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溪的民間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0日

  辰溪這個千年古鎮,曾經繁華的老城,是沈從文先生描寫的石頭城,有奇特的吊腳樓,有水合兩江的風光。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自古至今辰溪城鄉就流傳儺公儺婆的故事,傳說一次大洪水,人死盡,一對兄妹結為夫妻,兩人交合繁衍人類。民間的“衝儺”和“完願”的巫師活動,都要立儺公、儺婆像。傳說他兄妹交合感到羞恥,故儺公臉呈紅色,儺婆臉呈青白色。關於民間的種種傳說,由人間上升到日月神話,辰溪石馬灣鄉就有一座太陽廟,據傳已建幾百年時間,在大湘西乃至全國實屬罕見。這座廟宇明是祭“太陽神”和“太陰神”,而實際所祭就是伏羲和女媧。種種神話表明,伏羲就在辰溪,儺公儺婆以及太陽神和太陰神就是伏羲和女媧。這些傳說,是由人間先祖上升到日月神話,因此祖先的神話成為創世的神話。如果深入到各民族的民間信仰與民間傳說之中,哪裡還會有那種神話,比伏羲的神話更為經典,更為本質的神話呢?筆者認為聞一多先生的《伏羲考》這本書,它對中國神話的本土話語的探索,至今仍具有重要意義。

  篇【2】

  大酉山,位於辰溪縣辰陽古城的南面,地處辰水之畔,沅水南岸。大酉山綿延數十里,危峰突兀,怪石嶙峋,溝壑縱橫。遠望去,形似一幅生動逼真的八卦太極圖畫。自三皇以來,因伏羲、善卷和張果老的傳說,更增添了大酉山的神祕與無窮魅力;因後人的仰慕與崇拜,在大酉山先後修建了善卷墓、善卷祠、祭壇和張果老煉丹池等人文景觀;因後人的神往,歷代文人墨客和達官顯貴,經此丹山埠頭,或慕名上山祭拜,或瞻觀丹山美景和沅水風光,觸景生情,詩興大發,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歌賦。 牛年新春,春光融融。近日,辰溪縣文物普查隊員一行四人沐著春光,在老同志的帶領下,風塵僕僕地來到大酉山實地考證其深厚的文化底蘊,揭開其神祕的面紗。

  篇【3】

  相傳4000多年前,在沅水東南枉渚河口的一座大山上***今常德德山***隱居一位儒雅之士,叫善卷。堯南巡洞庭蒼梧時,曾上山拜問善卷先生許多治理天下的大事。先生的侃侃而談,令堯非常感動與佩服,遂拜善卷為師。堯老了,將位讓於舜。舜知善卷為堯之師,欲將位禪讓於善卷,善卷婉拒,並從此藏入深山過著歸隱生活,直至仙逝。史料記載:“善卷,枉渚人,帝堯南巡時拜善卷為師,形為一代賢君。堯死後傳位於舜,因善卷為堯之師,故欲讓賢於善卷,善卷不受。”《廣湖南考古略》載:“善卷古賢人,堯北面事之,舜以天下讓善卷。卷曰‘予立於宇宙之中,冬衣皮毛,夏衣葛絺。春耕種,形足以勞動;秋收斂,身足以休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德。予何以天下為哉?’遂入深山莫知其處。” 善卷終老仙逝後葬於大酉山。後人非常推崇善卷“厚德載人”的品行,於是修建了善卷墓、善卷祠和祭壇。《文淵閣欽定四庫全書·湖廣通志·卷八十一之四十七》載:“陶唐善卷墓在辰溪縣大酉之九峰嶺。”《辰溪縣誌·卷五·山川》載:“虞時,善卷隱大酉山……今善卷墓、善卷祠之遺址皆在大酉山之九峰嶺。”清道光版《辰溪縣誌》載:“早在唐大曆年間,就有善卷祠祭祀善卷。”“唐著名道仙辰陽人瞿柏庭曾在大酉山上依善卷祠修道。”唐永貞元年***公元805年***,文學家、哲學家和著名詩人劉禹錫被貶連州***今廣東連州***刺史,中途改貶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馬,途經辰溪慕名上山祭拜善卷墓和善卷祠。想到歲月悠悠,人傑地靈的大酉山,詩人有感而發,韻嘆:“先生見堯心,相與去九有。斯民從己治,我已安林藪。道為自然福,名是無窮壽。仙緣在此山,贊者常回首。”的一首《遊辰溪善卷祠》的五言律詩琅琅上口。 基於大酉山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信奉道教的北宋真宗帝曾遊歷於此並禪封大酉山。《太平廣記》載:大酉洞列為“天下道教三十六洞之第二十六洞,號妙華洞。”又見《圖書整合·藝文二三四之王世隆酉陽記》載:“大酉山朗道書第二十六,大酉華妙洞天。”封禪難卻心願,於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公元1008年***,皇帝下詔撥銀重修善卷祠。
 

比較神話的民間故事
赤峰民間故事傳說
相關知識
辰溪的民間故事
鳳城的民間故事
含有龍的民間故事
華山的民間故事
關於朱元璋的民間故事
中國最簡單的民間故事
關於茶葉的民間故事
茶的民間故事
關於立夏的民間故事
老鼠的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