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魯迅孤獨者後有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7日

  魯迅的《孤獨者》寫的是怎麼樣的一種故事恩?讀了它們的讀後感之後你就更加了解啦!下面就有小編來講解一下這部分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孤獨者》後有感一:

  《孤獨者》收於魯迅小說集《彷徨》,這部小說集在開頭便引述了屈原《離騷》裡的兩句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部小說正是反映了魯迅當時在探索中彷徨的心境,想求出路卻到處都找不到路,表達了一種無路可走的苦悶。寫下《孤獨者》的時候,正是1925年10月17日,當年魯迅正處於受敵的狀況,對現實狀況的思考與探索,內心世界充滿苦悶孤寂而又渴望衝破這種桎梏尋求希望,從而陷入迷惘、困惑、孤獨。魯迅對社會、對人生冷靜地觀察,冷靜地思考。外在環境的壓迫,讓他感到孤寂,感到苦悶,不得不如“一匹受傷的狼,當深夜在曠野中嗥叫,慘傷裡夾雜著憤怒和悲哀”,以這種嗥叫的方式反抗社會的壓迫,反抗內心的絕望。

  《孤獨者》通過以“我”的口吻講述了三個故事:魏連殳的祖母的故事,魏連殳的故事,“我”的故事。在這三個故事中,描繪了三個變化:孩子的變化,魏連殳的變化,“我”的變化。

  孩子本是天真爛漫的,心性應是純淨的,內心世界應是充滿兒童所應有的童真、簡單。然而,在《孤獨者》裡的孩子並不是這樣。故事裡的大良、二良開始時願意和連殳玩耍,會經常到他家玩,只要磕響頭,裝狗叫,便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如果說孩子初始還有那天生的調皮,好玩,而到了後來逐漸被環境同化成為了自己的目的而失去應有的尊嚴。魏連殳成了“異類”,孩子在大人的教化下,已不再和他玩,連魏連殳的東西也不要吃了,甚至是一個很小的小孩,拿了一片蘆葉指著他,喊“殺!”。此時的孩子們,儼然是像周遭的大人們一樣看待魏連殳,一樣逃避他,戕害他。這是怎樣一種無法言說的悲哀與憤怒,養熟了他們,寄予希望於他們,到頭了卻是遭到這種殘酷的背離。從《孤獨者》這裡對孩子變化的描述,可見出魯迅內心對待孩子是如何淒涼的悲憤。

  魏連殳的變化可通過他對孩子們的態度和自身行為的轉變體現。魏連殳起初對待青年和孩子是熱情的,把他們看得比自己的性命還寶貴,也總喜歡逗小孩。他認為“孩子總是好的,他們全是天真”,認為中國的希望在孩子。當“我”反對他的看法,他竟至於“氣忿了”,便又顯出許久不見的“冷冷的態度”。魏連殳總認為孩子是天真的,沒有大人的勢利與貪婪,有不好的變化也是環境教壞,因此更得注重愛護教養。可惜三個月之後,連殳竟也被“天真”的孩子仇視了,他對孩子的態度開始憎恨,也默認了“我”的觀點。此時的連殳已變得憤怒,更顯出他的孤獨,因而會有後來對待孩子們的報復:要他們裝狗叫、磕響頭。與其說是連殳對背離了自己的孩子的報復,不如說是連殳對庸眾勢利與貪婪的報復。魏連殳對孩子的態度由充滿愛,繼而懷疑,最後是絕望甚至是報復。他的憤怒與悲哀正是由於自己對孩子們愛得太深,希望啟蒙孩子們去反抗大人們那樣的庸眾的麻木,最後卻以悲劇收尾。這又何嘗不是魯迅的真實寫照呢。

  “我”是小說裡的經歷者,也是一個旁觀者,是一個敘述自我。從《祝福》到《傷逝》,再到《孔乙己》,魯迅的小說裡多出現這種“敘述自我”與“經驗自我”的敘述視角。以一個知識分子的態度來敘述,實質上是隱藏著的作者在冷眼旁觀,平靜的語氣裡透著無盡的悲哀。因此,故事中“我”的變化不得不說更像是魯迅先生靈魂的自我解剖。

