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管理系統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0日

  隨著當今科技文化的發展,圖書館的管理所存在的現實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所以圖書館管理系統需要緊隨時代發展的趨勢而儘快地實現現代化、資訊化、自動化,以切實提高圖書館管理水平,更好的為讀者服務。下文是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能幫到大家,歡迎閱讀參考!

  篇1

  淺談圖書館管理系統的發展趨勢

  資訊科技的發達給圖書館管理工作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圖書館運作環境、資訊載體、服務模式等都發生了較為明顯的變化,紙質資源和實物資源已經不是圖書館中的主要資源了,數字資源在圖書館資源中佔據重要地位,並形成一定規模,而讀者受搜尋引擎的影響也開始喜歡採用快速即時性的圖書館資源搜尋工具,希望圖書館能提供者方面的服務。

  雖然說圖書館的各方面都發生了較大變化,但作為作為核心的應用技術――圖書館管理系統***LMS***則沒有多大變化,甚至受到人們的質疑。而Web2.0和Library2.0的發展給圖書館管理系統帶來了新的變化,LMS也開始發展起來,成為推動圖書館管理創新的重要技術手段。

  1.圖書館管理系統現狀

  1.1資訊孤島

  隨著圖書館的發展,業務也在不斷增加,現有的LMS已經無法滿足所有的業務需求了,圖書館開始多了許多獨立的業務系統,資訊孤島現象越來越嚴重,這種現狀又給讀者的資源獲取帶來了諸多麻煩,造成了圖書館資源的浪費,服務得不到整合。比如說,在論文購買提交系統上,讀者無法使用個人圖書館進行論文提交的操作,而且也會出現重複登入問題,這給讀者的資源獲取帶來了很大麻煩,而圖書館也無法通過LMS獲取讀者的論文提交情況。

  1.2整合思路不明顯

  LMS只是圖書館業務的自動化管理系統,其重點在於紙質圖書和文獻,對數字資源的管理效能低,難以在圖書館形成一個整合化的網路資訊服務系統,無法兼顧圖書館的所有業務,整合思路不明顯。如:電子公文、資金管理、黨務管理等內容無法使用LMS進行資訊交流,LMS還有待進一步發展。

  1.3與其他應用系統的關聯性和互操作少

  在圖書館業務日益增多的情況下,LMS中部可能集中所有的業務,那麼要實現圖書館的整合化管理,那麼就需要實現LMS與其他應用系統之間的無縫對接和互操作。但是,現有的LMS無法實現與其他應用系統的無縫對接,最終導致圖書館的各項管理工作效率低、資源消耗量大,不利於體現出以讀者為中心的管理理念。

  2.圖書館管理系統的發展趨勢

  2.1管理理念在LMS中的體現

  沒有管理理念滲透的LMS只能實現圖書館管理流程的自動化,難以體現出管理思路,也難以推動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當前圖書館應用的LMS大多不能體現出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是以圖書館的紙質資源的管理為中心而構建的應用系統。也正是因為LMS無法體現出圖書館的管理理念,館長無法通過LMS獲取大量圖書館執行資訊,無法據此作出科學的發展決策,故而使得許多館長不願意使用LMS。因此,在LMS構建中,設計者應以讀者為中心,一切活動都圍繞使用者進行,實現資源、服務、管理三者的並重。資源是服務開展的基礎,服務是管理的目的,管理是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的手段。管理理念在LMS中的體現是圖書館管理系統未來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也是從業人員需要努力的重點。

