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級生物下冊教學設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1日

  教學設計是七年級生物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一系列行為方案,小編整理了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初中七年級生物下教學設計

  流動的組織—血液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使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塗片,嘗試識別紅細胞和白細胞。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對人血的永久塗片的觀察,進一步掌握顯微鏡的使用技能。

  2.通過血常規化驗單的測定值與正常參考值的比較,學會認識血常規化驗單,並能初步預示某些疾病,增強學以致用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1.通過本節學習,體驗血液對生命的重要作用,形成珍愛生命的良好品質。

  2.通過對血液成分和功能的學習及對化驗單的解讀,充分認識生命的物質性及生物與自然的統一性,增強熱愛自然、善待生命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

  1.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2.紅細胞和白細胞的區別。3.熱愛自然、珍愛生命情感的培養。

  三、教學難點

  1.血液成分和主要功能的教學。2.熱愛自然、珍愛生命情感的培養。

  教學設計

  一、[匯入新課]

  教師:,我們來觀察加有抗凝劑的血液離心或靜置一段時間後有明顯的分層現象。那麼,共分幾層?

  學生:三層。

  二、[講授新課]

  教師:最上層是什麼顏色?

  學生:淡黃色。

  教師:對,這一層叫血漿。血漿中含有哪些物質,有什麼作用呢?下面自學P60有關內容。

  學生:***自學,歸納***

  教師:請一位同學將歸納結果寫在黑板上。

  ***一位同學將歸納結果寫在黑板上***

  教師:血液分層後,紅色的下層及白色的中間薄層都是血細胞,下面大家先看書瞭解血細胞的種類和特點。

  學生看書。

  教師:現在我們用顯微鏡來觀察人血的永久塗片,識別紅細胞和白細胞。

  學生: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塗片,識別紅細胞和白細胞。

  教師:投影教參P84“人血塗片的製作”並作適當講解,指導學生製作人血塗片並進行觀察。

  學生:學習、製作人血塗片,觀察並識別紅細胞和白細胞。

  教師:紅細胞有什麼特點和功能?

  學生:歸納紅細胞特點和功能?

  教師:一邊與學生一起歸納,一邊在黑板上記錄。

  教師:播放白細胞的CAI課件。

  學生:看課件,歸納白細胞特點和功能。

  教師:記錄。

  教師:血液被稱為是流動的組織,血液為什麼不是器官?

  學生:思考,交流,嘗試回答。

  在引導學生學習“血液為什麼是流動的組織***而不是器官***?”這教學內容時,由於學生先前所掌握的“組織”、“器官”概念屬於“上位組織者”,因此我運用了“漸進分化”的教學策略,並按以下方式組織:

  1、***通過媒體展示或引導學生通過語言表述***器官、組織概念,再次明確先前所學的器官、組織的概念:器官—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的結構;組織—由形態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許多細胞聯合在一起形成的細胞群。***先行組織者***

  2、***通過多媒體展示或語言表述***進行比較,由於血液只是由血漿和三種血細胞組成,從而讓學生明確:血液只能屬於組織的概念範疇。***當前學習內容***

  3、引導學生回顧人體四大類基本組織及各組織的功能

  4、分析:血液不停地迴圈流動,輸送氧和營養物質到組織細胞中,具有營養的功能;白細胞能吞噬病菌,血小板能止血和加速凝血,它們對人體起著防禦和保護的作用,因此血液具有保護的功能,這些都與結締組織的功能相吻合。從而得出,血液屬於結締組織,是流動的組織。***當前學習內容***

  按這種漸進分化策略組織教學內容,使學生習得知識的順序和大腦認知結構中的組織層次、儲存方式完全吻合。顯然,對於學習者來說,為了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實質性聯絡,這種情況所要求付出的認知加工量是最小的,因而最有利於知識意義的習得與保持。

  三、[課堂小結]

  學生:歸納三種血細胞的形態和功能。

  教師:記錄,利用板書比較三種血細胞的區別,結束課程。

  四、[佈置作業]

  課本P63第1~4題做在作業本上,第5題自己練習解讀。

  教學反思

  初中生物總複習策略研究

  對於面臨中考的初中學生來說,生物作為中考科目,其進行總複習的時間是有限而緊張的,面對相對偏重的課業壓力和任務,如何充分地對所學的生物知識進行系統而全面的複習,並構建起符合學生自身的網路知識體系,以更好地促進他們對所學知識的再次深入理解和掌握,最終使學生在中考中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是我們作為生物老師應當積極思考、探索的問題,也是我們教師不可避免的教學任務。為此,筆者根據自己的觀察、思考和研究,對如何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增強課堂複習的效果,提高效率,使學生在複習課中鞏固知識的同時多方面地增長能力,善學,會反思,以促進他們在中考中取得更加優良的成績,對傳統複習模式如何進行創新與優化,提出了自己的策略。

