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廖化的趣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三國中第一勢利眼廖化,保命技能比賈詡還厲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

  “蜀國無大將,廖化當先鋒。”這個歇後語,用到現在是比喻缺乏辦事的能手,只能讓能力一般的人來頂缸。不過大家可以想一想,縱然是蜀後期,尚有姜維、魏延、馬岱、張苞、關興、王平、鄧芝等一幫人,其中也有著好幾位三國裡面也能排上號的大將,然而廖化在這樣的情況下,依然能做為先鋒官,可見這個人也絕非庸才。

  廖化出場的次數不算多,但是這個人眼光很“毒辣”,也就是十分會把握當下,不過這屬於好聽的,說難聽的那就是勢力。

  廖化第一次出場是第二十七回,關羽千里走單騎。剛剛離開曹操,這時候兩位嫂嫂的車仗不見了,正在關公忙著尋找的時候。廖化帶著百餘步卒推著車仗來投了,《三國演義》在這時候說廖化是“一少年,黃巾錦衣,***跨馬”,這時候還屬於青年壯力。

  他來投關羽說自己本來有個夥伴杜遠,看上了兩位嫂嫂要瓜分,結果廖化有心多問了兩句,得知是劉備的老婆,立刻就要送下山,又發生了些口角便殺了杜遠。

  看似十分“義氣”,但是這是站在關羽角度來說的,如果站在杜遠角度呢?這廖化分明是想要“洗白”自己,本身的強盜身份做不下去了,可惜沒有時機。然而關公走單騎,這就是廖化的機會,殺了杜遠,有關公給自己撐腰;萬一沒能殺死杜遠,也有關公能來殺杜遠。根本沒有任何風險,完全屬於賣友求榮、一本萬利的生意。

  關公也不傻,看出這個人不怎麼樣,尤其是出身黃巾賊,屬於政治敏感的那一類,更何況人多反而自己“逃亡”的不方便,所以謝卻了他。之後《演義》上說,廖化“自引人伴投山谷中去了。

  再出場就是第六十回了,龐統、諸葛亮給劉備謀劃,一路入川,一路守荊州。吩咐完了,臨行的時候,“忽廖化引一軍來降”,劉備讓他去找關羽了。

  比較一下,上一回出場是建安五年***公元200年***,這一次是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直接跳過了十一年。這是十一年可發生了不少大事,曹操滅了袁紹、赤壁之戰。為何這個時候廖化再來找關羽呢?因為現在劉備穩定了!而且更重要的是,關羽也有了荊州這一大片土地駐紮。

  廖化絕對不是因為訊息閉塞,啥都不知道,相反他是什麼都知道!這時候的關羽的腰板才硬,現在來又沒有危險,還能獲得不少的好處,所以他選擇了現在這個時候再來。

  緊接著就是呂蒙襲取荊州了,廖化在這個時候發揮了一員先鋒應該有的本領,關羽也比較放心的讓他自引一路,又和曹操打,也和東吳打。再之後戰勢急轉,關羽被包圍,廖化和關平拼了命聚到了關羽身邊。

  然後就要突圍送信了,廖化自告奮勇。匹馬單槍衝出了重圍到了上庸找劉封、孟達求救,結果這倆貨推脫不救。緊接著廖化就大罵不止,直奔成都去了。

  看似廖化所有的處理都很正確,也沒錯,情急之下這般行為都是合適的。可是這裡面也夾雜著廖化個人的小心思,首先是自己突圍!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關羽現在情勢危急,基本上是必敗的情況,這時候突圍,就是有逃命的“任務”。

  而在上庸求救不成,廖化也沒有回去找關羽,直接奔成都了。一方面可以說回去求救,回去報信;另一方面,則是廖化自己脫離了戰場跑到大後方去了。這等時機看得多麼清楚。

  再之後出場,廖化都是“老將”了,隨著諸葛亮六出祁山,官位不小到了丞相副將的位置,也確實屢立戰功,最厲害的一次殺敗了司馬懿,把司馬懿的金頭盔都給搶了下來,這樣的一個人也是十分出眾了。諸葛亮星落五丈原,廖化就跟著姜維繼續北伐,一樣繼續做為先鋒。

  但是後來可能因為年齡實在不適合衝陣了,於是便領軍守漢中。直到後來,蜀漢亡,廖化就跟著姜維一起詐降鍾會,想要火中取栗,很可惜事敗了。便託病不起,不久後病亡。這段經歷倒是中規中矩,也沒有特別的突出,也沒有特別的失敗。但這是《演義》上面的故事,但是史書上後面可不是這樣。

  司馬昭攻蜀漢,劉禪派廖化去支援姜維,然而廖化聽聞半路有變就沒有繼續出兵,駐紮觀看動向。後來又被鄧艾逼到巴西郡,繞道廣漢的一個小縣,來靜等劉禪的訊息。沒多久劉禪就投降了。

  這一段也是很“精彩”,先是支援姜維,因為其他的路線可能有變,連出兵都不出了,這等穩重都有些穩重的怕死了。後來靜等劉禪訊息的時候都是在一個小縣城裡面,為什麼在小縣城裡面呢?因為這裡鳥不拉屎,誰都不知道,說逃就逃了,十分安全!廖化倒是把自己的退路都算計好了。

  細讀《三國》甚至有時候覺得,廖化比號稱“毒士”的賈詡的保命眼光都不差多少。文臣保命多是心機叵測,那麼武將保命就是靠自己的勢力眼了。廖化真的有一雙這樣的“好眼”。

  廖化簡介:

