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良將於禁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于禁,字文則,泰山鉅平***今山東泰安南***人,三國時期曹魏武將,魏國五良將之一。最早隨鮑信起兵,後來又一起歸附曹操,被任為官軍司馬,從此跟隨曹操四處征戰。下面小編給你們介紹曹操的良將-于禁。

  人物生平:

  于禁於曹操招賢之時前來投奔。曹操起兵為父復仇,于禁與夏侯惇、典韋同為先鋒。宛城之戰中果斷斬殺企圖叛亂的青州軍,因而得到曹操賞識。隨曹操參與官渡之戰,後隨夏侯惇一同討伐劉備,因擔心遭受火攻而曾試圖提醒夏侯惇,但為時已晚,曹軍敗績。赤壁之戰中,曹操中周瑜之計誤斬水軍都督蔡瑁、張允,于禁和毛玠因而代替二人成為水軍都督。赤壁兵敗之後,于禁曹丕

  隨曹操征討馬超、韓遂,於陣前不敵馬超而敗北。關羽率軍攻樊城時,于禁、龐德奉命前往援救鎮守樊城的曹仁,于禁因恐龐德與己爭功而屢次牽制龐德,並拒絕龐德的建議於低地紮營,終被關羽以水攻大敗。戰後于禁被俘,向關羽乞降,被押解往荊州。呂蒙攻陷荊州後於禁被釋放返魏,奉命鎮守曹操陵墓。曹丕遣人將於禁戰敗乞降等事畫於陵壁,于禁看後慚愧發病而死。

  歷史評價:

  曹操:“淯水之難,吾其急也,在亂能整,討暴堅壘,有不可動之節,雖古名將,何以加之!”“武力既弘,計略周備, 質忠性一,守執節義,每臨戰攻,常為督率,奮強突固,無堅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別徵,統御師旅,撫眾則和,奉令無犯,當敵制決,靡有遺失。論功紀用,宜各顯寵。”

  陳壽:“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于禁最號毅重,然弗克其終。”

  裴松之:“圍而後降,法雖不赦;囚而送之,未為違命。禁曾不為舊交希冀萬一,而肆其好殺之心,以戾眾人之議,所以卒為降虜,死加惡諡,宜哉。”

  王歆:“世無百戰百勝,禁逢霖雨,敗於關某,不為恥也。然雖比類荀林父、孟明視,雖敗而國家不替,然未聞其腆顏降敵也。使二子降楚歸晉,吾恐不得死所也。禁為國家宿將,以威懾眾,能治亂伍,亦當時之傑,惜乎為德不終。既為羽禽,復為吳得,送詣文帝,如此輾轉,禁未羞死,獨登高陵而突然慚恚發病乎?文帝所為亦過矣,非帝王之行,亦非君子之行,然大有為王仲宣作驢鳴之味,是名士行,真大快事也。”

炎黃子孫是誰
桓臺博物館
相關知識
曹操的良將於禁
關於曹操的短歌行讀後感
關於曹操的歷史趣談
關於曹操的抒情散文
名將於禁的生平
有關於曹操的歇後語
有關於曹操的歇後語
有關曹操的讀後感
高中作文素材之曹操的故事
有關曹操的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