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故徵西閱讀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晉故徵西大長史孟府君傳》是陶淵明在其母孟氏去世之時,為外祖父孟嘉所寫的傳記。此傳記表達了陶淵明對桓玄在京師的顯赫一時的極之嚮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晉故徵西大長史孟府君傳》的文章閱讀以及相關的閱讀答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晉故徵西大長史孟府君傳》原文閱讀

  君諱嘉,字萬年,江夏鄂人也。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馬長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閨門孝友,人無能間,鄉里稱之。沖默①有遠量②,弱冠,儔類成敬之。同郡郭遜,以清操知名,時在君右,常嘆君溫雅平曠,自以為不及。遜從弟立,亦有才志,與君同時齊譽,每推服焉。由是名冠州里,聲流京邑。

  太尉潁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陝之重,鎮武昌,並領江州。闢君部廬陵從事。下郡還,亮引見,問風俗得失。對日:“嘉不知,還傳當問從吏。”亮以塵尾掩口而笑。諸從事既去,喚弟翼語之曰:“孟嘉故是盛德人也。”君既辭出外,自除吏名,便步歸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歡樂,怡怡如也。旬有餘日,更版為勸學從事。時亮崇修學校,高選儒官,以君望實,故應尚德之舉。

  舉秀才,又為安西庾翼府功曹,再為江州別駕、巴丘令、徵西大譙國桓溫參軍。君色和而正,溫甚重之。九月九日,溫游龍山,參佐畢集,四弟二甥成在坐。時佐吏並著戎服,有風吹君帽墮落,溫目左右及賓客勿言,以觀其舉止。君初不自覺,良久如廁,溫命取以還之。廷尉太原孫盛為諮議參軍,時在坐,溫命紙筆,令嘲之。文成示溫,溫以著坐處。君歸,見嘲笑而請筆作答,了不容思。文辭超卓,四座嘆之。奉使京師,除尚書刪定郎,不拜。孝宗穆皇帝聞其名,賜見東堂,君辭以腳疾,不任拜起③,詔使人扶入。

  君在朝隤然仗正順而已門無雜賓嘗會神情獨得便超然命駕徑之龍山顧景酣宴造夕乃歸後以疾終於家年五十一。

  贊曰:孔子稱:“進德修業,以及時也。”君清蹈衡門④,則令聞孔昭⑤;振纓公朝⑥,則德音⑦允集。道悠運促,不終遠業,惜哉!仁者必壽,豈斯言之謬乎!

  《晉故徵西大長史孟府君傳》閱讀習題

  4.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由是名冠州里 冠:位居第一 B.時亮崇修學校 崇:重視

  C.有風吹君帽墮落 墮落:脫落 D.文成示溫,溫以著坐處 示:告訴

  5.下列各組語句中,全都表明孟嘉“沖默”品性的一組是

  ①人無能間,鄉里稱之②嘉不知,還傳當問從吏③君既辭出外,自除吏名,便步歸家

  ④以君望實,故應尚德之舉⑤奉使京師,除尚書刪定郎,不拜⑥君辭以腳疾,不任拜起

  A.①④⑥ B.③⑤⑥ C.②③④ D.①②⑤

  6.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孟嘉雖然少年喪父,但是對母親非常孝順,對兄弟友愛,得到了鄉里人的稱讚;他恬淡且有氣量令同輩人敬重。

  B.盂嘉與同郡的郭遜及其堂弟郭立在當時的名聲相當,但二人對孟嘉十分推重與佩服,都認為自己的才德不如孟嘉。

  C.孟嘉曾任江州別駕、巴丘縣令、徵西大譙國人桓溫的參軍。蟊嘉被桓溫看重,是因為他為人和氣而且正派。

  D.孟嘉無論在朝做官還是隱居在家,道德聲譽都很高;但由於早逝,因而沒能成就一番大業,讓人感到十分可惜。

  7.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君在朝隤然仗正順而已門無雜賓嘗會神情獨得便超然命駕徑之龍山顧景酣宴造夕乃歸後以疾終於家年五十一

  8.把文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母在堂,兄弟共相歡樂,怡怡如也。***3分***

  ***2***君歸,見嘲笑而請筆作答,了不容思。文辭超卓,四座嘆之。***4分***

  ***3***仁者必壽,豈斯言之謬乎!***3分***

  《晉故徵西大長史孟府君傳》閱讀答案

  4.D***示:擺出來給人看或指出來使人知道***

  5.B***①是說孟嘉孝敬長輩,兄弟和睦,無人能使他們相互疏遠,為此受到當地人的稱讚。②表明孟嘉誠實。④是說憑孟嘉的名望和才能,符合重視道德修養的職務***

  6.B***“孟嘉與同郡的郭遜及其堂弟郭立在當時的名聲相當”理解錯誤,應是孟嘉與郭立的名聲相當,而郭遜的名聲在孟嘉之上。從原文中“時在君右”一句可知***

  7.君在朝隤然/仗正順而已/門無雜賓/嘗會神情獨得/便超然命駕/徑之龍山/顧景酣宴/造夕乃歸/後以疾終於家/年五十一***原文標點為:君在朝隤然,仗正順兩已。門無雜賓,嘗會神情獨得,便超然命駕,徑之龍山,顧景酣宴,造夕乃歸。後以疾終於家,年五十一。***

