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案例集錦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隨著大學生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越來越多的有志青年走上了創業的道路,為了能夠給創業者提供更好的就業環境,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也加大支援力度。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

  

  創業案例1:90後小夥入選福布斯創業榜

  黑T恤、大短褲,手持一把充氣錘子。第一次見到高陽的時候,他正在準備一個千人的演講大會。很難想象,這樣一個不修邊幅的年輕人竟已擁有兩家公司,併入選2014福布斯中國30位30歲以下創業者。而他的身上還有一個標籤:90後。

  前幾天,“騰訊產品家沙龍”第一次走進杭州,帶來一場90後創業者的分享盛會。稚氣未脫的他們,有人闖進了火箭壟斷市場,有人像玩電影一樣演繹線上教育。和其他創業者不同,長相老成的高陽有一份厚實的創業簡歷,他說:“創業是會上癮的。”

  一顆瘋狂的好奇心

  “70後的外表、80後的經歷、90後的年齡、00後的心。”高陽說,自己是永遠不能被現實打死的“小強”的狀態。

  上高中前的高陽很“乖”,每天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在埋頭學習。然而從山東的農村一步步出來之後,這個小夥子卻變成了父母眼中的“壞孩子”。

  “當我在接觸網際網路的時候,它把我引領到了另外一個世界。我就像開了外掛,我從網際網路上得到的資訊比城市的小孩兒得到的多了。”17歲那年,高陽第一次在學校接觸到網際網路,他發現這張神奇的網路不斷撞擊著他原本閉塞的大腦。那一年,高陽走進了縣城的重點高中,也走進了網際網路為他創造的全新世界。

  2009 年底的一個下午,高陽緊盯著電腦,手指不停地敲打著鍵盤。此時,他已經是北京一家社交遊戲公司的員工。他幾近瘋狂地學習計算機技術,熱衷於網際網路的深度研究。之後,高陽又被天使融資眾籌平臺天使匯挖走,成為天使匯的第20名員工。在天使匯工作期間,高陽和自己的合夥人開始兼職做起了 Segmentfault.

  退學黨、創業者、偏執狂、瘋子,這是高陽在Segmentfault的主頁上給自己貼的標籤。這幾個詞幾乎概括了他至今的命運軌跡。

  “大學裡大家都學過C語言,經常寫程式設計遇到錯誤的地方,就會報‘Segmentfault’這樣一個錯誤,我認為我們是做了一個垂直的社群,把這群人給連線起來了。其實它就是一個程式設計師們的網路聚集地。”這正是高陽和隊友們得意的地方,因為這個詞是程式設計師才會懂的“黑話”。

  Segmentfault,集結了一群愛好網際網路的開發者社群,2011年正式上線。2012年6月,高陽同其他兩位合夥人來到杭州,開始了全職創業生涯。2013中國新媒體創業大賽上,高陽帶著自己的Segmentfault從無數“潛力股”中脫穎而出,拿到大賽第二名。讓Segmentfault快速執行的正是這筆來自傳媒夢工場和IDG的數百萬天使投資。

  做“黑客”是件很酷的事

  “這邊是我的技術合夥人,中間是我,右邊是一個會寫程式碼的設計師。我們三個在價值觀上非常一致,3人的團隊能做20人團隊做的事情。”和很多創業團隊一樣,高陽的團隊人數少卻精妙互補。

  儘管如此,這個年輕的創業團隊在創業的第一年中還是被撞得頭破血流。公司運營的前12個月,團隊已經把三位合夥人自己的存款全部耗盡。

  “Segmentfault 這樣的開發者問答社群不會在短期內看到很好的效益。我們想著,為什麼不舉辦一次大型的黑客馬拉松呢?一旦有人做出出色的創意,公司將它推到市場上就能帶來豐厚回報。”高陽說,他們的辦公室在杭州文三西路上的一棟小樓裡,常常到了夜半時分還燈火通明,三個人會興致勃勃地坐在一起開發新功能。他要把三人的黑客馬拉松越變越大。

  2013年春節過後,高陽來到北京,謀劃著通過與百度、騰訊等大平臺的合作辦一場大規模的黑客馬拉松。高陽說:“這種形式國外很多,利於衍生新的技術產品。黑客都是熱心於計算機技術、水平高超的程式設計員,我覺得很酷。”

