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八極拳的介紹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8日

  季氏八極拳是河北省的漢族傳統拳術之一。保持了原汁原味的古老拳風,架勢古樸、剛烈矯健、撼地動天,拳威逼人,體擰腰帶,身靈步活,發勁脆猛,伸手連珠弩,起伏有吞吐,身法講:進退似虎,閃跨如龍。劈掛拳講兩臂調直,溜臂合腕,擰腰切胯,走起來如深山之蛇;滾勒劈掛斬,卸肩採兩鬢,伸收摸探,彈砸擂猛,藏頭縮腦,抽身換影。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河北滄州市滄縣狼兒口鎮季氏家族,明、清兩朝為京南名門望族,明朝九代世襲"冠帶總旗"之職,清朝文舉、武舉40餘人,文武進士十人之多;歷代以文武立業,祖傳數百年少林拳、華拳諸藝。季氏八極、劈掛拳創始人"季雲龍",生於清咸豐六年***1856年***正月初七日,卒於民國三十年***1941年***。承襲家傳藝業,後經本族長兄、清·兩榜進士--季春和推薦到其好友-有"劉旋猢"之稱的劉虎臣門下學藝。劉虎臣,河北滄州王官屯村人,生於清·嘉慶年間***1820左右***,卒於清朝末年。道光年間曾任"京津鏢局"總鏢頭,一生以大槍為最佳,南北押鏢,揚名江湖。同治七年***1968年***,季雲龍師從劉虎臣,習藝十數個春秋,得八極拳法之精髓,後來燕南武林人士均稱其為八極門中期"四大代表"之一,也是季氏八極拳的第一代傳人。

  季雲龍之劈掛拳藝得於劉虎臣之師兄、有"大槍梟雄"之稱的曹井田。曹井田***1819-1905***,河北省滄州程家林人,為晚清滄州之卓著者,以精妙絕倫之槍技和凶猛彪悍的劈掛拳響譽武林。曾以梨花大槍之"烏龍翻江"勢,將與之前來較藝的山東武僧-鐵槍王的眼睛點傷而名聲大震。同治三年***1864年***,與師弟劉虎臣押鏢途中遇肖姓拳師,手持方天畫戟,神勇萬分;曹井田與之交戰大槍如蛟龍般一抖,使出絕招-"鐵牛耕地"挑其手臂,令其折服,遂取勝,且與肖結為了摯友。八極短、劈掛長皆存不足,曹井田依父所傳之劈掛拳藝,充分發揮劈掛拳放長擊遠的特點,結合兩拳之優,將劈掛拳更臻完善,形成遠劈近打、貼靠摔拿的獨特風格而屹立於中華武林。

 

  季雲龍,自幼身材魁梧,力大過人,十三歲時雙手各舉百斤的沙壇,在保定府抗過千斤的大鹽車,在清·光緒帝面前舉鼎,被光緒皇帝恩賜"武舉人";曾力按兩匹受驚烈馬,驚恐萬狀,人稱"鐵膽神力王"。民國二十年***1931年***末,為弘揚光大八極拳,資助師弟強瑞清開辦滄、南、鹽、慶72處"八勢房",歷經五年與強走訪各處修續《八極拳譜》。季雲龍以掌功為著,能單掌開碑、擊石如粉,兵器以鳳翅钂、虎尾鞭為最。得劉、曹二師之藝業如虎添翼,一生仗義疏財,深研拳法,廣傳後人技藝,因其德、藝俱佳,後人推崇其拳藝風範稱:季氏八極劈掛。

  季雲龍下傳長子:季倫傑,曾在保定曹錕部下任營長;

  次子:季倫輝,全面繼承了父之藝業;

