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考察綠城物業心得體會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綠城集團是一家以物業服務為根基,以服務平臺為介質,以智慧科技為手段的大型綜合服務企業。通過參觀考察綠城物業,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談談心得體會。本文是綠城物業參觀考察心得體會,僅供參考。

  綠城物業參觀考察篇一

  本月22號,在曹總的帶領下,對杭州綠城物業進行了一次參觀交流。我們一行在綠城物業諮詢部小路的帶領下,參觀了綠城物業管轄的樓盤紫桂花園和桂花城。

  小路是學土木工程系畢業的大學生,在綠城物業已經工作了兩年,一路上對我們提出的問題能對答如流,還主動和我們講述了很多物業服務的細節。但是所有他們公司的優秀服務,都圍繞著一個最主要的主題,就是培訓。在一個入行兩年的員工身上,能如此熟悉物業的專業知識,除了自身的努力,還能看出公司對他所付出的培訓,這中間有公司的理念,物業的專業知識,甚至於個人的禮儀。讓我們感受到他作為一個綠城的員工所散發出來的自豪感。

  下午我們和綠城物業的楊總進行交流和學習,使得我們的見解有進一步地提高。楊總和我們談起了物業公司發展的道理,也談起了產業發展對物業的重要性。楊總說:“我們物業公司沒有資產,但是我們有資源。”其實這也是我們公司兩位老總在辦科海物業時的就開始考慮的路線。在思想上我們兩公司有相同的觀念,但在實際操作中他們已經遠遠超越了我們。對於我們經紀公司難以操作的情況,楊總也和我們談起了這個話題。他對我們說起,他們在辦房屋置換時也高薪聘請了專業經理,但沒有成功,最後還是依託物業這一塊才把業務拓展上去。從他列舉的資料和敘述中可以看出,產業依託與物業是一條最有效,最節約成本的途徑。最後,楊總還和我們談了作為公司的決策層和管理層所考慮問題的差異。他用例項和見解為我們的工作提出了不足和方向。使我們感悟到一個有實力的物業公司在創業中所應樹立的方向。

  對於此次的考察,針對我們公司的實際情況,對接下來的工作做出新的建議和計劃:

  一、加強對公司員工的培訓。

  在參觀小區的時候,我最大的感悟是他們公司的員工素質真好。員工的好素質除了在小路的講述中感到外,我們看到保安的吃苦耐勞,管理處的工作環境,員工作為綠城一員的自豪感等等。這所有的一切都來自公司對他的理念灌輸和堅持不懈的培訓。我們公司在培訓上也有過計劃,有過想法,到最後都因為人員缺少或各種原因擱置了。但員工沒有系統的培訓,沒有公司的理念,在上崗工作時工作能力就會下降,久而久之就會出現惡性迴圈,新員工招不到,招來的人員要求又達不到。我們往往把培訓這個重要環節忽略掉了。有的保安和管理員來了之後就放到崗位上了,其實他們對自己的本職工作都不是很清楚,我們公司的樓盤在擴大,人員在遞增,我們看到只是一個量,而沒有質。只有質和量的相加,才能真正推動企業的發展。

  二、加強公司中層的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

  在和楊總交流時,他和我們提到了操作層的實施力度。在綠城,董事會決定了新的專案,下面就是實施,不存在執行的人員討論決策層的對錯。決策的對錯是董事會的責任,執行的方式是中層領導應該考慮的問題。

  每個企業有再好的構思和方向,最終還是要靠底下的員工去共同完成,在執行的過程當中,中層的領導起著很關鍵的作用。他既要理解透公司的意圖,又要將公司的意圖轉化成實在的工作。中層領導要有很高的工作能力和責任感,怎樣將自己的團隊帶好,把每一項任務完成好。

  我們的中層領導現在不缺少實際操作經驗,但在統籌安排責任心上還很缺乏。要有責任心首先要有主人翁意識,把公司的事看作是自己的事,遇到問題和老闆換位思考一下,怎樣做公司才更有利益。這樣公司能得益,自己的能力也在工作中不斷提升。三、對近期工作的計劃和安排。