  廖化***?-264年***,本名淳,字元儉,荊州襄陽郡中盧縣***今湖北省襄陽市***人。三國時蜀漢將領。曾為關羽主簿,關羽敗亡後歸入孫吳,用詐死之計迴歸蜀漢,劉備授任為宜都郡太守。劉備去世後,為丞相參軍,後為廣武都督,遷陰平郡太守,多次參與蜀漢的北伐。官至右車騎,假節,領幷州刺史,封中鄉侯。蜀漢滅亡後,徙往洛陽,在中途病逝。廖化以果敢剛直著稱,是蜀漢後期的重要將領。

  廖化本名淳,世代為沔南的豪門世族,初任劉備屬下前關羽的主簿。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冬,孫吳襲取荊州,關羽兵敗遇害,廖化亦歸入孫吳。廖化思念漢主劉備,於是詐死,當時人們信以為真,廖化趁機帶著母親晝夜西行,奔赴蜀漢。

  公元222年***章武二年***春,劉備親率諸將東征孫吳,在秭歸與廖化相遇。劉備見到廖化後非常高興,任命廖化為宜都郡太守。隨後劉備進軍至夷道縣猇亭,以廖化為別督,與陸遜率領的吳軍相對峙。但同年閏六月,劉備軍被陸遜擊破,廖化隨敗軍退回蜀中。

  公元223年***章武三年***四月,劉備病逝於白帝城。五月,太子劉禪即位,改元建興。廖化升任丞相參軍,後來又為廣武都督,陰平郡太守。同年,諸葛亮舉蔣琬為茂才時,蔣琬堅持推讓給劉邕、陰化、龐延和廖化。

  公元238年***延熙元年***九月,廖化率兵攻打魏國守善羌侯宕蕈駐守的營寨,魏雍州刺史郭淮派遣廣魏郡太守王贇、南安郡太守遊奕率兵救援,兩軍沿東西兩面分兵合進,欲夾擊廖化軍。但同時兵力分散的弱點暴露,遊奕軍不少營寨更是駐紮在非險要之處,廖化抓住機會進攻,擊敗遊奕,王贇亦在交戰中箭身亡。

  公元248年***延熙十一年***,涼州羌胡叛魏來降,廖化隨姜維率軍西迎,於成重山築城留守,抵抗郭淮進攻,幫助姜維迎回胡王治無戴等部落。

  公元249年***延熙十二年***,廖化隨姜維進攻雍州,姜維留廖化在白水南岸紮營,與駐紮北岸的魏將鄧艾對峙,欲牽制鄧艾軍,藉以出兵襲取洮城。但被鄧艾識破,搶先佔據洮城,漢軍於是隨撤兵退走。

  公元259年***景耀二年***六月,廖化升任右車騎,授予節符,兼領幷州刺史,封中鄉侯。官位與張翼相等,而在鎮軍大宗預之上。當時的人說道:"前有王平、句扶,後有廖化、張翼。"

  公元261年***景耀四年***,都護諸葛瞻開始統領朝政,廖化路過宗預府上看望他,想同宗預一同到諸葛瞻住所拜訪。宗預說:"我們年過七十,所得到的已過多,只缺少一死罷了,為何要相求晚輩而登門拜訪呢?"於是沒有前往。

  公元262年***景耀五年***秋,姜維率眾出狄道北伐曹魏,廖化說:"用兵如果不收斂,必將自食惡果',說的就是伯約***姜維字***啊。智謀沒有超過敵人,力量比敵人要弱,但用兵卻沒有滿足,這樣的話怎麼能夠生存下去呢?《詩經》說'我生得不早不晚,偏偏趕上這個時候',講的就是現在的事。"果不其然,同年十月姜維在侯和被鄧艾擊敗,退軍駐紮於沓中。

  公元263年***景耀六年***八月,司馬昭興兵進攻蜀漢。後主劉禪派遣廖化去往沓中支援姜維,張翼、董厥前往陽安關口作為各圍守的外援。廖化率軍北至陰平,聽聞魏將諸葛緒攻向建威,於是停下來等待,觀察其動向。

  同年九月,姜維為鄧艾所逼,從沓中退駐陰平,與廖化合軍,欲前往救援陽安關口。中途得知陽安關口被攻克,鍾會軍長驅直入,於是放棄陰平,撤往白水,後又與剛好到達漢壽的董厥、張翼軍會合,一同退守劍閣,抵禦鍾會的進攻。

  十一月,諸葛瞻在綿竹被鄧艾擊敗,後主劉禪動向不明,廖化等人於是隨姜維向東進入巴西郡,繞道退至廣漢郡郪縣一帶,以察明虛實,不久後得到後主劉禪投降的敕令,於是與姜維等到涪縣向鍾會投降。

  公元264年***景元五年***春,廖化與宗預一起向內遷移前往洛陽,在中途病逝。

三國志賈詡傳閱讀答案
曹植的人物生平
相關知識
三國廖化的趣聞
三國鄧艾的趣聞
歷史上三國曹睿的趣聞
三國甘寧的趣聞
三國張燕的祕聞趣談
西遊記唐三藏取經的趣聞
關於皇帝后宮三千佳麗的趣聞
黃權與蜀國之間的趣聞
關於三國演義的趣事
三國周瑜之死的趣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