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嵇康的散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嵇康是著名的魏晉名士,那關於他的散文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篇,希望你們喜歡!

  篇1:嵇康:含笑飲砒霜

  說到中國文人的死,從來沒有一個像嵇叔夜那樣,帶給我如此巨大的震撼。說他是“含笑飲砒霜”未必完全正確,可是卻是同樣的從容面對死亡。

  喜歡這個男人,很久了。為著自己不知道的理由,或許只是為了他身上“疏狂”的感覺吧,不能否認,這一點,和痴情一樣,對女子有很大的吸引力。

  ***一***山陽舊侶

  漢魏晉風骨是渾然天成的,所謂“真名士,自風流”,這是一種已然超脫形體禁錮的力量,也是這個時期文人的氣度的匯合。其中為人熟悉的,早期莫過於“建安七子”,到了正始時期,出現了7位名士,《魏氏春秋》中記載:“康內居河內山陽縣、與陳留阮籍、河內山濤、河內向秀、沛國劉伶、陳留阮咸、琅邪王戎友善。常遊於竹林,號為七賢”,也就是我們後人所說的“竹林七賢”。

  說起他們的結交,也頗為風雅。有這樣一個版本:

  嵇康好竹,於居所植竹林數畝,林中結竹舍,以至一切物事皆為竹所成。某日,阮籍來訪,康不欲見,乃於桌上書拒客詩一句,納身於內,詩曰:竹林深處有籬笆。阮籍見無人出招,以為康未歸,正道掃興,偶睹桌上詩句,墨跡猶新,乃提筆續為:籬笆難擋笛聲轉。乃操桌上竹笛遣興,須臾,林外有人大笑,原是山濤、劉伶、阮咸、向秀、王戎五人相偕來訪,見桌上詩句,盡皆感興,乃為聯句,得七句詩云:

  竹林深處有籬笆,籬笆難擋笛聲轉。笛聲換來知音笑,笑語暢懷凝筆端。筆筆述志走詩箋,筆筆錄下珠璣言。箴語共話詠篁句。

  嵇康於內室見眾人無去之意,只得出來相見,見聯句之中,句首皆關竹字,知俱為愛竹之人,乃為其完曰:篁篁有節聚七賢。

  這七人中,嵇康志遠而疏,不事權貴,潔身自好,鐵骨錚錚;阮籍志氣弘放,任性不羈,愛憎分明,因為內心的矛盾,導致他言語癲狂,行止放浪;山濤知人善任,廉潔清正;王戎不拘禮教,善於識人,字字珠璣;阮咸狂蕩放誕,蔑視名教,常有驚人之舉,而其對音律琴藝造詣之高深,令人不能望其項背;劉伶玩世不恭嗜酒如命,是位名副其實的酒徒狂士;向秀達觀超脫,淡泊寧靜,深得老莊玄學真諦。

  七個人的志趣相似,因此常聚于山陽縣的竹林之下,肆意酣暢。只是在那個***的時代,文人墨客都是統治者的棋子,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這七個人的名聲又是如此之大,自是不能從宦海之中掙扎而出的。

  確實,很快的,竹林七賢就因為政局波瀾而各散東西,嵇康遇害,向秀、阮咸、阮籍被迫入仕,山濤,王戎投靠朝廷……

  昔日的山陽舊侶,終是敵不過幾度人生秋涼,那山裡的竹葉,最終還是一片片的凋零,隨風遠逝,只留那依稀帶著酒香的竹風,記載著他們的悲歡往事……

  ***二***大好男兒,可是疏狂

  說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可以稱之為“疏狂”的人,大概就是那位“鳳歌笑孔丘”的楚地狂人接輿了。叔夜也有句為“非湯武而薄周、孔”,可是意思卻完全不一樣。

  嵇康:字叔夜,魏晉時期人,曾任中散大夫。堪稱“竹林七賢”的領袖人物。關於他的性格,他自己在文章中寫道“剛腸疾惡,輕肆直言,遇事便發。”

