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史記的成語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史記》作為一部體大思精的長篇巨集著,亦史亦文,從重視它的史學意義到發掘它的文學價值,從對它的簡短評價到長篇評論,經歷了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約法三章

  公元前206年,劉邦的軍隊最先到達霸上。秦王子嬰駕著白車白馬,用絲繩繫著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璽和符節投降劉邦。將領們有的說應該殺掉秦王。劉邦說:“當初懷王派我攻關中,就是認為我能寬厚容人;再說人家已經投降了,又殺掉人家,這麼做不吉利。”他把秦王交給主管官吏,就向西進入咸陽。劉邦想留在秦宮中休息,但被樊噲、張良勸阻。他下令把秦宮中的貴重寶器財物和庫府都封好,然後退回來駐紮在霸上。劉邦又召來各縣的父老和德高望重的人,對他們說:“父老們苦於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經很久了,批評朝政得失的要滅族,相聚談話的都要處以死刑。我和諸侯們約定,誰首先進入關中就在這裡做王,所以我應當為關中王。現在我和父老們約定三條法律:殺人者處死刑,傷人者和盜竊者也要依法治罪。其餘秦朝的法律全部廢除。所有官吏和百姓都像往常一樣,安居樂業。我到這裡來,就是要為父老們除害,不會對你們有任何侵害,請不要害怕。我所以把軍隊撤回霸上,是想等著各路諸侯到來,共同制定一個規約。”他隨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到各縣鎮鄉村去巡視,向民眾講明情況。秦地的百姓聽後都非常喜悅,爭著送來牛羊酒食,慰勞士兵。劉邦推讓不肯接受,對他們說:“倉庫裡的糧食並不缺乏,不必讓大家破費了。”人們更加高興,唯恐劉邦不在關中做秦王。

  :完璧歸趙

  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到秦國後,秦昭王在章臺宮接見了這位趙國的使者。藺相如首先把和氏璧獻給秦王,秦王看到和氏璧十分高興,之後隨手就把和氏璧遞給身邊的嬪妃和侍從們觀賞,眾人都為秦王得到這稀世之寶而高呼萬歲。

  此時,秦王卻好像完全忘記那十五座城池的事,絕口不提。藺相如看出秦王想耍賴,根本沒有交換的誠意,於是就走上前說:“和氏璧上面有塊瑕疵,請讓在下指給大王您看。”於是,秦王命人把和氏璧交給藺相如。藺相如拿到和氏璧後,後退了幾步站定,倚靠著宮殿裡的柱子,怒髮上衝冠,義正詞嚴地對秦王說:“大王想要得到這個寶貝,派使者送信給趙王。趙王為此特意召叢集臣商議,大臣們都說‘秦王一向貪婪成性,倚仗自己強大的武力,掠奪其他國家,此次必定是想用空話來騙取和氏璧,趙國恐怕連秦國的城池邊都摸不到’。於是,大家都建議趙王拒絕您的要求。而趙王則認為,平民百姓之間的交往尚且以誠信為榮,以互相欺騙為恥辱,何況堂堂的大國之間呢?而且因為一塊璧玉而惹得秦王您不高興,影響了兩國的友好關係,這是不應該的。因此,趙王鄭重地齋戒了五天,派在下手捧和氏璧來到秦國,還帶著趙王特地呈送給您的國書。趙國為什麼這樣做呢?那是尊重秦國,表示對您的敬意。如今,在下來到貴國,大王只是在這普通的宮殿裡接見我,禮節如此簡單,態度如此傲慢;您拿到和氏璧以後,又隨意傳遞給美人觀賞,卻隻字不提城池的事,這不是戲弄在下嗎?在下認為,大王並沒有交換的誠意,所以收回了和氏璧。如果大王執意逼迫在下交出和氏璧,那麼,在下將會把自己的頭顱與這和氏璧一同撞碎在這柱子上!”說完,藺相如緊緊握住和氏璧,斜視柱子,假裝做出要撞擊柱子的姿勢。

  :四面楚歌

  楚漢雙方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兩軍罷兵而歸。但劉邦很快便撕毀了協議,掉過頭來攻打楚軍。他根據韓信、彭越等重要將領的意見,率幾路大軍逐漸把項羽合圍在了垓下***在今安徽省靈璧縣東南***地區。

  項羽在垓下地區修築了防禦工事,但是楚軍兵少而糧食也將盡。漢軍與諸侯軍隊將楚軍層層圍困。一天夜裡,楚軍營地四周都有人唱起了楚地民歌,項羽十分吃驚地說:“難道漢軍已經佔領了楚國全境嗎?為什麼會有如此多楚國人在唱歌呢?”項羽起身在軍帳中飲酒。項羽身邊有一位名叫虞姬的美人,她受到項羽的寵幸而緊隨左右;項羽還有一匹烏騅寶馬,經常騎著它南征北戰。現在到了如此慘境,一股悲傷慷慨之情湧上霸王的心頭,他吟唱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霸王輕聲吟唱了好幾遍。虞美人也應和道:“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和罷,虞美人拔劍自刎。霸王流下了行行熱淚,左右的人無不傷感哭泣,悲傷得沒有人能夠抬起頭來。

  傷感過後,霸王臉色一沉,飛身跨上戰馬,英雄氣概躍然重現。在中軍帥旗的引領下,八百多名騎兵追隨霸王,趁著夜色向南突出漢軍包圍,疾馳而去。天快亮的時候,漢軍才發覺項羽已經突圍而去。劉邦急忙命令灌嬰率領騎兵五千人追擊項羽。
 

關於草船借箭的故事
有關史記的小故事
相關知識
有關史記的成語故事
有關動物的成語故事精選
有關戰爭的成語故事精選
有關勵志的成語故事大全
出自史記的成語故事
有關孟子的成語故事
有關孔子的成語故事_孔子故事介紹
有關孔子的成語故事_孔子故事介紹
關於雞的成語故事
關於馬的成語故事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