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踐劍千年不鏽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越王勾踐劍至今不鏽!地下埋葬千年依然寒光四射。春秋五霸時期,越王勾踐“臥薪嚐膽”,一舉擊敗了吳王夫差,演出了歷史上春秋爭霸的最後一幕。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1994年3月1日,舉世聞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始皇兵馬俑二號俑坑正式開始挖掘。這是本世紀以來巨大的考古發現之一。在二號俑坑內已出土有銅矛、銅弩機、銅鏃、殘劍等,其中還發現了一批青銅劍,長度為86釐米,劍身上共有八個稜面。

  考古學家用遊標卡尺測量,發現這八個稜面的誤差不足一根頭髮絲,已經出土的19把青銅劍,劍劍如此。這批青銅劍內部組織緻密,劍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紋細膩,紋理來去無交錯,它們在黃土下沉睡了2000多年,出土時然光亮如新,鋒利無比。

  科研人員測試後發現,劍的表面有一層10微米厚的鉻鹽化合物。這一發現立刻轟動了世界,因為這種鉻鹽氧化處理方法,只是近代才出現的先進工藝,德國在1937年,美國在1950年先後發明並申請了專利。

  在清理一號坑的第一過洞時,考古工作者發現一把青銅劍被一尊重達150千克的陶俑壓彎了,其彎曲的程度超過45度,當人們移開陶俑之後,令人驚詫的奇蹟出現了:那又窄又薄的青銅劍,竟在一瞬間反彈平直,自然恢復。當代冶金學家夢想的“形態記憶合金”,竟然出現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墓葬裡。

  事實上,關於鉻鹽氧化處理的方法,絕不是秦始皇時代的發明,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人就掌握了這一先進的工藝。春秋五霸時期,越王勾踐“臥薪嚐膽”,一舉擊敗了吳王夫差,演出了歷史上春秋爭霸的最後一幕。歲月的流逝,使這場驚心動魄的戰爭靜靜沉睡在歷史的長卷裡,忙忙碌碌的後人幾乎把它遺忘了。

  然而,一支考古隊在挖掘春秋古墓時,卻意外發現了一把沾滿泥土的長劍,劍身上一行古篆———“越王勾踐自用劍”躍入人們眼簾。這一重大的考古發現立即轟動了全國,但是,更加轟動的訊息卻來自對古劍的科學研究報告。最先引起研?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弊⒁獾氖牽赫獗?漚T詰叵侶癲亓肆角Ф嗄晡?裁疵揮猩?餑?為什麼依然寒光四射、鋒利無比呢?

  通過進一步的研究發現,“越王勾踐劍”千年不鏽的原因在於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大家知道,鉻是一種極耐腐蝕的稀有金屬,地球岩石中含鉻量很低,提取十分不易。再者,鉻還是一種耐高溫的金屬,它的溶點大約在4000℃。

  中華文明中曾有過太多的祕密,誰能想象,本世紀50年代的科學發明,竟然會出現在公元前二百多年以前?又有誰能想象,秦始皇的士兵手裡揮舞的長劍,竟然是現代科學尚未發明的傑作?問題是在發現以後,我們用什麼態度來解釋這種超常規的科技早熟現象?

  越王勾踐劍是什麼劍

  越王勾踐劍出土之後,被認為是一級國寶文物。既然越王勾踐劍有如此大的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那麼越王勾踐劍是什麼劍呢?事實上,從春秋戰國時期的鑄劍材料開始追溯,便可得知越王勾踐劍是什麼劍。從古代文字記載來看,越王勾踐劍應該屬於一把青銅劍。春秋戰國時期的《周禮·考工記》中記載說“四分其金***銅***,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三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之齊”。

  這句話講述的就是春秋戰國時期冶煉金屬工具需要的原材料。由此來看,春秋戰國時期的劍都是由青銅製成的,燒製青銅器具時,又需要銅和錫兩種合金。通過考證得知,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劍,主要含有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的銅,有時候銅的含量可能更高。而錫的含量主要在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左右,由此可見,春秋戰國時期的武器,大多都是由青銅材料製成的。

  越王勾踐劍出土後,相關單位研究了越王勾踐劍的構成成分,通過測量得知,越王勾踐劍中的含有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八十三的銅,含有百分之十六到百分之十七的錫。除此之外,還含有少量的鐵和鉛。瞭解金屬屬性得知,銅作為青銅劍的主要成分,它是一種不活潑的金屬,所以這也是越王勾踐劍歷經千年不容易發生鏽蝕的一個原因。時至今日,越王勾踐劍依然有著很高的史料價值。

  越王勾踐劍銘文

  1965年,越王勾踐劍在湖北一號楚墓中出土。隨後,考古人員發現這把青銅劍上刻有八個銘文。考古工作者只認出了“越王自作用劍”這六個字。但是劍身上還有兩個銘文,卻不知道意思。由於開採工地上沒有任何參考文獻,考古人員一時半會也解釋不出來。為了弄清寶劍主人是誰,時任湖北文物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的方壯猷讓工作人員拓寫了銘文。

  隨後,方壯猷先生將拓寫的銘文寄送給郭沫若、於省吾、唐蘭等知名學者。郭沫若等人對古文頗有研究,經過一個多月的討論,最終確認了寶劍主人就是歷史上臥薪嚐膽的越王勾踐。越王勾踐銘文和越王大子矛銘的書法風格非常相似,有人大膽推測,這兩幅銘文作品可能出於一人之手。越王勾踐銘文字型嚴謹,華美,十分具有美感。這種銘文在吳國、越國、楚國更諸侯國十分盛行,也被稱為鳥蟲文字。

  鳥蟲文字不但具備華麗高貴的審美樣式,同時還富含裝飾效果。據史料記載得知,越王勾踐劍銘文樣式流行於春秋晚期到戰國早期。雖然劍身刻有銘文,但是一點也不覺得凶殘。反而因為極強的裝飾感,可以給人帶來幾分美的享受。越王勾踐劍銘文內容是“越王鳩淺***勾踐***自乍***作***用劍”,從銘文風格來看,越王勾踐劍和當代美術字的寫法頗有異曲同工之妙。雖然美感十足,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它違背了書法精神。

楚莊王問鼎的故事
越王勾踐的人生典故
相關知識
越王勾踐劍千年不鏽
越王勾踐劍為什麼不鏽
王者榮耀越王勾踐中的上線嗎
越王勾踐謀士范蠡
越王勾踐的人生典故
關於越王勾踐傳奇故事
描寫越王勾踐世家讀書筆記
描寫越王勾踐世家讀書筆記
考古發現千年不腐古屍
秋葵怎麼保鮮:這樣儲存千年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