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現代文強化閱讀題附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9日

  現代文閱讀是中考語文科目中的必考題型,對不少學生來說有一定的答題難度,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中考語文現代文強化閱讀題,供考生閱讀練習。

  中考現代文強化閱讀原文

  除卻先秦不論,中國古代社會有三大轉折。這轉折的起點分別為魏晉、中唐、明中葉。社會轉折的變化,也鮮明地表現在整個意識形態上,包括文藝領域和美的理想。

  就敦煌壁畫來說,由中唐開始的這一轉折也是很明白的。盛唐壁畫中那些身軀高大的菩薩行列在中唐消失,更多是渲染“經變”①;人物成為次要,著意描繪的是熱鬧繁複的場景,它們幾乎佔據了整個牆壁。到晚唐五代,這一點更為突出;“經變”種類增多,神像***人物***卻愈發變少。色彩俗豔,由華貴而趨富麗,裝飾風味日益濃厚。初盛唐圓潤中帶遒勁的線條、旋律,到這時變得千千秀柔,有時甚至有點草率了。

  菩薩***神***小了,供養人的形象卻愈來愈大,有的身材和盛唐的菩薩差不多,個別的甚至超過。它們一如當時的上層貴族,盛裝華服,並各按現實的尊卑長幼,順序排列。如果說,以前還是人間的神化,那麼現在凸出來的已是現實的人間——不過只是人間的上層罷了。很明白,人的現實生活這時顯然比那些千篇一律、儘管華貴畢竟單調的“淨土變”、“說法圖”和幻想的西方極樂世界,對人們更富有吸引力,更感到有興味。壁畫開始真正走向現實:歡歌在今日,人世即天堂。在敦煌,世俗場景大規模地侵入了佛國聖地,它實際標誌著宗教藝術將徹底讓位於世俗的現實藝術。

  正是對現實生活的審美興味的加濃,使壁畫中的所謂“生活小景”在這一時期也愈發增多,它的重要歷史意義在於:人世的生活戰勝了天國的信仰,藝術的形象超過了宗教的教義。

  禪宗在中唐以來盛行不已,壓倒所有其他佛教宗派,則是這種情況的理論上的表現。哲學與藝術恰好並行。本來,從魏晉玄學的有無之辨到南朝佛學的形神之爭,佛教以其細緻思辨來俘虜門閥貴族這個當時中國文化的代表階級,使他們愈鑽愈深,樂而忘返。哲理的思辨竟在宗教的信仰中找到了豐富的課題,魏晉以來人生悲歌逐漸減少,代之以陶醉在這思辨與信仰相結合的獨特意味之中。也因為這樣,在信仰中仍然保持了一定的理性思辨,中國永遠沒有產生像印度教的梵天、溼婆之類極端神祕恐怖的觀念和信仰。印度傳來的反理性的迷狂故事,在現實生活稍有改變後就退出歷史和藝術舞臺。更進一步,在理論上終於出現了要求信仰與生活完全統一起來的禪宗。這樣,結論自然就是,並不需要一種什麼特殊物件的宗教信仰和特殊形體的偶像崇拜。正如宗教藝術將為世俗藝術所替代,宗教哲學包括禪宗也將為世俗哲學的宋儒所替代。宗教迷狂在中國逐漸走向衰落。“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一切,當然又是以中國社會由中古進入近古的經濟基礎和社會關係的重要變動為現實基礎的。

  可見,把歷時數百年之久的中國佛教藝術當作一個混沌的整體對待是不行的,重要的是歷史的分析和具體的探索。從天上人間的強烈對照到它們之間的接近和諧,到完全合為一體;由接受和發展宗教藝術到它的逐漸消亡,這是一個漫長而曲折複雜的過程,但藝術思潮和美的理想這種發展變化卻完全是合乎規律性的。

  ***選自李澤厚《美的歷程》,有刪改***

  【注】①經變:據佛經故事所做的繪畫、雕刻等。

  中考現代文強化閱讀題目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社會轉折的變化會體現在社會的整個意識形態上,包括藝術領域和美的理想方面,如魏晉、中唐等時期的社會變化會體現在佛陀世容上。

  B.晚唐五代時期的敦煌壁畫中菩薩形象和供養的人的形象的大小有了很大變化,這說明佛教以前展現的是人間的神化,現在展現的是人間的上層。

  C.人們對現實生活審美興味的加濃,使禪宗壓倒了其他佛教宗派,使壁畫中的生活場景愈發增多,使藝術形象超過了宗教的教義。

  D.中國佛教藝術歷經數百年,這是一個漫長而曲折複雜的過程,探究中國佛教藝術有歷史的分析和具體的探索,不能把它當作一個混沌的整體。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中唐時的敦煌壁畫比較注重渲染“經變”,到了晚唐五代時期,“經變”的種類增多,壁畫裝飾風味變濃,色彩變得俗豔。

  B.由敦煌壁畫的變化可以看出人們對宗教和現實生活的看法的變化,如人們越來越看重現實生活,歡歌在今日,人世即天堂。

  C.中唐以後,敦煌壁畫中出現了大量的世俗場景,他們侵入了之前的佛國聖地,這表明宗教藝術已最終讓位於世俗的現實藝術。

  D.中國人在宗教信仰中保持著一定的理性思辨,所以中國永遠不會出現像印度教中的溼婆等級段神祕恐怖的觀念和信仰。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敦煌壁畫在中唐有了明顯的變化,比如盛唐壁畫中那些身軀高大的菩薩形象在此時消失,繪畫手法也由初盛唐的圓潤變為纖秀甚至有點草率。

  B.現實生活要比“淨土變”、“說法圖”以及幻想出來的西方極樂世界等更豐富多彩,對人們的吸引力更強,讓人感到有興味。

  C.佛教的細緻思辨使得當時中國文化的代表階層門閥貴族越來越深地鑽研佛教,哲理的思辨在宗教信仰中找到了豐富的課題。

  D.中國社會由中古進入近古的經濟基礎和社會關係的重要變動影響了人們對佛教的態度,使得宗教迷狂在中國逐漸走向衰弱。

  中考現代文強化閱讀答案

  1.B 張冠李戴,原文說是敦煌壁畫體現出來的特點,而不是佛教體現出來的特點。

  2.C “宗教藝術已最終讓位於世俗的現實藝術”與原文“宗教藝術將徹底讓位於世俗的現實藝術”不符。

  3.A 原文到“這時變得纖秀,有時甚至有點草率了”的“這時”指的是晚唐五代,而不是中唐。

山西高考語文閱讀強化題及答案
青海高考語文精選閱讀題及答案
相關知識
中考語文現代文強化閱讀題附答案
北京高考文言文強化閱讀題附答案譯文
海南高考文言文強化閱讀題附答案
英語四級考試強化閱讀題附答案
山東中考語文傳記強化閱讀題及答案
鄭州中考語文強化閱讀題及答案
貴州中考語文小說強化閱讀題及答案
高考語文現代文西湖的荷花閱讀題附答案
朝陽中考語文強化閱讀題及答案
朝陽中考語文強化閱讀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