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初期建文改制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9日

  建文改制是明惠帝、方孝儒等人推行的改革,主要改善明太祖重武重軍事的政策,提升文人政治、削除藩王勢力。最終以失敗告終。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明建文帝朱允炆圖片

  背景

  明惠帝受方孝儒的影響,悉去明太祖苛酷專濫之政,減輕江浙重賦,開廣言路,虛心納諫;並且在黃子澄與齊泰協助之下實施削藩政策。建文帝的改制大多是託古改制,具有理想性質。在繼位詔書中宣佈要推行"維新之政",使明朝達到"雍熙之盛"。繼位後隨即召回在漢中的方孝孺,任翰林院侍講;洪武31年六月任齊泰為兵部尚書、黃子澄為太常寺卿,參預國事。明惠帝在位四年,推出不少有利國計民生的政策,只是削藩政策的失敗讓建文朝最後滅亡。

  措施

  文官制度改革

  洪武時期,武官地位最尊,事務官其次,文官又次之,主要受元朝重武輕文的影響。《大明律·卷二·吏律》即提到"文官不許封公侯",這使得當時文官最高爵位只能到伯爵,即汪廣洋和劉基兩人,而李善長是因為事務官***武勳***的緣故而得以冊封公爵。朱元璋廢行中書省與丞相後提高六部的地位,然而六部尚書***部長***的品秩僅為正二品,五軍都督府是正一品衙門,最高的文官也比最高的武官低一品。

  明惠帝繼位後,建文元年二月即接受方孝孺等人的建議,按照周禮更定官制。對官制改革主要在三個方向:更改部分官署設定與名稱,提高文官地位,擴大翰林文職的編制以加強文官在政府中詔詢諫諍的功能。具體內容為:

  升六部尚書為正一品,設左右侍中,位於侍郎之上。

  改都察院為御史府,都御史為御史大夫。

  罷十二道為左右兩院,左曰拾遺,右曰補闕。

  改通政司為寺,大理寺為司。

  詹事府增置資德院。

  翰林院復設承旨,改侍讀、侍講學士為文學博士。

  設文翰、文史館,分別下轄侍讀、侍講和修撰、編修、檢討。

  去掉殿、閣大學士的"大"字,各設學士一人。

  改謹身殿為正心殿,增設正心殿學士一人。

  仿周禮更定其他內外大小衙門品級。

  此外,撰禮制頒行天下。雖然實際上這些屬於不急之務,但方孝孺志在復古,惠帝支援之。

  之後,又將地方的左右布政使裁一人,只設布政使,由從二品升為正二品。建文四年二月再次更定尚書以下勳階。

  這些改制後來都成了燕王朱棣造反的藉口,朱棣即位後全部改回洪武年間的制度。雖然武官的品秩仍比文官高,但由於從明仁宗起戰爭減少,且內閣的設立導致文官勢力變強,最終仍形成了明朝以文制武的現象。

  寬政減刑

  明惠帝自幼熟讀儒家經書,所近之人如方孝儒、黃子澄等人多懷理想主義,性情因此與其父朱標皆以寬大著稱。為皇太孫時,曾向太祖請求修改《大明律》,參考《禮經》及歷朝刑法,修改《大明律》中七十三條過份嚴苛的條文,深得人心。即位後推行寬政,其年號建文有別於其祖父的洪武,他不想仿效祖父以嚴刑峻法治國。《明史·刑法二》記載"元年刑部報囚,減太祖時十三矣",囚犯人數減至洪武時期的三成左右。

  除刑法寬鬆外,惠帝還頒佈了一系列有利於民生的政策,如:

  洪武三十一年八月,規定凡全家人都在興州、營州、開平***均為北方衛所***當兵的,放一人為民;全國所有衛所,凡獨子當兵者,放為民。

  數次免除地方租稅、欠賦。

  令地方照顧老弱病殘和鰥寡孤獨者,重農桑,興學校等。

  建文二年正月減免江浙一帶極重的田賦,但成祖即位後廢除此令,賦稅再次變重。

  削藩政策

  明太祖為鞏固皇室,大封宗室為藩王,各擁私人護衛軍隊。明惠帝即位後即推行將兵權收回朝廷的政策,下令各王國的地方文武官員聽朝廷節制,以避免尾大不掉,威脅中央政權。明惠帝的削藩政策主要由齊泰、黃子澄推行,先後廢黜周王、齊王、湘王、代王及岷王;然而由於過晚處理最強大的燕王朱棣,引發燕王先發制人,於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在封地北平以"靖難"為名,舉兵叛變,史稱靖難之變。戰爭結果,惠帝戰敗失蹤,朱棣即位為帝。

  其他方面

  建文二年八月,依方孝孺建議,改宮門名稱。午門改為端門,端門改為應門,承天門改為皋門,前門改為路門***一說輅門***。 成祖即位後改回原名。

  結果

  建文改制一方面對武官的利益多有觸動,故在改革時多少受到了勳臣們的阻礙;另一方面其成果因為靖難之變而大打折扣。由於明惠帝與方孝儒專心於託古改制的不急之務,在削藩方面沒有馬上針對燕王朱棣,促使朱棣發現危機,並且以"更改祖制"為由發起靖難之變;戰爭開始後惠帝又一再在軍事上犯錯,使得政府軍節節敗退,最終戰敗。朱棣攻入南京之後稱帝,即明成祖。明成祖為了證明自己的皇位合法性,以抹除篡位的汙點,將建文年間改變的制度幾乎全部恢復為洪武舊制;並且革除建文年號,將建文四年的記事改沿用洪武年號記錄。此外還將錢糧、兵馬以外所有榜文奏書盡數燒燬。

徐光啟的歷史評價
鄭和下西洋的歷史祕聞
相關知識
明代初期建文改制
明朝初期貴州建制
北宋初期散文發展
清明節初二作文
清明節初中作文素材集錦
清明節初中作文素材事例
清明節初中作文素材積累
清明節初中作文素材
崇明縣初三語文二模試題
難忘的清明節初中作文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