  2.2開放合作化管理理念

  當前的圖書館管理系統以紙質資源為核心,無法兼顧數字資源的管理,故而難以實現紙質資源與數字資源的整合,資訊孤島嚴重,不同應用系統的無縫對接很難實現等等,這些問題是LMS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LMS必須秉持開放合作的理念,實現元資料供應商、系統供應商之間的有效合作,最終創造出滿足圖書館管理需求的LMS,推動其在資訊科技的發展下不斷升級改造。比如說:重慶大學圖書館的ADLIB2.0系統與北京的超星公司進行合作探索,開發出圖書館知識搜尋系統***LKS***,超星公司提供元資料檢索***,開發出的LKS不僅能搜尋到重慶大學的館藏資源,還能展現出超星數字圖書和讀秀知識庫的圖書資訊,檢索到期刊資料庫的元資料,大大方便讀者的資源檢索,推動了重慶大學圖書館資源和服務的整合。

  2.3資料驅動管理

  大部分圖書館都會通過讀者交流會、問卷調查、滿意度調查等獲取圖書館的管理現狀,然後在此基礎上提升圖書館資源建設水平、服務水平。但是,這些方式收效甚微,工作量大,反映的內容頁比較單一,不全面,無法客觀公正反映出圖書館的管理現狀。而資料驅動管理作為LMS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能利用資料發現問題,對圖書館執行過程中產生的日誌、歷史資料進行挖掘處理,得出有價值的資料和資訊,促進管理者做出科學的決策,促進圖書館各項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比如說:其通過分析讀者借閱歷史資料瞭解讀者的借閱習慣、發現得這的借閱興趣,從而提高圖書館資源建設水平,給讀者提供更多需要的資源。

  2.4整合服務評價體系

  在評價上,圖書館多采用SERVQUAL、LiBQUAL+TM等評價體系來評價圖書館的各項服務,監控圖書館各項服務的情況,生成服務狀況評估表,促進管理者對圖書館提供的各項服務進行及時的調整,為讀者提供更加滿意的服務,真正推動圖書館管理水平的提高,促進圖書館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3.結束語

  圖書館管理系統是圖書館各項業務、讀者服務和管理工作的基礎應用系統,是當前圖書館管理活動的主要技術手段,其在而Web2.0和Library2.0的影響下發生了重大變化,推動了圖書館管理效率的提高,但仍存在資訊孤島、整合管理效力低等問題。在資訊科技和圖書館的發展下,圖書館管理系統將朝著管理思路的滲透、資料驅動管理、開放合作管理、整體服務評價體系等方向發展。

  篇2

  淺談基於RFID技術的圖書館管理系統

  一、RFID技術管理系統原理和概述

  ***一***無線射頻技術的涵義[1]

  無線射頻技術***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縮寫:RFID***是一種非接觸、自動識別的無線通訊技術,將無線電訊號識別作為介質讀寫相關目標的資料,實現無人工干擾自動識別目標。

  ***二***資料集的構成

  讀寫器和標籤的組合構成RFID系統,它把資訊變成資料流的方式寫在讀寫器中並使其產生資料,如果圖書貼有RFID標籤,在被掃描過之後,標籤內的圖書資訊會被自動記錄到讀寫器中,經過多次掃描產生的資料構成RFID資料集[2]。EPC***Engineer,Procure,Construct***即電子產品程式碼,用來唯一識別某一個資訊,是每條記錄標籤唯一的掃描識別符號。RFID產生的資料可以用一個三元組的形式來看,即EPC、Location、Time這三種,EPC是唯一識別電子掃描程式碼,Location是掃描後得出的圖書所在地點,Time則表示貼有標籤的圖書被掃描的時間。在固定時間使用讀寫器對帶有標籤的圖書進行掃描並記下掃描時刻的EPC、Location、Time,這三部分資訊組成了最原始的RFID。RFID多維資料集的構成則是根據資料壓縮的思想,將RFID資料倉庫壓縮合並後得出資料。它的構成主要是由三部分,即資訊表***Information***/地圖表***map***、駐留表***Stay***

  ***三***RFID技術管理系統的設計原則

  基於RFID是智慧化圖書管理系統,它對傳統的條形磁條技術及條碼技術都進行了全面升級,充分展示了安全、實用、標準、便於維護、有擴充套件性這五大原則,利用RFID技術的技術優勢把圖書館管理系統與之相對接,全方位完成圖書管理的自動化。