  《孤獨者》的篇寫道:“我的心地就輕鬆起來,坦然地在潮溼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魯迅在小說裡不停地重複著“走”,其實就是他在衝破桎梏的過程中思考得出的結論:以永不停止的行走徹底反抗絕望,在孤獨的荒漠中,如蒼狼長嗥般悲切而堅定的抗爭。用他無情之筆批判著敵人同時也解剖自己,帶著憤怒與悲哀,審視著這無法直面的冷酷人生。

  讀《孤獨者》後有感二:

  我所讀的《孤獨者》是被選入《中國現當代文學》中的節選,選文節選自《孤獨者》的第一、四、五節。

  第一節講訴了“我”與魏連殳的相識,以及魏連殳的種種“古怪”。

  第一節中塑造了第一個孤獨者——魏連殳的祖母的形象,“聽說她先前也曾經吃過許多苦,現在可是安樂了。但因為他沒有家小,家中究竟非常寂寞……”

  從此處可看出魏連殳的祖母是一個人居住多年,而且也不常與人交往,至少在精神和肉體上是一個孤獨者。“山村僻陋,這些事便算大家都要打聽的大新聞,第二天便轟傳她病勢已經極重,專差也出發了;可是到四更天竟嚥了氣,最後的話,是:‘為什麼不肯給我會一會連殳的呢?……’”,寒石山的村民竟要等到她的病勢極重,才派專差去叫連殳,由此可見,她的孤獨並非一般,而她最後的話“‘為什麼不肯給我會一會連殳的呢? ……”也帶著些對那些村民的譴責,“為什麼不肯”,帶著些怨恨,也夾雜些無奈,她親手造成孤獨,又放在嘴裡去咀嚼。

  第一節的第二段中講到“一領薪水卻一定立即寄給他的祖母,一日也不拖延。”從此處可以看出魏連殳對祖母的孝順,或者說,在世人眼中,他是個孤獨者,可是他還有祖母可以依偎,此時的他並非十分孤獨,無論是精神抑或是肉體上,制止他祖母的去世,才給了他沉重的打擊,他的精神是與其祖母相承傳的,祖母的去世,無疑是告訴他一個事實——他,現在是一個孤獨者,文中的“他們就姓魏,是連殳的本家。但他們卻更不明白他,彷彿將他當作一個外國人看待,說是“同我們都異樣的”。從這句話中也可以看出,作為先覺者的魏連殳,是不被社會上的庸眾所容,在精神和肉體上均孤獨無依的孤獨者形象。

  魏連殳回到家,“一進門,向他祖母的靈前只是彎了一彎腰”,直至後來,族人商議祖母的後事,他只是簡單的回答道——“都可以的”,然後他靜靜地給祖母穿衣,井井有條,只是默默地,遇見怎麼挑剔怎麼改,神色也不動,在葬禮上,“連殳就始終沒有落過一滴淚,只坐在草荐上,兩眼在黑氣裡閃閃的發光”,“但連殳卻還坐在草荐上沉思”……如此種種,“暴風雨前的平靜”,都為之後的“暴雨”坐下了鋪墊,“忽然,他流下淚來了,接著就失聲,立刻又變成長 嚎,像一匹受傷的狼,當深夜在曠野中嗥叫,慘傷裡夾雜著憤怒和悲哀。”,此時的魏連殳怕是真正的孤獨了吧!

  選文的第四節講訴了,在一個下雪之夜,“我”收到了魏連殳的來信。

  第四節中有兩處連殳說到了“我都可以的”,給我的感覺就是他在努裡奮鬥卻什麼收穫都沒有之後,歸於無力,很無奈的一種說法,對現實生活或是說對一些庸眾的無力的反駁,對一切都無所謂了。

  “我已經躬行我以前所憎惡、所反對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張的一切了,我已經真的失敗——然而我勝利了”,首先要說明的是魏連殳在被現實徹底擊敗以後,不再為愛他的人而活,而是以表面上的敷衍於現存體制而復仇與他的敵人,付出了戕害自己身體以及靈魂的代價。因此也就可以理解連殳所說的“我已經真的失敗——然而我勝利了”,相同手法的還有“我現在已經‘好’了”,都運用了反語,表達了連殳此刻的孤獨和無比的諷刺……