  侄:季倫俊在大連傳藝多年,後回鄉授徒。

  侄:季倫芳曾在熱河任騎兵營營長,後由馮玉祥調入北京。

  季氏第三代傳人有:季倫輝之子季錫林、侄季少卿;徒:張福順、季茂印、李樹芳。季倫俊傳子季錫景、侄季璞祥。季倫芳傳次子季樑棟,季倫芳故去季樑棟得藝於眾兄長。

  季氏八極劈掛第三代傳人季樑棟,生於民國二十五年***1936***,習家傳拳藝,1953年經姐丈天津"三絕傳人"牛增華引薦拜其師、著名武術大師"燕子"郭長生、南京國術館武術科科長馬英圖、"孫猴子"孫玉銘為師學藝,有"越俠"之稱;其間牛增華亦替師傳藝於內弟。季樑棟先生現任滄縣武協委員、全國八極門顧問、全國煤炭體育協會武師、吉林市武協副主席、滄州市通臂劈掛門名譽會長、唐山武術院和舒蘭市武術協會總顧問、臺灣中華武道研究發展協會名譽顧問、國際通臂劈掛門特聘顧問。季樑棟祖籍河北滄縣狼兒口,久居東北40餘年,傳藝30多載,門人遍佈東北三省、唐山、天津、滄州各地,其弟子以八極拳、劈掛拳、通臂拳、苗刀、奇槍、瘋魔棍、五陰鞭杆諸藝獲獎者無數,多人擔任省市武術協會主席,多人為一級裁判員及教授,眾門人獲全國省市金牌多枚。武林摯友贊季老曰:奇快鬆靈飛毛腿,抽身換影飄髯叟,久居東北老隱士,遍遊全國稱越俠。1999年季先生入選中國民間武術名典,2004年《精武》雜誌封面刊載季樑棟先生拳照。2007年7月由第四代嫡傳、季雲龍之曾孫、劉雲樵之關門弟子季昭華邀請赴臺灣傳授季氏拳藝,深受臺灣愛好者之傾慕,並得到蔣介石之保鏢劉雲樵之弟子徐紀、戴士哲、金立言等人的熱情接待,至今季樑棟先生已三下臺灣,傳授拳藝。季樑棟先生特囑關門弟子--張耀雲,在書報雜誌、建立季氏拳藝網站和部落格等多種途徑對季氏拳藝進行全面傳播和弘揚。

  張耀雲,男,漢族,生於1980年1月,季氏八極劈掛拳四代嫡傳,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本科學歷,原籍河北滄州南皮縣鳳翔村,工作於泊頭職業學院;中國武術六段,中國滄州國際武術節冠軍,滄州師範學院武術系客座教授,國家一級裁判,授徒千餘人。1997年至今,張耀雲就讀、留校任教於泊頭職業學院,並擔任學院武術隊總教練,期間將季氏八極劈掛拳藝傳於泊頭職業學院就讀的歷屆各縣各市區***邯鄲、邢臺、張家口、秦皇島、承德、衡水***學生-收為弟子,及泊頭周邊街市人群。季氏八極劈掛拳在泊頭已傳播開來。

  季氏八極拳

  季氏八極拳,保持了原汁原味的古老拳風,架勢古樸、剛烈矯健、撼地動天,拳威逼人,體擰腰帶,身靈步活,發勁脆猛,伸手連珠弩,起伏有吞吐,身法講:進退似虎,閃跨如龍。

  練法上以功力訓練為主,注重實戰應用,講:雲掠帶點提,挨膀擠靠實,吃根埋根摔,踢彈掃掛潑;纏捆靠砸,掙擠撞卡,推託帶領,抓打拿摔;塞肩擠肘,虛實閃戰,崩擊突撼,巧引抖狠,武不善作;講馬步足用力,藏精入丹田,拳打肋下生,力打足下生之法。

  八極歌訣一曰:八極拳術先人留,開門八打細推求,頂肘抱肘掃揚打,提打胯打大纏柔,霸王折江驚天地,要打朝陽往上抽,扭轉切胯轉肱力,摔打拿節指巧功,鉤掛連環底盤用,變化無窮在其中,一招裡面分八手,六十四勢上下流。

  八極歌訣二曰:六肘頭屬八極拳,六開八打是根源,頂肘抱肘抱中提,抱里加頂頂化彈,折江朝陽翻上下,八極原是大周天,陽陽五行迴圈理,六十四數不為全,周天雖曰三百六,變化多端生不完,生生無息無窮盡,拳法豈被數目限,欲求奧妙須苦練,講變應向深中研。

