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諾克本戰役的結果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5日

  早在公元1707年以前的900多年間,蘇格蘭一直都是主權獨立的王國,英格蘭不斷髮動戰爭,最終兼併了蘇格蘭。但蘇格蘭人從未放棄自己的民族意識,直到14世紀,在班諾克本戰役中,羅伯特·布魯斯徹底改寫了蘇格蘭歷史。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班諾克本戰役的歷史背景

  蘇格蘭人成功地迫使英格蘭人離開他們原先的征服地。愛德華一世無能的兒子和繼位者,愛德華二世最後被激怒而不得不採取行動。在1314年,愛德華二世率領一支龐大的軍隊入侵蘇格蘭,以圖解除在羅伯特一世領導下的蘇格蘭軍隊對一個重要城堡的圍困。羅伯特國王是蘇格蘭人獨立運動的領袖,在政治活動和軍事事務中都表現出了其傑出才華。他從威廉·華萊士身上學到了許多東西,也從他自己與愛德華一世對陣的會戰中汲取了不少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為對付英格蘭軍隊向前推進,羅伯特將自己的部隊部署在一片沼澤地後面的一個小山上。此山離被蘇格蘭圍困的城堡不遠。英格蘭要想解除對城堡的包圍必須首先攻取此山。羅伯特將自己的指揮所設在一個能瞰視整個會戰的制高點上。蘇格蘭人缺少弓箭兵,主要依靠他們的長矛兵,並以部分下馬的重騎兵來加強力量。羅伯特留下500名重騎兵作預備隊,將步兵擺成四個分開的、有一定縱深的隊形。

  班諾克本戰役開始

  1307年,紈絝子弟愛德華二世繼承英格蘭大統。他剛一上臺,就與男寵整日鬼混,不理朝政。

  羅伯特集團抓住了這個天賜良機。當時,英軍以城堡為鎖鏈,對蘇格蘭廣大鄉村實施控制,其中具有戰略意義的城堡有愛丁堡、伯維治、珀斯、斯特林以及林利斯哥。羅伯特要想趕走英格蘭人,就必須打下這些堡壘。

  攻堡壘,必須要有攻城機械。但處於游擊戰狀態的羅伯特,顯然只能智取不能強攻。攻擊珀斯城堡時,羅伯特率軍圍城6周才發起攻擊,攻城不順便全軍撤退。城堡上的守軍,紛紛吹口哨諷刺蘇格蘭人。其實,羅伯特並未走遠。一天深夜,羅伯特率兵偷偷潛回珀斯城外,他一手持矛、一手持梯,第一個蹚入珀斯深可沒頸的冰冷的護城河中,將梯子悄悄靠到珀斯城牆上。在統帥的激勵下,蘇格蘭士兵們紛紛涉過護城河,當睡眼惺忪的守軍發現不妙時,大勢已去,只好在恐亂中潰逃。在攻擊林利斯哥時,蘇格蘭人用一車乾草塞住城堡吊門的升降機構,軍隊順利攻入。

  至1313年夏,蘇格蘭軍奪回了除斯特林以外的其他被占城堡。斯特林城堡是控制蘇格蘭的關鍵,它建在陡峭的山頂上,易守難攻,蘇格蘭軍圍攻多日,戰事仍陷入僵持。

  班諾克本戰役中英格蘭軍備

  兵臨城下,愛德華二世怕王位不保,於是,迅速集結了10萬大軍準備征討。今天,許多史學家認為:當時英軍可用兵力估計不超過2.5萬人,其他都是臨時徵募的農民。

  1314年6月17日,愛德華二世御駕親征,擔任前鋒的是2500名重騎兵,後面是步兵,其中包括3000名令人生畏的威爾士長弓兵。這種長弓普遍在1.5米以上,弓的材質為紫杉木,弓腳頭用牛羊角雕刻,弓弦由***纖維搓制而成。射程遠、速度快、威力大,是當時英軍的殺手鐗武器。此外,還有500名輕騎兵擔任偵察和警戒等任務。值得一提的是,當時英軍還佔有心理優勢——除斯特林橋戰役外,他們在過去30年裡幾乎未在大會戰中失敗過。

  黑雲壓城

  英軍進展迅速,兵鋒直逼斯特林堡。羅伯特竭盡所能招募兵員,全蘇格蘭凡有武器和盔甲的人都被動員起來,儘管如此,他的兵力也只是英格蘭軍的三分之一。出乎意料的是,羅伯特卻不再像以往那樣搞游擊戰,而是決定與英格蘭軍打會戰。面對部下的疑慮,羅伯特解釋道:英格蘭軍雖兵多將廣,但統帥愛德華二世沒有其父的雄才大略,故“敵兵雖眾,吾不懼也。”“諸位都明白這是巨大的軍事冒險,但我認為值得。此戰如果獲勝,整個蘇格蘭將再不受英格蘭奴役。為了蘇格蘭美好的未來,請諸君務必幫助我取得這場決戰的勝利。”

