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愷之的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顧愷之是東晉非常著名的畫家和作家,他被成為中國繪畫和書法的鼻祖。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傳說顧愷之一生下來他的母親就去世了,他從小是被奶媽撫養長大。顧愷之因為非常聰明,又很活躍,大家都叫他為小虎子。小虎子跟其他孩子一樣,經常跟小夥伴一起玩耍。有一天,小虎子聽到別人在叫媽媽,他突然想到自己怎麼從來都沒有看見過媽媽,於是就跑到家中問父親。父親先是騙他說媽媽回外婆家了幾個月之後回來,但是小虎在盼了好久都沒有回來。父親只能告訴小虎子,你的母親死了回不來了。小虎子讓父親給他講母親的容貌形態,之後他便把父親說的話記在了心中。

  在等到小虎子長大了點,他想要給母親畫像,父親覺得這是不太可能的事,因為小虎子都沒看見過自己的母親。小虎子照著父親說的開始畫起了母親的畫像,剛開始父親認為畫哪哪不像,但是慢慢的手足像了,臉像了,身材像了,後來全身都像了,唯獨眼睛不像。小虎子並不灰心,天天畫眼睛,連續經過一年的時間,眼睛終於也像了。從此,顧愷之最拿手的畫眼睛的功夫也就這樣出名了。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得到一點啟示,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學會堅持,顧愷之畫眼睛花了一年的時間,他用自己的經歷來告訴我們什麼叫做“持之以恆”。

  顧愷之的作品

  《列女仁智圖》是東晉顧愷之的作品之一,此作品為南宋的摹本。孫光祿大夫的《列女傳》是《列女仁智圖》的取材來源。全書主要是寫婦女的道德行為給國家帶來的影響和後果,分別有好和壞兩個相反的道德方面來進行描述。此圖就是摘取了其中的“仁德卷”來進行繪畫創作。

  在《列女傳》中的仁智卷一共有15個小故事,但是在《列女仁智圖》中卻只有7個故事是儲存完整的,另外3個故事只儲存了一半,還有其餘的5個故事則全部已經遺失。在完整的故事中,可以看到主要有描繪到漢代時期男子和女子的穿衣制度,比如男子在頭上要戴上進賢冠,身上要穿有曲線的大袖袍,腰上要佩戴綬帶並且要掛上長劍;女子頭上要梳著垂髾髻,身上要穿深色的衣服,眉毛的顏色要硃色,這是模仿趙飛燕的新妝,這些也可以體現出當時的穿衣風俗和穿衣習慣。又比如所乘坐的馬車被稱作是“軺車”,這也是漢代特有的規格。這些細節都描繪得非常到位並且沒有錯誤,與出土的石像、壁畫中所看到的景象都可以相互對應起來。

  據《漢書》上的記載,劉向向漢成帝上呈《列女傳》的時候,還另外呈送了《列女頌圖》,並且把這個畫成一個屏風。在漢成帝的妃子班婕妤的詩中也曾經提到過自己在宮中看到過《列女傳》。並用其中的要求來告誡自己。

  顧愷之的三絕是什麼

  顧愷之博學多識,擅長於山水畫和人物畫,他的繪畫作品注重傳神,主張以形寫神。山水畫在他的紙上渾然天成,人物畫在他的畫筆下栩栩如生。根據史書的記載,當時的人稱他為三絕,分別是畫絕、文絕和痴絕。

  《顧愷之三絕》的文言文中,主要寫了顧愷之三絕的主要內容,詳細介紹了他會被稱為三絕的由來。下面來看一下文章大致的內容。

  顧愷之字長康,是東晉無錫人。顧愷之既有學識又有才氣,人們問他關於會稽山的山和水的形狀和外貌,顧愷之便說:“千山秀麗,萬水爭流。草和樹木朦朦朧朧,就像是雲朵和彩霞。”顧愷之非常吃甘蔗,都要先從根部吃起,人們感到好奇,他說這樣才會漸入佳境。

  顧愷之尤其擅長於繪畫,而且畫得出神入化。謝安非常其中他,認為自古以來沒有人能跟他比。每次所畫的人狀,在當時都是非常有名的。曾經畫裴楷的肖像,在臉頰上加上三根毛,看的人覺得非常有神韻。

  顧愷之又十分相信小法術,認為求它必定就能得到。有人曾經給他一片柳葉來欺騙他:“這是蟬用來遮蔽自己身體的,你用來遮蔽自己,別人就看不見你了。”顧愷之很高興,拿它來遮蔽自己的身體,以為別人就看不見他了,所以非常珍愛這片柳葉。

  因此,世上的人稱他有三絕:才絕、畫絕和痴絕。

 

歷史上的無字碑
顧愷之有什麼故事
相關知識
顧愷之的故事
顧愷之的故事有哪些
顧愷之的簡介及故事
數學家祖沖之的故事
成語三顧茅廬的故事
書法家王獻之的故事
三顧茅廬詳細故事_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
祖沖之的著作是什麼_祖沖之的故事
大書法家王羲之的故事
王獻之的故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