  對於上述的概述,提出的問題也不少,但歸根結底還是找出了問題要去解決。對於自己目前的工作定位,對延伸產業發展做出新的工作思路:

  1、將已發生的費用歸類控制。

  目前公司已在停車收入、廣告業務等方面操作了,在管理上缺乏統一性。比如說停車費,公司在開展停車收費後對收費的實際情況沒有好好進行分析和管理。此次,對發生停車收費的小區進行一次盤點清查,再分小區開設車位臺帳,實行管理處和財務雙重管理。此外,垃圾承包費等費用收取上也一樣,都是到發生時再去辦手續,通過此次整理,將各種費用歸類,制定標準,統一收費。為今後業務發展提供資料。

  2、將房產經紀業務推廣到各物業小區。

  在綠城收穫最大的還是房產經紀業務的推廣。針對我公司現有的狀況,在房產業務上要分幾步走:首先要和房產經紀公司溝通,調整分配的比例。綠城的分配比例是五五分成,公司留50%,剩下的50%在房產經紀、物業部和物業管

  3理經辦人之間進行分配。而我公司和房產經紀的比例是20比80,在提成上和綠城比起來要相差很遠。在操作人員的積極性上也要通過比例的調整來拉高。首先要將業務的量做上去,在有了一定的量之後,再來制定新的分配比例。

  再則,在管理處放兩個試點小區,一個是三部的嘉都名苑,另一個是嘉辰二期。嘉都名苑二期不久前剛剛交房,而且裡面有幾十套單身公寓,現在租房前景看好。這個小區的業務就交給管理員黃德光去做,從房源的收集、看房都由管理員去完成,而不是單純的上報房源。由經濟公司給予業務的指導。把嘉都名苑的成交量搞上去,也將管理員的收入拉高,用實際情況去給其他管理員看。

  嘉辰二期由於管理面積大,又面臨年底的收費,建議像綠城物業一樣,在管理處增加一個管理員,稱為房產專員。工作的內容和管理員一樣,只是在有房產業務的時候,是由他去陪同看房,簽約。這樣就打破了原有的概念,是科海的員工就有責任將房產業務做上去。一旦這兩種模式操作成功的話,以後我們的樓盤就根據規模的大小來決定操作模式。

  3、對其他專案的挖掘和完善。

  在現有的專案推進後,像交房廣告收費等的臨時收入也要進行統籌規劃,提前預算。以往我們都是在交房前夕和上門聯絡的裝潢公司草草談一下,收費低,看上去形象也不好。今年我們丁香花園和嘉華世紀城交房時,要將這塊工作做上去。使新小區的交付既要形象好,又要效益好。

  綠城物業參觀考察篇二

  為了全面完成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標,進一步做好規範工作,以及將“科海陽光服務”落到實處。科海物業公司曹衛東、瞿鑫芳、周樂勤、金燕等四位同志於2010年8月22日對國內知名物業公司綠城物業進行了考察,現將考察的情況整理如下,供董事會參考。

  2010年8月22日上午,在綠城物業諮詢部專案經理路遙的陪同下,我們分別考察了綠城最先在杭州開發的樓盤***1995年***——杭州丹桂花園和杭州桂花城。從直觀上也讓我們真正領略了綠城掌門人宋衛平的精品意識和具有高度的前瞻性。陪同我們的路遙也跟我們介紹說:“當初杭州老百姓對房屋的顏色、立面否定過。但時間證明,這些顏色和立面的設計是永久性的,不容易淘汰的。而當初宋衛平在“杭州桂花城”一期專案全面售馨好評如潮時,做了一驚人之舉,追加2000萬元推翻原先景觀設計重新再來。以及在桂花城全面順利交付之後,關起門來針對規劃設計、工程、銷售、物業管理等各個專業存在的細節缺憾編成了一本《桂花城批判》,成功的實現自我超越。也因此而樹立了綠城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品牌形象”。

