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沙面導遊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0日

  沙面是廣州重要商埠,歷經百年,曾有十多個國家在沙面設立領事館,見證了廣州近代史的變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參考!

  1

  沙面曾稱拾翠洲。在廣州城區西南,原是珠江沖積而成的沙洲,故名。 宋、元、明、清歷代為國內外通商要津和遊覽地。鴉片戰爭後,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後淪為英、法租界。現為廣州重要商埠。

  沙面是廣州著名的旅遊區、風景區和休閒勝地。綠化較好,有古樹150多株,空氣清新,環境衛生甚佳,可以稱得上是廣州的世外桃源。

  建築方面,多為19世紀末建造,並帶有西方風格,基本上都是文物建築。現在的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也同樣位於沙面島,這使得沙面島上有不少外籍人士在此辦公。 沙面島上有150多座歐洲風格建築,其中有42座特色突出的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風格建築,是廣州最具異國情調的歐洲建築群。 該建築群於1990年國家建設部、國家文物局、中國建築學會核定公佈為全國近代優秀建築單位。1996年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7年,國務院將沙面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區。

  大家印象:樹木茂密,很幽靜很有特色。而且儲存的很好,建築很有風格。你可以感受到喧囂城市中的寧靜,類似小型鼓浪嶼,不過缺少濃厚的商業氣息。浪漫愜意熱鬧。

  2

  在許多廣州人眼裡,沙面可能是廣州最有意思的地方,來這裡主要是看建築。這裡的建築向人展現著19世紀英法租界地的歐陸風情,環境極美,很適合漫步其中,抑或是文藝青年們拍照。

  因為處處都是風景,你時不時可以在這見到拍婚紗照的新人,可以感受到那份幸福。若有興致,也可以等到華燈初上,找一家咖啡館,沉思往事,遙望天鵝潭,別有一番情調。

  沙面的街頭巷陌漫布著雕像、涼亭、花圃、木椅和噴水池等西式街道的元素,島上有150多座歐洲風格建築,其中有42座特色突出的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風格建築,是廣州最具異國情調的歐洲建築群。

  比較知名的建築有:

  沙面大街2號-6號的樓房,俗稱紅樓,原是海關洋員華員俱樂部,高三層,紅磚砌築,南面和北面建有尖頂閣樓,仿19世紀英國浪漫主義建築風格。

  沙面大街54號的建築,原是匯豐銀行,仿西方古典復興建築風格,高四層,二層的外牆砌有通柱到三層頂,在西南面樓頂建有穹窿頂的亭子。

  沙面大街48號的樓房,是最具代表性的券廊式建築,高三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四周的走廊均為券拱形,外牆刷水洗石米。

  沙面大街14號的露德天主教聖母堂,規模雖小,結構簡單,但在其***處仍然為仿哥特式。

  3

  沙面,曾稱拾翠洲,因為是珠江沖積而成的沙洲,故名沙面。 沙面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市區西南部,南瀕珠江白鵝潭,北隔沙基湧,與六二三路相望的一個小島,有大小街巷八條,面積0.3平方公里。 沙面在宋、元、明、清時期為中國國內外通商要津和遊覽地。鴉片戰爭後,在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後淪為英、法租界。

  沙面是廣州重要商埠,歷經百年,曾有十多個國家在沙面設立領事館,九家外國銀行、四十多家洋行在沙面經營,粵海關會所、廣州俱樂部等在沙面相繼成立。

  沙面見證了廣州近代史的變遷,留下了孫中山先生、周恩來等偉人的足跡,沙面已成為我國近代史與租界史的縮影,沙面島上歐陸風情建築形成了獨特的露天建築"博物館"。 已被開發成國家5A級景區,是廣州著名的旅遊區、風景區和休閒勝地。

看過"  "的還看了:

廣州沙面景區導遊詞
廣州黃埔軍校導遊詞
相關知識
廣州沙面導遊詞
廣州沙面導遊詞3篇
廣州沙面導遊詞3篇
廣州景點導遊詞英文版
廣州塔的導遊詞
廣州從化導遊詞
廣州沙面旅遊攻略
廣州沙面景區導遊詞
寧夏沙湖導遊詞
銀川沙湖導遊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