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腦有益的運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3日

  體育鍛煉不僅能強健肢體,還能幫助我們提升大腦機能。那麼哪些運動對大腦有益呢?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起來看看吧!

  

  鍛鍊不僅能強健肢體,還可以改善大腦的結構和功能。在動物和人身上的研究顯示,經常從事體育活動的人擁有更活躍的大腦,腦灰質隨年齡增長而衰變的趨勢也來得慢些。

  尤其令我們感興趣的是,鍛鍊還有助於促進神經細胞生成,也就是在已經成熟的大腦中創造新的腦細胞。動物實驗已經證明,在轉輪上或跑步機上鍛鍊後,受試物件的海馬體大腦內部負責學習和記憶的主要區域中的新神經元的數量,比安靜不動的動物的海馬體中的新神經元多兩倍甚至三倍。科學家們相信,鍛鍊對人類的海馬體也有類似影響。

  另一方面,有關鍛鍊和大腦機能的研究,以往都以跑步慢跑為惟一切入點。至於其他形式的鍛鍊是否同樣能刺激神經發育,長時間沒有定論。現在,隨著舉重和高強度間歇鍛鍊等健身策略愈發流行,這個問題開始引起公眾關注。

  在今年2月發表於《生理學月刊》的一項研究中,芬蘭伊韋斯屈來大學和其他機構的專家們找來了一大批老鼠,先給它們注射可以標記出新的腦細胞的物質,然後讓前幾個小組的老鼠分別進行不同型別的鍛鍊,最後一個小組的老鼠待著不動,充當參照系。

  一些老鼠的籠子裡放入了轉輪,以確保它們每天都以中等強度跑上幾英里。另一些老鼠進行抗阻訓練,如在尾部附加輕微重量後爬牆。還有一些老鼠進行高強度間歇訓練——置身於微型跑步機上,首先快速跑3分鐘,然後慢跑兩分鐘,重複三回合,總共跑15分鐘。

  這些鍛鍊持續了7周後,研究人員用顯微鏡檢查了每隻老鼠的海馬體。

  他們發現,鍛鍊方式不同,神經細胞增長的程度也不同。在轉輪上長跑的老鼠,其海馬體內充滿了新神經元——跑的里程越遠,大腦中的新細胞越多。相比之下,只進行高強度間歇訓練的老鼠,其腦內的新神經元要少得多,只比那些完全不動的同胞多一點。至於那些做負重訓練的老鼠,雖然它們的肢體在實驗結束後比開始訓練前強壯了不少,但腦內神經細胞並沒有顯示出可辨識的增加,海馬體組織看起來與那些沒有鍛鍊的老鼠差別甚小。

  這些發現有令人振奮的意義。領導此次研究的伊韋斯屈來大學的米里亞姆·諾基亞Miriam Nokia博士總結稱:“持續的有氧運動對大腦最有益”。

  人們並不清楚跑步為什麼比別的鍛鍊方式能更有效地促進神經發育,最大的可能性是,這種鍛鍊方式刺激了腦衍生神經影響因子的釋放——跑的里程越多,釋放出的這種因子就越多。另一方面,舉重雖然對健康極有好處,但它對促進腦衍生神經影響因子釋放的效果很小。高強度間歇鍛鍊呢?諾基亞說,它有些過猶不及了,因為,高強度間歇鍛鍊比中等強度的跑步更容易造成身體上的疲憊和壓力,而“壓力常常會阻礙成人海馬體內的細胞增加”。

  當然,這些實驗結果並不意味著只有跑步和類似的中等強度鍛鍊才能強化大腦。舉重和高強度間歇鍛鍊很可能會在大腦中的其他區域引起不同型別的變化。比如,二者或許會刺激產生更多的腦血管,或者增強腦細胞之間或大腦其他部分之間的連線。

  所以,如果你正在進行舉重鍛鍊或者高強度間歇鍛鍊,沒必要改弦更張。不過,為了自己的海馬體能保持年輕,你也不妨偶爾慢跑幾圈或騎騎自行車。

  運動對大腦的好處

  1運動為大腦提供氧氣

  隨著年齡的增長,腦細胞的生長速度不斷減慢,腦組織也不斷收縮,而運動能夠改變這一趨勢。一項針對60~79歲老人的腦部掃描研究發現,堅持做6個月有氧健身訓練,腦容量會明顯增加。但如果只是做拉伸或者塑身運動的話,效果就不是很明顯。研究人員表示,這可能是因為有氧運動促進血液流向大腦,能為大腦提供充足的氧氣。