         當年輕的路遙經理***據瞭解他到綠城工作也就三年***跟我們講起這些事時,他感覺很自豪,我們認為這跟他們公司的培訓灌輸是分不開的。果然,當問起他們的培訓體會時,他跟我們介紹,一般綠城的管理層和保安員都要到綠城杭州總部培訓,保安是先培訓再分到各地,管理層是先召進來到基層鍛鍊1-2個月,然後統一到總部參加每年的分期培訓,為的是有一個統一的形象,統一的管理思路,培養優良的職業操守和較強的執行力。我們也同時參觀了各小區的服務中心和會所,服務中心的桌子雖然舊了,但是桌上沒有一件多餘的物品,據說,只允許放一隻杯子,資料夾整整齊齊,環境很乾淨。這讓我們感覺到了差距,而這些要想做到,其實也不難,關鍵是領導者、監督者的意識問題。而會所,據說都是先由物業公司統一規劃,然後分專案承包出去,只有這樣,才確保會所經營不虧,之前自己經營也虧過。整個上午的參觀,我們也提出了一些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實際問題進行交流。當問及小區裝防盜窗的問題時,路遙說:“公司也會對基層下死命令,規定時間拆不掉領導主動辭職。所以領導會想盡一切辦法跟業主拉近關係,死打爛纏,實在不行自己掏錢把它買下來也要完成任務。小區業主養狗,小區保安員會一直跟在屁股後面清掃狗糞便,從而感動了業主讓業主主動改正缺點”。

  下午,浙江綠城物業諮詢有限公司楊掌法總經理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與我們進行了交流。據楊總介紹,綠城物業現已成為了接管面積全國第一,行業排名業內三甲,年收入3.5億,無形資產評估6.35億元人民幣,已全面完成上市準備,估計會成為行業內第一家上市物業企業。

  在交流的過程中,楊總有幾個觀點和建議很值得我們參考和反思:

  一、物業沒有資產,但物業有資源。其實業主也需要一個口子的服務,當你們基礎服務做好得到業主認可後。哪怕你賣賓士,業主也可以接受,只要手續合法,價格比外面稍便宜。

  二、人性化管理不等於人情化管理,人性化管理在講究原則的情況下,從人的需求出發,換位思考,以人為本的管理。而人情化的管理就會沒有原則,時間長了就會形成幫派。

  三、企業管理要強化執行力,企業決策出臺前可以討論,出臺後只有強制。企業裡大多數人只要執行,千萬不要懷疑你的老闆,如果你有能力就自己當老闆,否則你就打工,而打工首先就是服從。決策以後行不行不是執行層考慮的事,是決策層、董事會考慮的事。企業分工不同,各人所處的層面不一樣,基層如果總是考慮決策層的事,企業肯定做不好。

  四、行動勝於一切,觀念勝於一切。觀念首先要跟的上,然後一但做出決定,就大膽地去做,認真去做,做的過程中會碰到問題,那就想辦法解決它,而不是討論做不做的問題。綠城物業先前做房屋置換,也碰到了問題,造成了虧本,並且那時高薪請的是相當專業的職業經理人。但後來進行了調整,現在找到了問題的原因並加以解決,現在房屋置換已成了綠城物業的又一利益增長點。

  給科海物業公司的建議:

  一、小的時候要學會跟跑。綠城也曾經這樣做過,跟戴德樑行、仲量聯行、世邦魏理仕等國際品牌物業公司戰略合作過。現在物業服務產品要換代,要引進管家式的服務。董事長宋衛平就說過,國外管家式服務流派不下二三十個,他們已經有悠久的歷史,綠城物業沒有必要再去研究。所以經過考察比較,這次他們化了100萬元與英國管家協會簽了協議,決定引進消化他們的管理模式,科海物業可以先鎖定跟跑者。

