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男性骨質疏鬆的原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一般來說,骨質增生是老年常見的問題,是女性養生會出現的難題,但是最近發現,男人也會得骨質疏鬆,而且導致的傷殘率和死亡率甚至高於女性。下面小編整理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男人為什麼會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目前正是秋冬季,人們的身體比較虛弱,所以容易出現骨質疏鬆的現象。對男人來說,骨骼也是“事故多發地”。傳統意義上,骨質疏鬆是人們眼中的‘婦科病’,其實,男人一樣會得骨質疏鬆,而且導致的傷殘率和死亡率甚至高於女性。與女性相比,男性骨質疏鬆發生較早,速度更快。加之酗酒、性腺功能減退、使用皮質激素和吸菸成為男性骨質疏鬆四大危險因素。

  骨質疏鬆症所造成的不良後果是非常嚴重的,它最容易導致的是骨折,如腕骨、鎖骨、髖骨、脊椎骨骨折,50%的人會終生殘疾。疼痛是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的症狀,以腰背痛多見,佔疼痛患者的70%至80%,數次的錐體壓縮性骨折會引起駝背和身高變矮。更為嚴重的是,心肺功能不好的人,如果髖骨骨折,則很難進行手術,這樣就會產生惡性迴圈,引起諸多的併發症,將導致15%-25%的人死亡。

  那麼男人為什麼會骨質疏鬆呢

  1、男性如果經常抽菸、喝酒,可能導致骨密度降低,從而引發骨質疏鬆。

  2、有家族遺傳史、患有類風溼疾病以及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等藥物,也是男性骨質疏鬆的誘因。

  3、吃太飽會使人體內甲狀旁腺激素增多,容易使骨骼太過脫鈣,造成骨質疏鬆。

  男人怎麼預防骨質疏鬆

  1、平時應多吃含鈣奶製品,多吃西蘭花、花椰菜、甘藍等蔬菜,每星期至少吃一次魚。

  2、最好每天到戶外陽光下待上15-45分鐘,促使身體產生維生素D。40歲以上的男性還應每年定期到醫院做一次骨密度檢測。

  3、保持每日運動。運動對保持骨骼健康很重要,尤其是負重運動。如果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有規律運動,就可以在25歲至30歲獲得更高的峰值骨量。而且運動可使肌肉發達,增強肌力。對骨骼健康效果最佳的運動有散步、遠足、跳舞、爬樓梯、慢跑等。

  4、每日攝取1000mg以上的鈣質,保證骨骼基本的需要量。如果擔心喝太多的牛奶***大約3杯牛奶***會造成肥胖,那麼每天攝入一定量的鈣製劑是比較好的選擇。

  5、為了延緩骨鈣的流失,多吃些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也是關鍵。食物中的維生素D主要存在於魚肝油、深海魚***如沙丁魚***、動物肝臟、奶油以及蛋黃等動物性食品中。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動物性食品往往膽固醇含量很高,血脂高的人不宜多吃。

  6、膳食中鈣、磷比例適宜時,也能促進鈣的吸收,成人以1:1或1:2為宜。磷在食物中分佈很廣泛,無論動物性食物還是植物性食物都含有豐富的磷。由於磷是與蛋白質共存的,因此瘦肉、蛋、奶、幹豆類、花生、堅果、粗糧中含量都很高。

  7、骨密度測試是目前惟一診斷骨質疏鬆症和評價骨折風險的方法。由於骨質疏鬆症通常可以無聲無息直到發生骨折才被發現,因此早期診斷很重要。40歲以後的男性應每年進行一次骨密度檢查,一旦發現骨密度減低,及早防治。骨密度檢測可以確定是否需要進行藥物治療。

  男人骨質疏鬆怎麼辦

  1、淫羊藿10克,鹿角膠10克,肉桂10克,生地10克,山萸肉10克,茯苓10克,巴戟天10克,骨碎補10克,三稜10克,水蛭10克。先泡發後煎煮,一次煎煮過後,二次煎煮,兩次煎煮的藥混合在一處飲用。每次煎煮的總時長不超過50分鐘。將成藥先後分為三等份,飯後服用最好。每次服用1份即可。

  2、白菜心500克,綠豆100克。先洗淨綠豆,然後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煮粥,粥快成時,放入洗淨的白菜心熬煮,待粥熟即可。

  3、取紅糖、黑白芝麻、核桃仁粉各25克,藕粉100克。先將黑白芝麻炒熟後,再加核桃仁粉、藕粉,用沸水衝勻後再放入紅糖攪勻即可食用。每日1次衝飲。

  4、取黑芝麻250克,核桃仁250克,白砂糖50克。將黑芝麻揀去雜質,晒乾,炒熟,與核桃仁同研為細末,加人白糖,裝瓶備用。每日2次,每次25克,溫開水調服。

  5、取扁豆150克,黑芝麻25克,核桃仁5克,白糖適量。將扁豆入沸水煮30分鐘後去外皮,再將豆仁蒸爛熟,取水搗成泥。炒香芝麻,研末待用。油熱後將扁豆泥翻炒至水分將盡,放入白糖炒勻,再放入芝麻、白糖、核桃仁溶化炒勻即可。

  6、川斷25克,杜促30克,與1條豬尾共煮,調味服用。

  7、桑寄生15克與1個雞蛋煲熟服用。

  8、老桑枝6克,與500克重的雌雞共燉,飲湯食用。

  

男性怎樣正確清洗內褲
男性吸菸有什麼壞處
相關知識
導致男性骨質疏鬆的原因
男性骨質疏鬆的原因
男性骨質疏鬆的原因
老年人骨質疏鬆的原因怎麼預防
導致男性頭頂脫髮的原因
導致男性斑禿脫髮的原因
老年性骨質疏鬆的治療方法
骨質疏鬆的病因是什麼
骨質疏鬆的病因與預防辦法有什麼
骨質疏鬆的病因及預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