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歷史上冊期中考試題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如果可恨的歷史考試使你嚐到苦果,同學們,奮起復習歷史必將讓你嚐到考試的歡樂。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初一歷史上冊期中考試卷

  卷Ⅰ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個小題,每小題的4個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請將正確答案的英文字母填在後面的答題欄內

  1.2010年10月9日,洛陽市文物工作隊經過近7個月的考古發掘,在洛陽新區一建設工地文物考古現場發現了一處原始社會晚期的大型聚落遺址。如果一個歐洲旅遊團隊要參觀我國到目前為止發現的最早的原始人類遺址,應該去

  A.北京西南周口店 B.浙江餘姚河姆渡鎮

  C.陝西西安半坡村 D.雲南元謀縣

  2. 下列有關右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已經能直立行走 ②已經使用人工取火 ③開始使用磨製石器工具 ④過著群居生活

  A. ①②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④

  3.科學證明,人類是從猿進化而來的。在這個進化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因素是

  A. 使用火 B. 直立行走 C. 勞動 D. 使用文字

  4.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它孕育了一代代辛勤聰穎的中國人。距今約6000多年,生活在黃河流域的氏族聚落是

  A. 元謀人 B. 半坡聚落 C. 北京人 D. 河姆渡聚落

  5.不符合長江流域氏族聚落居民的生活狀況的是

  A. 飼養豬狗等家畜 B. 種植粟等農作物

  C. 住幹欄式房屋 D. 主要種植水稻

  6.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進步的表現是

  ①會種植農作物,開創原始農耕文化 ②普遍使用磨製石器

  ③會建造房屋,過著定居生活 ④會製作陶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7.在我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有“神農氏教民播種五穀”、“黃帝教民養蠶繅絲”。這些神話傳說反映出中華文明的核心是

  A.農耕文明 B.和諧平等的社會秩序

  C.神話傳說 D.採集、狩獵的遊牧文明

  8.1998年有一個遊戲叫《軒轅聖戰錄》,內容講述軒轅氏即黃帝聯合炎帝,打敗了一個會呼風喚雨、製造迷霧的魔頭。遊戲中的“大魔頭”是課本上的哪一個傳說人物?

  A. 夸父 B. 舜 C. 蚩尤 D. 盤古

  9.武王伐紂是一場正義的戰爭。周武王率兵打敗商朝軍隊是在

  A.阪泉 B.涿鹿 C.牧野 D.鉅鹿

  10.王亮向韓國留學生介紹夏、商、西周的歷史。下列各項中與史實不符的是

  A.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王朝的建立者是禹

  B.禹建立夏朝,從此王位世襲製取代禪讓制

  C.湯起兵滅夏,建立商朝

  D.周武王率大軍伐紂,滅商建周

  11.伴隨鐵器、牛耕的開始使用和推廣,我國的歷史舞臺上出現了後來成為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的是

  A. 奴隸主階級 B. 奴隸階級 C. 平民階級 D. 地主階級

  12.將夏桀、商紂歸為一類的標準是

  A.他們都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 B.他們都以殘暴統治著稱

  C.他們都重用人才,改革內政 D.他們都輕徭薄賦,愛民如子

  13.我們經常提醒自己要“剋制”,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社會規範。最早倡導這一意識的思想家是

  A.墨子 B.孔子

  C.韓非子 D.孫子

  14.春秋戰國時代,人類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在逐步的提高。下列現象不能說明這一現象的是

  A.牛耕的使用 B.鐵農具的推廣

  C.水利的興修 D.變法的進行

  15. 下面關於甲骨文的敘述正確的有

  ①商朝刻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卜辭稱為甲骨文②甲骨文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文字,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③甲骨文內容對研究商朝的歷史有重要價值④甲骨文出土於陽城的廢墟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6. 關於右圖的說法正確的有

  ①它的名稱是司母戊鼎②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青銅器③它是西周青銅器的代表作④它的名稱是四羊方尊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7. 都江堰市是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的重災區之一,聞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就位於這裡。都江堰修建於

  A.春秋時期 B.西周時期

  C.西漢時期 D.戰國時期

  18.400多年前,義大利傳教士翻譯了記錄孔子言行的著作並帶到歐洲,孔子學說開始西傳。到目前,全球已建成的孔子學院有140所。當年傳教士翻譯的這部著作應是

  A.《離騷》 B.《論語》 C.《道德經》 D.《孫子兵法》

  19. 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百家爭鳴”局面的根本因素是

  A.頻繁的爭霸戰爭 B.學術繁榮

  C.社會大變革 D.新興地主階級產生

  20.春秋戰國盛行“鐘鼓之樂”,在湖北隨州出土的大量鐘鼓樂器中,最為珍貴的是

  A.司母戊鼎 B. 編鐘 C. 青銅神樹 D.四羊方尊

  卷Ⅰ答題卡

  一、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卷Ⅱ 探究實踐,請你參與

  二、填空題:請將正確答案填在橫線上,共7分

  21.炎帝和黃帝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 ; 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

