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有結婚的嗎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康德,是德意志著名的哲學家,古典哲學的開創者,是唯心主義與康德主義的開啟者,在西方思想界具有巨大的影響力。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這是一句流傳了很久的話,身為一個哲學家,康德的一生並沒有結過婚,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沒有婚姻觀,相反,對於婚姻觀他有著很強的個人觀點。

  康德一直過著很刻板的生活,終身未娶的他,一天只吃一頓飯,深入簡出的,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哲學,但這並不意味著他不懂得享受生活,他有著很豐富的業餘生活,比如打牌,聽戲或者聽音樂會。他每天都邀請朋友一起吃飯並討論一些學術上的話題。

  他的愛情始於凱塞林克伯爵夫人,他暗戀著這位夫人的時候,身份是該夫人的兒子的私人老師。伯爵夫人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寡婦,為了能夠多看她一眼,他每天都準時去給伯爵的兒子上課,後來這位夫人嫁給了另一個貴族,康德為此很傷心,他辭掉了工作。暗戀失敗的他開始致力於自己熱愛的哲學事業,並且開始形成自我的婚姻觀。

  康德很早就知道愛情給人帶來的激情與歡愉維持的時間是有限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改變的,最後冷卻變質後,兩人之間的信任就會轉換為親情,也只有這樣,夫妻之間的感情才能長久。這樣的愛情雖然在激情消磨殆盡後,就只剩下親情,卻也是平凡的,同時很值得人細細體味。

  康德一生未娶,關於這方面的原因,他自己的說法是:“當我需要女人的時候,我卻無力供養她;而當我能供養她時,我卻再不需要她了”。這句名言也就代表了康德的婚姻觀。

  康德簡介

  哲學家康德全名伊曼努爾·康德,生於公元1724年的4月22日,是德意志著名的哲學家,也是德國古典哲學的創始人,他的學說對近代西方哲學有非常深遠的影響,也是他開啟了德國唯心主義和康德主義等其他流派。

  康德的父親是一個馬鞍匠,康德的父親和母親都是信仰新教的虔誠派的教徒,虔誠派非常強調宗教精神,也非常重視虔誠的信仰感情,所以康德從小的精神世界就受到很深的虔誠派的影響。上學後,學校的教育改變了康德的宗教態度,所以他的宗教哲學其實就是對虔誠派的一種反動。1740年康德進入柯尼斯堡大學讀書,後來因為家境貧寒,直到1748年才正式畢業,畢業後康德去了柯尼斯堡附近的小鎮當家庭教師。一邊學習一邊教書的他,思想漸漸走出柯尼斯堡,他的學生也越來越多。

  1770年,康德獲得了柯尼斯堡大學邏輯學與形而上學的教授的職位,當上教授後,康德十年來都沒有發表文章,而是在潛心致學。1781年,康德發表《純粹理性批判》,這本書奠定了康德在哲學史上不朽的地位。

  康德被稱為是啟蒙運動時期的最後一位主要哲學家,也是德國思想界的代表人物。因為是他迪奧和了笛卡爾的理性主義與培根的經驗主義,所以康德被認為是繼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之後的,最具影響力的西方思想家之一。1804年2月12日,康德在柯尼斯堡去世。

  康德哲學理論

  康德哲學理論的一個基本出發點是他認為將經驗轉化為知識的理性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如果沒有先天的範疇,我們是無法理解世界的。康德的這個理論是結合了英國的經驗主義和歐陸的理性主義的成果,對度過唯心主義與浪漫主義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康德哲學在框架上的分析命題是主語包含謂語的命題,綜合命題是主詞不好擴謂語的命題分析命題都是先驗命題,綜合命題大多都是後驗命題,但是存在先驗綜合命題,這也就論證了數學的可能,康德認為這些事可以推演到形而上學的領域的,即在物自體和現象界是存在這樣的調和性的概念的,所謂調和性的概念就是他所謂的純粹理性將之類推在實踐中就是實踐理性,若是將它類推在審美中,就變為了批判力。

  康德的三大批判構成了他的哲學體系,這三大批判分別是純粹領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純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問題是自從柏拉圖以來的形而上學的問題是無解的。純粹理性批判研究的是人類如何認識外部世界,而判斷力批判主要回答的是我們可以抱有怎樣的希望。

  

約翰洛克的簡介
赫拉克利特的小故事
相關知識
康德有結婚的嗎
屬虎的今年結婚好嗎有哪些知識
用於結婚的經典對聯有哪些
有關結婚的謎語
現代人不結婚的原因有什麼
古代結婚的詩詞有哪些
有關結婚的經典句子
結婚的禮儀有哪些
有關結婚的情景英語對話
有關結婚的簡訊請柬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