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江大海潮形成的條件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28日

  “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這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詠贊錢塘秋潮的千古名句。那麼錢塘江大海潮是怎麼形成的呢|?小編在此整理了,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簡介

  觀賞錢塘秋潮,早在漢、魏、六朝時就已蔚成風氣,至唐、宋時,此風更盛。相傳農曆8月18日,是潮神的生日,故潮峰最高。南宋朝廷曾經規定,這一天在錢塘江上校閱水師,以後相沿成習,八月十八逐漸成為觀潮節。

  農曆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太陽、月球、地球幾乎在一條直線上,所以這天海水受到的引潮力***月球、太陽或其他天體對地球上單位質量物體的引力和對地心單位質量物體的引力之差,或地球繞地-月***日***質心運動所產生的慣性離心力與月***日***引力的合力***最大。

  跟錢塘江口狀似喇叭形有關。錢塘江南岸赭山以東近50萬畝圍墾大地像半島似地擋住江口,使錢塘江赭山至外十 二工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進難退,杭州灣外口寬達100公里,到外十二工段僅寬幾公里,江口東段河床又突然上升,灘高水淺,當大量潮水從錢塘江口湧進來時,由於江面迅速縮小,使潮水來不及均勻上升,就只好後浪推前浪,層層相疊。其次還跟錢塘江水下多沉沙有關,這些沉沙對潮流起阻擋和摩擦作用,使潮水前坡變陡,速度減緩,從而形成後浪趕前浪,一浪疊一浪湧。

  沿海一帶常刮東南風,風向與潮水方向大體一致,助長了潮勢。

  錢塘江的文化淵源

  錢塘江是吳越分野之地,其中杭州位於錢塘江南北兩岸,可稱“吳越並載之”。有相關證據表明,位於錢塘江南岸的杭州蕭山,是吳越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吳越文化是錢塘江文化的根基和母體。吳越文化“海納百川、相容幷蓄,聰慧機敏、靈動睿智,經世致用、務實求真,敢為人先、超越自我”的特徵為錢塘江文化的發展打下深刻烙印。錢塘江文化先天秉承了吳越文化的氣質。

  在錢塘江流域廣大的區域內還分佈著良渚文化、南宋文化、西湖文化等多個區域文化。他們千姿百態,具有明顯山水地域色彩,極富文化特色。作為玉文化的代表的良渚文化歷史悠遠,其“祥和、圖騰”的特點,為其增添了厚重而樸實的色調;南宋文化中的“世俗化、市井化”特色,與江河渡頭結合,便有了如七堡茶館、筧橋老街的風韻;西湖文化“精緻、和諧”的特徵也融進了錢塘江文化,誕生了《富春山居圖》這樣的鉅作;運河咿呀的搖擼聲與放排人的山歌共鳴。這些無不對錢塘江文化起著有益的補充和借鑑。錢塘江文化繼承了良渚文化和南宋文化的特色,在與西湖文化和運河文化的共融中又有著自身的創新和發展,同時更具“大氣、開放”的特質。

  錢塘江流域名人薈萃,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錢塘江流域湧現出科學家王充、文學家王國維、歷史人物孫權、陳碩真、當代畫家葉淺予、作家郁達夫、革命文藝家夏衍等。畫家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盡顯錢塘江山水的魅力。歷代無數名人遊歷錢塘江山水,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文。

  弄潮兒一詞,本是宋代錢塘江漲潮時,對“浮潮頭而戲弄”者的暱稱。弄潮兒指的就是朝夕與潮水周旋的水手或在潮中戲水的少年人。錢江潮聞名天下,弄潮兒勇搏激流、拼搏進取的精神逐步演化出 “弄潮兒”精神。“競奔不息,永立潮頭”正是這種精神構成了錢塘江文化的精髓和靈魂。

錢塘江的潮水是怎樣形成的
班超的故事有哪些
相關知識
錢塘江大海潮形成的條件
錢塘江是怎麼形成的
錢塘江是怎樣形成的
大理石形成的條件
海嘯形成的條件
海嘯形成的條件海嘯有什麼特點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形成的地質作用
大霧形成的條件大霧有什麼危害
大理市大理石礦藏形成的條件
大理市大理石礦藏形成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