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的理想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柏拉圖把理智的物件稱作理念,同時也構思理想國,下面由小編為你分享家介紹。

  保持智慧的美德

  在理想國中,統治階級如何能保持智慧的美德呢?柏拉圖認為在一個理想國家當中,對統治階級進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那麼怎麼樣進行教育呢?他認為要實行共產制度。這個階級的任何人都不允許有私人財產,無論男女,他們都要住公共的房子,吃公共飲食,並且為了保證種族優良,國家規定婚配,取消家庭生活,子女一旦生出後,就屬於國家,離開父母,由國家來撫養,在公共場所接受教育,教育的內容規定體育詩歌音樂文學數學,教育之後進行選拔,再進行哲學教育,受過哲學教育的人能擔任這個國家的最高領導者——王。哲學王,一個理想的國家要哲學家來當王,哲學代表最高的智慧,這就是所謂的共產主義,最初對共產主義的表達就是從柏拉圖這裡開始的。後來馬克思對共產主義進行了新的論述,這個我們就不說了。

  柏拉圖的哲學思想核心體現在他的唯心主義理念論。柏拉圖把理智的物件稱作理念。理念在希臘文中是“顯相”的意思,引申為“靈魂所見的東西”。他認為,人的感覺器官感受到的世界上千千萬萬的事物總是變動不居的,變化的事物都是不真實的***幻影世界***。真正實在的東西是不變的概念。概念不僅僅是思想的範疇,它不僅僅存在於人的心中,而且它還獨立存在於人之外的客觀實在。這種兼具主觀性和客觀性的概念,柏拉圖給它起了個名字叫理念,所有的理念在柏拉圖那裡的含義它既是主觀的,也是客觀的。他認為所有存在的客觀理念,就構成了一個獨立存在的理念世界。理念世界和我們面對的現實世界是相對的。這樣,他就告訴我們有兩個世界,一個是通過我們的感覺所把握的現實世界,一個是客觀存在的理念世界。這就“如同我們看電影,電影螢幕所顯示的影象——就是是柏拉圖所認為的虛幻世界,而這些影象是由『膠片』投影上去的,這些『膠片』——就是柏拉圖的『理念世界』”。

  理念世界是通過我們的理智、理性、思維所把握的。這兩個世界各自的性質是,現實的世界由於它是變動的變化的,所以它是虛假的,而理念世界是不變的,是由理念組成的,所以它是真實的,可靠的,它是真理,能夠被我們的思想所把握,所以我們的認識就是要認識真理,即認識理念世界。

  理念世界與現實世界

  第一,摹仿。就是現實世界是摹仿了理念世界而建立的。理念即原型,現實世界是對理念的摹寫。正因為摹仿,所以它既有理念世界的某些特徵,也正因為摹仿,它就不是完全符合理念世界。

  第二,分有。就是指導現實世界是分有了理念世界的一部分而建立起來的。既然是分有,它就和理念世界有相似之處。但正因為是分有,它就不是完全地符合理念世界,它跟理念世界相比是不完滿的,是有缺陷的。於是他就用“摹仿說”和“分有說”來解釋事物的理念與事物本身的關係。如:美的理念,是具體事物分有摹仿了美的理念,所以這個事物是美的。正因為它是摹仿分有了美的理念,所以現實的美總是有缺陷的。他用這個觀點去揭示事物與事物本質的關係。柏拉圖認為,一類事物有一類事物的理念,世界上各種各樣的事物,都有不同的理念,諸多理念構成了一個豐富的理念世界。現實事物都可以在理念世界找到它的根據。柏拉圖他還把理念世界分成了四個等級,最高等級就是善。

  知識論***認識論***。這是柏拉圖以理念論為基礎的哲學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可以說他是系統闡述認識論的第一個人。認識論的思想從來都是哲學家們所關注的問題,認識論和本體論其實是不可分的,兩者結合在一起構成一個完整的哲學體系。我們看他是怎樣論述這個問題的。

  首先,什麼是知識?柏拉圖認為,真正的知識必須是確實可靠的,是真實的。兩個原則:一個是確實可靠,一個是真實。所謂確實可靠,就是永恆不變、不容許有矛盾,必須能夠明確表達。明天或者下雨或者不下雨,沒有確定性,不明確,這就不是知識。明天下雨,這就是知識,即是它是錯誤的,它也是知識。第二就是真實,真實就是永恆不變的。不具備這兩個特點就不能稱之為真正的知識。根據這兩點,柏拉圖認為,真正的知識,不可能來源於我們所面對的這個可感知的世界,因為我們所面對的這個可感世界是變化的,它不是永恆不變的,也不是確實可靠的,所以,知識的來源不可能是它。真正的知識是對理念世界的認識,是以理念世界為物件的。那麼對理念世界的認識怎麼才能達到呢?柏拉圖認為,不能通過感覺,只能通過思維,所以知識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之上。只有通過理性我們才能達到對理念的認識,這才是真正的知識。柏拉圖將認識分為四個等級,由低到高分別為:想象、信念、知性和理性.

  人是怎樣來實現對理念的認識的呢?這個過程是怎樣發生的呢?柏拉圖對此有一個獨特的提法,他把認識的過程叫回憶,這就是他的回憶學說。認識就是回憶。這裡,柏拉圖給我們講了一個很形象的故事,用以說明靈魂回憶說的根據。他說,“宙斯率眾神去赴宴,次等的神和靈魂跟在後面。裝載他們的馬車由一些頑劣的馬拉著,馭馬者也缺乏高超的技藝,在經過陡峭天路時失去對馬車的控制,被頑劣的馬搖曳在地上,靈魂被折斷了翅膀,不能上升到天上的理念世界,只得附著於肉體作為暫居之所。這個神話以隱喻的該項暗示,靈魂是一些不純粹的理念,包含著嚮往肉體的成分,靈魂和肉體的結合雖然是一種墮落,但卻符合靈魂狀況的墮落,因此,具有必然性。”

  他認為人的靈魂是先於肉體存在的,存在於理念世界,在理念世界它就認識了諸多理念,人降生到這個世界之後,靈魂附著於肉體之上,沉溺於現實的世俗的世界之後***墮落***,它就把在理念世界所見過的這些理念給忘記了。過去在理念世界它認識這些理念,當他降生這個世界之後,由於受到身體的汙染和干擾,就把理念世界的記憶給忘記了,怎麼辦呢?要學習,只有經過訓練,才能使他回憶起曾經見過的理念。認識的過程就是啟發人回想起理念世界當中的一些東西,而理念的東西,不就是關於事物真正的知識嗎!學習的過程就是回憶的過程,把忘掉的理念的東西回憶起來。這就是理念說。這個理論奠定了天才論的基礎。

腐竹的營養價值
秦武王的死因是什麼
相關知識
柏拉圖的理想國
柏拉圖的哲學王思想
選修課柏拉圖的哲學思想論文
柏拉圖的哲學思想畢業論文
柏拉圖的哲學理念作文
柏拉圖的哲學思想是什麼呢
柏拉圖是哪個國家的哲學家
柏拉圖的至理名言
柏拉圖哲理的話
柏拉圖的哲學思想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