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中考有關家鄉散文閱讀訓練含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何為家鄉,那裡有家,有熟悉的土地,空氣中瀰漫著你熟悉的味道,即使離家鄉十萬八千里,也依舊牽掛,這就是家鄉。中考語文散文閱讀也會出現有關家鄉的閱讀題。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參考。

  :盧蒙巴家書

  愛妻:

  當我書寫此信時,不知道這信是否有一天能輾轉到你的手中,更不知道當你撫讀此信時我是否還活在人世。

  在我為祖國爭取獨立的整個鬥爭生涯中,我絲毫沒有懷疑過,我與戰友們為之獻身的神聖事業最終將會取得勝利。我衷心地希望我的祖國贏得高貴的生命、充分的尊嚴、完全的獨立。而這正是比利時帝國主義者及其西方盟友所永遠不願看到的。

  我們曾對聯合國抱以完全的信任,請求他們給予幫助,但聯合國的某些高官卻有意無意地、直接或間接地支援了我們的敵人。他們誘騙腐蝕我們的同胞,對部分人進行收買。他們出謀劃策、歪曲事實真相,使我們偉大的獨立事業蒙受恥辱。對於聯合國的所作所為,我真是不知該說什麼?

  是判我生還是處我死,是給我自由還是罰我將牢底坐穿,不論帝國主義者怎樣判決,我自己都不會在乎。但對於剛果,對於我們依然貧窮的人民來說,獨立似乎已經變成了一個牢籠,透過牢籠,外面的世界在看著我們,他們有些人帶著善意的同情,有些人則是幸災樂禍。

  但我的信仰不會動搖。我知道而且從我的內心裡能夠感受到,我們的人民遲早會消滅所有的、無論是內部的還是外部的敵人,而且,他們最終會像一個男子漢那樣站起來,對殖民主義者們造成的墮落和留下的恥辱說“不”。我們將在晴朗的陽光下重新獲得尊嚴……

  至於那些我可能再也見不到面的孩子們,我想讓他們知道,我所做的犧牲正是為了他們,是為了每一個剛果人,去完成重建我們的自由和主權這一神聖使命:因為沒有尊嚴就沒有自由,沒有正義就沒有尊嚴,沒有獨立就沒有自由的人民。

  無論是殘忍、嚴酷還是折磨,都不會讓我請求憐憫。我是寧願死也不會低頭,不會支搖信仰。我將寧願帶著對祖國命運的全部信任***,也不會在屈從和拋棄神聖原則下苟且偷生。歷史自有公論,但這公論不會出現在布魯塞爾、巴黎、華盛頓或聯合國所講授的歷史中,它只會出現在從帝國主義及其傀儡統治下獲得自由解放國家所講授的歷史中。非洲會書寫它自己的歷史,對撒哈拉北部和南部來說,那將是一段光榮而有尊嚴的歷史。

  不要為我哭泣,我的愛妻。我知道我那正受苦受難的祖國最終會知道該如何保衛她的獨立和自由。

  剛果萬歲!非洲萬歲!

  13、從選文第一段中兩個“不知道”中你能體會到作者做出了怎樣的抉擇嗎?

  14、選文2-5段以平和深沉的語調暢談了怎樣的理想志向、坦言了怎樣的生死抉擇、展望了祖國怎樣的前景?

  15、全文既寫“情”又寫“義”,這“情”是什麼“情”?“義”又是什麼“義”?二者是怎樣融合在一起的?

  16、選文在寫法上有何特點?

  參考答案:

  13、自己已經獻身於剛果的民族解放事業,在捨生取義與苟且偷生間,毅然做出了捨生取義的抉擇。

  14、希望祖國贏得生命、尊嚴、獨立;把牢底坐穿也不動搖信仰;將在晴朗的陽光下獲得尊嚴。

  15、對妻子兒女的深切之情;為民族獨立而獻身的大義;對妻子兒女愛之越深,對國家民族愛也越沉,作者正是為了親人,為了每一個剛果人,寧死不屈,將個人的命運與民族的生死存亡緊密結合。

  16、融抒情、議論、記敘於一體。

  :鄉土情結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方魂牽夢縈的土地。得意時想到它,失意時想到它。逢年逢節,觸景生情,隨時隨地想到它。遼闊的空間,悠邈的時間,都不會使這種感情褪色:這就是鄉土情結。

