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書法作品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蔡襄是宋代書法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書法觀點與書論思想承前啟後,具有典型的美學意義和學術價值。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你們喜歡。

  欣賞:

  1

  2

  3

  4

  5

  書法評論應理性:

  現在與許多關於書法的評論,有一些卻是十分精彩。但是,不得不說,有一些關於書法的評論確有一些欠缺理論。

  田蘊章教授的歐楷、行草都寫得非常好,他的每日一題、每日一字的教學方法也別開生面,但他在評價人的字的時候,就摻雜著很多個人成見,不夠客觀,難免讓人不舒服。在他的每日一題、每日一字中評價啟功先生的時候,他因為見到啟功先生寫字沒有懸腕,就一葉知秋的認為啟功先生的懸腕能力不夠,如果他見過啟功先生懸腕揮毫的視訊的話,不知他是否還會如是說?因為啟功先生給他題的展會標是小字,需要放大,他就想當然的說啟功先生可能沒有寫大字的功夫,如果他見過啟功先生在榮寶齋試筆寫的鵝字的話,不知他說的大字是多大?在評價啟功先生的書法水平時,他的評價是縱向評價啟功先生的書法水平只相當於民國中期的水平,這讓人聽得一頭霧水。民國中期的水平是什麼水平呢?這樣說的話,後期的書家就一定達不到前期的水平嗎?

  田蘊章先生的字的確很到家,也的確有功夫。但從每日一題、每日一字中看到,他的字撇劃有力不到頭的感覺。因為沒有寫過歐楷字,不知這種感覺是不是正確,當時以為或許歐楷就應該是這樣寫吧。有一次從網上見到歐陽中石先生講授歐楷九成宮時,看到歐陽中石先生的示範,撇劃筆筆力達端頭,知道以前的感覺或許是正確的。這樣說,並不是說啟功先生各方面都好、歐陽中石先生全都正確,也不是說田蘊章先生不對,只是談談自己的看法而已。歐陽中石先生在講授歐楷九成宮時,也許是示範的需要吧,其選的筆和書寫的姿勢,對臨寫楷書字來說,並不合適,他寫的示範字不如田蘊章先生寫的準確,但他講清了臨好字的方法。趙孟頫在蘭亭十三跋中有一段論用筆和結體的話。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這段論筆法和結體的話,本無過錯,說明了筆法是基礎,萬變不離其宗的;結體是個性,千變萬化皆出於此的道理。啟功先生卻不以為然,說:“趙鬆雪雲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竊為其不然。試從法帖中剪某字,如八字、人字、二字、三字等,復分剪其點劃,信手擲於案上,觀之寧覆成字?又取薄紙覆於帖上,以鉛筆畫出某字每筆中心一線,仍能不失字勢,其理詎不昭昭然哉”。看完這段話,不僅沒看出其理昭昭然,而且有點丈二和尚了。

  

陳維成書法家
曹霸到底是哪個朝代的畫家
相關知識
蔡襄書法作品
蔡京書法作品欣賞
蔡京書法作品
蔡京書法作品大全
蔡勇書法作品
蔡襄的書法作品
蔡襄書法代表作品
蔡襄優秀書法作品欣賞
蔡國聲書法作品
蔡禮禮書法作品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