  當時,羅伯特最關心的是,選擇一個能最大程度限制對手發揮優勢的理想戰場。經過仔細分析,羅伯特鎖定了班諾克本。班諾克本,是斯特林堡以南3公里的一個小村子,得名於從村邊流過的班諾克溪。有意思的是,在英語中,burn是“燃燒”的意思,而在古蘇格蘭語中卻是“小溪”,看來這兩個民族的確水火不容。由班諾克本通向斯特林堡有兩條路,一條是羅馬古道,一條狹長而崎嶇的伯利德爾克小路,兩條道路的西面是山丘和森林,東面是福斯河畔的大片沼澤。羅伯特搶在英軍之前佔據班諾克本北岸、伯利德爾克小路以西的坡地,背靠考克斯泰特山和吉列斯山山麓的森林,右依班諾克本,並對穿行考克斯泰特山邊緣的羅馬古道設定大量障礙物,將其封死。為便於攻擊,羅伯特將部隊編成4個分隊一字排開,由南向北依次由羅伯特本人、羅伯特的弟弟愛德華、道格拉斯和蘭道夫統領。精心部署後,留給英格蘭軍的道路只剩下難以通行的沼澤。

  班諾克本戰役中蘇格蘭軍備

  蘇格蘭軍中戰鬥力最強的是6000名使用長達4米長矛的步兵,他們都是蘇格蘭高地上的山民,作戰異常凶猛,此外還有700名重騎兵和少量短弓兵提供支援。與裝備精良的英格蘭軍相比,蘇格蘭長矛兵缺乏金屬鎧甲,只有皮質夾克式短鎧,和手工織造的護膝短裙,頭戴一頂圓錐形鐵頭盔。多數人沒有鞋子,只能打赤腳。少數長矛兵還在夾克短鎧上縫上細鐵鏈,防備對方用劍砍。除長矛外,長矛兵還攜帶劍或長刀。作戰時,蘇格蘭長矛兵通常排成一種名為“斯奇爾綽恩”的方陣,輔之以少量短弓兵和重騎兵掩護,短弓兵一般放在戰鬥隊形之間或長矛兵隊形的翼側,少量重騎兵一般放在步兵隊形的後側。這種方陣的優點是隊形密集、長矛如林,很適合在防禦作戰中對付快速衝擊的重騎兵,缺點是機動性極差,只能被動等待對手攻擊,經不起來自側翼和背後的打擊,更無法抵禦對方弓箭手射來的箭雨。

  “斯奇爾綽恩”方陣的弱點,曾被愛德華一世在福爾柯克會戰中抓住。當時,愛德華一世先用長弓兵的遠端連續攢射,撕裂陣形,再用重騎兵沖垮殘破的方陣,使華萊士慘敗。羅伯特雖然沒有親身遭遇,但他從華萊士的教訓中深知長弓的厲害。為消除隱患,羅伯特花大量時間訓練自己的長矛兵,努力提高方陣的機動性和協調性,使之在攻擊時也能像防禦時一樣強大有力。 在4個分隊中,羅伯特親率的分隊為預備隊,其他3人率領的分隊為前方分隊,每個分隊下轄2個“斯奇爾綽恩”方陣。

  力斬波鴻

  1314年6月23日晨,斯特林英格蘭軍守將莫佈雷,溜出城堡去見增援而來的愛德華二世,求得了500名重騎兵先行解圍。當天下午,這支重騎兵部隊先行抵達班諾克本。他們原想從蘇格蘭軍陣前潛行通過,但被警覺的蘇格蘭軍哨兵發現。羅伯特立即下令讓勇將蘭道夫阻擊。蘭道夫指揮長矛兵列好方陣,封鎖伯利德爾克小路北端,不給英格蘭軍重騎兵留下迂迴的空間,迫使他們只能沿狹窄崎嶇的小路進攻。

  看到攔道的蘇格蘭軍人數不多,自恃武勇的英格蘭重騎兵發起衝鋒。但由於戰場狹窄且地面鬆軟,重騎兵一次投入衝鋒的人馬數量很少,衝擊速度提不起來,形成的衝擊力非常有限。結果,重騎兵在陣形嚴整的蘇格蘭長矛方陣前損兵折將。眼見重騎兵士氣受挫,羅伯特果斷派道格拉斯率軍支援蘭道夫,英軍旋即大敗,不少重騎兵陷入沼澤。

  這場前哨戰,共打死100多名英格蘭重騎兵,而蘇格蘭軍僅付出6人陣亡的微小代價。當得勝的蘭道夫和道格拉斯興高采烈地返回各自陣位時,忽然聽到南面的蘇格蘭軍騷動起來。兩人急問怎麼回事,有人報“羅伯特國王陣前遇險!”