  1.做好對初中生物基礎知識的夯實,加強對教材基礎知識的鞏固和重視

  重視對學生能力的考查,是現在考試的基本思想理念和一大特點,但能力是建立在對課堂教學基礎知識的深度理解、掌握和靈活運用之上的。初中生物課本中基礎知識的構成離不開各種基本原理、概念、原則、方法、科學事實等元素,它們是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理解、解決和掌握的基礎。這些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夠紮實,就會使學生對問題的分析不清晰透徹、掌握缺乏全面性,自然也就無法達到對問題內涵和本質的分析和掌握。所以,生物課的複習第一步就應當是“固本”———從教材的系統再學習為重,以求最大程度地使學生掌握好教材中的基礎。以近幾年的生物考試題為例,考題中有關基礎知識方面的考查始終是受重視的部分,且要求越加增強和提高。考查的形式不再是單純記憶力的知識再現,而是在考查學生對知識靈活運用的基礎上,進行問題分析和解決的能力檢測。

  2.根據初中生物教材知識性質的相關相近性,在教學中進行分門別類的歸納複習,使學生建立起具有聯絡性的全域性知識體系。

  ***1***在生物課的總複習中,教師首先要對初中4冊生物教材內容進行相近知識的梳理、歸納,最終整合成幾大主幹知識結構體系———“綠色開花植物的結構和功能”“微生物的構造和功能”“動物的結構及功能多樣性”“人體生理衛生”“遺傳、變異和進化”五個大的專題,讓學生對所要複習的知識內容和基本脈絡做到心中有數、目的明確。

  ***2***將五大專題知識進行發散和延伸,形成樹幹的枝葉脈絡。4冊教材的專題又有著各自更加詳盡的知識內容,形成了五大專題又可形成更多、更細的分支,例如“人體生理衛生”這一專題包含了七年級下冊的“人的身體、面板”“運動系統”“迴圈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新陳代謝和排洩“”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生殖和發育”和八年級下冊“免疫和計劃免疫”的內容,且在這些分支之間又有著相互的聯絡,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更好地對所學知識進行記憶和掌握,有助於他們更好地對生物複習加深興趣和自信。

  3.教師要有所側重地對生物複習中的重點、難點進行點撥,使他們對知識能夠更好地融會貫通

  ***1***重插圖,善用插圖,涵蓋教材重點。插圖常是教材中的重點,這是現在教材的一大特點。而考查學生的實際識圖讀圖能力,也成為近年來考試的一大題型,並逐年在增多加強。因此,教師引導和培養學生的識圖讀圖能力,並對教材中的插圖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對內涵的深入挖掘和對外延的適度拓展是尤為關鍵和需要重視的。

  ***2***精挑細選典型題型進行深入全面分析,把題目中隱藏的難點進行講解。教師在日常中也要注意典型、高質量題型的蒐集和積累,減少教輔資料中反覆、重複性題型,節省不必要的時間,實現複習效率的提高、效果的提升。

  4.教師要善於將知識點石成金,在複習教學中抓住教學技巧

  在生物複習教學中,首先要充分利用好課前的提問,尤其對於學過的、學生也自以為已經熟知掌握的知識。運用好課前的提問,不僅能夠使學生對知識起到反覆記憶的目的,還能對自我進行檢測。其次,教師要在複習中善於引導學生把相關知識進行比較,分散知識進行分類歸納,分清它們之間的聯絡與區別。這不僅能夠使學生將知識系統化、條理化、結構網路化,更易於學生對整個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從而使印象更深刻,記憶更加持久。最後,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好複習的課後再總結,將日常中常出錯、易出錯的題型進行彙總,建立自己的錯題集。由於學生在初中階段的自學能力還不夠強,課業任務重,因此,教師要想提交複習課的教學效果,就需要在課前做好每一刻的精心備課,並善於從學生的反饋和自己的教學實踐中進行反思,然後再整理,適時反饋給學生。此外,教師還可根據每次測試的結果進行分析,找出失分點、原因等,並將錯題整理成專門的試卷,有針對性地進行及時加強鞏固。

  作者:樑婷婷 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第七中學

七年級生物學下教學設計
生物七年級下冊教學設計
相關知識
初中七年級生物下冊教學設計
初中七年級地理上冊教學設計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下冊教學計劃3篇
七年級生物下冊教學總結
七年級生物下冊教學工作總結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下冊教學計劃
七年級生物下冊教學案例
最新七年級生物下冊教學計劃
最新七年級生物下冊教學計劃
七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