  Segmentfault已有的十多萬開發者人數,讓高陽很快就與百度洽談成功。

  90後更瞭解90後

  “實際上90後這個群體非常焦慮。競爭越來越激烈,他們非常想得到大家的認同跟包容,想通過這個網路的虛擬世界找到他的存在感和參與感。”90後的高陽對90後有自己的理解。

  “很多90後,他們有很多很好的想法,他們最瞭解年輕人喜歡什麼、平常在玩什麼、對什麼感興趣。所以他們做的很多是非常接地氣的,而且在學生市場內有非常高的人氣。”網易人力資源總監張鵬認為,學生群體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非常豐富,這些想象力和創造力與企業相結合,將迸發出改變世界的力量。

  90後創業突破了一般的創業形態。80後的創業更傾向於傳統行業,而90後的創業專案千奇百怪,並且背後大多都有資本的身影。比如在頭像類應用領域,80後創造的“美圖秀秀”,可以幫助主人無限變美,獲得別人的點贊;而90後創造的“臉萌”可以讓你做更有個性的自己,追求的是自我的表現。

  “我手中的這把‘錘子’,是‘IDG90後基金啟動儀式’上被用來砸開‘一億美金—IDG年輕創業者’活動所使用的充氣錘。”上臺演講的時候,高陽還不忘帶上這把他視若珍寶的充氣錘,他說這把“錘子”開啟了年輕創業者的新時代。騰訊網際網路與社會研究院副祕書長何華峰說:“接觸了很多90後創業者,我發現這個世界已經迅速到了90後的手中,我們真的需要正視這個現實。90後也應該更加相信自己。”

  創業案例2:90後大學生開網店創業 月銷150萬不走尋常路

  任寶光的創業夢月賺十萬不是夢

  今年7月,浙江省義烏工商學院學生任寶光即將畢業,一大早他便來到了學校招生就業處,他此行目的並不是找工作,而是來招人。

  工商管理學院任寶光:老師,我是畢業生,我是11屆任寶光,我現在需要人手,今年剛畢業,然後這邊規模擴充了還差兩個人,希望這邊幫助招一下。

  老師:任寶光?

  任寶光:嗯。

  老師:今年剛畢業?

  任寶光:嗯。

  老師:現在在做什麼?

  任寶光:現在做阿里巴巴,現在兩個崗位,一個是倉庫配貨員,還有一個是客服。

  老師:倉庫配貨員和客服?

  任寶光通過學校招生辦招生

  今年22歲的任寶光,雖然還是一名學生,但在電子商務領域已經小有成就,在阿里巴巴電子商務平臺經營的家居用品店鋪,從2013年開始,銷售量就一躍成為家居行業第二名,並與全國上百家超市建立合作關係。目前任寶光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公司,擁有員工八名,月銷售額達到120多萬,成為了義烏工商學院的創業明星。說起今天的成績,任寶光顯得少年老成,他的創業之路並不平坦,由於忙於創業,學業一度被耽誤,曾到了被學校勸退的尷尬處境。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你當時的時候成績糟糕到什麼地步?

  任寶光:期末考的時候,會計考9分。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9分啊。

  任寶光:我同學說,選擇題隨便選幾個,也不是9分,當時我確實是考了9分,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由於當年高考成績不理想,並沒有考上理想的本科院校,2011年任寶光考入浙江省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一入學便做起了淘寶,業績逐步提升,可到教室上課卻越來越少,缺課嚴重,掛科較多,面臨退學和創業的衝突。經管分院建議他休學,與學校反覆溝通後,他最終決定休學去創業。得知這一訊息任寶光父親很惱火。

  任寶光父親:當時很火的。我叫你來讀書,現在不靠你賺錢,我是這麼想的,你就安安心心把書讀好。

  老人的道理任寶光無法反駁,但是他內心卻認定自己的長處更適合在商海搏擊,不顧家人的反對,任寶光約了幾個創業夥伴,拿著入學第一年開淘寶店賺到的5萬元錢,直奔杭州開始做起了服裝生意。

  任寶光:我當時出去,出去的時候滿懷信心,一定要幹出點樣子,讓老師和同學知道一下。

  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他任寶光始料未及。

  任寶光:結果因為對產品不熟悉,有些服裝款式很複雜,就是搞的對市場這些都不瞭解,就比較盲從,後來就虧了,到後來回來的時候,就身上只剩下一千塊錢。

  創業的失敗,家裡的不理解,讓任寶光很失落,這也讓他重新思考對自己的職業規劃,他認為,要圓自己的創業夢,自己還是應該尋找一個合適的平臺重新學習和積累。再三思考後, 他再次回到學校,但是這一次,他沒有回到經濟管理學院,而是向學校提交了調換到創業學院的申請。創業學院院長朱華兵回憶起當時的場景。