  人生旅途崎嶇修遠,起點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見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鄉土。他從母親的懷抱,父親的眼神,親族的逗弄中開始體會愛。鄉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輩輩都植根在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歡離合的家史。在聽祖母講故事的同時,就種在小小的心坎裡。鄰里鄉親,早晚在街頭巷尾、橋上井邊、田塍籬角相見,音容笑貌,閉眼塞耳也彼此瞭然,橫豎呼吸著同一的空氣,濡染著同一的風習,千絲萬縷沾著邊。一個人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調定向定位,要經過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滿未知數,但童年的烙印,卻像春蠶作繭,緊緊地包著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紋,一輩子附在身上。

  “金窩銀窩,不如家裡的草窩。”但人是不安分的動物,多少人仗著年少氣盛,橫一橫心,咬一咬牙,揚一揚手,向戀戀不捨的家鄉告別,萬里投荒,去尋找理想,追求榮譽,開創事業,富有浪漫氣息。有的只是一首朦朧詩,——為了闖世界。多數卻完全是沉重的現實主義格調:許多稚弱的童男童女為了維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著眼淚打發出門,去串演各種悲劇。人一離開鄉土,就成了失根的蘭花,逐浪的浮萍,飛舞的秋蓬,因風四散的蒲公英,但鄉土的夢,卻永遠追隨著他們。浪蕩乾坤的結果,多數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黃金、美人、虛名、實惠,都成了竹籃打水一場空。

  安土重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鳥戀舊林,魚思故淵;樹高千丈,落葉歸根。但百餘年來,許多人依然不得不離鄉別井,乃至漂洋過海,謀生異域。有清一代,出國的華工不下一千萬,足跡遍於世界。美國南北戰爭以後,黑奴解放了,我們這些黃面板的同胞,恰恰以刻苦、耐勞、廉價的特質,成了奴隸勞動的後續部隊,他們當然做夢也沒有想到什麼叫人權。為了改變祖國的命運,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運動發軔於美國檀香山,第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很多曾在法國勤工儉學。改革開放後掀起的出國潮,洶湧澎湃,方興未艾。還有一種頗似難料而其實易解的矛盾現象:鴉片戰爭期間被割棄的香港,經過一百五十年的滄桑世變,終將回到祖國的懷抱,這是何等的盛事!而一些生於斯、食於斯、慘淡經營於斯的香港人,卻寧願拋棄家業,紛紛作移民[微博]計。這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浮海遠遊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內涵,不可一概而論,卻都是時代浮沉的側影,歷史浩蕩前進中飛濺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並不取決於地理距離的遠近。我們第一代的華僑,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兒育女,卻世代翹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當祖國需要的時候,他們都作了慷慨的奉獻。香港蕞爾一島,從普通居民到各業之王、紳士爵士、翰苑名流,對大陸踴躍捐助,表示休慼相關、風雨同舟的情誼,是近在眼前的動人事例。

  “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此中情味,離故土越遠,就體會越深。科學進步使天涯比鄰,東西文化的融會交流使心靈相通,地球會變得越來越小。但鄉土之戀不會因此而消失。

  9.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5分***

  A。本文以不會褪色的鄉土情結開篇,開門見山;以鄉土情結的形成和表現為主線,脈絡清晰;以不會消失的鄉土之戀結篇,首尾呼應。

  B。第二段寫母親的懷抱、父親的眼神、故鄉的山水草木、鄉鄰的音容笑貌……這一切決定了自己一生的方向,形象生動,很有說服力和感染力。

  C。“失根的蘭花,逐浪的浮萍,飛舞的秋蓬,因風四散的蒲公英”的比喻,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遠離鄉土的遊子們孤苦無助的境遇。

  D。“鳥戀舊林,魚思故淵;樹高千丈,落葉歸根”的比喻,舊典活用,極富新意,為中華民族安土重遷這一傳統找到了形象化的根據。

  E。最後一段,寫鄉土之戀不會因科學的進步、東西文化的交融、地球的變小而消失,筆法生動具體,細緻入微,讀來發人深思,回味悠長。

  10.從文中看不屬於鄉土給人們打下了“童年的烙印”的一項是*********5分***

  A。父母親族的愛。

  B。家鄉的山水草木。

  C。悲歡離合的家史和善良純樸的鄰里鄉親。

  D。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地球變小。

  11.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寫的少年離別家鄉的情況有哪幾種?請概括說明。***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文第四段寫了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浮海遠遊的潮流,並讚頌他們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獻,與祖國休慼相關。請你結合鄉土情結,分析這樣寫的作用和好處。***10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解析:

  9.解析文中“一個人為自己……未知數”,強調的是人的成長道路在變且不好預測,惟一不變的是思鄉,可是B卻說“童年的烙印”,決定自己的方向,正好與文章的觀點相反。D項,“鳥戀舊林,魚思故淵;樹高千丈,落葉歸根”是用典,並無新意,不能拿它作根據,它只是一種形象化的描述。E項,錯在“生動具體”,最後一段是主旨昇華,以概括語作結。

  答案AC

  10.解析空間縮小,但鄉戀不會消失。

  答案D

  11.解析文中“一個人為自己……未知數”,強調的是人的成長道路在變且不好預測,惟一不變的是思鄉,可是B卻說“童年的烙印”,決定自己的方向,正好與文章的觀點相反。D項,“鳥戀舊林,魚思故淵;樹高千丈,落葉歸根”是用典,並無新意,不能拿它作根據,它只是一種形象化的描述。E項,錯在“生動具體”,最後一段是主旨昇華,以概括語作結。

  答案AC

  12.解析首先從第一段找出“鄉土情結”的定義。第二步提煉海外遊子與鄉土情結關係的幾點交叉:一是離開故鄉的“時間因素”,二是海外的“空間阻隔”,三是對故鄉思戀感情的“久而彌篤”。這是答案中的第二點,也是最簡單的一點。答案所給出的一、三點實際上就是一點,即深化主題,擴充套件內容。結尾照應前文,這是一般思鄉散文的特點。

  答案①把鄉土情結提高到民族的凝聚力的高度來認識,豐富並深化了鄉土情結的內涵;②具體說明鄉土情結不因時間的悠遠***歷史***和空間的阻隔***地理***而褪色;③照應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題得到深化。

  :故鄉的沉淪

  曾看到過一幅照片:一個農民在故鄉新建成的樓房前呆坐,他的膚色是久在風雨暴晒下才有的醬色。我心中湧動起莫名的風雨飄絮的黍離之情,只覺得無邊的鄉村在沉淪,或者說在一點點坍塌。

  鄉土的中國,故鄉的中國,真的轉換這麼快?一夜之間,土地裡不再種出莊稼,而是種出了成片的高樓。“農民上樓”,就如鐮刀割下了穀子,這不是一次收割的事件,而是一個精神的事件。有人說這世界消失的方式不是一聲巨響,而是一聲嗚咽。穀穗碰到鐮刀是嗚咽,大樹遭遇斧頭是嗚咽,而故鄉田園風光的消逝更是嗚咽。

  有一個成語叫背井離鄉,“背”是背離,這是孩子都能理解的。但我寧願理解“背”為揹負,一個揹負著故鄉井水的人是有底氣的,無論走到哪裡都有故鄉井水的滋潤,有故鄉做依靠。記得,在一次文人雅集的酒桌上,友人問我,你的眼睛為何這樣亮?我說那是故鄉的水井!又問,你的頭上隱隱像有什麼東西,那是什麼呢?也許,是我醉酒的緣故,我回答:那是故鄉的屋簷。友人愣住了,不知如何應答,他有點黯然,然後醉了。他說,我沒有故鄉的屋簷。然後就伏在桌子上嗚嗚大哭起來。

  故鄉是一個人的血地。臺灣把故鄉叫做原鄉,作家鍾離和說“原鄉人的血,只有回到原鄉,他的血才能停止沸騰”,真是透到了骨髓,徹骨徹膚。

  故鄉是一種容器,故鄉是收藏我們童年哭聲的地方,一石一礎,一草一葉,井欄樹冠,那都是我們的見證,那裡勾留了我們的年輪,塗抹了黃昏時我們讀書的影子,還有那塞滿草的窗子。當我們夜晚背誦課文的時候,常仰著脖頸望著星空,像是背誦著夜。現在那裡的夜還是那樣純淨麼?沒有一絲陰翳,沒有汙染,沒有毀容?

