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會戰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衡陽會戰是抗日戰爭史上國軍正面交戰時間最長的城市攻防戰,守軍在孤立無援且敵方兵力六倍於己的條件下堅守城池47天,戰況慘烈,震驚中外,有“東方的莫斯科保衛戰”之稱。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衡陽會戰分析

  中文名稱:衡陽會戰

  參戰部隊:國軍、日軍

  戰爭結果:中國戰敗,但以少戰多重創日軍

  時  間:1944年6月23日~1944年8月8日

  地  點:湖南衡陽

  人  物:方先覺 橫山勇

  衡陽會戰詳情

  日軍第一次總攻

  1944年6月23日拂曉,日軍第68、116師團撲向衡陽,中國抗戰史上最悲壯、最慘烈衡陽大戰的序幕正式揭開。雙方激戰至6月27日,日軍在付出巨大傷亡後,攻佔了衡陽外圍陣地,陣地上的中國守軍連伙伕在內,無一人逃跑、投降,全部戰死。6月28日,日軍調上了預備隊,對衡陽發起了第一次總攻,在飛機、重炮的掩護下,日軍如潮水般一波一波發起衝鋒,並對中國守軍施放了毒氣。雙方展開激烈的攻防拉鋸戰,經5晝夜幾乎連續的搏殺,日軍停止了進攻,中國守軍挫敗了日軍的第一次總攻。

  日軍第二次總攻

  7月11日,得到了野炮四個大隊、迫擊炮二個大隊的增援的日軍攻城部隊開始了對衡陽的第二次總攻,慘烈的攻防戰又開始了。7月13日,中國守軍擊斃日軍 120聯隊聯隊長和爾大佐,經過連續9晝夜的血戰,日軍68、116師團以傷亡8000人、陣亡聯隊長1名、大隊長6名、幾乎所有的中隊長的代價,只攻佔了衡陽防線的一線陣地,日軍的第二次總攻又遭慘敗。中國守軍也傷亡4000餘人,失守的陣地都打到最後一人。79軍、62軍火速增援衡陽,20日已打到衡陽郊外,不料日軍正好在此時停止對衡陽的總攻,轉而全力阻擊並反擊中國援軍,79軍、62軍被迫後撤。

  日軍第三次總攻

  衡陽久攻不下,橫山勇又調派了58師團、13師團二個主力師團,增援68、116師團。這時守城的中國第十軍的有生力量已經基本消耗殆盡,輕傷員、馬伕、伙伕統統上了火線。日軍合四個師團之力對衡陽進行了第三次總攻,最後的血戰到來了,第十軍傷員已過8000人。衡陽中國守軍第十軍與下屬各部的通訊聯絡電話線都被日軍飛機、重炮炸斷,已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各部處於各自為戰狀態,衡陽的陷落己是時間問題了。方先覺向軍委會發出了“……來生再見” 的最後一電,然後拔槍自戕,一旁的副官眼明手快,將***擊落,槍響未擊中。這時,第三師師長周慶祥進來報告說:“軍長,我已以你名義下令掛白旗了”方先覺對援軍遲遲不到,讓第十軍孤軍血戰,已心存不滿,經反覆考慮說”那只有這樣了,不是我們對不起國家,是國家對不起我們。不是我們不要國家,是國家不要我們。”命參謀長起草了投降條件:1.保證官兵生命安全;2.收容治療傷兵,鄭重埋葬陣亡官兵;3.第十軍保留建制,不出衡陽,就地駐防。當晚,方先覺與日軍68師團長堤三樹男正式談判,日方向第十軍的頑強戰鬥意志表示敬意,並完全同意所有的條件。歷時47天的衡陽之戰落下了帷幕。

  衡陽會戰的意義

  第一,它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大大延緩了日軍“打通大陸交通線”戰役的步伐程序,加劇了日本內閣的危機,並最終導致了東條內閣的垮臺。衡陽一戰中,敵人傷亡慘重,其中“以京都、大阪為中心的兩個師團幾乎遭到毀滅性的打擊”。由於中國軍隊利用地形,建築了堅固的工事,比日軍戰死的人要少得多,大約是日軍的1/3左右”,我第10軍確已向罪惡的侵略者索取了3倍以上的代價。因此,衡陽之戰,“在我雖敗猶榮,在敵雖勝不武”。

  第二,衡陽保衛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信心,展示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捍衛祖國民族獨立的愛國主義精神。衡陽之戰,日軍原擬定3日之間結束,而實際卻延宕了47天,衡陽戰役結束後,敵人整理裝備了將近1個月,才重新發動攻勢。當時的重慶《大公報》發表社論稱:“衡陽雖以陷落敵手,衡陽守軍的戰績尚在!全國人都應慚愧對國家太少貢獻;而凡是中華軍人必更普遍反省自己的決心與努力是否也如同衡陽守軍,我們以為衡陽之戰貢獻至大,不僅向敵人索取了代價,也給中國軍人做了榜樣。”
 

浙贛會戰簡介
關於金融公司審計通知的範文
相關知識
衡陽會戰簡介
波爾塔瓦會戰簡介
南昌會戰簡介
浙贛會戰簡介
衡陽會戰的結果怎麼樣
衡陽會戰的經過怎麼樣
鄱陽湖之戰簡介
中國茶文化研究會的簡介
廣東省茶文化研究會的簡介
世界摔跤協會的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