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方面論文寫作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6日

  哲學是有嚴密邏輯系統的宇宙觀,它研究宇宙的性質、宇宙內萬事萬物演化的總規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問題。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論生態哲學

  隨著新世紀的到來,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類社會正在逐步結束工業文明時代的歷史程序,走向通往生態文明時代的道路上。與此同時,人們的思維方式及其哲學思想也註定隨之發生變化。就如馬克思曾說過的:“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是文明的活的靈魂”。生態哲學就是與生態文明時代相適應的哲學思想產物。

  一、生態哲學的來源

  生態哲學或者環境哲學產生於20世紀70年代,它產生的背景在於人類經濟技術的盲目發展給人類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危機,如人口爆炸、土地沙化、資源枯竭、能源危機、環境汙染等,這給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陷入了嚴重的困境中。面對這樣的情況,西方國家的進步學者們開始考慮如何從注重經濟和物質生活的傳統觀念中解脫出來,於是乎,以生態原則為核心的生態發展觀開始出現在人們的視域中。生態哲學開始產生,它呼喚人們要樹立現代生態意識,要以實現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為目標。

  然而,事實上早在20世紀初至20世紀中葉,生態哲學就開始孕育。在西方國家,工業革命的發展和興起在促進生產力巨大發展的同時,也給社會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的危機,城市的空氣、水源和生活環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在這樣的條件下,1933年,德國哲學家史懷澤出版了《文明與倫理》一書,提出了“敬畏生命”的倫理法則。

  1949年,美國的生態學家、森林保護工作者奧爾多?利奧波德出版了他的論文集《沙鄉年鑑》,提出了“生命共同體”的概念,呼喚一種大地倫理觀。1967年,美國曆史學家林恩?懷特指出生態危機產生的原因在於人類對於自然的權利意識和統治意識,認為應該探尋出一種新的價值觀念來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他指出,“我們對生態環境的所作取決於我們對‘人—自然'關係的認識。更多的科學和更多的技術將無法使我們擺脫現在所面臨的環境危機,除非我們能找到一種新的信仰。”

  20世紀70年代是人類環境意識全面覺醒的時期,也是環境哲學的形成時期。1970年舉行第一個“地球日”***EarthDay***之後,1972年聯合國環境大會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通過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人類環境宣言》。生態哲學形成的標誌是這一時期發表和出版了一系列有關生態哲學的重要論文和著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l972年,威廉姆?布萊克斯編輯出版了學術論文集《哲學與環境危機》。1974年,挪威學者S.kavloy正式提出“生態哲學”一詞。

  二、什麼是生態哲學

  生態哲學就是這樣一種新的價值認識,它被提出來的意義就是為了更好的協調好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生態哲學家餘謀昌先生認為:“生態哲學作為生態世界觀,包括生態哲學本體論、生態哲學認識論、生態學方法和生態價值論的研究,它就是運用生態學的基本觀點觀察和理解現實世界的理論。”他還說,“運用生態系統整體性觀點觀察和理解現實世界,是把生態學作為一種方法,即生態學方法。這是科學認識的生態學途徑,或科學的生態學思維,即運用生態系統整體性的觀點認識現實事物,揭示各種事物和現象相互聯絡和發展變化的規律性,從而認識和解決現實世界的種種問題。這是一種新的思維方式”。

  生態哲學是一種新的哲學正規化,它把人和自然界的關係作為基本出發點,把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作為其目標。它是用生態系統整體性的觀點、用複雜性思維去分析問題的,它是以提供觀察世界、認識世界的新理論為其理論架構的一門科學。

  三、生態哲學各個流派

  德國哲學家薩克賽在1984年出版了《生態哲學》一書,在書中,他指出生態哲學研究的是廣泛的關聯。薩克賽認為,由於這廣泛的生態關聯,社會上的每一個個體都在更高的程度上成為整個體系的組成部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人與人也變得更加的陌生和更加缺乏安全感了。再此基礎上,薩克賽指出:“生態哲學所探討的正是在這一關聯中如何行動的問題,人如何發現他的座位社會的房子---這就是世界---以

  及在其中共同居住應怎樣去佈置和安排”。他還強調,“人在生態關聯網中遇到了嚴格的控制,我們意識到我們不是作為主人面對這一發展,我們自己也是整體的一部分。雖然我們成為進化的幫手,可以影響其方向,但是自然不是我們可以隨意擺佈的物體,而是我們得適應自然,以便使自然根據其規律按照我們的意願起作用。”因此,他認為生態哲學的認識是人們在自然--技術--社會的關聯中加強我們生存基礎和人類基礎的反思,他認為應該在技術的運用上趨利避害,在順應自然的基礎上利用自然,重新確立人與社會發展的方向。

