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學生預習能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想要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能力。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學生預習能力的培養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學生預習能力的培養方法

  ***1***閱讀法。

  預習開始的時候,首先從頭到尾把課文朗讀一遍或默讀一遍,邊讀邊思考:新課文的基本內容是什麼?是按什麼思路來闡述的?這個思路的道理是什麼?讀過之後懂不懂?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把這些記錄在預習筆記本上。

  這種預習方法,表層目的是對新課文知識的預習,深層目的是以此理出一條檢驗自己學識的水平線。看在獨立學習的情況下,自己能掌握住多少內容。上課的時候,除了聽老師講課外,還要比較一下,自己的理解和老師的講解有哪些差距,這種差距是屬於知識方面的,還是方法上的,找到原因也就找到了補短的目標。

  經過閱讀預習以後仍不能理解的那部分內容,不必強求理解,把它記下來作為聽課的重點。

  ***2***回顧法。

  回顧法主要是在預習新課文的時候,要複習鞏固學過的知識,以發現自己掌握知識的薄弱環節。

  本來,已經學過的知識是應該記住的。可是事實上,由於種種原因,學過的知識或者忘記了,或者記不全了,或者記錯了而不自知,從而變成了對新課文理解的“絆腳石”。有的同學感到聽課效果差,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掃除這些“絆腳石”,缺少聽好新課所必備的知識,對課堂上老師講的新課很難立即理解。課堂上某一處卡殼,後面就更聽不懂了。

  通過回憶,查一查不懂的概念在哪一章哪一節中講過,如果還回憶不起來,就找出課本或筆記本認真看看,直到弄懂為止。

  為什麼要這樣?因為,回顧和聽講新課不同,新內容不懂可以擱著,到課堂上聽老師講;而已學過的知識,老師在課堂上是不會講的,如果預習時沒搞懂,就會影響聽課了。

  劉林同學,19歲去美國攻讀博士學位。在總結自己學習經驗、談到在高一期間的一堂化學課時,他說:“那一節課才使我明白,預習要講究方法。”

  原來,劉林考上高中之後,認為暑假可以輕鬆輕鬆,所以一天書也沒看。開學之後,有一次化學課上“離子反應”一節,老師講:“在初中化學裡,我們已經學過了,電解質溶解於水就電離成離子。所以電解質在溶液中的反應,實質上就是離子之間的反應。”

  這兩句話雖然不長,可是一連出現了電解質、電離、離子等概念。劉林一個暑假沒看書,學過的化學課程忘記了許多,對這些概念模糊不清了,感到茫無頭緒,跟不上老師的速度,聽得非常吃力。

  劉林說:“結果,一步落下,步步都跟不上。那節課直弄得我心煩意亂,毫無效果。如果我預習的時候把這三個概念搞明白,不就會很好地聽課了嘛。”

  預習時間安排技巧

  預習根據時間可以分為以下三種方法:

  ***1***及時預習。老師講課前,自學老師要講授的新課。

  ***2***階段預習。用一個比較完整的時間,把下一階段要講的一章或幾章的新課內容自學一遍。

  ***3***學期預習。利用假期,自學新學期所講課程的全部內容。

  預習時間一定要安排好。什麼時間採用哪種預習方法,每次預習要花多少時間,這兩個問題不解決好,預習還是不會奏效。

  李明華同學是合肥市第八中學初三學生。他在一次全市初中生學習經驗交流大會上,談到他在預習時間安排問題上遇到的教訓。

  初二那年暑假,李明華聽人說,暑假裡預習一下下學期上的課,開學後那門課肯定能學好。小李試了試,利用暑假看下學期要上的幾何。果然,那學期幾何課程一直在班上領先。

  小李嚐到了甜頭,逢人就講預習的好處。他自己也近乎到了迷信預習的地步。

  初二下學期開學之後,小李拿出了老辦法,集中一切課餘時間來預習新開的物理課,拼命地往前趕。結果打亂了學習計劃,不僅物理課沒學好,還影響了其他課程的學習。甚至連做作業的時間都沒有了。各科學習成績出現下降的趨勢。老師發現之後,幫助小李作了分析。指出用假期預習方法預習幾何取得成功,是因為預習方法和預習時間搭配得當。而開學之後,正常的教學活動已開展起來,每天上午、下午都要上課,各門功課都留有作業,仍然採取集中時間的學期預習方法預習物理,勢必影響整體的學習。所以開學之後使用的預習方法通常都是及時預習。及時預習的突出點是實用性,老師講多少,就預習多少。這樣預習的內容少,花的時間也不宜太多,一般有一兩個小時就夠了。如果時間過長,就適得其反。一是佔用了過多的時間,影響做作業;二是容易疲勞,效果不佳;三是過多的內容,第二天上課還講不到,用途就不太大了。預習時間的安排要注意處理好複習和預習的關係,在有限的時間內,先安排好複習的時間,而將預習安排在所有作業都做完之後進行。

  學會選擇預習課目

  中學生每年都同時開五六門課到七八門課。如果各門課程同時進行預習,肯定會出現時間不夠、預習質量難以保證的矛盾。因此,預習前必須解決好選擇預習課目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的要點是一定要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對不同的同學並不是所有的課程都需要預習。干政同學是13歲初中畢業考進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的,16歲時以全國第二名的成績考取赴美物理學研究生,後獲理學博士學位。

  干政主要選擇及時預習和學期預習兩種方法。每逢寒暑假,小幹總要考慮一下下學期要上哪些新課,然後選擇一門進行預習。有一年寒假,他選擇預習課目時,發現新開了好幾門課,有《特殊函式》、《量子力學》等等。他聽說這兩門課都很重要,可是寒假時間短,只能選擇一門預習,選擇哪一門呢?小幹思索起來。干政將《特殊函式》和《量子力學》這兩門課程的內容作了比較,發現《特殊函式》內容繁多,必須靠記憶,《量子力學》概念多,主要靠理解。而自己的理解力強,記憶力弱。再看看課表安排,《特殊函式》的課時都排在後半學期。根據自己的經驗,一個學期中前半期學習效率比較高,後半學期一般都是學習時間比較緊,加上面臨考試,各科都要牽扯精力。比較之後,干政決定利用寒假時間預習《特殊函式》。事實證明干政的選擇是正確的。由於提前預習了《特殊函式》並做了部分習題,所以聽課的時候對複雜的推導並不感到難,課後也不需要花費很多時間複習。難點攻破了,不僅《特殊函式》學得較好,學習其他課程的精力和時間也都有了保證。

1.初中生課程預習的有效方法

2.課前預習能力培養

3.如何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

4.課前預習方法指導

5.如何提高課前預習的有效性

如何培養預習習慣有哪些方法
七年級數學預習方法有哪些
相關知識
如何培養學生預習能力
例談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在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在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態度
如何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
數學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英語教學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音樂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