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術學科教學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初中美術教學是培養未來繪畫人才的重要階段,那麼關於初中美術的論文怎麼學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淺談新形勢下的初中美術課堂教學

  美術課在中學是一門基礎文化課,也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是中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即美育的主要途徑,對於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學生的智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它能夠培養學生髮現美、認識美、創造美,提高審美意識,陶冶情操。培養他們熱愛生活、表現生活、創造生活的興趣,將來把我們的生活裝點的絢麗多姿,五彩繽紛。那麼如何搞好新形勢下的美術教學呢?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中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慾,但空間知覺能力還沒有得到完美髮展,因此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加強直觀性、形象性以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美感。可以運用講故事、聽音樂、看影視、做遊戲等多種形式來進行導課。總之,一個優秀的美術教師是一個善於發現的藝術家、善於點撥的引路人,他用詩意的方法去引導美、點選美、發現美、感悟美。

  二、設定懸念,讓疑問領航,從而引導學生加深理解認識。思維起源於問題,在有問題的情境中學習,會激起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從而積極主動的去思去想。沒有問題也就難以誘發和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感覺不到問題的存在,學生也就不會去深入思考,而只能停留在表層和形式上。因此教師應適時設定問題懸念情境,緊扣學生心絃。教師一方面將畫面知識設計成學習情境中的問題,啟動學生思維,使學生主動探究交流問題,活化課堂,設計一些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問題;另一方面從藝術語言、構圖特徵等入手提出問題,理解美術作品,掌握美術欣賞的思維方法,提高審美素養。

  問題的設計如:為什麼畢加索用的是黑白處理方法而沒有用彩色的?你覺得哪種方法更能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在構圖上為什麼不用古典繪畫中那種整體嚴謹的構圖?通過這樣的問題情境設定,使學生很快在緊張而又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欣賞了作品、學到了知識、提高了自身的審美素養。學生參與進來,自主性強了以後學生才會大膽的想象與思維,教師只是指導者、引路人,應與學生共同進步,課堂氣氛才會有張有弛、氣氛活躍。”

  三、給學生們以火種,讓學生點燃探究創新、合作學習的火炬。“人的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點燃的火把。”新課改下的美術課,是挖掘學生潛能,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最大限度地展現他們的聰明才智,教師是幫助、引導學生點燃想象與創造火種的人,並不能是給予學生創新火炬的人。也就是,教師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強加於學生,要引導學生自主思考。這樣才會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學生創作出的美術作品才不會千篇一律,才不會呆板。

  四、多種學科間的知識結合,開闊學生視野。

  國家《美術課程標準》指出:“美術課程應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髮展為本,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為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進他們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美術課中可以結合音樂、語文、數學、歷史等學科的知識,建立三維課程結構。並且在課程內容的選擇和組織上,注重體現基礎性、拓展性、實用性和時代性。可以參照語文課本上相對應的課文。 還可以應用歷史地理等學科讓同學們查閱,結合中國明、清歷史知識,總結出:因為時代、地域、民族風俗的影響,明朝的家居及裝飾物以簡潔大方、線條流暢為主;清朝的家居及裝飾,紋飾繁瑣、雕飾浩繁精麗,形體的龐大和作風的大富大貴與清宮延統治者的權勢和慾望相得益彰。還可以適當用背景音樂,學生在音樂的伴奏下,開啟想象的翅膀,在美術的殿堂裡盡情地遨遊。這種以美術為主體,多學科間縱向聯絡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們實實在在感受到美術的樂趣,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開闊了學生的視野,真正做到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五、建立以表揚和鼓勵為主的多元評價機制,激勵學生的學習。根據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多元化評價方式的建議,評比過程我主要採用三種評價方式:一是讓學生分組進行自評,二是讓學生之間的互評,最後由教師總結、點評,並根據學科的特點,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六、多媒體在美術教學過程的運用。多媒體集形、聲、光、色、動、靜為一體,突破時空限制,可以大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積極主動愉快地參與教學活動。運用多媒體教學,再現情境,促進學生積極、主動掌握新知。美術教材的重點、難點部分,教師可藉助電教媒體,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再現情境,把教材、教師所講和學生思維融在一起,幫助學生開闊視野、積累素材,進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目標。