  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動物權益論認為,人們應該把道德的範圍擴大到動物的身上,人們應該尊重和保護動物的生存和發展的權利同時,在對待動物的態度上,應該走出人類中心主義的思維正規化,給予動物關懷和保護。這些主要代表人物有湯姆?里根、埃克里?馬斯修、彼得?辛格等等。隨著動物權益論的發展,在對待科學技術的態度上,一些動物權益論者認為,科學技術對動物的實驗是對動物權益的一種侵害,他們從人類的道德、倫理出發,對科學技術進行了批判,要求人類放棄有關動物的實驗。

  較之動物權益論,生物中心論把道德的範圍擴充套件到一切生物的領域,認為所有的生物都應該是平等的。生物中心主義者從工業社會以來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的後果出發,主張用適用於人類的道德倫理來看待生命,認為人類應該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和平相處。這種觀點首先出現在史懷澤於1923年出版的《文明的哲學:文明與倫理》一書中,在書中,他指出所有的生物都擁有“生存意識”,人應當像敬畏自己的生命那樣敬畏所有的生命,他主張,只有當人把植物和動物的生命看得與他的同胞的生命同等重要的時候,他才是一個有著真正道德的人。

  然而,在對待科學技術的態度上,生物中心論者卻帶有煩科學主義的傾向。他們認為對動物、植物、生物等的實驗,是對生物生命的一種不尊重的表現。

  美國物理學家卡普拉認為生態哲學是現代科學世界觀,他認為生態哲學是科學最前沿的人的觀點。他把生態哲學理解為一種生態世界觀,認為其是以轉變以往的價值觀念而形成的新的世界觀。他說,“一種新生態世界觀正在形成,其科學形式是由系統理論賦予的。”

  與此同時,我國生態哲學家餘謀昌也認為,生態哲學是一種新的世界觀,不僅如此,他還強調,生態哲學也是一種新的方法論。他說,“生態哲學是一種新的哲學方向。它產生於人們對當代生態危機的哲學反思,以及生態學發展的理論概括。”他還指出,生態哲學是一種新的世界觀,它用生態學整體性觀點去觀察顯示事物和解釋現實世界。生態哲學史一種新的方法論,它以生態學方式思考,是科學的生態思維。

  生態哲學在思維形式上主張從分析思維轉向整體思維,從功利主義思維轉向互利型思維。生態哲學作為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包含著不同的各個組成部分。在自然觀上,它反對近代笛卡爾的機械論,主張生態整體論的和生態有機論的思想;在認識論上,生態哲學反對將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劃定為主客二分的關係,它認為這樣的劃分把人和自然對立起來了,從而割斷了人與自然之間的聯絡,在淡化了自然的內在價值的同時,也掩蓋了人對自然的依賴性和受動性認識;在價值觀上,生態哲學認為任意宰割自然的”傳統的人類中心主義是造成生態危機的價值論根源,它尤其反對把人類看成自然界的主人。

  四、生態哲學之維

  生態哲學告誡人們,一定要擺正人類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絕不能為了一己私利而毀壞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因為自然界有著自身的規律,人類一旦對自然界為所欲為,那麼必將遭到大自然的報復。自然界並非是人類的溫順的奴隸,它對待它殘暴的主人可以給予致命的回擊。

  生態哲學,作為一種生態 社會裡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必定有著其自由 發展的一個部分,我認為,生態哲學主要著重考慮了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生態哲學首先考慮的是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問題。

  傳統的人類中心主義者認為,人類是宇宙的中心,應該按照人類的價值觀點來衡量一切事物,認為應該以人類為出發點,人類是自然的主宰和統治者。現代人類中心主義論者對傳統的人類中心主義進行了修改,認為人類在大自然中只是有著比較優越的位置;同時還認為人類在與自然的關係上人是主體,自然是客體。現代人類中心主義主張,為了人類長遠的利益需要對 環境進行保護。

