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正楷碑帖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王羲之的作品在我國有較高的藝術價值,他的書法在我國的書法界有非常高的參考價值。那麼,關於王羲之的正楷碑帖,你欣賞過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作品。

  王羲之的碑帖作品


  作品1


  作品2


  作品3


  作品4


  作品5

  王羲之的楷書介紹

  王羲之的楷書,直接由衛夫人和叔父王廙傳授,屬於三國時魏國鍾繇系統。他在楷書方面的“俱變古形”,應該是相對於鍾繇的楷書風貌而言的。鍾繇的楷書真跡,當時王羲之能見到的很多,確有記載的有《尚書宣示表》。那是他的從伯父王導從琅邪帶到建鄴***今南京***後,又送給他的。後來,王羲之又將這本真跡借給了小他三十歲的王修。王修死時,其母將《宣示表》陪葬。所以,傳世的《宣示表》,實際上是王羲之的臨本。而這個臨寫的《宣示表》,與傳世的鐘繇的《薦季直表》,都是按官樣書式所寫的奏表,可以代表鍾繇的楷書風采。鍾繇的楷書還具有濃厚的隸書筆意,特別是漢末、三國時期的隸書中那種著意翻挑、飛揚的筆勢,在他的楷書裡十分明顯。但是,這種翻挑與飛揚的筆勢,在王羲之的楷書裡不見了,代之以回鋒收筆、規整勻稱的楷勢。

  作為初具規模的楷書,鍾繇楷書的筆畫形態,有的長而逾制,有的臨時從宜,一字之內,筆畫之間的結構關係尚不明確,因此,規範不全,結合鬆散,豎短橫長,狀似扁隸,有橫張之勢。這類態勢,在王羲之楷書中已大為改觀。王書將縱向筆畫向下伸引,使其挺直,用筆內擫,其他點畫對稱呼應,所以有縱展之勢。王羲之的用筆,一改鍾書的隸筆起止,在起筆處有挫衄的按筆動作,多以方筆入紙;而收筆處不著意折筆重按,而是輕提回帶;在運筆速度上是緩前急後;在筆畫形態上求其勻整遒勁,勢如列陣。經過這樣的改造,楷書字型在王羲之手裡,筆畫之間的配置關係基本確立,結體變橫張為縱展,規整勁健,雍容爾雅,儀態大方。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化。經過這一鼎改,王羲之將楷書引入了端莊而生動的“今體”階段。而這個變化的最終完成,則是在法度森嚴的唐朝。

 

王羲之鋼筆楷書字帖
王羲之正楷字帖
相關知識
王羲之正楷碑帖
王羲之正楷字帖
王羲之正楷字型
王羲之正楷字鋼筆圖片
王羲之草書字帖
王羲之小楷道德經作品
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楷體書法作品欣賞
王羲之小楷黃庭經
王羲之小楷代表作
樂毅論王羲之小楷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