  《世說新語》中也記載了這樣的一個故事:***阮***籍又能為青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及嵇喜來吊,籍作白眼,喜不懌而退。喜弟康聞之,乃齎酒挾琴造焉,籍大悅,乃見青眼。

  嵇舒夜是個很真率的人,從不為世俗禮教所拘束。常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他十分明瞭自己的性格。反之,他也很清楚自己的弱點,而他卻始終不會或者說是根本就不願意去隱藏。這一點,就如同他雖然知道人要長壽,必須摒棄喜怒哀樂種種情緒,卻亦知曉他自己是所不到的一樣。

  這種擇善而固執,逆潮流而走的清醒,被他延續到政治上,最終成為他後來被害的根苗。

  任何一個統治者最懼怕厭惡的,除了推翻他政權,另一個,就是文人的那不受控制的筆桿,尤其當這個人聲名遠揚卻又不願為己所用之時。

  憤世嫉俗,這個性格上的致命弱點,最終為嵇康招來殺身之禍。可是,這也是他“剛腸疾惡,輕肆直言”的一生中最明亮的一面銅鏡。

  常說魏晉風骨,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組成因素,大概就是容貌了。魏晉那時候的名士,從現在流傳下來的人中間看去,大多數都是氣質出眾的。而嵇舒夜,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關於他的相貌,在《世說新語》和《晉書》中都有記載。

  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見者嘆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或雲:“肅肅如松下風,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為人也,巖巖若孤鬆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

  康長七尺八寸,偉容色,土木形骸,不加飾厲,而龍章鳳姿,天質自然。正爾在群形之中,便自知非常之器。

  有人語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答曰:“君未見其父耳。”

  ——《世說新語·容止》

  向秀在《思舊賦》裡說嵇康“博綜技藝,與絲竹特妙。”他有兩個愛好,一是彈琴,第二個呢,比較特殊,就是“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打鐵。

  魏晉人大多是特立獨行的,那種真實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每次看到向秀在旁邊為他拉風,就覺得向秀很可愛,卻說不出來為什麼。

  “性絕巧而好鍛,宅中有一柳樹甚茂,乃激水環之,每夏月居其中以鍛。”這一點,就和古代的文人的羸弱形象大大不同,他斷斷不是我腦海裡經常出現的那一類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相反應該是很有男子氣魄的。

  而另一個愛好呢,嵇舒夜在《琴賦》中曾提到“餘少好音聲,長而玩之。”他最擅長的,也是他最喜歡的就是古琴了。思假物以託心,確實,他的一生也是在琴絃上跳動著。他的人,也如同一把琴,高貴而古樸,人心如其聲,時而清越,時而高亢,時而剛腸疾惡,時而脫俗不理世事。他的生命,亦如同琴絃一樣脆弱,在不經意時,已到了弦絕人亡之時。

  而他的靈魂,更是融在了琴聲裡,融進了他的詩裡,在時間的流水中劃過一道清逸脫俗的剪影,

  嵇康的妻子長樂亭主是曹操的孫女,總覺得他的婚姻也帶著點政治反抗的意思。當時,曹氏只是一個傀儡,真正的掌權者是司馬家族,而他一代名士,卻偏偏娶了這樣一個女子,真的是公開和司馬昭作對了。

  不過,反過來看,雖然沒有實權,但是曹氏畢竟是貴族。魏晉時期的門閥觀念是深入人心的。長樂亭主甘願下嫁,也正好證明了嵇康真的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男兒。

