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百句讀後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4日

  國學是中華文化的集中體現,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誦讀國學,品悟中華文化,傳承民族精神,涵養民族修為,承繼民族智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篇一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于謙即使是千錘萬鑿,烈火焚燒也毫不畏縮,定要把清白留在人間的意志。做一個無比堅強、正直清白的人。

  正統十四年,蒙古族瓦刺率部攻入中原,發生土木之變,明英宗被俘,明朝危在旦夕于謙臨危受命,任兵部尚書,提出“社稷為重君為輕”主張,力阻南遷,親自指揮數十萬軍民進行了名揚青史的北京保衛戰,擊退瓦剌,在中國的歷史上,記錄了輝煌的一頁。于謙又升為總督軍務。後來英宗獲釋發動了奪門之變復辟,1457年2月,于謙又以“謀逆”之罪被冤殺於北京,1457年5月義子於康將於謙遺骸安葬在杭州西湖。真正意志堅定的,剛強的革命英雄不也是這樣,為了親人,為了民族,為了國家。他們甘願付出生命,緊要關頭,也毫不畏懼,毫不退縮。比如中國近代的革命英雄董存瑞,在執行攻擊國民黨守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時,炸燬了4座炮樓,5座碉堡,但由於炸橋型碉堡時有困難,他就毅然的肩負了爆破的任務,由於沒有放置***的地方,他便用手托起了***包,用生命開闢了前進的道路。

  雖然我們不能保護北京,雖然我們不能擊潰勁敵,雖然我們不能炸燬堡壘,但是,我們應該有堅強的精神,不被困難嚇倒,努力奮鬥,共同建設我們美麗的祖國!

  篇二

  孔子是我國春秋時代的大教育家,他教過的學生不下三千,人們把他和學生上課時的交流記載了下來,這就是《論語》。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講的是學習的方法,它讓我們在學習後再溫習一遍,好好溫習了舊知識後,就會有新的發現,新的體會,就可以當老師了。我想起每到課間或回家後,我都會複習一下當天的內容,每次複習後,就會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體會,可總覺得還是有一些沒想到,所以以後我要常常複習,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要把自己討厭的東西給別人,不要讓別人來做自己所討厭的事。我想起有一次媽媽在我的碗裡舀了很多紅苕,我不想吃,就趕給了爸爸,讀了這一句話後,我在也沒有偷偷地把紅苕趕給爸爸了。我覺得我們應該學習魯迅先生,為自己想的少,為別人想的多,嚴於利己,寬以待人。如果人人都能學習魯迅先生,這世界該多麼的美好,多麼的和諧啊!

  通過學習《論語》,使我明白了:學習要講究方法;遇到困難,就得去克服它;還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道理。

  篇三

  讀完了《中華經典詩文》後,我深刻地體會到了古人的智慧,無論是在為人處世方面還是在生活、學習上,都飽含哲理,耐人深省。此外,書中把文言文分成了許多部分,有治學、交友、立志、仁義、誠信等。書中的詩詞都琅琅上口,別具韻味,有的氣勢磅礴;有的憂鬱傷感;有的清新典雅。

  《文公伐原》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守信的道理。故事講述了晉文公去征伐原國,他向百姓籌集了三天的糧食,並答應如果三天攻打不下原國就立刻撤軍。然而三天過去了,晉文公還沒有攻打下原國,於是他準備撤軍。這時,派去打探原國訊息的晉國間諜回來了,他對晉文公說:“原城內的守軍已經支撐不了一兩天了,我們還是堅持一段時間攻下它吧。”晉文公回答:“得到了原國卻失去了信用,以後如何命令別人?君王的信用是百姓的庇護,絕不能失信。”於是他帶兵撤離了。他的守信之舉卻感化了敵人,當晉軍還未離開原國時,原城的守軍就投降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一定要守信用,就像論語中所說的“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另一首宋詞,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我也十分喜歡。這首詩氣勢磅礴,特別是“大江東去,浪淘盡。”以及“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這幾句更是氣勢雄放,聲勢浩蕩。此詞結合瞭如畫的江山和英雄的偉業,使我身臨其境。

  “欣賞古文精髓,掌握做人道理”這是我讀這本書的感受。

  

國學經典進課堂感想心得體會
教學經典國學的感悟
相關知識
國學經典百句讀後感
國學經典書籍讀後感
國學經典史記讀後感
國學經典朗誦讀後感
讀國學經典孝道讀後感
國學經典論語讀後感
國學經典論語讀後感精選
中華國學經典論語讀後感
論語經典百句讀後感
國學經典叢書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