  如:在教學《鉛筆淡彩風景畫》一課時,我依據本教材中的知識點和重點、難點,用多媒體展示四季情景:四季的不同色彩以及大量的風景圖片欣賞,學生沉浸在無限遐想和神往中,情感處於最佳狀態,加入娓娓動聽的語言啟迪,從而解決了本課重點,突破了難點,並使學生在得到美的薰陶和情愫的滋潤的同時,積極、主動地掌握了新知,開擴了視野,提高了他們的認識能力,為學生的繪畫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更為學生素質的提高創設了有利的條件。

  新課程實際上對教師提出了教育專業工作者的要求,這就是教師要成為學生成長的引領者、學生潛能的喚醒者、教育內容的研究者、教學知識的探索者、學生知識建構的促進者,所以我們的課堂教學方式必須改變。課改的目的在於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創造性地學習,給學生創造最佳的學習狀態和積極的學習氣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意識,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必須改變。這樣,學生能夠從課堂上學習到的一切知識和非知識的東西,真正體現出新課程所要求的關注終身發展的目標。

  範文二:初中美術教學的創意性

  摘要:一接觸到"美術新課程標準",引起我注意的就是這句話"美術課程具有人文素質"。所以我希望能在美術課中體現一種濃郁的人丈精神,希望自己能引導學生關注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能以一種好奇的態度關注並瞭解特定歷史時代的美術作品,能充滿熱情地將自己投入到一個想象的原始生活情境中去創作、表演,而不僅僅是做一些設計頭飾、服飾等基本的美術技能訓練。

  關鍵詞:創意 匯入 教學體會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課堂上教師抓住起主體作用的學生,帶領學生走進課題情境之中,使學生主動、自覺、愉快地進行敏銳的觀察、豐富的想象,以保持昂揚的學習勁頭,這是上好一節課的基礎。但是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這就要求善於發現"課引子",創造新穎、獨特的匯入方法,開啟學生思維的門扉。

  "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 情"。導人情境的創設可以使學生很快地排除外界及內心因素的干擾而進入教學內容,營造一個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學習探索,導人新課的目的是要引起學生在思想上產生學習新知識的願望,產生一種需要認識和學習的心理。

  同時,為加強師生的情意交流,創設寬鬆和諧的教學氣氛,使傳授知識、技能有一良好開端。這樣學生有了這樣的願望和心理,就會表現出濃厚的學習興趣,產生出強烈的求知慾望,並能很快地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學內容上來。

  美術課導人新課的方法有多種多樣,但必須根據教學內容,課型特點、物件、環境來確定導人方式,一節美術課的好壞,主要在"導"字上下功夫,所以,在匯入新課的過程中,要儘量的生動有趣,富有啟發性,以引起學生的新奇感和求知慾。如:我在美術課堂中採用過幾種:

  一、由實驗匯入新課

  因為美術教學中,須以直觀的形式來向大家展示,而語言有時是無以表達的,採用這種方法,增強了語言的說服力;同時學生的好奇心強,喜歡觀察哪些生動,尚未認識的現象,

  剛好以一個直觀有趣的實驗導人新課,會激發學生的興趣。如:我在一節《水彩畫》課中講三原色的調配,用了三個盛有紅、黃、藍的三原色溶液的玻璃杯……

  問:同學們,大家看這三個杯子裡裝的是什麼?

  答:果汁……

  問:再看這三個杯子分別有什麼區別?

  答:***紅、藍、黃***顏色不一樣。

  問:那麼在色彩課中,我們把這三種色叫三原色。現在看老師表演,將紅色倒一部分到另一個玻璃杯中,再加入一部分黃色,你們看看,會變成什麼顏色?