  那麼,在人與自然的關係面前,人到底應該處於一個怎樣的地位呢?承認人的主體地位是否就意味著忽略自然的價值內涵呢,生態中心論者給予了肯定的回答。然而,在人類認識的範圍之內,在所有的生物體中,只有人是具有 文化知識和創造能力的,只有人能夠創造工具創造價值,如果按照生態中心主義的觀點,那麼,也就否定了人類也的特殊價值和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我認為,生態哲學作為一種進步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應該在承認自然的內在價值的同時,肯定人的創造價值,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才能更好的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第二、生態哲學考慮了發展的問題。

  生存是當代人的生存還是後代人的生存問題,在人與其他生物的生存之間,應該如何鑑定呢?到底,怎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發展。在人們進行生產生活的過程中,為了物質和 經濟的發展,使得自然資源日益枯竭,為了滿足自身的發展,忽略了後代人們的生存發展,佔用了他們的生存資源和生存空間。這種只顧眼前利益的發展觀越來越被人們所摒棄。以生態哲學的發展觀來看,人們的生存不僅僅是為了當代的生存,也是為了更好的促進後代的持續發展,當代人必須留給後代所必須的生存和發展的必要的環境資源和自然資源。當然,在滿足後代人需求的同時,並不意味著放棄當代人的生存權利和 利益。在當代人社會的發展過程中,要秉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逐步實現“代際公平”。在滿足當代人的利益的條件下,也為後代人類的利益儲存自然資源,為他們保護地球環境,也能使後代人實現自由發展。

  第三、對待科學技術的態度問題。

  科學技術到底是第一生產力還是第一破壞力呢?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越來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自從蕾切爾·卡遜的《寂靜的春天》的出版指出,DDT等殺蟲劑對環境的危害開始,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被人們所懷疑。不得不承認,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了帶來了巨大的福利,技術的進步使得人類認識世界的能力極大提高,也使得人類在生活質量方面大大提高,但是,無節制的使用技術,過渡開發自然資源破壞生態平衡,已經引起了嚴重的生態危機。生態哲學認為,應該合理節制的使用科學技術,應該促進科學技術的生態化,使得科學的未來成為一種生態化的綜合。當然,實現科學技術的生態化是一個長遠的話題和內容,有待於我們更深的挖掘和探討。

  篇2

  探析中國哲學的理路

  摘要:中國哲學以獨特的學術發展理路而在人類文明文化史中獨具一格,佔有重要地位,但是,在這樣一個時代,這種獨特理路不能僅僅作為“獨特”而存在,否則,就像珍禽一樣,只具有參觀價值,豈不可悲?因此,必須經過反思和批判讓世界認識到它的價值之所在。該文主要從三個方面談了自己的反思。

  關鍵詞:創新;中西比較;出路

  1.創新

  中國哲學到底如何創新?這是每一箇中國學者都應該考慮的問題。“中國哲學是一個以註釋聖賢經典為獨特發展理路的哲學。”這句話包含了這樣幾層意思:

  中國哲學是哲學;中國哲學是具有特色的哲學;中國哲學的特色是註釋;註釋的是聖賢經典。

  下面逐條分析:我們不引入西方哲學家站在西方哲學的立場上的評價,我們承認中國哲學是哲學,承認了這一點,2、3點就已經包含在其中了。那麼,聖賢經典為何?先秦諸子,特別是以儒、道兩家影響最大。我認為,孔子、孟子、老子、莊子的思想直接決定了中國人的思維模式、生活模式以及倫理觀念。而對他們的著作的解讀成了後來思想者的主要工作,這種傳統在儒學中體現的尤為明顯。既然以註釋作為其獨特的學術發展理路,那麼,所謂“創新”也只能在經典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新的解釋,這種解釋是否能為人所接受要依賴於解讀者對經典的把握程度,否則,就會被指責為誤解、誤讀。這種觀念極大的影響了中國知識分子的創新能力,他們一直想恢復聖賢之“原意”,然而,到底是否有“原意”?聖賢真的說***say***出了他們的意圖***mean***,他們真的意圖***mean***了他們所說***say***的麼?沒有人反思這個問題。

  其實,文字一旦產生,就成了既不同於物,也不同於心的另外一種東西***如果有所謂二元對立的話***,獨立於作者,提供了巨大的意義解讀空間。如果在這麼廣闊的意義空間中只尋求所謂“原意”,豈不是一種最大的誤讀麼?再者,“原意”是不存在的,說什麼是作者之原意呢?他意圖***mean***的還是他寫***say***下的?這中間有很大差別,書寫的經驗告訴我們,我們無法真正寫出我們意圖的東西,通常是What we say is not what we mean;what we meanis not what we say.因此尋求恢復“原意”的努力其實恰恰誤解了“原意”,作者肯定說出了他自己意識不到的東西,而對這些東西的揭示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尋求“原意”的努力使得中國哲學自身缺乏有力的批判和反思能力,後來人對前人的批判只是指出前人在多大程度上“背離”了聖賢之“原意”,沒有說出自己的迴應的努力,總是“託古言志”。