  隨後的第五節中,“我”在陽山呆不下去了,輾轉大半年回到S城,去拜訪魏連殳。

  文中第二段首尾都提到了:“一切是死一般靜,死的人和活的人。”,與臧克家所說的:“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但他已經死了。”有異曲同工之妙,既惋惜了先覺者魏連殳的死,又痛恨於活著的庸眾。

  第三段中:“大良們的祖母談的可高興了,說話滔滔的泉水似的湧出……”,在連殳的葬禮上,大良們的祖母仍談得如此高興,不可以說不是一種悲哀,先覺者的去世,對這些庸眾來說不過是少了一個茶餘飯後可談論的話題而已,沒有人與人之間的真誠的關切,是如此的諷刺。“到入棺,是連殳很不妥帖的躺著……”中的“很不妥帖”也是對魏連殳的諷刺,作為先覺者、孤獨者的他,連死後都是如此的不安穩、很不妥帖的躺著,也寫出了他的孤獨,正是因為沒有親人,少了人與人之間真誠的關切,所以他才會以如此的姿勢入棺、長眠……“三個親人扶著棺沿哭了一場,止住拭淚”“口角上彷彿含著冰冷的微笑,冷笑著著可笑的死屍”連殳的一生都是如此的孤獨與悲劇,連最終圍繞著他冰冷的微笑的死屍的,依然是那些庸眾以及那些並不理解者的虛假的哭泣,除了“我”。

  最後要講到的就是第三個孤獨者——“我”,“我”是一個 處處與魏連殳遭遇相似,一樣受時代新潮流的影響試圖改革、反抗舊社會、反抗庸眾,而不被社會所容的知識分子、先覺者的形象。

  魏連殳在祖母的葬禮上出人意料的哭 ,就如“一匹受傷的狼,當深夜在曠野中嗥叫,慘傷裡夾雜著憤怒和悲哀。”而在送別魏連殳後,在潮溼的石路上走著的“我”,耳邊響著的正是“長嗷,像一匹受傷的狼,當深夜在曠野中嗥叫,慘傷裡夾雜著憤怒和悲哀。”這暗示著什麼呢?或者說魯迅如此寫作的原因是什麼呢?或許從某個角度上來說,“我”就是魏連殳,甚至可以說“我”和魏連殳都是魯迅的不同側面的所幻化出來的,各自表達著魯迅的不同思想,傳承者異樣的態度。當時的魯迅,由於對現實狀況的思考與探索,內心世界充滿苦悶、孤寂而又渴望衝破這種桎梏尋求希望,從而陷入迷惘、困惑、虛空的孤獨的世界中。文章最後一句寫到:“我的心地就輕鬆起來,坦然的在潮溼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在祖母和魏連殳都走了以後,“我”還要繼續在“潮溼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繼續反抗絕望的過程,實際上也就是魯迅在四面受敵,“寂寞新文苑,平安舊戰場,兩間餘一卒,荷戟獨彷徨”的情況下的一種態度,“心的就輕鬆起來”是否可以理解為此時魯迅已找到一種解決當時現狀的方法?或是當時的他也僅僅是自我安慰中?但無論是哪種情況,他都會繼續反抗……

  《孤獨者》是魯迅在一特定社會環境——“五四”落潮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所創作的。在我看來,文中的孤獨者,無論是魏連殳的祖母、魏連殳、亦或是“我”,都是典型的悲劇人物,在他們身上無不充斥著諷刺,在力圖改造強大飛舊勢力的這條道路上,他們儘自己的一切努力,甚至於獻出生命,只為了一個目的。但“孤獨”卻時刻徘徊、充斥在他們身邊,使他們倍感彷徨與無奈,最終以死亡的悲劇收場。

  在文章中,我們能感覺到透徹心扉的寒冷感,“寒石山”、“冷靜的月光”、“冰冷的死屍”、“人與人之間的虛偽”、“潮溼的石路” ……形成了整篇小說透骨的冷……

  以上就是我對《孤獨者》的讀後感想。

觀滄海的賞析
樂遊原教學設計
相關知識
讀魯迅孤獨者後有感
讀魯迅朝花夕拾有感4篇
讀魯迅朝花夕拾有感4篇
讀魯迅朝花夕拾有感
五年級學生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
讀魯濱孫漂流記有感
讀最美的散文後有感3篇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
讀童年的祕密後有感3篇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