  嵇叔夜的那種不為禮教而束縛疏狂,是發自靈魂的,並且用他所有的生命去實踐,這樣自然就比後世那些自我標榜,外表修飾的人要瀟灑從容的多。

  疏是遠離塵世超脫,而狂又是他性格中可以稱之為任俠的一面。

  將這兩點集於一身,而又能如此收放自如,放眼整個歷史長河,嵇康真的可以稱得上世無其二。

  也正是因為如此,才能使他在中國文壇上屹立千年而不倒,而他的風範更為世代所敬重。

  站在魏晉風塵之外的我們,更是隻能仰望,卻無法企及。

  ***三***山雨欲來風滿樓

  越明教而任自然,嵇康是很注重自己的本性的,就像當山濤推薦他去做官的時候,他立即和他斷絕了往來。他之前曾說過:“所與神交者,惟陳留阮籍,河內山濤,豫其流者河內向秀……”可是,他決不容許任何人干涉他去追求超脫飄逸的生活,即使是他最親密的朋友也一樣。

  “君子之行賢,不察於有度而後行也;任心無邪,不議於善而後正也;不論於是而後為也。”嵇康的行事的準則就是沒有準則,這種真性情,貫穿了他整個人生。

  嵇叔夜的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即《與山巨源絕交書》。山巨源就是山濤,竹林七賢之一,同時也是他的摯友。而這篇文章,是寫與山濤的絕交信,是他的一道無法疏解的心結,更是他桀驁不馴,憤世嫉俗的性格所閃現過的一道耀眼光芒。

  篇2:竹林七賢之嵇康

  去年年底寫了篇《竹林七賢之阮籍》後,這股魏晉風依然在內心如幟旌蕩,竹林七賢的生動形象總在腦子裡湧現晃動。本來帶孫子忙得無暇動筆,但為平伏這種內心欲動,也為答謝好友的鼓勵,再忙也得抽空提筆了卻這份心願,接著寫!

  本該最先寫上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嵇康, 他與阮籍並列,但就整體人格論之,嵇康在我心目中的地位要比阮籍高出許多,儘管他一生一直欽佩著阮籍,但我認為他的精神追求比阮籍更明確、更透徹,因此他的生命樂章也就更清晰、更響亮。 但反覆斟酌,還是先寫了阮籍,因為阮籍在曹魏、司馬氏血雨腥風政治鬥爭中僥倖存活,保全了自己,而嵇康就沒能,恰好,嵇康非常崇敬、欣賞阮籍為人處事作風。按當今流行語,阮籍就是嵇康的偶像,嵇康是阮籍的粉絲。再者,也合乎友們倡導生命是第一位的,若沒了生命就什麼都沒了的理念,縱使我不苟同其觀點,但多少覺得圓潤練達、全身而退還是為好。

  雖竹林七賢個個崇尚老莊,崇尚自然,追求理想境界,可政治鬥爭殘酷性他們是親眼目睹了的,因此均與官場持不合作態度,但在曹魏、司馬氏兩政治集團爭鬥的勝負漸漸明朗,在司馬氏咄咄逼人的高壓下,竹林七賢也分崩離析。最年長也是組織者的山濤與險些被殺***因是裴顏岳丈而被免***的王戎投靠了司馬氏集團,成了司馬氏的心腹。但嵇康崇尚老莊的理念純粹,又偏袒曹魏,加之性格剛烈骨鯁、鄙薄官場,統治集團怎會容忍?不殺他才怪哩!任何統治階級對危害其統治利益的,即使你是名士,殺你也絕不會手軟。

  嵇康,字叔夜,世人又稱嵇中散***曾在曹魏當權時官至中散大夫***,曹操的曾孫女婿。譙國銍縣***今安徽濉溪***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音樂家、書畫家,另外他還是有名的美男子,呵呵,還有一讓人不可思議、怎麼也不會聯絡一起的,他居然還是個鐵匠,靠打鐵為生。呵呵,筆桿與鐵錘也握了手。

