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辯證唯物主義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0日

  辯證唯物主義***即現代唯物主義***是卡爾·馬克思、弗里德里希·馮·恩格斯批判地吸取德國古典哲學--黑格爾的辯證法的'合理核心'和費爾巴哈機械唯物論的'基本核心',在總結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的基礎上創立的一套系統科學的邏輯理論思維形式。以下是小編分享的,歡迎閱讀!

  簡介

  辯證唯物主義***即現代唯物主義***是卡爾·馬克思、弗里德里希·馮·恩格斯批判地吸取德國古典哲學--黑格爾的辯證法的'合理核心'和費爾巴哈機械唯物論的'基本核心',在總結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的基礎上創立的一套系統科學的邏輯理論思維形式。

  辯證唯物主義***dialectical materialism***

  辯證唯物主義***辯證唯物論***是馬克思主義的一種哲學理論,是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有機地統一起來的科學世界觀。產生於19世紀40年代。它是唯物主義的高階形式。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在本質上是物質的。恩格斯說:"世界的真正的統一性是在於它的物質性"。***《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83頁***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意識是高度發展的物質--人腦的機能,是客觀物質世界在人腦中的反映。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規律運動、變化和發展的,"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它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在於事物內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雙方又統一又鬥爭,促使事物不斷地由低階向高階發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規律,即對立統一的規律,是物質世界運動、變化和發展的最根本的規律。

  哲學基本問題

  哲學派系繁多,相互鬥爭、相互推翻。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爭論的焦點是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分兩個方面:一方面,思維與存在誰是第一性的問題,凡是認為存在是思維的反映,思維是第一性的屬於唯心論學派,凡是認為思維是派生的,存在是第一性的屬於唯物論各種學派。另方面,思維與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也就是說我們的思維能不能認識現實世界的問題。這一問題的回答形成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但絕大多數哲學家作了肯定的回答。

  古希臘著名唯物主義哲學家赫拉克利特

  一、生平

  赫拉克利特***約公元前530年--前470年***古希臘著名唯物主義哲學家,愛非斯學派創始人。他出生在伊奧尼亞地區的愛菲斯城邦的王族家庭裡。他本來應該繼承王位,但是他將王位讓給了他的兄弟,自己跑到女神阿爾迪美斯廟附近隱居起來。據說,波斯國王大流士曾經寫信邀請他去波斯宮廷教導希臘文化。赫拉克利特傲慢地拒絕了。他說:“因為我有一種對顯赫的恐懼,我不能到波斯去,我滿足於我的心靈既有的渺小的東西。”還有一則軼事說,他整天和小孩玩骰子。他對圍觀的人說:“你們這般無賴,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難道這不比你們參加的政治活動更好嗎?”有人問他為什麼保持沉默,他回答說:“為什麼?好讓你們去嘮叨!”這些軼事雖然不完全可信,但是它們表明希臘哲學家已經開始脫離公共事務。其實,赫拉克利特也沒有完全脫離政治。當愛菲斯城邦放逐了他的朋友赫爾謨多羅時,他氣呼呼地說:“愛菲斯的每個成年人最好都將自己吊死,把城邦留給尚葆其天真的少年。”他號召人民保衛法律,剷除暴虐。據說,他在隱居時,以草根和植物度日,得了水腫病。他到城裡找醫生,用啞謎的方式詢問醫生能否使陰雨天變得乾燥起來。醫生不懂他的意思。他跑到牛圈裡,想用牛糞的熱力把身體裡的水吸出,結果無濟於事,去世時大約60歲。

  二、流派

  赫拉克利特是愛菲斯學派的創始人。愛菲斯學派側重“邏各斯”的研究,這指明瞭哲學探究的一種轉向,即從對外在自然的研究轉向對思想自身內容的探討,轉向對語言形式本身的真假的探討。這對後來的智者以及蘇格拉底、柏拉圖發生了及其重大的影響。

  三、主要思想

  ***一***永恆的活火

  “這個有秩序的宇宙***科斯摩斯***對萬物都是相同的,它既不是神也不是人所創造的,它過去、現在和將來永遠是一團永恆的活火,按一定尺度燃燒,一定尺度熄滅。”

  赫拉克利特主張火與萬物可以相互轉化,但並未說明轉化是如何進行的。這體現了他哲學上晦澀難懂和神祕主義的特點。他認為火的燃燒中有一定的尺度和邏各斯的思想。

  原因:火是諸元素中最精緻,並且是最接近於沒有形體的東西;更重要的是,火既是運動的,又是能使別的事物運動。

  赫拉克利特認為萬物的本原是火,說宇宙是永恆的活火,他的基本出發點是:這個有秩序的宇宙既不是神也不是人所創造的。宇宙本身是它自己的創造者,宇宙的秩序都是由它自身的邏各斯所規定的。這是赫拉克利特學說的本質,它是米利都學派的樸素唯物論思想的繼承和深入的發展。

