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救宋歷史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墨子,姓墨名翟,世稱墨子,墨家的創始人。在他所創的墨家學中所主張的是,人人平等與反對搶掠戰爭。有一人人皆知的典故就能夠直觀的體現墨子的這些主張,那便是墨子救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相傳公元前400年,當時的墨子二十有九。楚國請了當時著名的工匠魯班製造攻城的機械,準備攻打榮國。墨子聽到這訊息後日夜兼程趕往楚國想要制止楚國的進攻,在出發前墨子也是做了兩手準備,他怕自己勸阻不成榮國受到攻打,便安排了自己的大弟子和三百名精壯的弟子為宋國守城。

  當他到達楚國後第一件事就是去找魯班勸他停止製造攻城的機械,並請求魯班為他引薦給楚王。

  墨子見到楚王便問道:“今有人於此,舍其文軒,鄰有敝輿,而欲竊之;舍其錦繡,鄰有短褐,而欲竊之;舍其粱肉,鄰有糠糟,而欲竊之。此為可若人?”楚王答:“必為有竊疾矣。”

  墨子將宋國比作破車和粗布衣,而出國則是彩飾馬車和華衣,指其楚王攻打宋國的不明智。楚王被墨子堵的無話可說又以機械早已造好之名想要繼續攻打,好在墨子才智過人用腰帶,木片與魯班演習九次,魯班九次大敗。楚王還想攻之,墨子義憤填膺的說道“就算今日我死了,楚王攻打宋國,我大弟子早已在那等候,用我墨家的機械帶我指揮,你們依然勝不了。”楚王聽到他說的話,知道獲勝的機率很小,就打消了攻打宋國的念頭。

  墨子政治主張

  墨子,本名墨翟,生卒年不詳,相傳是魯國人,長期在宋國居住,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和社會活動家。自立門戶,創立了墨家學說,並提出“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非命”、“尊天”、“事鬼”的思想主張。

  墨子開始時追隨儒家理論,後來自立門戶,自創墨家學說,在東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曾擔任宋國的宋大夫,是墨家公派的創始人。

  在春秋戰國時期,戰爭頻繁,社會動盪不安,在這樣的情況下,墨子心懷悲憫之心,積極的針對社會問題,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力挽狂瀾,拯救世道人心。他把自己的思想傳播出去,得到了許多手工業者和下層人士的支援,在百家爭鳴的文化鼎盛時期,有人稱“非儒即墨”,由此可見,墨子的思想影響深遠。

  墨子所在的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動盪,戰爭頻繁,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在政治上,墨子主張“實行仁政”,首先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他認為,如果君主昏庸無能,百姓有權利換掉統治者。他所提出的“兼愛非攻”主要講的就是仁政的重要意義。農民出身的墨子,對於普通百姓有著深厚的情誼和認識。主張尚賢,認為國家的根本,國家的興亡成敗主要在用人上,提出讓百姓中的人才賢士也參與到國家管理中去。

  墨子是什麼家

  墨子,相傳是戰國時期魯國人,他是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門下弟子無數。他的代表作有《墨子》,不過這本書卻不是他獨自寫成的,而多是一些對他和他的弟子言論的記載。他成就卓著,在各方面都有涉及,所以後世給他冠上了很多大家的稱號。

  在春秋戰國時期,戰爭頻繁,社會動盪不安,在這樣的情況下,墨子心懷悲憫之心,積極的針對社會問題,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力挽狂瀾,拯救世道人心。他把自己的思想傳播出去,得到了許多手工業者和下層人士的支援,在百家爭鳴的文化鼎盛時期,有人稱“非儒即墨”,由此可見,他是名非常傑出的思想家。

  墨子開始時追隨儒家理論,後來自立門戶,自創墨家學說,在東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曾擔任宋國的宋大夫,是墨家公派的創始人。墨子還是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他所提出的“認識論”,“邏輯學”,對後世都有很大的影響。並且創立了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等科學論斷,是首個提出宇宙論的人,被後人稱作“科聖”。

  後期,墨子的地位逐漸低下,和普通勞動者無異。他所創立的墨家,向來紀律嚴明,幾乎所有人無一例外都穿草鞋,如果有人違背了這種清苦的方式,輕則驅逐,重則斬殺。但墨家的弟子依舊達到百人以上,形成了非常龐大的力量。作為教育家,他無疑是成功的。

考古發現與探索緒論
考古發現古墓紀錄片劉賀
相關知識
墨子救宋歷史劇
北宋時期的歷史劇
北宋時期的歷史劇
大型秦腔歷史劇狸貓換太子
好看的中國古代歷史劇推薦
古裝宮廷歷史劇排行榜前十名
墨西哥的歷史發展介紹
子貢的歷史典故
子路的歷史典故
秦代歷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