  8.***1***母親健在,兄弟共相歡樂,一家人和悅歡快。***“在堂”“怡怡如”各1分,句意通暢1分***

  ***2*** 孟嘉返回坐處,看見嘲笑自己的文章後,便請求紙筆作答,完全不加考慮,文辭超眾卓越,四周在座的人為之讚歎。***“請筆”“了”“四座”各1分,句意通暢1分***

  ***3***仁愛的人一定長壽,這話難道不是說錯了麼!***“必”,“豈……乎”各1分,句意通暢1分***

  《晉故徵西大長史孟府君傳》閱讀翻譯

  孟君諱名嘉,字萬年,是江夏郡鄂縣人。孟嘉少年喪父,奉養母親同二弟住在一起,娶大司馬長沙桓公陶侃的第十女為妻,在家孝敬長輩,兄弟和睦,無人能使他們柱互疏遠,為此受到當地人的稱讚。孟嘉淡泊恬靜,有氣量,二十歲時,同輩人都敬佩他。同郡的郭遜,以清高的節操而聞名,當時名聲在孟嘉之上。他常讚歎孟嘉溫文儒雅、平易曠達,認為自己不如孟嘉。郭遜的堂弟郭立,也是有才華有志向的人,他與孟嘉同時代而名聲相當,卻常推崇佩服孟嘉。因此孟嘉聞名鄉里,蜚聲京城。

  太尉庾亮是穎川人,他以皇帝舅父的身份和在國內的威望,擔負輔佐朝政的重任,坐鎮武昌,兼任江州刺史。他徵召孟嘉為其所部廬陵郡的從事。一次孟嘉下郡回來,庾亮召見,問他下面風俗好壞。孟嘉回答說:“孟嘉不知道,待我回旅舍時當問問隨從的小吏。”庾亮拿著拂塵尾掩口而笑。諸位從事離開後,庾亮叫來弟弟庾翼並對他說:“孟嘉畢竟是有盛德之人啊。”孟嘉告辭出來之後,自己除去其從事的官名,就步行還家;母親健在,兄弟共相歡樂,一家人和悅歡快。過了十多天,孟嘉被改任力勸學從事的官職。當時庾亮重視修建學校,選拔德高望重者為儒官,憑著孟嘉的名望和實才,所以符合這一重視道德修養的職務。

  孟嘉被推舉為秀才,又做過安西庾翼府的功曹,還做過江州別駕、巴丘縣令、徵西大譙國人桓溫的參軍。孟嘉為人和氣而且正派,桓溫非常看重他。九月九日,桓溫游龍山,所部參佐官吏全都到齊,他的四弟二甥也都在座。當時下屬官員都穿著軍裝,一陣風將孟嘉的帽子吹落在地,桓溫目示左右及賓客不要講話,以觀孟嘉的舉止。孟嘉開始並沒在意,過了好一陣子起身上廁所去了,桓溫叫人把帽子撿起還給孟嘉。廷尉太原人孫盛任諮議參軍,當時在座,桓溫使人拿來紙筆,讓他作文嘲笑孟嘉。文章寫好後給桓溫看,桓溫把它放在孟嘉的坐處。孟嘉返回坐處,看見嘲笑自己的文章後,便請求紙筆作答,完全不加考慮,文辭超眾卓越,四周在座的人為之讚歎。奉命出使京城,被任命為尚書刪定郎,他沒有接受任命。晉穆帝司馬耽聽說了他的聲名,要在東堂親自召見孟嘉,孟嘉以腳疾為藉口推辭不去,說自己不能擔任拜見的禮節,皇帝還是下詔命人將他扶入東堂相見。

  孟嘉在州府隨順和氣,只是憑著自己的正直和順而待人接物罷了。家中沒有閒雜的客人來往,遇到內心有所感觸體悟,就超然駕車,徑直去龍山,顧影痛飲,到傍晚才回來。後來孟嘉因病在家去世,終年五十一歲。

  讚語是:孔子曾說:“提高道德修養,增進業務知識,是想及時為世所用。”孟嘉以高潔的情操隱居柴門之時,則美名遠揚;出仕做官之時,則道德聲譽很高。天道悠遠而人命短促,沒能終成大業,多麼可惜啊!仁愛的人必定長壽,這話豈不是說錯了麼!”
 

  

最後一課閱讀答案
奇怪的電波閱讀答案
相關知識
晉故徵西閱讀答案
蝶戀花重遊晉祠題壁閱讀答案
於郡城送明卿之江西閱讀答案
陽光故鄉路閱讀答案
酸甜故鄉年閱讀答案
送門人歐陽秀才遊江西閱讀答案
送門人歐陽秀才遊江西閱讀答案
沒有名字的東西閱讀答案
沒有名字的東西閱讀答案
送李侍御赴安西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