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下冊詩歌複習專題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初一語文的詩歌要複習的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供大家參考。

  :

  一

  1、虞世南的《蟬》,是一首典型的詠 物 言 志 的詩,詩人筆下的蟬帶有 自況 的意味。全詩前兩句描寫,後兩句 議論,表面是寫蟬的叫聲,其實隱含的...

  1、虞世南的《蟬》,是一首典型的詠 物 言 志 的詩,詩人筆下的蟬帶有 自況 的意味。全詩前兩句描寫,後兩句 議論,表面是寫蟬的叫聲,其實隱含的意思是:品格高潔者,不需藉助外力,自能聲名遠播。

  2、杜甫的《孤雁》也是一首 詠物詩,詩人借用一隻離群的孤雁以自喻,表達了詩人亂世離人、漂泊失群的痛苦心情_的痛苦哀傷之情。

  3、鷓鴣是一種叫聲聽起來比較悽婉的野鳥,古人感嘆世路艱難,抒寫離愁別恨,往往借鷓鴣的啼聲比興。鄭谷的《鷓鴣》就是一首詠物抒情的名作,全詩重在表現鷓鴣啼聲哀怨悽切 ,藉以抒寫 抒寫遊子的鄉愁旅思 。

  4、杜甫的《登岳陽樓》一詩,融敘事、 寫景 、 抒情 為一爐。作者由眼前洞庭湖浩渺壯闊的景象,想到自己的遭遇和國家的命運,體現出詩人憂國憂民 的博大情懷。

  5、常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他的《題破山寺後禪院》一詩題詠的詩佛寺禪院,抒發的正是他 寄情山水 的隱逸情懷。

  6.《沁園春 雪》寫於1936年2月。當時紅軍在黨和毛澤東同志的領導下,準備渡黃河東征。2月初毛澤東同志率領部隊到達陝北清澗縣並曾親自視察地形,他看到了北國雪後的風光後,寫下了這首詞,抒發了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表達了當今革命英雄空前的偉大抱負和無比堅定的信心。這首詞公開發表於1945年8月,當時正是中國向何處去的關鍵時刻,這首詞的發表極大地教育和鼓舞了全國人民。

  7.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寫於1961年12月。當時正值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國際上的反華勢力也十分猖獗,新中國面臨著嚴峻的考驗。這首詞通過詠梅寄託自己的思想感情,表達了一個共產黨人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戰勝一切困難的決心和信心。

  8.陸游《卜算子•詠梅》一詩是託物言意之佳作,作者以梅花自喻,在梅花那種雖凋猶香的神韻中寄託了作者生則高潔、死亦留芳的人生追求;而梅花那種寂寞淒涼、屢受摧殘的遭遇,也正是作者政治上備受排擠的寫照。

  二

  [詩歌賞析]

  題破山寺後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音。

  [作者簡介]

  常建,唐代田園詩人。其作品往往通過對田園景色的描繪,表現對大自然秀麗風光的熱愛和對悠閒恬靜的田園生活的嚮往,歌頌隱逸生活,抒發閒情逸致,有時流露出對汙濁官場的厭惡。 [問題思考]

  1.《題破山寺後禪院》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何特點?你讀後有怎樣的感受?

  花木、山水,可謂步步有景。這些景物都幽雅、寧靜、安閒,即使有鳥兒的歡騰、鐘磬的聲響,也只是以動村靜,更增添了一份肅穆與淡然之氣。使人讀後彷彿進入了一個與世隔絕的淨地,心中雜念、浮躁消失殆盡,不禁沉醉於這樣的幽林清潭、山光花色之中。

  2.《題破山寺後排院》中的“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是歷來為人所稱誦的佳句,你認為它好在哪裡?

  “曲徑”一句,寫出了禪房的位置及環境,彎彎曲曲的小路將人們引向一個幽靜的去處,那就是在繁花簇擁中,高木掩映下的禪房。詩句的妙處在於“曲”“幽”“深”三字的程度都是不確定的,它們只是點出了景物的主要特點,而小路究竟是彎曲成什麼樣子,後禪院幽靜到何種程度,深僻成何種境界,詩句留給讀者無限遐想的空間,讀者的心靈也受到這種清靈幽深環境的吸引與淨化。

  3.“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一句,“悅”“空”該如何理解? 這兩句詩表現出詩人怎樣的心境?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一句中的“悅”與“空”都是使動用法, 應理解為“使……歡悅” “使……消除”。這兩句也是互文,是說天光、山色、綠潭、澄波,不僅使鳥兒歡悅,而且令人雜念頓消。表現出詩人寄情山水,嚮往自由,心如止水,情如飛鳥的獨特心境。

  三

  登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五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號少陵遺老,後人也稱“杜工部”。詩人迭經盛衰離亂,飽受艱辛,寫出了許多反映現實憂國憂民的詩篇,被稱為“詩史”;他集詩歌藝術之大成,是繼往開來的偉大現實主義詩人,被後人尊為“詩聖”。

  [詩歌賞析]

  詩人寫出了洞庭浩翰汪洋的不凡氣勢,亦觸景傷情,寫自己身世的淒涼孤寂,反映出詩人對時局的憂慮和關心。但詩人並沒有停留在個人的不幸遭遇上,而是關心著國家的命運,併為國家的多難而嘆息。這首詩,以其意境的開闊巨集麗為人稱道,而這意境是從詩人的抱負中來,是從詩人的生活思想中來,既有時代背景的作用,更與詩人憂國憂民的博大胸懷分不開。

  開頭兩句敘事,以“昔聞”“今上”緊扣湖與樓的關係,登上岳陽樓觀賞洞庭湖的勝景。“今”“昔”兩字,從時間跨度上現出深深的滄桑之感。本是早就聽說了四海聞名的岳陽樓,卻到遲暮之年方得登臨,非但沒有喜悅,反而充滿沉鬱之感。

  詩的頷聯“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說廣闊無邊的洞庭湖水,劃分開吳國和楚國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整個地飄浮在湖水之中一般。只用了十個字,就把洞庭湖水勢浩瀚無邊無際的巨大形象特別逼真地描畫出來了。這兩句詩,氣勢磅礴恢弘,被譽為描寫洞庭湖的千古絕唱。能夠與之媲美的,只有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詩中“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兩句。

初一下冊語文古詩翻譯原文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次月考試題
相關知識
初一語文下冊詩歌複習專題
北師大版初一語文下冊期中單元試題
初二語文下冊期末複習考卷
初二語文下冊期末複習題測試卷
初二語文下冊期末複習題
初二語文下冊期末複習題帶答案
初二語文下冊期末複習題帶答案
語文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期末複習試題
八年級語文下冊期中複習試題
五年級語文下冊競賽複習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