  然而,中國哲學的思維方式即那種由易學精神充分體現的“大宇宙”視野以及歷代思想家一直追求的“成聖”“成賢”的生命境界的提升直到今天仍然有借鑑意義。中國哲學從一開始就是對生命人生的了悟,從來都與認識論無關;從一開始就參透了人生宇宙的一體合流之道,這是西方人繞了很大的一個圈子才體會到的。

  不過,他們經歷了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以及由此造就的昌明的科學成果,當然也經歷了科學成果帶來的嚴重問題,但是,經過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他們已經能夠在自己文化內部找尋解救之道,顯然與中國哲學從一開始就以提高生命境界至上追求具有很大的不同。當然,這裡不能說哪種文化優劣的問題。但是,由兩種文化產生的文明是可以有標準來評價出其高下的。這一點將在後面詳盡闡述。

  2.中西哲學的比較

  “比較”是我們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兩種在同一範疇級別的東西或人難免碰到比較的處境,中西哲學以前面臨過,現在面臨著這個問題,將來很有可能繼續面臨這個問題。但是,由於兩種哲學的異質性使得我們必須先問這個問題:比較如何可能?然後,若可能,採取何種視角何種方式進行比較?比較的意義、意圖何在?

  我們必須有一個基本的認識:中西哲學是異質文化的產物,不同的精神氣質、不同的發展理路,甚至有不同的問題。這使得很難把握比較二者的分寸,不留神就會陷入用其中一種哲學來否定另一種哲學的境地。

  因此,要選擇一個很好的立場。如何選擇呢?設想我們比較貓和狗兩種動物,比較的前提是它們同屬於哺乳動物,我們在“哺乳動物”這個高一級的範疇內比較貓和狗兩個次一級範疇,能夠看出貓之為貓的特色之處和突出特點。

  再設想我們比較貓和桌子,有意義麼?貓和桌子甚至沒有共同點,所謂比較就只是分別列舉貓和桌子各自的屬性而已,不能通過二者的比較使得我們更加清晰的認識到貓的特點,這不是真正的比較。因此,中西哲學比較的前提也必須是中西哲學的共同、共通之處,在這種共同、共通的基礎上再談比較才來得更有意義和價值。否則,就像比較貓和桌子一樣荒謬不堪。二者是否有共同、共通之處呢?有,同是人類文化的產物,都關注過一種怎樣的生活。但是,差別從誕生之日起就產生了,兩種哲學沿著不同的路向發展:中國哲學從一開始就關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即人倫,以及人與萬物在宇宙大背景下的和諧相處,最高境界當然是天人貫通之道。

  這一點在《易傳》中體現的尤為明顯,“大衍筮法”通過蓍草這種祖先認為有靈性的植物進行占筮,向全幅視野下的宇宙開放,感通天、地、人三才的格局,納入陰陽二氣以及由陰陽二氣生髮的宇宙萬有,宇宙萬有都存在於宇宙大化的特定時段——四時、年月等,通過感通就進入了與宇宙大化一體無隔的生命狀態以及對未來了如指掌的精神豁然狀態。這種初始狀態體現的精神使得中國哲學表現出向原點回歸的圓而神的品質。西方哲學自發端之處就有一種知識理性的傾向,蘇格拉底將人的道德理性的建構訴諸“知識理性”。“美德即知識”、“認識你自己”,當然這裡的“知識”、“認識”不同於由笛卡兒開始的二元對立模式下的“知識”和“認識”,也決不同於中國哲學的內省工夫。後來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是西方哲學的真正開端。

  亞里士多德一句“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道出了整個西方哲學的精神——不斷的超越。西方哲學家們在很長時間內都把對真理的追求作為自己的目標,把確定性作為知識的堅固基礎,現在他們已經意識到這種思維模式的巨大缺陷,於是對傳統哲學展開了猛烈批判,試圖尋求走出這種思維模式的出路。

  需要注意的是,“中國”是一個國家概念,而“西方”則是一個地域概念,這種比較可能會遭到很多非議。我們可以自豪於中華文明的旺盛生命力,但是我們要看到,今天傳統的東西已經所剩無幾,因此,我們必須反思這種文明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如果中國哲學以及傳統思想只是在線裝書中存在的東西,那麼她的生命力已經很脆弱了。