  22.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 開始的。我們今天的漢字,是從 發展而來的。

  23. 西周的都城在 ;東周的都城在 。西周的疆域比商朝進一步擴大。為了控制全國廣大地區,周朝實行了______________。

  二、請你閱讀下列材料,根據要求探究完成問題:本題共23分

  24.歷史中的國家:

  材料一:春秋形勢圖 材料二:戰國形勢圖

  閱讀分析後,請你完成:

  1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是誰?他任用誰為相改革內政並確立了霸主地位?春秋時期“問鼎中原”的是哪一個霸主?3分

  2寫出圖中A、B、C、D所代表的國家名稱。注意:只填寫在下列橫線上,不用填在圖上。4分

  A B C D

  3圖中趙、魏、韓三國是由 國分裂而來。1分

  4圖中A國在外交上利用什麼手段對抗其它國家?1分

  25.歷史中的文化:

  材料一:孔子辦學,不問出身貴賤,先後培養的學生有3000人。他對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教育。學生冉求膽小,遇事退縮,孔子有意識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緊,馬上去做。學生仲由敢作敢為,但不夠穩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囑他凡事要多請教父兄以後再去做。……學生樊遲向他請教怎樣耕田種草,他認為學習那些知識沒有出息。

  1上述材料反映了孔子的什麼教育思想?1分

  2根據材料說說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不足體現在哪裡?1分

  材料二:

  3以上三幅圖哪一幅反映了儒家的思想學說?體現了儒家學派的什麼思想?2分

  4請用一句話簡單評價孔子。2分

  26.歷史中的改革:

  改革是興利除弊,振興國家的重要手段。中國共產黨在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全會強調,改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必須以更大決心和勇氣全面推進各領域改革。

  閱讀有關商鞅變法的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8分

  材料一 廢除奴隸主貴族的世卿世祿制度,取消宗室的特權,按軍功的大小重新規定

  官爵的等級和待遇。下級士兵在戰爭中勇敢殺敵的,也可以得到官爵。

  材料二 凡是勞動好,生產糧食和織布多的免除徭役和賦稅。

  材料三《史記》記載,秦孝公死後,太子即位。守舊的貴族誣告商鞅“謀反”,結果商鞅被處死。

  1誰支援商鞅變法?商鞅屬於哪家學派的代表人物?2分

  2材料一、二中體現了商鞅變法中的什麼措施。這些措施的制定是為了達到什麼目的?3分

  3有利於增強中央集權,加強中央機構對地方控制的措施是什麼?

  4商鞅變法時期,“某平民勤勞耕作,生產出許多糧食和布帛”。按照法令,他可以

  A.授予爵位 B.免除勞役 C.授予田宅 D.免除賦稅

  5讀材料三,談談你對變法或改革的認識。1分

  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C B B A A C C B D B B D B A D B C B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7分

  21.人文始祖 夏朝

  22.商朝 甲骨文

  23.鎬京 洛邑 分封制

  三、材料分析題:共23分

  24.9分

  1齊桓公;管仲;楚莊王

  2A秦國B楚國C齊國D燕國3晉國4連橫

  25. 6分

  1因材施教

  2鄙視體力勞動;

  3圖三,仁

  4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26.8分

  1秦孝公 法家

  2獎勵生產 獎勵軍功 富國強兵

  3推行縣制。

  4B

  5改革不可能一帆風順,必然會受到阻力,只有順應歷史潮流,堅持改革,才會有光明的前途。言之有理即可。一場變革的成功或失敗的標準,不在於實施變法的人的生與死,而在於變法的目的是否達到。守舊貴族的反對,商鞅被處死,說明了守舊勢力的猖狂和統治者的昏庸。但商鞅雖死,變法還是獲得了成功。因為經過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七年級歷史上冊期中測試題題
七年級歷史上冊期中考試題
相關知識
初一歷史上冊期中考試題
初一歷史上冊期中測試題及答案
初一歷史上冊期中測試題含答案
初一歷史上冊期中考試試題附答案
初一歷史下冊期中考試試題
初一歷史上冊期末考試試卷及答案
初一歷史上冊期末考試試卷
初一歷史上冊期末考試試題
初一語文上冊期中考試題
七年級歷史上冊期中考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