  二、基於RFID技術的圖書館管理系統應用

  圖書館在應用RFID技術的時候,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選擇頻段,一般來說,高頻RFID的工作頻率是13.56MHz,它的閱讀距離一般情況下小於1米,而超高頻RFID標籤工作時的頻率一般是在860到960MHz之間,並且還可以被分成無源標籤和有源標籤這兩大類[3]。由於他的超高頻工作效率,射頻識別系統的閱讀距離大於一米,一般可以達到4到6米,最大甚至可以達到10米以上。高頻技術採用的電磁發射原理由於受到電磁的干擾影響,使得標籤的正常功能會受到影響,所以超高頻RFID技術如果想要實現ATM24小時自助藉助還書會有一定的困難。

  ***一***RFID技術在國內外的實際應用

  目前越來越多的國家都已經開始嘗試採用或已投入使用RFID技術,在美國、新加坡、紐西蘭等國家都將RFID技術越來越成熟的運用到圖書館管理技術當中。世界上最早運用RFID技術的是新加坡圖書館,他們早在2002年就使用每位新加坡公民的身份證或駕駛證來借閱國家圖書館的圖書。將RFID標籤貼在每一本圖書後面,借閱者只需要在自助借閱機上插入身份證或駕駛證等有效證件,把書放置於掃描版上進行掃描並列印相關的借書憑條。憑條上會顯示所借書的書名、借書日期、還書日期等,看起來一目瞭然。在還書時,不是一定要去借書時的那家圖書館,可以選擇就近的圖書館進行自助還書。

  這樣的異地圖書館在新加坡一共設立了76個,由於是自主無人還書,所以該圖書館是24小時開放的,新加坡郵政部門每天會對讀者異地歸還的圖書進行收集、整理、歸類並運送會他們所在的圖書館。利用RFID技術中書籍內的電子晶片解讀器不僅能夠自動核對讀者是否及時還書,也可發現圖書是否按照順序擺放在相應位置。僅新加坡RFID技術在圖書館管理系統上的使用就節省了圖書管理工作人員2000餘人,比傳統條形掃描碼借閱時間節省了80%,RFID技術的應用極大地增長了人們的閱讀量,2002年,新加坡公民的圖書館借閱量就達到了30%。RFID技術已逐步成為國籍流行趨勢[4],隨著它的廣泛使用和日漸成熟,中國國家圖書館也引入RFID技術,隨後杭州市圖書館、深圳圖書館、廈門集美大學圖書館也陸續成功匯入。

  ***二***RFID技術在圖書館應用效果的分析

  從國內外RFID技術的多年應用來看,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最深刻的變革就在於大容量的資料儲存和無線傳播的便捷,推動了與圖書事業相關的一系列產業的發展,極大力度的促進了國家公共文化事業,將圖書的借閱、館藏、流通推向自動化,整合、高效、簡約完成一系列圖書借閱、歸還活動。RFID技術推動了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據資料顯示,RFID技術在世界大型圖書館的應用正在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雖然中國在RFID技術應用在圖書館的基數最小,但發展速度最快。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如今智慧圖書館管理研究的重要課題是如何進一步提高館藏管理效率和圖書流通速度,基於RFID技術的圖書館管理系統研究將成為圖書館管理系統一站式服務的嶄新模式,筆者認為RFID技術是實現資訊化的重要手段,使得圖書館管理更加科學化自主化,是圖書館行業發展新的機遇。

 

圖書館管理系統論文相關範文
圖書館管理系統論文參考範文
相關知識
圖書館管理系統論文代發表
圖書館管理系統論文免費範文
圖書館管理系統論文範文
圖書館管理系統論文相關範文
圖書館管理系統論文
圖書館管理系統論文參考範文
高校圖書館管理系統設計論文
圖書館管理系統設計論文精選
高校圖書館管理畢業論文
高校圖書館管理畢業論文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