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題目裡的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寓言 的意思就是利用一個虛構的故事,把要說的話隱含在裡面,,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歧路亡羊

  有一天,楊子的鄰居在牧羊的歸途中,遇到了迎面急馳而來的一行車馬,羊群因受驚嚇而四散。等車馬過後,那人把羊喚攏,急忙趕回家。他仔細清點以後發現丟失了一隻羊,於是立即召集全家老小,並邀請楊子的童僕一起去尋羊。楊子在一旁不以為然地說:“咳,才丟一隻羊,何必興師動眾,派這麼多的人去找?”鄰人說:“山野、田間岔路多,人少了分派不過來。”楊子覺得這話有理,沒有再往下說。他目送著這一行人出了村口。

  那鄰人帶領大家先沿趕羊回家時經過的大路走,一遇到岔路就派一個人沿岔路去搜尋。沒過多久,他帶去的人被分派完畢,剩下那鄰人隻身走大路。可是沒走多遠,前面又出現了岔路。他站在岔路口左右為難。焦急中任選了一條前去的路徑。走著走著,只見前面又有岔路。那鄰人無可奈何。他看到天色已近黃昏,只好往回走。沿途碰到其他的尋羊人也說自己遇到過同樣的困難。

  正在家吃晚飯的楊子忽聽見外面有嘈雜的說話聲,知道是找羊的人回來了。他走出門去問那鄰人:“找到羊了嗎?”鄰人答道:“跑丟了。”楊子說:“你帶了這麼多的人去找,怎麼還找不到呢?”鄰人說:“我知道大路邊有岔路,所以找羊時多帶了幾個人。可是沒想到岔路上還有岔路。在只剩一個人面對岔路的時候,真令人感到不知所措。”

  楊子聽了鄰人說的這番話,有些悶悶不樂。他眉頭緊鎖、臉色灰暗、一言不發。那一天大家再也沒有見到他露出一絲笑容。楊子的門徒都覺得有點奇怪,因此不解地問:“羊並不是什麼值錢的牲畜,而且又不是先生的,您這樣悶悶不樂,究竟是為什麼呢?”楊子說:“我並不是惋惜丟了一隻羊。我是從這件事聯想到探求真理也與這些歧路亡羊一樣,如果迷失了方向,也會無功而返啊。”

  這則寓言告訴人們:在研究一門學問時,要把握方向,注重領會其實質,而不要被各種表象所迷惑。

  :晏嬰兩度使楚

  春秋時代,齊國的晏嬰是一位很有才幹的國相。他第一次出使楚國的訊息傳出後,楚王對身旁的謀士們說:“晏嬰在齊國是有名的能言善辯之人。現在要來楚國,我想當眾羞辱他一番,你們看有什麼好辦法呢?”於是他們商議出了一個壞主意。

  這天,晏子如期而至,楚王設宴款待。當酒興正濃時,忽見兩個差役押著一個被縛之人來見楚王,楚王假裝不知地問道:“這人犯了什麼罪?”差役趕緊回答:“他是齊國人,到我們楚國來偷東西。”楚王於是回過頭去看著晏嬰,故作驚訝地說:“你們齊國人都喜歡偷東西嗎?”

  晏嬰早已看出了楚王是在演戲,這時便站了起來,極其鄭重而嚴肅地對楚王說:“我聽說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時就結橘,如果將其移栽到淮河以北,結的果實就變成又酸又苦的枳***zhi***了。它們只是葉子長得十分相似而已,所結果實的味道卻大不相同。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是水土不同的緣故啊!眼下這個人在齊國時不偷盜,到了楚國後卻學會了偷盜,莫非是楚國的水土會使人變成盜賊麼?”一席話噎得楚王尷尬極了,只好賠笑收場。

  時隔不久,晏嬰又被派往楚國公幹。楚王沒有忘記上次宴會上的難堪,總想伺機報復。他知道晏嬰的身材十分矮小,於是就吩咐在城門旁邊另外鑿開一扇小門。當晏嬰到來之後,侍衛便讓他從小門進去,晏嬰見狀,立刻正色道:“只有出使狗國的人,才會從狗洞中爬進爬去。我今天是奉命出使楚國,難道也要從這狗洞中進去嗎?”侍衛們理屈詞窮,只好眼睜睜看著晏嬰從大門正中昂首闊步地進了城。

  接著,晏嬰在拜見楚王時,楚王又用嘲諷的語調說:“齊國大概沒有多少人吧?”

  晏嬰聞言,迅速予以糾正:“我們齊國僅都城臨淄就有居民七八千戶,街上行人摩肩接踵,人人揮袖就可遮住太陽,個個灑汗即如空中落物,您怎麼能說齊國無人呢?”

  楚王聽罷,進一步用挑釁的口吻發問:“既然齊國人多,為什麼總是派遣你這般矮小的角色作使臣呢?”

  晏嬰對楚王的無禮早有思想準備,他冷笑了一下應道:“我們齊國派遣使臣的原則是視出使國的情況而定,對友好的國家就派好人去,如果出使國的國王粗野無禮,就派醜陋無才的人去。我在齊國是最醜陋無才的人,所以總是被派作出使楚國的使臣。”一席話再次使楚王無言以對,從此他再也不敢小看晏嬰和齊國了。

  晏子使楚的故事說明:許多自以為聰明的人,其實是愚蠢透頂;一心想侮慢他人的人,到頭來必然會使自己的尊嚴掃地。

  :愚人得燕石

  周穆王決定用武力去征討西部少數民族統治的西戎之時,西戎首領自知難以抵禦這一來勢洶洶的進攻。為了討好周穆王,平息戰禍,西戎首領獻上了稀世之寶錕鋙***kunwu***劍和火浣***huan***布作為貢品。

  這錕鋙劍是用錕鋙山所產的純鋼,經反覆鍛造而成。劍長1尺8寸,劍刃放射紅光,鋒利無比,用它來切削玉石,就像切削泥土一樣,毫不費力。

  那火浣布更是奇特,用這種布料縫製的衣袍如果穿髒了,洗滌時不必用水,只需投進熊熊燃燒的大火中去就行。在火中,火浣布變成了火紅色,而那些髒處則還原成布的本色。將布袍從火中取出一抖,整件布袍就潔白如雪,十分靚麗。

  貢品送進王宮後,人人稱奇,讚歎不已。可是,皇太子卻不以為然,他認為世間根本不可能有削鐵如泥的寶劍和不怕火燒的布袍,凡是說這種話的人都是虛妄的,他們靠傳播假話騙人。

  有位叫蕭叔的大臣在見過這兩件寶物後說:“皇太子過於自信和武斷,他的結論有些蠻不講理。”

  其實,皇太子對他所不知道的稀有之物,採取不予承認的態度,是淺薄無知的表現。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人們的認知視野將會越來越廣闊,許多原來被判為匪夷所思的事物將層出不窮地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可不能像周朝的皇太子那樣武斷地下結論,盲目地加以排斥啊!

 

寓言故事四字詞語大全
寓言故事網的故事
相關知識
寓言故事題目裡的故事
一年級寓言故事題目中的故事
動物童話故事題目中的故事
寓言故事書籍裡的故事
中班故事比賽裡的故事
早教故事書籍裡的故事
勵志小故事圖書裡的故事
經典故事叢書裡的故事
小學生故事大賽裡的故事
兒童睡前講故事大全裡的故事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