  浙江省義烏工商學院創業學院院長朱華兵: 他拿到申請想轉到我們創業學院來,希望能夠有一個好的起點,從零再開始,我當時就毫不猶豫地就簽字,同意接受。因為我發現,他在杭州的創業,其實是積累經驗的過程,他這個經驗是我們普通學生所不具備的,我們創業學院的學生沒有經歷過很多的失敗,我看好他。

  回到學校的任寶光,重新開啟創業夢想,重新做起了淘寶,通過老師的輔導,並依靠資料軟體以及自己的實驗分析,憑藉淘寶官方付郵試用活動,迅速做大銷量,最高一天賣出了2萬3千單。

  任寶光:那時候我打單,我都驚呆了,我就覺得兩萬三千單怎麼打,一個小時打400張單子,兩個印表機一直打一直打,連晚上睡覺的時候,都調好幾千張單子塞到那裡。

  短短三個月時間,任寶光通過促銷活動,賺了30萬,平均每月10萬元。

  任寶光每天接到大量訂單

  任寶光:感覺,在做的時候就感覺,回去可能要買個寶馬回去,特興奮,想著家人看著這個樣子,你特興奮,每天干活都特別賣力。

  任寶光銷量上去了,可售後服務卻跟不上,消費者投訴增多,並且淘寶對促銷活動規則也進行了修改,這一系列的問題使任寶光感覺到,單獨依靠淘寶活動沖銷量的方法行不通了。

  任寶光:,所以我就停下來了,就想做一些比較穩定的,因為這個東西畢竟不是每天都有的事情。

  經過兩個月的沉澱,2013年8月,任寶光在阿里巴巴的網店上線,從零開始,依託義烏本地小商品市場的貨源優勢,以獨特的9.9元店供貨的小百貨定位,上線當月突波十萬,接下來每個月翻倍增長,到2014年3月後月銷售額突破120萬,最高達到150萬元。

  任寶光:一開始的時候,當時就租了這個場地,然後貨架就這兩排,我也沒想到,發展的挺快的,我也沒想到能從一開始,一開始剛做的時候是月銷售額7萬多,現在已經到了120萬到150萬左右了,基本上穩定在這個區間,也沒想到能發展這麼快,現在這個貨架這些已經全部都堆不下了,然後後來樓下租了兩個倉庫,也是堆得滿滿的。

  剛開始做阿里巴巴的時候,任寶光和其他同學一樣也很迷茫,賣什麼樣的產品,貨源從何而來,也是困擾他的主要問題,通過市場調研進行資料分析,他發現問題解決的關鍵,是根據市場需求對現有產品進行改款升級。

  創業案例3:26歲女子一年開四家咖啡店

  父親臥病在床為養活全家,80後張寶月辭掉穩定工作,一年多開了4家咖啡店。

  親朋好友都不相信她會成功男友在她事業剛起步時不辭而別,留下一句話:好好幹。

  此後她更加拼命,要向所有質疑她的人證明自己能行,咖啡店生意也越來越好。

  張寶月在別人眼裡堪稱年輕有為,80後的她外表靚麗,有4家屬於自己的咖啡店。

  很多人會羨慕她:為何上帝如此不公,給予她美貌,又賜給她智慧?