  像這樣有才華,這樣帥呆了,卻是個自命不凡的鐵匠,恐怕歷史上絕無僅有。如今別說有才華,就是長得有點模樣,都會靠這過上滋潤日子,興許還會尋花問柳,哪還靠打鐵為生。這不,那位長得稍有姿色,演了幾部電影就自命不凡起來,折騰的讓其受傷害的老婆馬伊琍都告誡“戀愛雖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看來我寫嵇康的文章,友們,往下看,決不是那個文章。

  嵇康有多帥,那時沒有像如今有照片來印證,只能憑文字記載來感悟。 嚴謹的史載《晉書》寫到嵇康時都在他的容貌上花不少筆墨,這是史書上很少見的。說他已達到了“龍章鳳姿、天質自然”的地步。他的朋友山濤曾用如此美好的句子來形容嵇康: 叔夜之為人也,巖巖若孤鬆之獨立。其醉也,巍峨若玉山之將崩。 還有個故事也可側印其美: 嵇康的兒子嵇紹外出,英氣逼人,路人紛紛議論說嵇公子帥氣,這話傳到了西晉末年太尉、清談家王衍耳中,王衍聽後鄙夷道:“這些人都沒見過世面,跟他爹嵇康比,那小子根本就沾不著‘帥’字的邊兒!”看來嵇康確是美如宋玉,貌若潘安,只不過隱居山陽,要是如潘安那樣經過鬧市也會擲果盈車的。

  嵇康才華橫溢,著作等身,並涉獵廣泛。對老莊思想頗有研究,養生之道論及深厚;文學上洋洋灑灑, 善文,工於詩,風格清峻。其作品反映了他的思想理念及人格魅力,代表作有《養身論》、《聲無哀樂論》、《管蔡論》、《明膽論》、《難自然好學論》、《琴賦》、《懷香賦》等散文詩篇,除此,書畫也了得,其草書墨跡“精光照人,氣格凌雲”,只可惜他的傳世丹青畫作《巢由洗耳圖》、《獅子擊象圖》失佚了。

  這裡要多用點筆墨說說他的信。文人互相寫信很普通,可他寫的兩封信不普通,在於寫信公開與好友絕交,更在於其信的文學價值很高,尤其是《與山巨源絕交書》。若稍涉獵魏晉文學或略知竹林七賢,都會讀《與山巨源絕交書》的,但我還是在這兒囉嗦下。山濤,字巨源, 他當時在朝廷擔任著一個很大的官職,尚書吏部郎,因另有重用要辭職,朝廷要他推薦一個合格的人繼任,他真心誠意地推薦嵇康,雖事沒辦成,但還是傳到嵇康耳朵裡。這等事於一般人會感激不盡,可嵇康懷有“非湯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理念,怎能接受這番“好意”,倒覺得山濤並不瞭解他,甚或是對他褻瀆。於是就有了這封語言清峻犀利的絕交信。 信很長,但行文精煉斬截,引經據典表意志,絲絲入扣論品格,不時還諷刺挖苦山濤。這封信很快在朝野傳開,朝廷知道了嵇康的不合作態度,而山濤,滿腔好意卻換來一個斷然絕交,當然也不好受。但真正的朋友是絕交不了的,只是以絕交書來表達自己的意志罷了。事實上嵇康心中依然把山濤作為要好朋友,山濤也是一樣。嵇康臨刑前囑咐兒子嵇紹,找山濤伯伯去。他沒把兒子託付給哥哥嵇喜,也沒讓他去找自己尊崇的朋友阮籍,而是託付給山濤,可想他們之間關係有多鐵。之後確也是山濤把嵇紹撫養成才,成語“嵇紹不孤”就是印證。

下一頁更多等著你

鮑鵬山經典散文作品推薦
嵇康的故事五則
相關知識
關於嵇康的散文
關於健康的散文
關於嵇康的高考作文素材
關於勵志的散文精選
名家關於春天的散文
描寫樹林的散文關於樹林的散文
關於屈原的散文美文欣賞
關於落葉的散文詩
關於優美的散文隨筆精選
旅行優美散文_關於旅行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