  2運動能刺激大腦發育

  在一個人成年以後,大腦內細胞的生長和分裂速度會減緩很多,而運動能加快細胞的分裂和生長速度,讓大腦更加健康。尤其是有氧運動如游泳、慢跑等,能持續為大腦供氧,調節整個身體的代謝水平,對全身的生理機能都非常有益。

  3運動有助於舒緩壓力

  現在城市中的人們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壓力,但壓力到底是什麼呢?皮質醇、腎上腺素、脫氫表雄酮,這三種激素被稱為壓力荷爾蒙,由腎上腺分泌。這三種荷爾蒙不僅幫助我們應付許多生活壓力,同時還幫助調節機體內許多重要的元素,如血糖、肌肉運動、體液及電解質平衡等。

  壓力過大、運動過少以及不良飲食習慣等都有可能會造成壓力荷爾蒙的失衡。而運動可以有效降低皮質醇含量,幫助我們舒緩壓力,也有助於神經細胞的生長,讓思維更加清晰和活躍。

  4運動能緩解不良情緒

  運動可以促使身體合成血清素、多巴胺、內啡肽等,這些都是決定快樂情緒的腦內化學物質,讓人產生快樂、興奮的感覺,同時還會釋放一種名為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的物質,它可以起到保護和修復神經元的作用,讓已經“宕機”的大腦重新運作起來。每天只需運動20分鐘,就能收穫滿滿的快樂。所以喜歡運動的人,一般都是樂觀開朗的。

  5運動能夠改善大腦的認知能力

  認知能力包括專注於複雜的任務、進行抽象思考、計劃未來的事情等。它還包括瞬時記憶,比如短時間記住某個電話號碼等。大腦中負責記憶和學習區域的組織叫做海馬體,如果經常鍛鍊,能夠促進腦組織內神經生長因子的分泌,從而預防大腦功能退化。

  研究發現,50歲以上經常鍛鍊的人,認知測試所取得的成績比那些從不鍛鍊的人要好得多。如跳舞、打羽毛球等運動能同時調動大腦中多個區域的神經功能,有效地鍛鍊手眼協調能力,大大降低人們患認知功能障礙的機率。

  6運動能使大腦更年輕

  很多人現在不願多走動,走到哪兒都首先選擇坐電梯。但其實,爬樓梯是一項非常好的有氧運動,可以鍛鍊我們的心肺功能和腿部的肌肉力量。如果現在有一項新研究告訴你,爬樓梯還能促進大腦健康,你會不會放棄電梯呢?

  加拿大的研究人員近期發現,樓梯爬得越多、接受校園教育的時間越長,越會使大腦在生理上表現得更年輕,表明了教育和體育運動會影響生理年齡和實際年齡。爬樓梯更適合中老年人。但如果有膝關節疾病的老年人,還是應該慎重選擇。

  對身體有益的運動

  有氧運動:也稱有氧代謝運動,是指人體在氧氣充分供應的情況下進行的體育鍛煉,機體以耗氧的氧化供能為主。也就是說,在運動過程中,人體吸入的氧氣與需求相等,達到生理上的平衡狀態。它的特點是運動強度較小,持續時間較長,能增強和改善心肺功能,預防骨質疏鬆,調節心理和精神狀態,消耗體內脂肪,是健身運動的基本方法。涵蓋快走、游泳、騎自行車、打太極拳、跳健身舞、做韻律操等較舒緩的運動方式。

  無氧運動:在運動過程中,由於運動劇烈,運動中所需要的氧不能滿足機體的需要,這時機體會通過無氧酵解的方式來應對能量供應的不足,因此會在體內產生過多的乳酸,導致肌肉疲勞,甚至造成肌肉、關節痠痛。它的特點是運動強度大,持續時間短,屬於劇烈的競技運動,不常用作健身保健運動。涵蓋賽跑、舉重、投擲、跳高、跳遠、拔河、肌力訓練等較激烈的運動方式。

對孩子大腦發育好的食品
對大腦有益的音樂
相關知識
對大腦有益的運動
對大腦有益的音樂
對大腦有益的穴位
有哪些對大腦有益的水果
對大腦有益的食物
對大腦有益的零食
對大腦有害的食物
哪些食物對大腦有益
初中生吃啥對大腦有益
什麼音樂對人的大腦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