  答:橙色……***匯出間色等***

  二、提起興趣、引出課題

  興趣是進行創造活動的原動力,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關鍵。如在《裝飾畫》一課中,

  我先在黑板上貼上一整張大畫紙,在上面邊講邊畫,出現了一個頭戴草帽、手套小缽,一手在餵食的村婦。我說:這是一個鄉村養雞場,但是裡面一隻雞都沒有怎麼辦?學生說:"我們每個學生畫-個,放在上面就成了"。於是,我就要求學生每人畫出一隻與眾不同的,特別美麗的雞,放在養雞場裡。於是,學生在這一特定的情境中,愉悅地把知識技能轉化為創造的動力,畫出了沒有一隻相同的許多雞來,當把各自的雞貼上在一起後,一幅"養雞場"的熱鬧畫面就展現在大家面前,讓對學生作業,於是開始以點帶畫進入下一環節,講明裝飾畫的特點等。

  三、師生互動,創設寬鬆氣氛

  一堂課的起始的好壞,是整堂課成敗的因素之一,一節課啟發談話的設計,使師生的情意交流,創設寬鬆和諧的教學氣氛,使傳授知識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如:在《標誌設計》一課中,我採用多媒體先點選螢幕,讓學生眼前有為之吸引的東西,讓他們欣賞、並說"請說出你所認識的標誌"的話。

  剛說完,一下子"麥當勞、肯德基、國徽、賓士"等這些名稱從學生嘴裡脫口而出,他們臉上流露出驕傲與自信的表情,"米奇、金雞獎"等被幾個學生說出,一下子打開了學生的思路,而引出了更多的標誌。

  師:這些圖案你是怎樣認識的?他們有哪些共同的用途?

  生:他們都有自己象徵的事物。

  生:他們都有代表著一個特定的內容。

  所以,隨著多媒體等手段的使用和新課程的改革,以及各學科的滲透,使美術創設的情境教學多種多樣,創設特定的審美情境,可使學生受到美的陶冶,同時這也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又一個重要手段。

  學生在課堂所創設的寬鬆愉快的生活情境中,主動充當角色,作為老師的對學生也不必過多的約束,讓他們盡情地玩,在玩中學,在玩中悟,為學生提供一個活動和休息的空間,因此在美術教學和新課程的改革中,我的體會有三點:

  1.教育的作用就是把每個人的眼睛和耳朵的喚醒、點燃、開發、發展。要達到這一目的,教師必須啟發,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驗,建立他們的信心;同時,進行師生互動、交流和心靈的溝通。因為新課程標準已打破了各種的界限,各學科的綜合滲透。可是學生的感知能力和接受力有很大差異,但我們必須抓住每一個機會甚至創造機會去鼓勵他們。他們才會發展,才會提高,調動了學生的各方面的感官,激發了興趣為下-個環節順利進行打好基礎。

  2.好玩、好表現是這一年齡段孩子的天性。如何利用這一身心特點,讓他們不知不覺中學習,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話題,這就要做"師"的如何去"引"導,採取多樣的導人方式,不但對順利進行下一環節的教學十分重要。同時還可點燃一些學生的創新思維的火花。

  所以我們要善於抓住學生這些閃動的靈感,正確引導,給其發揮的空間,以點帶面,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3.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發展學生的交流能力。對學生而言,交往意味著心態的開放、

  主體性的突出、個性的張顯、創造性的解放,在課堂中老師走下講臺,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去,這裡你才能真切地知道學生的體驗,獲學生的感受。站在學生的角度,與學生共同活動,共同思考、共同創造。共創"我動他也動"的愉悅的一種課堂氛圍。

  因此,能夠上一堂好課不容易,能上一堂好的藝術課更不容易,要讓學生學好一門課程,

  就要讓他們喜愛這門課。在我們的美術課教學實踐中,應注重整個過程中的點點滴滴,讓他們每節課都浸潤在美的感受之中,學到知識,提高能力,茁壯成長。同時也願所有的老師和學生能輕鬆愉悅地上好每一節藝術課而努力吧!

初中美術學術教學研究論文
工藝美術應用教學畢業論文
相關知識
初中美術老師教學隨筆_初中美術教師教學反思隨筆***2***
初中美術老師教學工作總結
初中美術老師教學隨筆_初中美術教師教學反思隨筆
初中美術課後教學反思
試論如何構建初中美術高效課堂論文
高中美術期末教學工作總結
高中美術特長教學反思
高中美術鑑賞教學計劃
高中美術欣賞教學和審美評價
高中美術老師教學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