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耶律楚材的歷史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耶律楚材,字晉卿,號玉泉老人,法號湛然居士,蒙古帝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宰相。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元朝耶律楚材的簡介:

  耶律楚材***1190年7月24日-1244年6月20日***,字晉卿,號玉泉老人,法號湛然居士,蒙古名吾圖撒合裡,契丹族,蒙古帝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宰相。金國尚書右丞耶律履之子。

  1215年,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攻佔燕京時候,聽說他才華橫溢、滿腹經綸,遂向他詢問治國大計。而耶律楚材也因對金朝失去信心,決心轉投成吉思汗帳下他的到來,對成吉思汗及其子孫產生深遠影響,他採取的各種措施為元朝的建立奠定基礎。

  乃馬真後稱制時,漸失信任,抑鬱而死。卒諡文正。有《湛然居士集》等。

  :

  1190年,金國宰相耶律履抱著剛剛出生的楚材說:“吾年六十而得此子,吾家千里駒也!他日必成偉器,且當為異國用。”

  “楚材晉用”,是耶律家族的宿命。他們本遼太祖的嫡系子孫。

  十七歲時,楚材科舉中魁。大金帝國早日薄西山了。1215年,中都被蒙古大軍攻陷。

  “予幼而喜佛,蓋天性也。”國破家散,耶律楚材萬念俱灰,拜一代禪僧萬鬆行秀為師,祁寒大暑,廢寢忘餐,苦蔘三年,大徹大悟。

  走出禪關,已是“湛然居士”—忘死生,外身世,譭譽不能動,哀樂不能入:“吾君堯舜之君,吾民堯舜之民,此其志也!”

  成吉思汗久聞其名,千里召見:“遼、金世仇,朕為汝雪之。”楚材說:“臣父祖都是金臣,我豈敢仇君耶!”成吉思汗大為讚賞,留在左右。

  “車帳如雲,將士如雨。馬車被野,兵甲赫天。煙火相望,連營萬里。千古之盛,未嘗有也!”目睹如此氣象,楚材豪情萬丈,追隨成吉思汗遠征西域,視之為超越漢唐、天下歸一的偉大壯舉。

  “金鼓鑾輿出壟秦,驅馳八駿又西巡。千年際會風雲異,一代規模宇宙新。”

  一佛一道

  “他們來了。破壞,燒,殺,搶。然後離開了。”

  在遊牧民的軍事鐵則之下,耶律楚材痛感無能為力。此時,年近八旬的丘處機不顧安危,翻雪山,穿沙漠,迢迢而來。楚材前往迎接,丘真人讀了自己的詩:“十年兵火萬民愁,千萬中無一二留。去歲興逢慈詔下,今春須合冒寒遊。不辭嶺北三千里,仍念山東二百州。窮急漏處殘喘在,早教身命得消憂。”

  楚材答曰:“干戈未斂我傷神,自恨虛名誤此身。否德詎能師百辟,微才安可步三辰。箕裘謾嘆青氈舊,勳業空驚白髮新。安得夔龍立廊廟,扶持堯舜濟斯民。”

  一佛一道,二人“春遊邃圃,夜話寒齋”,相約以道家的清淨、佛家的慈悲、儒家的仁政,化解蒙古人的暴戾之氣。

  成吉思汗徵詢不老之方。真人答道:“欲長生,須清心寡慾”;“欲獲天下,必須持有不宜殺生之心”。

  大軍一路殺到東印度國鐵門關。侍衛見一獸,鹿形馬尾,綠色而獨角。成吉思汗驚異不已。耶律楚材說,此獸名“麟”,有角而不觸人,聖獸也!王者至仁乃出,蓋上天遣之以告陛下。願承天心,赦此數國人性命。

  成吉思汗即日下詔班師。

  治天下匠

  侍臣建議元太宗窩闊臺,漢人無用,乾脆殺光,變耕田為牧地。楚材聞言大驚,奏道:“夫以天下之廣,四海之富,何求而不得,但不為耳,何名無用哉!”

  1232年,大軍圍困汴京。首將速不臺意欲屠城。楚材飛馬面見太宗:“將士暴露凡數十年,所爭者地土人民耳,得地無民,將焉用之?”太宗疑而未決,楚材再三懇求,汴梁城一百四十七萬戶人民,終獲活命。

  禁止屠城遂成定例。《新元史》雲:“卒使中原百姓不至踐刈於戎狄,皆夫人之力也。”

  窩闊臺任楚材為相,以儒術治國。寵臣質問:“本朝尚武,而明公欲以文進,不已左乎?”楚材說:“且治弓尚須弓匠,豈治天下不用治天下匠耶?”當是之時,天綱絕,地軸折,人理滅。南北政戾,胡漢相疑,言語不通,同床異夢,“而公以一書生孤立於廟堂之上,而欲行其所學,戞戞乎其難哉”!

  耶律楚材“定稅賦,立造作,榷宣課,分郡縣,籍戶口,理獄訟,別軍民,設科舉,推恩肆赦”。每陳國家利病生民休慼,辭氣懇切,孜孜不已。皇帝時常發火:“汝又欲為百姓哭耶?”所幸者,體察其悲憫之心。

  成吉思汗臨終說:“此人是天賜我家,以後軍國庶政,都可以委託於他。”

  窩闊臺親執觴賜楚材:“非卿,則中原無今日。朕所以得安枕者,卿之力也。”

  琴書相伴

  楚材去世,蒙人漢人“哭之如喪其親戚”。有西域人謠言:“公為相二十年,天下貢奉,皆入私門。”攝政皇后使衛士搜查,唯名琴數張,金石遺文數百卷而已。

  耶律楚材之書,重如泰山,勢若奔雷,剛正堅毅之氣,衝日貫月。觀其字,知其人,非唯大元鴻基之擎天玉柱,更是文明賡續之中流砥柱。

北戴河山海關三日遊記
王羲之寫蘭亭集序的背景故事
相關知識
元朝耶律楚材的歷史
耶律楚材的詩詞特點是什麼
中國元朝宮廷雙修的歷史
中國元朝宮廷雙修的歷史
歷史上的耶律楚材是誰
五代十國楚國的歷史沿革
楚國的歷史簡介
清朝官僚貪汙的歷史
南朝才子沈約的歷史
四面楚歌的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