  一個人不能沒有靈魂。曾記得一個臺灣老兵的故事。他把裝著故鄉泥土的玻璃瓶子弄丟了,他的魂魄也隨之丟失了。老兵住院,什麼樣的醫術也療救不了他這種思鄉之痛。他的事傳播開來,人們同情他,一個研究生翻找資料,在實驗室裡為老兵配製了他家鄉的土。土裡特別多放了一點鹽分,用以配出老兵家人在這土地上流過的汗水。但細心的老兵呢?看出了黃土是用色素染成的!他說,故鄉的土,是不可以配製的,那些童年的聲音留在土裡的,那些炊煙留在土裡的,那些牛羊的哞叫留在土裡的,這些怎能夠配製出來?老兵最後說,這一瓶配出的黃土裡面缺一樣最要緊的東西:當初,母親把土攤在白紙上,戴好老花鏡看過、揀過,弄得乾乾淨淨,兩滴眼淚落在土裡,這一大瓶配置的土裡卻沒有!

  老兵帶著那瓶故鄉的泥土走過七個省,最後越過臺灣海峽。

  我不知道這個老兵最後的歸宿,但我揪心的是即便他的靈魂得以還鄉,在那被毀容整容後的故鄉,他能找得到魂牽夢繞的歸路麼?他能找得到在路口大樹下苦苦遙望的母親麼?

  我的老家的村口也曾有幾株明代的柿子樹,經歷了400年的滄桑啊!幾年前被連根移走了。我回老家為母親上墳,看到移走古樹後留下的大大的樹坑,如枯乾的淚眼,無助無望。我童年留戀的柿子樹,那曾蔭庇過多少代家鄉子孫的老樹啊!

  沒有故鄉的人,沒有根基,沒有身世。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是千年前的陶潛在時空外呼喚如今疲憊的心靈麼?

  其實對沉淪的故鄉來講,連荒蕪也不配,只是一片鋼筋水泥的猙獰。

  我看不見靈魂的歸路,我只隱約聽見靈魂的嗚咽!

  ***取材於耿立的同名散文,有刪改***

  18、文中臺灣老兵說“故鄉的土,是不可以配製的”,這句話有什麼深刻含義?***2分***

  19、請簡要分析“穀穗碰到鐮刀是嗚咽,大樹遭遇斧頭是嗚咽,而故鄉田園風光的消逝更是嗚咽”這句話的表達效果。***3分***

  20、本文以“故鄉的沉淪”為題,有什麼作用?***4分***

  21、結合本文,聯絡實際,談談你對“一個人不能沒有靈魂”這句話的認識和感悟。***3分***

  參考答案:

  18.***2分***

  故鄉的土承載著老兵對故鄉深刻的記憶、深切的懷念和與親人的真摯情感,所以是無可替代的。這句話表達了老兵與故土血脈相連不可分割的關係***或:故鄉的土是他心靈的歸宿***。

  .19、***3分***這裡運用了擬人、排比的手法***要點:手法***,揭示了農村莊稼被毀,樹木被砍伐,田園風光被破壞的現象***要點:內容***,表達了作者對故鄉沉淪的悲憤之情***要點:主旨***。形象生動,層層推進,感情強烈,有很強的感染力***,要點:表達效果***。

  【評分參考】意思對即可。

  20、***4分***作為貫穿全文的線索,使文章脈絡清晰。突出了對中國廣大農村的田園風貌***或:鄉土特色***正在被毀壞的悲憤之情,引人深思。答題中注意聯絡全文,意思對即可,只寫作用而沒有聯絡文章的分析要適當扣

  【評分參考】意思對即可。

  21、***3分***“一個人不能沒有靈魂”在本文中指的是一個人不能沒有精神支柱或“心靈的歸宿”等,能結合文章內容分析,意思對即可。***3分***

 

  看過的人還:

語文中考有關人生散文閱讀訓練
語文中考有關母親散文閱讀訓練
相關知識
語文中考有關家鄉散文閱讀訓練含答案
語文中考有關人生散文閱讀訓練
語文中考有關母親散文閱讀訓練
中考語文散文閱讀訓練含答案
北京中考語文說明文閱讀訓練及答案
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訓練及答案
中考語文記敘文閱讀訓練帶答案
中考語文記敘文閱讀訓練帶答案
北京中考語文閱讀訓練附答案
中考現代文閱讀訓練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