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底下支張弓歇後語的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弓,射箭或發彈丸的器具。床底下支張弓歇後語,你們知道答案嗎?下面小編為你們帶來答案啦,歡迎大家學習。

  床底下支張弓歇後語

  暗箭傷人

  暗箭傷人的詞語解析

  [釋義] 暗中射箭殺傷別人。

  [語出]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七十三章:“張宗章、褚玉璞也有電話表示大丈夫行事‘光明磊落’;決不暗箭傷人。”

  [辨形] 箭;不能寫作“劍”;傷;不能寫作“份”。

  [近義] 冷箭傷人 笑裡藏刀

  [反義] 光明正大 明火執杖 襟懷坦蕩

  [用法] 用作貶義。形容在背地裡使用語言、行動、文字等手段傷害人。一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 主謂式。

  [辨析] ~和“含沙射影”;都比喻暗中誹謗、攻擊或陷害別人。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別;~使用的手段包括語言、行動、文字;程度比“含沙射影”重;“含沙射影”的手段只是語言等文的方面;並還有影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暗箭傷人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鄭國的鄭莊公得到魯國和齊國的支援,計劃討伐許國。***許國是一個小國,在今河南許昌市。鄭國在許國的北邊,今河南的新鄭就是它當時的都城。***

  這件事情在《左傳·隱公十一年》裡有記載。那年夏天,五月裡,鄭莊公在宮前檢閱部隊,發派兵車。一位老將軍潁〔yǐng〕叔考和一位青年將軍公孫子都,為了爭奪兵車吵了起來。潁叔考是一員勇將,他不服老,拉起兵車轉身就跑;公孫子都向來瞧不起人,當然不肯相讓,拔起長戟飛奔追去。等他追上大路,潁叔考早已不見人影了。公孫子都因此懷恨在心。

  到了秋天,七月間,鄭莊公正式下令攻打許國。鄭軍逼近許國都城,攻城的時候,潁叔考奮勇當先,爬上了城頭。公孫子都眼看潁叔考就要立下大功,心裡更加忌妒起來,便抽出箭來對準潁叔考就是一箭,只見這位勇敢的老將軍一個跟斗摔了下來。另一位將軍瑕叔盈還以為潁叔考是被許國兵殺死的,連忙拾起大旗,指揮士兵繼續戰鬥,終於把城攻破。鄭軍全部入了城,許國的國君許莊公逃亡到了衛國。許國的土地於是併入了鄭國的版圖。

  象公孫子都那樣趁人不備暗放冷箭的,就叫做“暗箭傷人”。不過,作為成語卻並不限指以暗箭為凶器,凡是採取任何不光明的手段暗地裡伺機傷害別人的,都可叫做“暗箭傷人”。

  暗箭傷人造句

  1、你可以找他講理,但千萬不能暗箭傷人。

  2、這樣一種惡毒的謊言簡直是暗箭傷人。

  3、但英國幽默是按規則進行的搏鬥,它決不暗箭傷人。

  4、有荼毒生靈的強盜,有暗箭傷人的強盜。

  5、這種惡毒的謊言完全是暗箭傷人。

  6、但那些卑鄙狡猾的懦夫卻用暗箭傷人,不讓人弄清箭從何而來。

  7、我們已經談過這事兒。他很清楚作律師的總是會暗箭傷人。

  8、陳先生是個暗箭傷人的人,所以他的朋友疏遠他。

  9、他不但不對恩人報恩,竟還為了利益暗箭傷人,真是人面獸心。

  10、我和他雖是對頭,但把他這件事對老闆說了,就等於暗箭傷人,這樣的事我不願做。

  11、改革家一定要堅定信念,做好會有暗箭傷人的準備。

  12、用寫匿名信的辦法栽贓陷害,暗箭傷人,是要負法律責任的。

  13、偷偷告訴他老婆他有外遇的事是暗箭傷人。

  14、造謠中傷,暗箭傷人,這是反動勢力慣用的伎倆。

  15、這種暗箭傷人的做法給新聞界帶來了很不好的名聲。

  16、如果權勢交鋒,人們會說著"暗箭傷人"和"暗殺";或者選舉"大屠殺";權利之路上"橫屍遍野"還有"喋血"這些詞。

  17、並不是電視中描述得很離奇的暗箭傷人者和涉獵鉅額融資者。

  18、他經常暗箭傷人,沒有人敢和他合作。

  19、他們說了他麼們會支援我,但是事實上,他們卻在背後暗箭傷人!

  20、陳先生的惡意評論,是暗箭傷人。

  21、寧可明槍交戰,不可暗箭傷人。民諺

  22、把握做人尺度:萬事留有餘地,不要太狂妄,得理也要饒人。做人留退路,不將賭注押在一個人身上見好就要收。不得罪小人,不暗箭傷人,不必“棒打落水狗”,凡事都要留一手。

  23、魏瑪共和國誕生於因戰敗遭受的屠殺的混亂之中,許多德國人將這場敗局錯誤地解釋為"暗箭傷人",而這個羽翼未豐的共和國從一開始就孱弱乏力。

  24、我和他雖是對頭,但如果把他這件事對老闆說了,就等於暗箭傷人,這樣的事我不願做。

  25、一年前,老王在中南山上求得暗箭一支,昨天在大街上與人發生口角,便順勢掏出此暗箭傷人了。

火燒旗杆歇後語的答案
火燒屁股歇後語的答案
相關知識
床底下支張弓歇後語的答案
床底下吹喇叭歇後語的答案
床底下放風箏歇後語的答案
床底下點蚊香歇後語的答案
乘字底下丟個人歇後語的答案
月亮底下點燈籠歇後語的答案
月亮底下點燈籠歇後語的答案
鍋底下扒紅芋歇後語的答案
三兩棉花四張弓歇後語的答案
案板底下放風箏歇後語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