  二、科海物業要先設定一個三年的發展規劃,這樣就不容易偏離方向。

  三、延伸產業專案要選擇投入小、見效快的專案,因為科海物業現在的資金實力可能並不強,並且很多專案可以考慮合作掛靠。

  當談到房屋置換這個話題時,楊總說道:“其實我們物業做很有優勢的,50個樓盤,相當於50個門店,又沒有成本,並且物業去做就變成一種服務,我們可以主動獲取資訊,而不需要被動獲取資訊”。談到具體操作,他們的做法是由小區物業服務中心獲取房屋置換資訊,並達成口頭協議,由置換公司專業人員統一辦理租售協議,並且他們置換公司的專業人員每人都會分片管理著幾個小區業務,分成是按1:1:1,即專業人員一份,小區經辦人一份,小區服務中心一份。如果有置換公司操作完成,那麼小區經辦人那份就沒有了,並且這部分效益會跟小區負責人獎金掛起鉤來。在整個交流過程中,楊總對物業行業的發展總是充滿信心。他說:“儘管表面上我們沒有房產公司賺錢,但從投入產出的比例計算,物業不會輸給任何一個行業的,不要懷疑自己的行業,物業絕對有前景的”。

  通過組織這次對綠城物業的考察,我們每一個人都堅定了對物業行業的信心。儘管只有一天的時間,但我們學到了不少,關鍵是意識上得到了提高。感受到綠城對質量的不斷堅持——世界上兩種情況下堅持最可貴,一是春風得意時,二是一敗塗地時***摘自綠城內部刊物***。而綠城做到了,所以方有今日的輝煌。這次學習和考察,會帶來更多的思考!所以我們會根據這次考察的情況,回來後,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做出相應調整,以適應當前發展的需要,並且我們認為今後這樣的考察還是很有必要的。

  綠城物業參觀考察篇三

  杭州,一個令人嚮往的天堂聖地,沒想到會在永和物業公司工作期間與西湖西子不期而遇。那份期盼讓起程前的等待充滿了興奮,而行程中那些陌生而又美麗的風景讓人陶醉不己。隨處可見的繁花似錦的景象,連綿不絕的印入眼簾,心情也跟著變得美麗起來。可以說享受是不拘於形式的,即便我們來自桂林這樣一個仙境之地,也不得不感嘆杭州的美麗充滿靈氣。白天清新脫俗,夜晚靜謐而又溫婉,絕佳的居住環境,實在令人流連忘返。

  4月19日,我們在物業公司領導的帶領下,來到了杭州。由於整個行程事先已經由綠城物業總部做了周密的安排,因此,我們這次的參觀雖然時間上很緊張,但過程卻處處散發著幸福的味道。

  此次考察之行,我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學習綠城物業的管理經驗,感受在“以人為本”的人文理念管理下的園區生活服務體系,與業主一同體驗高品質的社群生活。我們一共參觀了八個樓盤,行程上可以說是走馬觀花似的,但每一個樓盤留給我們的印象卻又是獨特而不可重合。參觀的專案有早期開發的,如今已成成熟街區;也有近期尚在開發中,市政配套設施稍顯滯後,規劃可容納8800多戶,分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城中城小區。這些專案無論從規模上,還是細緻入微的服務上,都不得不讓人感嘆綠城物業公司的實力。

  迄今為止,綠城物業接管的物業型別涉及有公寓、別墅、寫字樓、酒店式精裝修專案、行政中心、市場、學校、醫院、佛學院、寺廟等,已成為國內接管和諮詢物業區域最廣、型別最多、面積最大的企業之一。多年的各種物業接管實踐經驗,讓綠城物業公司有一整套嚴謹的管理模式和百分之百的執行力度。當我們瞭解各小區的收繳率時,得到的回覆幾乎是統一的“按公司的要求收繳率己達到95%”。這個95%既是綠城物業公司團隊努力工作的成果,同時也說明了業主認可這個公司的物業管理。令人佩服的是,即便交付後的小區入住率只有10%,也絲毫不影響費用收繳率的達標。這樣的信賴來自於綠城物業公司對員工整體素質的培養和對員工職業發展的良好規劃,使員工不但認同公司的文化,也願意全心全意為業主服務。