  八極歌訣三曰:出拳高舉兩肋空,絕力使來少虛靈,力猛變遲傷折快,臂肱直伸無反功,身無樁法如杆立,相擊似鐵一身空,怒騰氣僵血衝腦,心知變動不機警。

  三盤歌訣:上盤使用八字訣,開纏擰截雲捋點提;中盤使用八字訣,逼吸吞吐閃卸切胯;下盤使用八字訣,鉤掛撐抹踢彈掃潑。

  六脆要:一要拉練如瘋魔,二要封閉隨意拔,三要寸截寸拿寸出入,四要綿軟縮小巧,五要內臟氣功到,六要筋骨皮肉合。

  練功八要:一要順項拔頂,二要墜肘沉肩,三要含胸實腹,四要氣息貫丹,五要鬆腰活足,六要不散不斷,七要三盤齊整,八要意在拳先。

  練功八忌:一忌開門捉影,二忌雙手齊出,三忌老步腆胸,四忌歪肘含肩,五忌扭臂屈腰,六忌直力軟腿,七忌懶散遲緩,八忌氣逆湧出。

  發聲助力講:哼、哈、呵、噫。

  講功意:腳扎黃泉頭頂天,懷抱嬰兒肘頂山,順項拔頂胸腹含,沉肩墜肘氣貫丹。再如:沉肩須力含,肘墜護胸膝,四六不丁八,進退用脆滑。

  身法形象:鹿伏鶴行熊力身,龍盤虎踞獅空騰,驚牛瘋象龍虎影,邁步打招一團風,足下膀上腰內勁,三盤齊整敬師尊。

  劈掛拳

  劈掛拳講兩臂調直,溜臂合腕,擰腰切胯,走起來如深山之蛇;滾勒劈掛斬,卸肩採兩鬢,伸收摸探,彈砸擂猛,藏頭縮腦,抽身換影。

  單練法有:單劈手、裡外扯肩、上步開門炮、烏龍盤打、攪梢手、前後滾劈、前後橫、抄手起腳、穿林法、挖面拳、劈胳膊、抖膀子、打浮沉。

  通臂二十四勢,有二十四字訣即:斬、攔、橫、卡、撥、崩、掖、提、抖、含、悶、抹、縮、劈、撐、摔、炮、耐、巧、撩、捧、鞠、按、彈等為重。

  通臂膽講:動於神,行於精,旋於足根,發於項頸,前扣後握,浮沉吞吐,腰如彎弓,含於閭尾,以意領氣,以氣貫通,心與意和,意與氣合,起落鑽伏,發拳於腰,拳中之意必須要明。

  單練法講:原地二十四勢、角步二十四勢、行步二十四勢、衝步二十四勢、大二十四勢、小二十四勢。

  步法演練:踏步、角步、衝步、順步、脆滑步、托拉步、疾絞連環步、不丁、不八、不二為順,心領神會也。

  搶門八法:1.大猴勢 2.小猴勢 3.懷抱太極 4.風流架子5.盤肘勢 6.單鞕勢 7.提拳勢 8.劈挑勢。注重於技擊使用法,有十六趟連貫的打法和技擊之法,真是大如天神,小如雞卯。放長擊遠,勁透全身,節奏明快,變化無窮。

  斬攔橫卡:它是主要的二十四字字頭,它講八斬法和多種實用攔法及肘法.重在於技擊實用,連貫性強。郭長生先生一生中精於通臂二十四勢,精明強幹,英勇善戰,全國無不知其威名。郭先生將畢生武學相傳愛徒--包中俠、王振遠、孫家樹、牛增華***繼業***、李玉祥、張群炎、曹守義、汪思林、劉長嶺等一等一的高手。牛增華一生替師傳藝多人,與張群炎有"一龍一虎"之稱。

  通臂八斬法之名稱:定斬、角斬、行斬、順斬、衝斬、繞斬、撐斬、摔斬。都講短斬出馬一條槍: 疾、快、狠、準。

  通臂連擊法:講五橫劈,橫劈豎卡、上捧下縮、悶中有抹、攔中有橫、打合字掌、反按掌等周身十四拳。內氣功講,三六九氣之運用法。通臂拳之精華,引手為先,是通臂拳出手之一。最重要的站樁姿勢,它概括了通臂拳的基本身形,拳中內藏三折九扣、五護八斷。縮身要講:藏頭縮腦,抽身換影,起伏轉折,腰賽猿猴。

  八極劈掛拳

  季氏八極拳劈掛拳內容主要有:八極架子***有快架、慢架、大架、小架、剛架、柔架、子母架、風流架共八趟***、八極單打、八極單摘、飛虎拳、四郎寬、六開八打、季氏連手、季氏連肘、八極老對練、八極新對練等。

  劈掛拳、青龍拳、單練法及樁功、十二趟彈腿等。器械中有:大六合槍、小六合槍、虎尾鞭、鳳翅钂、行者捧、春秋大刀、八極棍對練、提柳刀、群攔劍、昆吾劍、純陽劍及各種對練。吸收外門拳術有:嶗山轉掌、桃園唐拳、四季拳、小神拳、三十六拳、溜腿架、小託肘、八稜錘、摔跤、散打等。

  後由季氏三代傳人季樑棟先生除家傳外,吸收引進的有:劈掛拳、青龍拳、跑掛拳、快套、通臂二十四式、劈掛單刀、劈掛雙刀、猿背棍、自功刀、十八攔刀、車輪刀、閉肘刀、進手刀、青萍劍、雙頭蛇、十二趟大形雙鉤、十三節鏈子鞭、三節棍、鞭杆***五陰七手十三法***、苗刀一路.二路、奇槍、瘋魔棍、方天畫戟等。

八卦掌的簡介
什麼是時鐘中斷時鐘中斷的舉例
相關知識
季氏八極拳的介紹
陳氏小架太極拳的介紹
陳氏小架太極拳的介紹
四十式楊式太極拳的介紹
霍氏八極拳的藝術價值
閣霍氏八極拳的特點
大易太極拳的介紹
楊澄甫式太極拳的介紹
孫氏八卦拳的簡單介紹
孫氏八卦拳的簡單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