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高考狀元現狀_歷屆高考狀元現狀盤點_句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高考狀元" 一般指中國大陸地區"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各省市、自治區和直轄市的高考成績第一名。歷年風光一時的高考狀元,現在又是怎樣的狀況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對歷屆的高考狀元現狀進行一次大盤點吧!

  30年1000餘高考狀元的悲慘下場:

  中國相關機構對中國從1977年到2006年30年間1000多位“高考狀元”進行了跟蹤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這麼多曾經讓人驚羨的高考狀元,卻沒有一位成為頂尖人才。他們如今都過著平凡的日子,職業成就遠低於社會預期。

  華東交大理工學院教授分析了其中的原因,首先,不少高考頭名,只是會作題的“狀元”而已,他們的學習能力、記憶能力、學習計劃性較強,但是在動手操作能力還是創新能力方面沒有得到多少反映。也就是說,高考只是有限度地反映了學生學習應試能力,而應試能力不能衡量一個人在其他方面的發展能力。

  其次,不少高考狀元們喜歡在學習知識中追求完美無缺,追求無所疏漏,在考試中過分看重分數,使思維處在了僵化的神經質般的模式上。這種思維反映到將來的工作上,他們也只是過分看重僵死的書本知識的死記硬背,而又視學習現成知識為一種享受,而對其它則看得比較淡漠,而這種思維嚴重影響到了他們在事業上的發展。

  第三,許多高考狀元們對來自上方的指令,往往能夠苛刻地按要求完成,而在完成任務時往往缺乏自己獨到的見解。這種思維是對來自應試教育做現成試題而又想獲得完美答案的一種重複。

  第四,高考狀元們只是在應試上取得了暫時的成功,而他們卻又往往以這一次成功引以為一生的驕傲。過分地回顧過去,卻喪失了以後為更高遠目標努力的動力。

  第五,還有部份高考狀元們的家庭背景往往不太理想。他們在學習上心無旁騖,夢想擺脫某種困境。一旦實現理想,卻又陷入了沒有目標的窘境,而在就業上卻又得不到家庭和社會的更為理想的指導,結果好多人也就聽天由命。

  歷年高考狀元寡有領軍人物:

  在雲師大附中校園裡,矗立著一塊“狀元碑”。根據記載,從1977年至今,雲師大附中一共產生過30多個全省高考狀元***不含加分狀元***,其中絕大多數都是被清華或北大錄取,近年來被香港大學錄取的學生也比較多。

  這些狀元考生最終都去往哪裡?有沒有在各領域取得不錯成績?對於這些問題,雲師大附中坦言並不掌握詳情。據瞭解,很多狀元畢業後就很少聯絡了,偶爾會來個電話,尤其是去了國外的學生,聯絡就更少了。

  比如,不少狀元在國內讀完大學後,最終選擇去國外繼續讀研,其中以歐美國家居多,或者留在北京、上海等發達地區工作,回到雲南就業的相對較少。 其中一些狀元本科畢業後就開始工作,並未在相關領域繼續學習或研究。雲南省2006年高考文科狀元劉涵,去年從香港大學畢業***期間赴國外做了一年交換生***,同時受邀4大會計師事務所,最終去向暫未得知。

  雲南省教育廳廳長羅崇敏很關心狀元們的去向,曾專門調研過雲南近10年來的22名“高考狀元”和奧賽獲獎者,尤其關注他們畢業後的現狀。可令他 吃驚的是,這些“狀元”、大獎獲得者,在各自的事業上幾乎都沒有什麼大的建樹,與當初人們對狀元的預期相差甚遠。除此之外,羅崇敏還查閱了1977年到 2009年32年來全國的124名高考狀元,“他們一個都沒有成為所從事職業領域的領軍人物。”

  歷年江蘇高考狀元發展並不差:

  記者注意到,在羅崇敏列舉的江蘇歷年部分高考狀元中,並非外人想像的是毫無建樹,相反他們有很多在各自領域取得不俗成績。例如,江蘇1977年 恢復高考後首個文科狀元童星,是著名社會學家和公共管理專家。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首席專家蔡言厚教授分析指出,童星教授入選傑出人文社會科學家名 單,一舉打破恢復高考後我國高考頭名中無“傑出人才”論斷,考場頭名蝶變成“職場狀元”,成為現今我國高考頭名學習的榜樣,為進一步研究我國高考頭名的成 才問題提供了成功案例。

  1978年的江蘇高考狀元蕭柏春目前擔任美國西東大學商學院決策與計算科學系教授、系主任,美國長島大學商學院管理系教授、系主任,是服務管理、收益管理、非平滑函式優化領域的著名專家、學者。