  參觀時我們正巧遇到了綠城物業公司組織各區域總經理的脫產培訓,其中需參加短期的軍訓,包括體能訓練、形體訓練、團隊合作訓練等。其中知識技能培訓,包括物業管理概論、企業文化理念、物業管理政策法規、質量管理體系等;每一個經理還需要深入到小區做一線員工工作,男員工統一做秩序維護隊的工作,女員工統一做保潔工作。培訓期間與一線員工一樣,統一吃住、統一作息時間,上崗期間著崗位制服,不允許佩帶工作以外的任何物品,甚至是手機。

  公司為了擴大核心層,還組織中層管理崗位競聘,鼓勵一線員工參與,並提拔優秀的一線員工做中層管理者,定期定點組織各崗位員工進行全封閉式的脫產培訓。為了挖掘、培養和輸送人才,全面推出“彩虹計劃”,採取外部聘請資深講師、內部分享師資、理論系統與業務實戰相結合的課程多樣化的播散知識,以儲備專案經理和其他人才。同時還組織了豐富的員工業餘文化生活,例如,讀書沙龍、英語講習班、戶外活動等等,甚至為員工組織交友活動,促進員工身心的健康成長。這一系列的舉措,不但加強了公司領導班子的凝聚力和團隊的良好合作精神,而且壯大了公司隊伍,吸納了更多有識之士的參與,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

  考察之間,我們也發現綠城物業公司不是百分之百的完美,因為他們早期管理的小區也出現了很多違章建築,而無法得到解決。於是我們開始反思,為什麼在同樣的管理模式下不同的小區,因執行力度不同而產生巨大的偏差?抑或是因為物業地域關係與管理上的衝突而產生的糾紛?這些問題看似容易回答,但只有親身實踐什麼是可行的,什麼是不可行的,才能從中學到解決的竅門和方式。

  綠城物業公司用了這樣一組資料表明他們是不可隨便超越和替代的,物業費收繳率一直高達98%,業主滿意率達95%以上。我們參觀學習是希望借鑑綠城物業多年的管理經驗,從借用、模仿、吸收、改良到持續利用為目標,實現最佳的適合我們的物業小區的管理方法和模式;同時也希望能開拓解決問題的方式和領域。在我們的工作中,經常容易陷入到事務性的細節中去,不但自我侷限,而且缺少了對工作整體發展的關注度。而我們的行業特性,決定了我們只有在工作中持續發現問題、改善不足,提高操作流程和加強專業技術能力,全員高度配合和參與,服務水平才能有所提高。也只有把遠大的戰略目標落到實處,把戰略目標和執行力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打造出一個夢想成真的事實。而我們也才能夠向綠城物業公司的管理模式更接近一步。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雖然我們已經不得不揮手和這座城市告別了,但是,即便我此刻身在桂林,敲打著這一份記錄時,心情還是喜悅的,縷縷文字萬萬不能表達我們對此次杭州之行的感悟。這的確是一次難忘的考察之旅,更是一次專業提升的學習之旅。感謝公司與綠城物業的合作,使我們在永和物業工作的經歷都變得如此美好,記憶如此不可磨滅。

  看了綠城物業參觀考察的讀者還看了:

協警個人工作心得體會
參觀萬科物業心得體會
相關知識
參觀考察綠城物業心得體會
參觀湖北省博物館心得體會作文
參觀廣東省博物館心得體會_觀廣東省博物館有感
參觀萬科物業心得體會
考察扶貧工作心得體會範文
考察美麗鄉村心得體會
參觀美麗鄉村建設心得體會_美麗鄉村建設觀後感言
參觀廣州烈士陵園心得體會6篇_廣州烈士陵園參觀心得體會
參觀烈士陵園後的心得體會
參觀監獄警示教育心得體會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