  3.中國哲學如何在世界上發出自己的聲音

  中華文明遭遇西方文明是第一次遭受異質文明的衝擊,之前的佛教還是同屬東方文明的範疇,因此沒有對中華文明造成什麼影響,反而以獨特的存在形式在中國發展壯大。

  前面提到了文化與文明的不同,這裡具體展開一下:

  作為文化中西沒有優劣之分,但是文化造就的文明可以做出高下的衡量,標準是人的發展在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的表現。一種文明如果能夠為人提供更多的閒暇時間和生活、思想空間,我們可以斷定這種文明的質量要高,因為這種文明為人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條件。從這個角度看——這個角度是具有很大合理性的——很明顯,西方文明的質量要高。

  中國有很多人,特別是一些知識分子階層,抱有一種“優雅”的懷舊情結,思念所謂田園牧歌式的生活,聲稱羨慕中國農民那種“無憂無慮”的“浪漫”的田間地頭的生活,自己卻享受著現代化帶來的一切便利,如果真的讓他們回到那種生活,他們大多是不願意的,對以西化為特色的現代化的批判不能通過回覆所謂“前現代”狀態而徹底完成,不能一味追憶逝去的東西,而要以積極的心態面對西方文明的衝擊。

  中國和西方都在批判現代化,中國如何發出屬於自己的聲音?很明顯發出聲音不是說再建古代中華文明的“軸心時代”,而是要使得世界上能有更多的人發現中國傳統思想的可貴,並且在中國傳統思想中發展出有助於全球問題解決的路徑,才不至於出現在世界哲學會議上沒有中國人的聲音的悲哀局面。西方社會對現代性的批判產生了後現代主義,但是後現代的破壞性以及消極的特徵不能提供令人滿意的方案,中國傳統哲學中有很多可貴的思想,或許我們可以從中找到另外一種積極的批判。

  然而,如何找到這樣一個路徑是最大的問題,是當前和今後的重要任務。出路還得從聖賢經典中發掘,但不再是緊緊追索聖賢原意的解讀,而是創造性的“誤讀”,譬如,《莊子》一書的最獨特之處不在於他表達了什麼思想,而在於莊子的言說方式本身,完全可以對莊子進行這種暫時剝離內容創造性的“誤讀”,因為哲學的創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言說方式的選擇,語言可以成為思想的桎梏也可以成為思想的完美表達,因此找到自己的言說方式就是創造性的重要一步。

  西方哲學史上,柏拉圖以優美的對話體為特色,後又經歷了近代多種形式,有幾何公理式的也有其他一般論文文體,德國古典時期哲學職業化之後哲學著作的書寫與其思想一樣枯燥、嚴謹。尼采反對傳統哲學的武器除了其思想本身之外還有其一反傳統的寫作方式,他採用格言式的表達,使得哲學思想再次靈動鮮活起來;海德格爾一生都在尋求自己獨特的言說方式,他知道“語言是存在的家”,認為只有藝術和詩才能真正表達自己的哲學思想,並且也寫了很多詩歌,儘管被詩人們認為是蹩腳的,不過我們可以從海氏的努力方向獲得啟發。語言一旦選定就會攜帶著思想向前流淌,至於是否順暢取決於二者的協調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處之所以剝離思想和語言,即內容和形式,是為了強調語言對於創造的重要性,實際上,內容和形式永遠無法分離,不是想用什麼樣的語言表達思想就可以用什麼樣的語言的,思想的特質也能制約語言的選擇。不過,我們可以在這種“短暫”的剝離中獲得啟發,因為出路通常在普通判斷認為沒有出路的地方。***作者張洪傑系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在職研究生***

  參考文獻

  [1]孫周興.海德格爾選集***上、下卷***.三聯書店上海分店.1996

  [2]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顏炳罡.四書通解.學苑出版社.1999

  [4]莊子

  [5]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6]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新世界出版社.2004

玉壁大戰的簡介
八年級期終作文題
相關知識
有關哲學方面論文寫作
哲學方面論文寫作
哲學方面論文寫作範文
有關哲學社會科學方面論文
關於英語語言學方面論文發表
關於英語語言學方面論文
大學護理論文寫作大全
傳播學方面論文參考
有關新聞傳播學方面論文發表
新聞傳播學方面論文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