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故事讀後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科幻故事可讓我們聯想翩翩。讀者看完這些故事,都想分享點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總算天文臺有了訊息,炮彈不知為何偏離了軌道,沒有到達月球,而是成為了一顆“月球”的衛星。只有兩種結果,一種是永遠這樣***那麼炮彈中的人無疑就犧牲了,在食物和水都耗盡了之後〉,另一種是月球引力促使他們在月球上登陸。下面開始環遊月球。

  呆在炮彈中的三個人開始了一次奇幻的旅行。在經歷了最初的撞擊之後,他們終於相信自己已經到達了太空,不久就會到達月球了。只是有一個問題使他們迷惑不解,就是如果炮彈真的發射了,那麼他們為什麼沒有聽到那聲巨響呢?巴比康最後想明白了,就是因為他們炮彈的速度比音速快得多!

  然後米歇爾是個數學白痴,巴比康和船長詳細地給他講解了代數問題來計算炮彈速度。但是得出的結果讓他們大吃一驚,劍橋天文臺的結果錯誤了,他們的初始速度根本達不到到達月球,所幸他們已經脫離了地球,所以還是有可能到達月球的***好有懸念啊***。

  但是他們很快就發現,事情變得似乎很複雜。他們開始了環繞月球的旅行。

  環遊月球之中,他們見識了好多月球上的奇特景觀。……

  我真懷疑凡爾納真的到過月球,不然怎麼可能會把月球描述得那麼栩栩如生呢?真的就像你身臨其境一樣,儘管我明白在凡爾納的時代連登月衛星都沒有,甚至連月球的照片都沒有。我不的不讚嘆凡爾納的科學素養,因為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必須閱讀大量的專業著作才可以。

  在他們環遊了月球一週之後,又回到引力平衡點。這個時候,他們想利用火箭降落到月球上去,但是方向弄反了,他們迅速地向地球墜落……

  與此同時,馬斯頓依舊望眼欲穿,但是事實上他看到的從來都不是炮彈。一封電報傳來,炮彈可能回到了地球,人們震驚了,迅速開展了搜救的工作……

  一晃十多天過去了,沒有任何蹤跡,下到海底深處,也遍尋不見***是不是有點古文風?***。人們只能放棄了,但是在返航的路上,他們在海上看到了一面美國國旗。馬斯頓突然想到,因為炮彈是用鋁做的,所以它是不會沉入海底的。而當他們終於開啟炮彈的時候,發散三個人正在開心地玩著多米諾骨牌……***我是該說他們沒心沒肺還是勇敢堅強呢……***。

  雖然他們沒有降落到月球上去,但是帶回了很多珍貴的資料。舉國沸騰了。他們開始了全美國的巡遊***真光榮啊***,像英雄一樣地被崇拜,說錯了,他們的確是英雄啊。

  最後,他們成立了一個星際交通公司,標誌著人們對於未知的探索,遠沒有結束……

  篇二

  我讀了一本書:“兩分鐘故事畫庫—《科幻故事》”。裡面有許多豐富多彩的科幻小故事。其中最有意思的一篇是“自動捕盜機”。

  故事講的是:N博士研製了一種新型的自動捕盜機。一天晚上,N博士正在研究所裡除錯機器的運轉情況,突然進來一個拿著明晃晃匕首的強盜,他命令博士拿出所有的錢。N博士一手拿起早已被強盜割斷了線的電話耳機緊貼在耳朵上,一手把另只耳朵捂好。這時,電話裡響起可怕的聲音,同時強盜手中的匕首被電話機緊緊吸了過去。博士把電話又一扭轉,一股催眠氣體從電話機裡流進強盜鼻孔,強盜暈到了,他被博士輕易地給制服了。原來,這部電話機就是捕盜機。

  這本書裡講的故事都是未來的世界和高科技的東西,它使我明白:只有勤奮學習,刻苦鑽研,肯動腦筋,多學習各種知識,才能發明出更先進的機器,讓它們為人類服務和利用,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使每個人的日子都過得舒心愜意!

  篇三

  有自己的特色,在科幻界中應該算是獨樹一幟了。我看得很有趣,因為我是從第二部《黑暗森林》開始看的,一開始引人入勝的是一隻螞蟻在三維世界裡怕在二維世界裡想象,剛開始看覺得有點莫名其妙,現在回想那不就是人類的寫照嗎?人直接感受的是包括時間的四位空間,按照如今維數理論,更高維的就存在我們身邊,或者說我們所處的環境中就有更高維的,只是憑藉人類的結構是看不到摸不到的!只能靠想象,而人的想象力也並非無所不能,它受到物種的限制,就如螞蟻永遠無法想象球是圓的這種感覺!

  還有小說中提到的智子,剛開始看第三部不知道是什麼東西,那個瘋狂出現在視野前面的數字在我們無法解釋的情況下也真的稱得上“神蹟”!但細想一下,這些又都在作者安排的前提下能夠經得起邏輯推理的推敲,智子或者說是質子因為帶正電能夠操控電子,能夠使照片底片感光,或者是使人眼的視網膜感光成像,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死亡倒數數字”的原因。這也是科幻小說的魅力之處,雖然夢幻,但與現實科學總有一條線緊緊牽著!

  如今我弄明白了,智子跟質子本質上一樣,只是智子是將質子改造成超級計算機!這個想法在我看來還算合理,但讓我驚歎的是作者居然把改造的細節也寫了出來,而且有理有據,想法前衛奇特……將高維的質子在低維展開,一顆人眼看不到的質子被拆成遮擋天幕的細絲,並且在上面蝕刻電路,而後回到高維變成看不見的超級計算器!不過其中我還是有一些東西不太理解不太合理,質子怎麼會是處在七八維這樣高維的宇宙呢?而且裡面關於科技的發展都是以人類現有的技術去聯想,比如說電路,比如說計算機!或許廣袤無垠的宇宙中孕育出其他完全不同於人類文明發展的形態呢?但扣心自問,要自己來想象外星文化,我又會從哪個角度去幻想,總之應該也和人脫不了關係吧?!正如前面所言,螞蟻想象不出球是圓的這個事實,只會在上面爬來爬去。書中有言,地球人在三體人的眼中就如蟲子一般,雖然蟲子也有蟲子中的科學家, 但蟲子的結構不變,某種本質的東西應該也不變。不是有一種假說嗎?地球上的生物基本上都屬於碳基生物,而科學推斷說也有可能存在以矽基生物為主導生物的星球,那樣的話勢必會發展出不一樣的文明形態啊,又怎麼能以人類發展文明史與科技發展史去衡量呢?如果有宇宙文明,勢必存在多元化,這是我的理解。
 

小學生故事讀後感
親子故事讀後感
相關知識
科幻故事讀後感
科普故事讀後感
科學家貝爾的故事讀後感
科學發明故事讀後感
科學的故事讀後感
科學家小故事讀後感
大科學家們講的小故事讀後感
科學童話故事讀後感
小學生成語故事讀後感
一年級成語故事讀後感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