  1984年江蘇文科狀元王溯舸現在是國內投資業的領軍人物。作為友邦華泰基金副總經理、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院金融專業碩士,王溯舸1984年以 江蘇省文科第一的優異成績考取了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系,歷任海南港澳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經理助理,江蘇省證券公司部門經理,深圳經濟特區證券公司總經理助理、 副總經理,華泰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受託資產管理總部總經理。

  歷年南京狀元愛到國外深造:

  “他們都在美國深造,學習生活都很好。”南京外國語學校陳懿老師目送多位南京狀元走進高等學府,對於他們的一步步成長,他感到很欣慰。汪暘是南京2001年理科狀元,蔣墨是2002年南京高考狀元,段陽是南京2003年理科狀元,同時也是全省高考裸分狀元。這三位同學雖然走進不同的高校,但目前都在美國繼續深造。據南外老師介紹,汪暘從清華大學本科畢業後,就赴美深造,現在在美國哈佛攻讀博士後,蔣墨與汪暘情況類似,也是在國內讀完本科後,赴美繼續深造,目前在美國麻省理工攻讀化學合成博士後。段陽情況與前兩位相比,稍顯複雜,她在復旦大學讀完金融專業後,先是在香港的一家國際投資銀行工作,在積累了一定的實踐經驗後,又赴美繼續深造。

  記者瞭解到,並不是每位狀元的成長之路都是一帆風順,有的狀元也遇到工作和生活上的困擾,或是感情受挫、或是事業不順。在採訪中,有個學校老師一再向記者叮囑,不要點出他們的名字,因為很多原因不僅僅是外部環境,也有來自個人的因素,希望為他們保留一定的個人空間。不過,無論狀元是在國外還是回到國內發展,他們都在各自的領域努力打拼,畢竟這些同齡人的天之驕子具備了勝不驕、敗不餒的淡然素質,即使短暫的失利,也都屬於人生髮展的“過去式”。

  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常說,他在科學上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就,得益於小時候不僅學習科學,也學習藝術,培養了全面的素質,因而思路開闊。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學習和工作期間,錢學森除了參加美國物理學會、美國航空學會和美國力學學會之外,還參加了美國藝術與科學協會。

  他曾多次感慨:“在我對一件工作遇到困難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往往是夫人蔣英的歌聲使我豁然開朗,得到啟示。”“我們當時搞火箭時萌生的一些想法,就是在和藝術家們交談時產生的。”

  是的,科學和藝術是永遠連在一起的,誠如錢老說的“這些藝術裡所包含的詩情畫意和對人生的深刻的理解,豐富了人們對世界的認識,學會了藝術的廣闊思維方法。或者說,正因為受到這些藝術方面的薰陶,所以才能夠避免死心眼,避免機械唯物論,想問題能夠更寬一點、活一點”。

  幾位成功的學習者還有一個共性:平時最喜歡的事都是讀書。讀書使人智慧。在美國加州一所小學的圖書館裡,我曾看到這樣一幅標語:你讀得越多,知道得就越多;你知道越多,就會變得越聰明;你越聰明,你表達思想的時候,你的聲音就越有力。我始終認為,讀書是養心的智慧。種桃,種李,種春風;養花、養草、養心靈。學校是文化場所,如果能培養孩子讀書的好習慣,那將會讓孩子受用終身。

  最後,還是想說那幾句老話:應試教育,雖然可以生產出一流的技術人才,卻無從培養出真正的科學精神,無法造就創造未來的天才。知識不如能力,能力不如品質。當學生離開學校時,帶走的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對理想的追求。學校要讓孩子天性有展現的空間,智慧有表達的機會,美德在學習中紮根,夢想在勤奮中實現。一所學校看得見的是校園,看不見的是共同的價值觀和師生的行為方式。學校文化是一隻看不見的手,培養學生從情感開始而不是從知識開始。


歷年高考狀元現狀_歷屆高考狀元現狀盤點的人

高考狀元父母六大成功經驗
歷年高考狀元介紹_歷年來高考狀元詳情介紹
相關知識
歷年高考狀元現狀_歷屆高考狀元現狀盤點_句子
高考語文亮點句子
高考英語的重點句子
高考文言文的重點句子
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二課古詩兩首詞語盤點
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九課寓言兩則詞語盤點
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十一課太陽詞語盤點
三年級下冊語文第十一課畫楊桃詞語盤點
三年級下冊語文第十課驚弓之鳥詞語盤點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四課古詩兩首詞語盤點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