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是哪個國家的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0日

  孫臏是春秋戰國末期的著名軍事家,晚年著有《孫臏兵法》留世,他的軍事理論影響了後世眾多的軍事將領和統治者。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孫臏的先祖原姓陳,是陳國人,在齊為官時因伐莒國立功,被當時的齊國君賜予孫姓,分封在樂安。後世子孫孫武為避開齊國的內亂出逃到吳國,孫武就是助吳練兵伐楚之後又隱退著書的兵聖孫子。孫武之後再傳數代乃有孫臏,孫臏是孫武的後代,兩人皆是兵家傑出代表。

  孫臏出身于山東陽谷一帶,年少之時與龐涓一同師從鬼谷子,下山之後在魏國被龐涓所害,遭受了臏刑致使雙腿殘疾,靠著裝瘋僥倖逃得一命,之後在齊國使者的幫助下成功逃到齊國。

  孫臏至齊,被齊威王拜為軍師,輔佐訓練齊軍。

  公元前354年,趙國都城邯鄲被魏軍包圍,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命田忌領兵救趙,孫臏為軍師一同隨軍前往。孫臏向田忌獻策,率齊軍直驅魏國首都大梁,圍趙魏軍不戰自退,這就是歷史有名的典故“圍魏救趙”。田忌依計行事,果然在桂陵以逸待勞大敗魏軍,還俘虜了魏軍大將龐涓。

  公元前342年,齊國與魏國再度開戰,田忌用孫臏“減灶”計策,引龐涓輕騎追趕,在馬陵埋伏魏軍,龐涓身死,魏軍再敗。經此二戰,齊國聲威大震,得以稱霸中原以東,有成就霸業之象。

  孫臏的故事

  孫臏是田忌賽馬的策劃者,他用自己的謀略為當時的齊國大田忌贏得了三場賽馬中的兩場,並最終贏得了齊王的賞識。

  孫臏和師兄龐涓都是師從鬼谷子,不過比起龐涓,孫臏要正直好學的多,在龐涓接受魏國的重金招賢后,孫臏還在跟隨師父鬼谷子潛心學習兵法,所以,孫臏的兵法造詣是在師兄龐涓之上的,孫臏在魏國受到龐涓的陷害,被囚下獄,還被剜去雙足,臉面刻字,身心受創,他自強不息,身殘志堅,逃出魏國,投到齊國大田忌的門下。

  當時的齊國貴族們喜歡聚眾賽馬,他們把自己的馬分為三類,上等馬,中等馬,下等馬,所有參賽者都按上等***一場,中等***一場,下等***一場,以三局兩勝制定輸贏,然後再出資下注,這個娛樂活動非常受貴族們的歡迎,就連當時的齊國國主齊威王也愛好此道。

  一次賽馬時,田忌帶上了孫臏,孫臏在觀察到賽馬的規則後,另闢蹊徑,讓田忌打破常規,不用同等級的***試,而是用下等***他們的上等馬,用自己的中等***他們的下等馬,用自己的上等***他們的中等馬,這樣下來,一輸兩贏,還是贏得最後的下注,這樣的賽馬策略引起了轟動,這也是孫臏軍事思想的體現,為顧全大局,可以有小的犧牲,只要最終結果保全了。這次賽馬的成功也讓田忌把孫臏推薦給了齊威王,孫臏得以受到齊王的重用

  經此一戰,孫臏聲名鵲起,孫臏兵法受到世人推崇,當時的人們皆傳習他的兵法。

  孫臏為什麼裝瘋

  孫臏和龐涓是同門師兄弟,都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奇人鬼谷子的弟子,都是兵家的代表人物,兩人先後投奔魏國,卻因為龐涓的嫉妒,兩人的人生走向完全相反,他們倆的故事流傳了千年,十分具有現實意義.

  龐涓先於孫臏來到魏國,他受到魏國的重金招賢的引誘,不顧學業未成,投奔到魏國,想要建功立業,身為鬼谷子弟人的龐涓,也是有真才實學的,他幫助魏國打贏了幾場仗,讓魏國的周邊小國紛紛附庸,魏王對龐涓十分禮遇,在孫臏沒有到魏國前,龐涓的日子還是很好過的,功名財富都已擁有,但是對於人才不嫌多的魏王,在得知鬼谷子另一弟子孫臏還在山上求學時,派使者帶上重金豪禮相邀,請孫臏到魏國發展,而孫臏知道龐涓在魏國,就答應下山入仕,卻不想,讓才能在自己之下的龐涓感到的威脅.

  心胸狹隘的龐涓,沒有讓孫臏有機會超越自己在魏國的成就,他決定先下手為強,除掉孫臏這個心腹之患,設計汙衊孫臏是齊國的細作,讓當時齊魏緊張的魏王大為憤怒,孫臏被處於極刑並被囚禁在魏牢裡,在意識到這全是龐涓的詭計時,孫臏不得不靠裝瘋賣傻,來矇蔽龐涓,自己已是廢人一個,不會對他造成威脅,一個雙足不能行走,臉面刻著字的瘋子,就是一個完全的廢人,這才逃過了龐涓的迫害。孫臏這樣的裝瘋行為,是忍受常人不能忍的絕境,這才會有後來的報仇雪恨的機會。

  

曹魏名將徐晃簡介
三國軍事家諸葛亮生平簡介
相關知識
孫臏是哪個國家的
世界上最長的國歌是哪個國家的
別克汽車的品牌是哪個國家的
哲學家泰勒斯是哪個國家的
哲學家斐洛是哪個國家的
哲學家本雅明是哪個國家的
哲學家馬克思是哪個國家的
亞里士多德是哪個國家的哲學家
柏拉圖是哪個國家的哲學家
海德格爾是哪個國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