  原來,就在兩人攔截英格蘭重騎兵時,羅伯特在大營裡悶得慌,便單人獨騎到前沿巡視。由於羅伯特頭戴金冠,身穿精緻的短鎧,坐騎又披著紅色罩甲,所以英軍立刻判斷出他的身份,迅速圍了上來。

  騎乘寶馬的英格蘭爵士亨利·德·波鴻衝在最前面,把大隊人馬甩在後面。蘇格蘭士兵見狀,紛紛大聲向羅伯特報警,無奈距離太遠,馳援不及,只有乾著急的份兒。此時,羅伯特想跑已經來不及了。久經戰陣的羅伯特並不慌張,他騎的是一匹反應靈敏的矮種馬。只見他手提戰斧,勒馬不動,凝神注視著飛奔而來的波鴻。直到波鴻手中的長矛快刺到自己胸前時,羅伯特才提馬閃避,順勢揮起戰斧,將搶過身前、來不及變招的波鴻連盔帶頭劈為兩半。眼見自己的國王如此神勇,上萬蘇格蘭軍爆發出震天的歡呼。而波鴻身後趕來的英格蘭騎兵則不禁心生寒意,速度也隨之慢下來。趁此當口,羅伯特撥馬轉身,從容不迫地迴歸本陣。羅伯特力斬波鴻的勇武,極大鼓舞了蘇格蘭將士的士氣,堅定了他們戰勝英格蘭軍的信心。

  班諾克本戰役中的二次交鋒

  戰場短暫平靜了一會兒後,羅伯特;克利夫德和亨利;德;博蒙特爵士率700名英格蘭重騎兵,向蘇格蘭軍右翼發起攻擊,企圖在斯特林堡和蘇格蘭軍之間打進一個楔子。在英格蘭軍看來,右翼似乎是蘇格蘭軍整個陣線最薄弱之處,實際上這是羅伯特為英格蘭人故意設下的圈套。

  當英格蘭重騎兵衝過來後,羅伯特率伏兵突然躍起,向英格蘭軍發起圍殲。按軍事常識,克利夫德在中伏後應下令撤退才對,但他卻像頭看見紅布的公牛般狂暴,下令部隊繼續衝向如林的長矛陣。

  交戰場面呈現出單方面的慘烈——沒有長弓兵掩護的英格蘭重騎兵,儘管一波波衝擊,但這種衝擊就像海浪拍打海岸一樣徒勞無功,反而把自己撞得粉碎。戰至傍晚,克利夫德本人戰死,倖存的重騎兵開始潰散,一部分隨博蒙特逃回英格蘭軍本陣,一部分則奪路逃進斯特林堡,而包括托馬斯·格雷爵士在內的另一部分則成為蘇格蘭軍俘虜。

  黑夜降臨時,戰場沉寂下來。失利的英格蘭軍後撤至班諾克本東南的沖積平原,面敵背水紮下營盤;蘇格蘭軍則藉助森林的掩護抓緊休息。

  班諾克本戰役中戰爭戰果

  數量巨大的英格蘭步兵,在班諾克本戰役中基本沒發揮作用,因為戰場容量太小了,大片的沼澤地形又進一步限制了英格蘭步兵的運動。更糟糕的是,他們的機動速度太慢,當重騎兵和長弓兵已經戰敗後退的時候,他們還在向峽谷裡行進。結果,敗退者與已進入峽谷的步兵擠作一團,互相踐踏,死傷枕藉。這時,緩緩推進的蘇格蘭軍步兵方陣,又逼至峽谷口,進一步加劇了峽谷裡的混亂,而這種混亂引發的恐懼更如瘟疫一般,迅速傳染給峽谷另一端出口外的大隊英格蘭軍步兵,最終導致全線崩潰。

  壓陣的愛德華二世看到:數以千計的英格蘭軍重騎兵為了逃命,不惜冒險往沼澤地帶狂奔,結果陷入裡面動彈不得,許多人馬被趕上來的蘇格蘭步兵殺死。潮水般的潰退步兵,有的被背後追來的蘇格蘭短弓兵射死,有的被同伴踩踏而死,有的陷入沼澤無望掙扎,有的淹死在福斯河中,而更多的人則艱難地穿越沼澤,沒命地往後逃。眼見大勢已去,愛德華二世也在少數親隨的保護下逃命。

  在英格蘭軍潰逃後,羅伯特率蘇格蘭軍主力追擊。由於英格蘭軍已無任何隊形,蘇格蘭軍的方陣也無需保持,因此追擊速度很快。與此同時,許多得知己方軍隊勝利的蘇格蘭村民也拿出各樣傢什,喊著“活捉愛德華二世”的口號,從四面八方趕來攻擊潰散的英格蘭軍。

  愛德華二世一路逃到東洛錫安的登巴城堡,然後從那裡乘船返回英格蘭的貝里克。群龍無首的英格蘭軍敗兵在蘇格蘭軍的追擊下,再次付出慘重傷亡。據史料記載,英格蘭軍在整個班諾克本戰役中,共傷亡重騎兵、長弓兵和步兵約9000餘人,是英格蘭700多年曆史上傷亡人數最慘重的一次。而在愛德華二世的增援大軍被擊敗後,絕望的斯特林堡守軍也不得不向羅伯特舉起白旗。

亨利二世人物生平
英國伊麗莎白一世給萬曆皇帝的親筆信
相關知識
班諾克本戰役的結果
班諾克本戰役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班諾克本戰役
約克鎮圍城戰役的結果
克雷西戰役的結果
塞班島戰役的結果是什麼
克里木戰役的結果是什麼
留克特拉戰役的結果是什麼
維克斯堡戰役的結果
博克施道夫戰役的結果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