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誦讀有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經典誦讀,是個有意義的活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600字。

  600字篇一

  讀經典能淨化人的心靈,讀經典能教人怎樣做一個品格優良的人。因此我們學校也要求我們誦讀經典,目的是淨化我們的心靈,還可以增長我們的閱讀量,這不是一舉兩得嗎?

  學了這麼久的經典,我最喜歡的一條是: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無兄弟也?”意思是說:司馬牛憂愁地說:“別人都有兄弟,只有我沒有。”子夏說:“我聽說過:生死有命運主宰,富貴全在於天意。君子敬慎而沒有過失,待人謙恭有禮,天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君子何愁沒有兄弟呢?”

  我也是這樣想的,如果你表現的很謙虛,恭敬,非常有禮貌,大家肯定都會喜歡你的,但是如果你表現出一副自大,視別人不顧的樣子的話沒人會理睬你,更沒有人會喜歡你。

  朋友就是應該互相幫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而不是在旁邊落井下石,一味的嘲笑別人,這樣的人誰會喜歡你?誰會說明你?而反過來,對別人熱忱的人總會得到別人的欣賞。

  誦讀了經典,我從中學會了許多:要互相謙讓,互相尊重,只要你恭敬就不會受到別人的侮辱,只要你寬厚就能得到群眾,只要你誠心就會得到別人的任用,勤敏就會取得工作成效,慈惠就能夠使喚別人國學經典誦讀觀後感作文600字3篇國學經典誦讀觀後感作文600字3篇。”所以,我以後還要讀更多的經典,讓自己的腦子更加充實,更加聰慧,更加有用……

  既然誦讀經典有這麼多好處,我們何不如多讀點經典,多學點知識,你們說對嗎?

  600字篇二

  小的時候,媽媽就告訴我,中國是詩的國度,是詩的故鄉。唐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唐詩,是我們民族的傳家寶!在我還沒上學時,媽媽就教我讀唐詩。在唐詩中,我明白了許多道理,知道了不少歷史,也找到了無數的樂趣,認識了許多揚名中外的詩人。

  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的詩膾炙人口,百讀不厭。可我更迷戀宋代詩人陸游。陸游,字務觀,號放翁。他十二歲能詩賦文,生前有“小李白”之稱,是南宋一代詩壇領袖,在中國文學史上崇高的地位。他的詩今尚存九千三百餘首。只因為他的詩雄奇奔放,沉鬱悲壯,洋溢著他的愛國激情,因此,在眾多的詩人當中,我尤為敬佩他!他不畏強權,主張整頓朝綱的精神,我自愧不如。一首充滿悲憤的《關山月》,深切地體現了陸游的憂國憂民,那博大的胸襟讓我不禁涕然淚下。“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絃。戍樓刁斗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髮。笛裡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徵人骨。中原干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金人入侵,強佔國土,可這些富家子弟卻緊閉大門,在家裡享福享樂,棄黎民百姓於不顧,讓他們背井離鄉!那些打仗用的弓也都生鏽得短了弦,這怎能不叫人氣憤,怎能不叫人心酸?我讀著讀著,兩行熱淚不禁從眼眶中滾了下來。我為這些膽小鬼,賣國賊感到氣憤,為老百姓感到不平,為自己感到後悔。作為新世紀的少年,我卻不像陸游那般憂國憂民,關心國家大事。平時什麼新聞呀,報紙呀,我從不光顧。受我青睞的只是那些趕時髦的流行歌曲,什麼超級女生,“狀元360”,我是常掛嘴邊。爸爸常勸我說:“孩子,你也長大,該關心關心國家大事了,該看看新聞了。你可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呀!”我呢,總是左耳進右耳出,根本不把這事兒放在心上。有時,老師佈置收集新聞,我也是被動地隨意摘抄一些……這是多麼不應該呀!

  讀了陸游的詩,我懂得了自己肩上的責任。從今天開始,我要做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噢!古詩,謝謝你。你讓我知道了我自己自身的不足,也讓我知道了該怎樣去糾正,怎樣去學習。古詩,我們的傳家寶,你真是一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的傳家寶!

  600字篇三

  《中華誦國學經典誦讀》你們讀過嗎?這本書精選中華五千多年悠久歷史所積澱下來的經典中的精美華章,這裡有最美的古典詩詞。

  唐詩是必不可少的。在唐詩中,我明白了許多道理,知道了不少歷史,也找到了無數的樂趣,認識了許多揚名中外的詩人。

  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的詩讓人流年忘返,百讀不厭。可我更迷戀唐代詩人王昌齡。

  王昌齡,字少伯,京兆長安人,唐代著名邊塞詩人。他擅長七言絕句,後代稱為"詩家天子","七絕聖手"。他的七絕與李白的詩並稱為"雙璧"。作品多寫邊塞,送別,氣象雄渾,情意雋永,語言精煉生動,音律鏗鏘悠揚。他的閨怨,宮怨詩也有很多佳作。現存王昌齡的詩180多首。其中,五七言絕句幾乎佔了一半。因此,在眾多的詩人當中,我尤為敬佩他!一首《芙蓉樓送辛漸》深切的感受到王昌齡的決心保持清廉正直的品格。“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明月還是秦時的明月,關塞還是漢時的關塞,去出征的將士們至今還沒有回來,只要李廣將軍現在還在,就一定不會讓胡人的兵馬度過陰山。王昌齡這種憂國憂民的做法是我難以做到的,如果是我早就不管了,就在家裡吃喝玩樂。讀了王昌齡的詩懂得了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誦讀這些古詩,猶如穿越時空隧道,與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對話,瞭解歷史與文化的走向,感受人性的關懷與生命的尊嚴,傳承文明,接續未來,以便於我們走向更加豐盈優雅的人生。

國學小名士讀後感作文
國學誦讀感悟作文
相關知識
國學誦讀有感
國學經典大學誦讀有感
國學經典誦讀有感
弟子規國學經典誦讀有感
讀國學經典誦讀有感
國學經典三字經誦讀有感
國學誦讀比賽有感
國學誦讀比賽有感
中華頌國學經典誦讀有感
閱讀國學經典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