  誰能想到,這個80後女子有一位“沉睡”14年的植物人父親,她創業,完全是生活所迫。當年,男友離她而去後,留下的那句話讓她更加強大。

  回憶

  父親“沉睡”14年

  生活容不得她安逸

  比起同齡女孩,26歲的張寶月更加懂得生活的艱辛。

  她12歲時,父親因病成了植物人,母親既要照顧她和父親,又要外出掙錢。

  “我媽是世上最偉大的女人,她對我爸一直不離不棄,從來沒有抱怨過。”張寶月在提到母親時,流下眼淚。

  可能正是母親的執著影響了她,讓張寶月變得堅韌。

  “你要掙錢,養活爸媽,這就是你的命!”每當張寶月想偷懶、逛街購物或與男朋友一起看電影時,這句話就會突然冒出來,把她拉回現實。

  大學期間,她從不讓自己閒著,找單位實習、找兼職掙生活費,曾連續兩次拿到國家級獎學金。

  張寶月說,她早已習慣了忙碌,雖然開了咖啡館,但“小資”與她無緣。

  “開咖啡店不是我的夢想,而是一門營生。”她說,這門營生對於她最大的意義是賺錢養家,照顧好爸媽。

  轉折

  為讓家人過得更好

  她放棄穩定工作選擇創業

  2010年,大學畢業的寶月進入鄭州一家雜誌社做文字編輯工作,對一個剛入職場的女孩兒來說,月薪4000多元已不算低,且工作穩定舒適。

  不過,工作了兩年,張寶月沒能攢下錢,甚至還透支了信用卡,“我沒有買過名牌化妝品和衣服,只是家裡的開銷就把錢花完了。”

  父親臥床不起,母親年齡也越來越大,還有更加年邁的奶奶,張寶月成為這個家庭的支柱。

  她說,她曾算過一筆賬:贍養父母及奶奶的全部開銷,一年至少要5萬元,未來30年的預算則需要100多萬元。

  “這是個天文數字。”張寶月說,如果只依靠每個月4000多元錢的工資,根本負擔不起。

  2012年,她辭職了。

  張寶月說,她在雜誌社工作時,接觸過餐飲行業,自己也想做餐飲。最終,她決定開一家咖啡店。

  2013年2月,她的第一家店,開在鄭州市健康路上。

  講述

  連母親都不相信她會成功

  張寶月的第一家店開業時,宣傳微博被轉發了700多次。

  曾從事文字工作的她,有不少微博粉絲。起初,張寶月就是藉助微博做營銷,吸引了很多顧客。

  “開第一家店,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資金問題。”張寶月說,家裡經濟條件不好,她把父母養老的錢都取出來了,又找了很多朋友借錢。

  至今張寶月還記得,當她借錢說要開咖啡店時,很多人都猶豫了,包括母親。“你們信不信我?”張寶月很認真地問母親。

  “不信。”母親認為,女兒雖然能幹,但沒有人資助,在這個年代創業,實在太難了!

  張寶月決心證明給所有人看:自己雖是個80後,但也能吃苦,這份事業可以支撐起全家人的生活。

  打擊

  男友不辭而別讓她變得更加強大

  如果說別人的擔心給了她動力,那麼,男朋友的不辭而別,則讓她沒有退路。

  在張寶月心裡,最依賴的人走了,生活中剩下的除了工作還是工作。

  第一家店開業兩個月後,已與張寶月談婚論嫁的男友突然不辭而別,只留下一張字條:好好幹,店會更好的。

  “他剛走時,店裡用的糖在哪兒買我都不知道。”得力助手突然消失,張寶月不僅受到了感情上的重創,事業上也感到迷茫。

  之後張寶月變得更加強大了,獨自接待顧客,獨自研究咖啡機如何使用,獨自算賬,獨自設計一些漂亮的小裝飾。

  奮鬥

  一年多開四家店

  如今最惦念的是爸媽

  為了吸引客流,張寶月可謂下足了功夫。

  她自己創作飲品及蛋糕,自己做文案、搞推廣,試圖把咖啡店營造出獨特的氛圍。

  張寶月的經營漸入佳境。為了經營咖啡店,她經常凌晨才下班回家。

  今年2月張寶月開始擴大經營,增強品牌的影響力。

  從2月份到現在,在她的籌劃下,陸續有3家店成立。

  如今,張寶月依然很少買高檔化妝品、名牌衣服,有了錢的她沒了時間,也沒有這份閒情逸致,“只是接待客人,就累死了。”

  隨著事業規模擴大,張寶月在家的時間越來越少,不過她始終沒有忘記,她創業的初衷是照顧好爸媽。

  她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屬於自己的誰也拿不走,而命裡不該有的,無論如何爭取也留不住。

  對於感情的失敗,她沒有抱怨。男朋友留下的那張字條,張寶月至今還放在錢包裡隨身帶著。後來和他又聯絡上時,張寶月說:“連他也震驚,我會做下去,而且做得更好。”

  那個人雖已離她而去,但字條上那句話,她做到了,關於那段感情,也不再有遺憾。
 

創業案例精選
創業案例故事與評論
相關知識
創業案例集錦
畢業生貸款創業案例
幾個創業案例演示及點評
個人創業點子集錦
創業點子集錦
畢業大學生創業案例
大學成功人士的創業案例
三個成功創業案例
兩個年輕人創業案例分享
美國網路創業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