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中化學課的匯入藝術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化學課堂教學是一個整體,其中新課的匯入是整個課堂教學首要的也是重要的一環。它的主要任務是要使學生明確本課所要學習的主要問題,並對此引起足夠的重視和興趣。人們常說:良好的開頭,成功的一半。一個成功的課堂開頭,是師生間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橋樑,可使整節課的教學進行得和諧自然,有如“春色初展,鮮花含露,叫人鍾情”。因此,設計良好的新課匯入也就形成了課堂教學的“鳳頭”,為整個教學任務的圓滿完成奠定基礎。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高中化學的新課匯入也要因新課內容的不同而選擇相應的方法,要貫徹趣味性、新穎性、啟發性、針對性的原則。下面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匯入的基本要求
        課堂教學的匯入要保證內容的科學性,注意知識的準確無誤,突出新知識的重點;要針對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心理髮展水平,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需求。在此前提下,課的匯入還應堅持以下基本要求。
  1.匯入要有啟發性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漲和智力振奮的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那麼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使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因為積極的思維活動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所以教師在上課伊始,就運用啟發性教學來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必能有效地引起學生對新知識的熱烈探求。
        2.匯入要有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人們力求認識世界,渴望獲得文化科學知識,不斷探求真理而帶有情緒色彩的意向活動。當一個人對學習產生興趣時,他(或她)就會全神貫注,積極主動且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巴班斯基認為:“一堂課之所以必須有趣味性,並非為了引起笑聲或耗費精力,趣味性應該使課堂上掌握所學材料的認識活動積極化。”充滿情趣的匯入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匯入要有新穎性
  贊可夫認為:“不管你花費多少力氣給學生解釋掌握知識的意義,如果教學工作安排得不能激起學生對知識的渴求,那麼這些解釋仍將落空。”一般說來,導課所用的材料與教材內容表面上的類比點越少,越能吸引人。
  4.匯入設計要簡潔清晰
  語言大師莎士比亞說:“簡潔是智慧的靈魂,冗長是膚淺的藻飾。”作為課的導語要精心設計,簡潔明快地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向所學的知識內容。
  教學有法而無定法。新課匯入方式很多,但沒有固定的模式,它因人而異,因課而異。教師無論以什麼形式引入新課,只要能迅速創造一種融洽的教學氛圍,把學生帶進一個與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相適應的理想境界,就都是好的匯入方法。下面結合高中化學教材,針對學生的心理特徵、知識的掌握情況和我十幾年的教學實踐,我簡單介紹幾種在平時教學中常用的新課匯入方法。
        二、新課的匯入方法
        1. 實驗法 
        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新課伊始,若能巧妙地安排一個現象新穎、變化明快的實驗,再配以生動的描述,將能引起學生濃厚的認識興趣和激發起強烈的求知慾。然後,教師抓住這一最佳時機,因勢利導,引導學生透過現象認識事物本質,就可以使化學課引人入勝,生動活潑。
        〈1〉用趣味實驗匯入新課
         “興趣是人的認識需要的情緒表現,是積極探索某種事物的認識傾向。”以此為契機,可以把學生的學習向深引入。例如,講“燃燒和緩慢氧化”一節時,先安排學生看一個“水中生火”的趣味實驗:通過玻璃管將氧氣與浸在熱水中的白磷接觸,結果白磷竟然在水中燃燒起來,出現了“水火相容”的奇蹟。這種酷似魔術的實驗,讓學生感到不可思議,探究問題的積極性非常高漲,從而為燃燒條件的講解作了一個良好的鋪墊。
        〈2〉創設“矛盾”實驗匯入新課