  ***二***萬物皆流

  “人不能兩次走進同一條河流”是古希臘唯物主義哲學家赫拉克利特的一句名言,列寧稱他為“辯證法的奠基人之一”。這句名言的意思是說,河裡的水是不斷流動的,你這次踏進河,水流走了,你下次踏進河時,又流來的是新水。河.水川流不息,所以你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顯然,這句名言是有其特定意義的,並不是指這條河與那條河之間的區別。赫拉克利特主張“萬物皆動”,“萬物皆流”,這使他成為當時具有樸素辯證法思想的“流動派”的卓越代表。

  赫拉克利特的這一名言,說明了客觀事物是永恆地運動。變化和發展著的這樣一個真理。恩格斯曾評價說:“這個原始的、樸素的但實質上正確的世界觀是古希臘哲學的世界觀,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來的:一切都存在,同對又不存在,因為一切都在流動,都在不斷地變化,不斷地產生和消失。”赫拉克利特還認為,事物都是相互轉化的。冷變熱,熱變冷,溼變幹,幹變溼。他還明確斷言:“我們走下而又沒有走下同一條河流。我們存在而又不存在。”

  ***三***邏各斯

  赫拉克利特認為萬物是永遠變動的,而這種變動是按照一定的尺度和規律進行的。這就是他的邏各斯學說,是他的辯證法思想的第二個方面。

  萬物的運動,無論是火的燃燒和熄滅以及萬物的生成和互相轉化都是按照一定的邏各斯進行的;這種邏各斯主要就是一種尺度、大小、分寸,即數量上的比例關係。這種尺度當然也是一種規律,但它和通常說的一般規律還有點不同,即尺度還只是一種主要表現為數量上的一定的比例和關係,而一般規律卻不僅表現在數量方面也可以表現在其他方面。從抽象的程度說,一般規律高於尺度。人的認識發展是從具體到一般的,先從具體的事物中發現比較一般的東西,然後再深入到更為一般的東西。所以,發現尺度是發現一般規律的前一步,從認識尺度再前進一步就可以認識一般規律。赫拉克利特提出的邏各斯正是處在人類認識發展的這個階段--認識尺度、比例上。

  由此也可以看到赫拉克利特和畢達哥拉斯學派之間的關係。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萬物的本原是數,它們的存在和變化都根據一定的數的比率關係,整個宇宙就是按一定的數的比例組成的有秩序的科斯摩斯。赫拉克利特用“邏各斯”這樣一個簡單的概念將畢達哥拉斯學派的思想完美地表達出來。在這點上,赫拉克利特和畢達哥拉斯學派的思想是根本一致的。我們可以說:在公元前六--五世紀期間,以畢達哥拉斯學派和赫拉克利特為代表的希臘哲學,已經比米利都學派前進了一步,即他們不滿足於尋求萬物的本原,而是開始要尋求隱藏在現象背後的帶有規律性的東西。他們開始發現了數量上的比例關係,也就是邏各斯。這是當時哲學上的一個重大發展,也是他們對哲學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之一。

  ***四***對立統一

  原始的統一是不斷地活動和變化的,永不停止。它的創造是毀滅,毀滅是創造。一種東西變成另外一種東西,比如火變成水,火就消失在新的存在形式中。每一種東西都這樣變成它的對立面,因此每一種東西都是對立性質的統一。沒有什麼東西的性質不變,沒有什麼東西具有永恆的性質。從這一意義來看,每一種東西既存在,又不存在。有這種對立,才能有世界。比如,音樂中的和諧就產生於高低音調的結合。

  世界為鬥爭所支配。赫拉克利特說,“戰爭是萬有之父和萬有之王”。如果沒有鬥爭和對立,世界就會消亡--停滯或者毀滅。對立和矛盾統一起來才能產生和諧。“生與死,夢與醒、少與老,是同樣的東西。後者變化,就成為前者,前者便回來,則稱為後者。”

  四、著作

  赫拉克利特寫過一部總稱為《論自然》的書,內容有“論萬物”、“論政治”和“論神靈”三部分。可惜這部書沒有儲存下來,我們現在看到的只是130多個殘篇,它們是從不同時期的著作中摘錄出來的。殘篇的語言多形象比喻,內容是深奧的辯證法,讀起來十分困難,赫拉克利特因此得到“晦澀哲人”的稱號。

