內,一個永遠找尋的靈魂死在門外。每一個靈魂是一個世界,沒有窗戶。而可愛的靈魂都是倔強的獨語者。

  我的思想倒不是在荒野上賓士。有一所落寞的古老的屋子,畫壁漫漶,階石上鋪著白蘚,象期待著最後的腳步:當我獨自時我就神往了。

  真有這樣一個所在,或者是在夢裡嗎?或者不過是兩章宿昔嗜愛的詩篇的揉合,沒有關聯的奇異的揉合:幔子半掩,地板已掃,死者的床榻上長春藤影在爬;死者的魂靈回到他熟悉的屋子裡,朋友們在聚餐,嬉笑,都說著“明天明天”,無人記起“昨天”。

  這是頹廢嗎?我能很美麗地想著“死”,反不能美麗地想著“生”嗎?

  我何以而又太息:“去者口以疏,生者日以親”?是慨嘆著我被冥冥之手牽張著一了網“人”如一粒蜘蛛蹲伏在中央。憎固愈令彼此疏離,愛亦徒增錯誤的掛系。誰曾在自已的網裡顧盼,跳躍,感到因冥冥之絲不足一割遂甘願受縛的悵憮嗎?人忘記了,還是我忘記了人呢?

  “這裡是你的帽子”。或者“這裡是你的紗巾,我們出去走走吧”,我還能說這些慣口的句子。而我那有溫和的沉默的朋友,我更記起他:他屋裡有一個古怪的抽屜,精緻的小信封,函著丁香花。或是不知名的扇形的葉子,象為著分我的寂寞而展示他溫柔的記憶。牆上是一張小畫片,翻過背面來,寫著“月的漁女”。

  唉。我嘗自忖度:那使人類溫暖的,我不是過分的缺乏了它就是充溢了它。兩者都足以致病的。

  印度王子出遊,看見生老病死,遂發自印度人的巨集願。我也倒想有一樹菩提之陰,坐在下面思索一會兒。雖然我要思索的是另外一個題目。

  於是,我的目光在窗上徘徊了。天色象一張陰晦的臉壓在窗前,發出令人窒息的呼吸。這就是我抑鬱的緣故嗎?而又,在窗格的左角,我發現一個我的獨語的竊聽者了:象一個鳴蟬蛻棄的軀殼,向上蹲伏著,噤默的。噤默的,和著它—對長長的觸鬚,三對屈曲的瘦腿。我記起了它是我用自己的手描畫成的一個昆蟲的影子,當它遲徐的爬到我窗紙上,發出孤獨的銀樣的鳴聲,在一個過逝的有陽光的秋天裡。
 

有關白色的散文
秋天的散文
相關知識
散文大家作品欣賞
雜文大賽作品欣賞
中國現代花鳥畫大家作品欣賞
古代書法大家作品欣賞
當代書法大家作品欣賞
現代散文詩歌作品欣賞
現代散文詩歌作品欣賞
大書法家作品欣賞
著名山水畫家作品欣賞
藏文書法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