        教學實踐表明,平淡無奇,無矛盾衝突地匯入新課,是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激起學生的興趣的。在新課匯入時,若設計一些“矛盾”實驗,造成認知衝突的情景,構成懸念,即對某一問題學生想急於解決,但用所學過的知識卻又無法解決的心理狀態。在這種氛圍中,學生的注意力最集中,思維最活躍,講授新課的效果自然也就好。如“分子”一節的教學,一開始教師不動聲色地在黑板上寫下:“1+1≠2”,此時,學生感到疑惑不解,立即將他們的“好奇心”激發出來,並形成認知衝突。接著,教師演示實驗:將50毫升酒精與50毫升水混合,學生觀察後發現總體積不等於100毫升。但這個“矛盾”實驗的演示結果並未使懸念解除,反而更令學生口“ 悱”心“憤”。這時,教師指出:“要想明白箇中原因,必須學習分子的有關知識。”“矛盾”的實驗,造成認知“衝突”的情景,再加上恰當的設問,很快就激起學生對新知識的強烈渴望和需求。 
     2.故事法 
  故事對人們有著特殊的吸引力。而青少年學生好奇、好問,富於想象力,對於引人入勝的故事更是喜聞樂道。上課開始,可運用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故事、傳說使他們很快安靜下來,還可以造成懸念,把學生的無意注意及時轉移到有意注意上來,從而達到新課匯入的目的。這樣匯入新課,不僅給學生製造了一個懸念,使他們產生的濃厚的學習情趣和求知慾,而且為主題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足見故事匯入的長處和優點。
        3.謎語匯入:
        學生對猜謎語興趣很濃,有些知識可以編成謎語,讓學生通過猜謎語的形式匯入新課。例如在學習《空氣》一節時,教師請同學們來猜一個謎語:一物到處有,用棒趕不走,眼睛看不見,手摸也沒有,咀嚼無滋味,無它活不久;又如講《氫氣的性質》一節時,一上課先給學生說了一個謎語:符號象倒工,無色味最輕,遇火有水生,還原有本領。這個謎語說後,學生興趣盎然,頭腦中產生了問號,迫不及待要解開這個迷,從而促使了學生的求知熱情。
  4.生活例項匯入:
        知覺總是人們從生活中得到的,和舊的經驗相聯絡。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累了大量的感性認識。所以,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所涉及的範圍,選擇與新課有關的典型問題提供給學生,要求他們給以科學的解釋,從而啟發他們的興趣引入新課。例如講《中和反應》時,先提出這樣的問題,人患胃酸時吃幾片氫氧化鋁或小蘇打片即可治癒。這是為什麼?夏季不小心被蜂蟄一下塗些稀氨水可治痛治癢又怎麼解釋?這是用學生日常生活中瞭解的,但又不能完全回答的問題,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探求慾望引入新課。
        5.“懸念激趣”匯入法
  一個恰當的耐人尋味的問題可以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巧設懸念”匯入新課時,精練、有創造性地提出一些問題是創設懸念的有效方法。看似與本節課教學內容無大關係,實則聯絡緊密。一些典型的問題能夠迅速激發學生思維,緊緊抓住學生的心絃,使其情緒高漲,從而步入求知興奮狀態,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效果。如在講《二氧化碳的性質和用途》一節開始,講了這樣一則故事:遊客牽著小狗進入一個深山洞,在接近洞底時,小狗暈倒,而人卻沒有事。這是怎麼回事?以這樣一則故事作為懸念,讓學生去思考“為什麼”,使學生一上課就興趣盎然,沉浸在樂學的氣氛中。
  6.多媒體匯入: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多媒體技術已廣泛走進我們的生活,也普遍應用到教學中。把一些難於理解的、抽象的微觀為題用flash動畫表現出來,非常的吸引學生,更加的激發學生的探求新知識的慾望。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可根據不同型別、不同內容的課選擇不同的引入手法。當然,課堂引入的設計也不能千篇一律,僅僅侷限於這幾種方法,應力求創新,多彩多姿。課堂引入既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創造。設計得好,它能優化知識結構,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啟迪學生的思維,調動課堂氣氛,消除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畏難情緒,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溝通師生情感,使學生帶著一種放鬆和快樂的心情去學習化學,從而提高化學課堂學習效率。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課堂,也是新課改對我們的要求。

淺淡學案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作用
讓探究啟用數學思維
相關知識
淺談高中化學課的匯入藝術
淺談初中化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淺談高中化學學習方法有哪些
淺析高中化學教學的匯入
淺談高中數學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
高中化學烴的含氧衍生物測試題和答案
2017高中化學氮的知識點有哪些
高中化學鋁的知識點_化學鋁的基礎知識歸納
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論文3篇
高中化學氯的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