  五、名言名句

  “最智慧的人和神比起來,無論在智慧、美麗和其他方面,都象一隻猴子與人類比起來也是醜陋的。”

  “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

  “走下同一條河的人,經常遇到新的水流。”

  “如果幸福在於肉體的快感,那麼就應當說,牛找到草料吃的時候是幸福的。”

  六、哲學影響

  赫拉克利特被稱為辯證法的奠基人之一,因為他是在古代希臘哲學家中,第一個用樸素的語言講出了辯證法的要點的人。赫拉克利特的辯證思想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他認為萬物都是在不斷運動變化中的,並提出了“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這一著名命題來說明它。

  第二,他看到事物的運動變化是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的,第一個提出了“邏各斯”的思想。

  第三,他看到事物的運動變化是和事物本身存在的矛盾對立分不開的;雖然他自己並沒有明確提出“對立統一”這樣的命題,但他注意到各種對立面統一的現象,並且提出了“鬥爭是產生萬物的根源”的思想。這些觀點使他成為辯證法的創始人和奠基人。

  赫拉克利特是伊奧尼亞的哲學家,他繼承米利都學派的傳統,認為物質性的元素是萬物的本原。他認為本原是永恆的活火,強調它本身就是不停歇的運動,火轉化為萬物,萬物又轉化為火。在這方面,他將米利都學派關於本原的思想向前發展了。

  赫拉克利特在哲學思想上的發展,主要表現在辯證法方面。他的辯證法思想雖然還帶著樸素的直觀性,但在當時卻是非常深刻的。首先,他提出事物不斷運動變化,一切皆流的思想。將運動作為一個哲學問題來探討,是從他開始的。比他稍後的愛利亞學派和他針鋒相對地提出只有靜止不動的東西才是我們可以認知的真實的東西。這樣,運動和靜止的關係就成為哲學中的一個重要問題而展開了。

  赫拉克利特還認為事物的運動變化都是按照一定的尺度、分寸進行的,從而提出了邏各斯的思想。他相映早於他的畢達哥拉斯及其早期學派一起,從探究萬物的本原深入到要探求現象背後的普遍規律。這為人類認識的發展,為希臘以至整個西方的哲學和科學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領域和深遠的前途。

  赫拉克利特的辯證法的核心還是他有關對立統一的思想。有關對立的問題,雖然是希臘哲學一開始在米利都學派的哲學中就已經涉及到了,畢達哥拉斯學派也已經列出對立的表來;但是,從哲學上探討對立面之間的相互關係,卻是從赫拉克利特開始的。他從自然社會和日常生活中,樸素地看到對立雙方是相互依存、相互統一、相互轉化、相互作用的,提出了鬥爭是萬物之父、萬物之王的思想。他無愧為辯證法的奠基人。

  雖然後來的哲學家在理論上對赫拉克利特的對立統一學說沒有真正的認識,但是在實踐中,討論有關對立的種種問題,卻一直是希臘哲學的一個重要方面的內容。許多重要的哲學家如德謨克利特、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提出和討論了對立統一的關係,在某些方面達到和赫拉克利持相似的結論。

  赫拉克利特又可以說是第一個提出認識論問題的哲學家。他重視感覺經驗,最早提出感覺是否可靠的問題,又提出入人有共同的智慧。從這方面也可以說赫拉克利特是第一個人,他將哲學從完全討論外部世界開始轉向也研究認識以及認識的主體--人。

  在宗教上,赫拉克利特和比他稍早的塞諾芬尼一起反對傳統宗教,但赫拉克利特主要是反對傳統的宗教祭神儀式,反對偶像崇拜。赫拉克利特也承認神,但他所說的神,就是指永恆的活火,指邏各斯,指最高的智慧。因此他又是最早把宗教哲學化,將宗教的神改造成為理性的神,從而使哲學擺脫宗教走出了一大步。但因為他不可能也沒有劃清哲學和宗教的界限,所以到後期希臘羅馬哲學時期的斯多亞學派和基督教教義哲學,又將他的邏各斯和火解釋成為宗教的神,使他的哲學為宗教教義服務,既使宗教哲學化,又將哲學拉回到宗教。

  

哲學的本質及特點
哲學類論文題目
相關知識
哲學辯證唯物主義
高三政治哲學歷史辯證唯物主義知識點總結
論鄧小平的辯證唯物主義實踐觀
什麼是辯證唯物主義
辯證唯物主義方法論
高二政治生活與哲學關於辯證唯物論的複習資料
高考二輪複習哲學思想與辯證唯物論練習試卷
考研政治辯證唯物論有哪些複習技巧
淺談中國本土哲學中的神祕主義2
高中政治歷史唯物主義內容彙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