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兒童心理學的教育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8日

  環境和教育對兒童心理健康發育起重要的作用。除了家庭外,幼兒最早進入的託兒所、幼兒園等集體機構對其心理髮展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關於兒童心理學視角下的幼兒教育問題探析》

  論文摘要:環境和教育對兒童心理健康發育起重要的作用。除了家庭外,幼兒最早進入的託兒所、幼兒園等集體機構對其心理 發展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教師應結合幼兒心裡發展的特點,有規律地進行正面教育。本文在認識到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對幼兒成長重要影響的基礎上,嘗試提出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應該注意的幾方內容,以期對兒童的心理健康成長有所助益。

  論文關鍵詞:兒童心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

  我國曾經有過一個城市做過調查,發現孩子患有各種身體疾病的約佔65%,而有心理障礙的卻佔受檢人數的69.9%,超過了身體疾病的患者。這一結果的形成一方面是因為心理健康的隱蔽性,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我們多年來對心理健康的漠視。兒童對現實世界的認識,對自己、他人行動的認知,對心理狀態彼此間相互聯絡的認知均與其心理理論發展水平有關。兒童獲得心理理論的主要標誌是達到對於“錯誤信念”的認知。大量研究表明,3-5歲是兒童心理理論發展的重要時期,其中,4歲是兒童心理理論發展的關鍵期,主要標誌是獲得對一級錯誤信念的認知;5歲左右的兒童逐漸能夠對一級錯誤信念的認知發展到對二級錯誤信念的認知,此時兒童逐漸開始談及自己或他人的想法、願望、感受和認知,開始能夠與他人分享資訊;他們開始具有同情心,知道什麼可能使人感到傷心,什麼可以用來安慰人。所以,在兒童成長的關鍵時期,要注意到對於孩子們的心理健康的培養。兒童出生以後遇到一個具體的生活環境就是家庭,之後隨著年齡的成長將面臨學校教育。本文試就兒童心理教育問題從家庭以及學校兩個方面的提出建議,希望對兒童心理的成長有所幫助。

  一、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響

  家庭是孩子的啟蒙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們的心理健康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河北張家口的某幼兒園做了一個以40名3-4歲的幼兒以及家長為調查物件的調查中,顯示以下問題:

  ***一***文化水平的高低反映出幼兒家庭教育的環境

  基本上是文化程度高的父母,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較少,文化程度低的父母,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較多。

  ***二***家庭成員中的父母對幼兒的教育方式不同

  即採用表揚鼓勵的教育方法有利於幼兒形成健康的心理,經常運用威脅打罵的教育方式,往往會使兒童發展產生多方面的問題。

  ***三***兒童心理健康發展需要和家長適度的精神交流

  以上的調查對於我們提出家庭對於幼兒的教育的建議具有關鍵性的指導意義。家長必須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兒童,要以民主和開發的方式來培養孩子的健康人格。但是,有的家長的教育方式還受傳統教育的影響,認為“不打不成材”。所以一旦孩子的成績不好或者犯錯誤,就動輒棍棒相向。其實這是個錯誤的觀點。長期處於家長高壓政策下的孩子們容易出現幼稚、缺乏主見、缺乏獨立性、神經質等問題。一部分的孩子可能出現極端的情況,變的更加反抗和暴力。另外的一種教育孩子的錯誤方式是家長們對於孩子的發展採取“放任”的態度。他們認為孩子們的成熟是水到渠成的,認為很多道理孩子們長大了就自然而然的明白。於是他們對孩子們漠不關心。在這樣形態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往往因為得不到適度的關心而產生孤獨感,逐漸形成富於攻擊、冷酷、自我、甚至是放蕩等不良的品質。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兒童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不同文化程度家長都應該注重自己正確的教育觀念的形成。家長對待兒童教育方面的認知和觀念,直接決定了他們對待孩子的方式和行為。所以家長們形成一套正確的教育兒童的觀念是至關重要的,家長們應加強自身的修養、努力學習、文化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兒童教育和心理素質,多一些育兒知識。以上本文提到了諸多家長錯誤的教育觀念,包括“嚴厲教管”、“自然成熟”等,都是值得改進的。以下我提出幾點建議:

  ***一***培養良好的家庭氣氛

  這對於兒童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響。美國一位心理學家通過對4000名獨生子女的調查發現:家庭氣氛活躍、常有笑聲陪伴的家庭,孩子們的智商都比不和睦的家庭高。研究人員發現在氣氛愉悅的家庭中學習、生活、能使知識面拓寬。反之。所以對於父母來說,形成和睦的夫妻關係對於孩子們的心理教育有潛在的巨大作用。在大量的青少年犯罪的案件中,絕大數的少年罪犯來自於單親家庭。父母對抗、父母分居、父母離異、父母再婚等這些因素會導致孩子們的心理變化。容易出現不安全感、內疚感、自卑、猜忌的心理。所以家長們要注重對於家庭氣氛的培養。

  ***二***採用積極教育方法

  通過上文的比較看出,採取表揚鼓勵的教育方法和採取威脅打罵的教育的方式對於孩子們的心理建設的影響完全是南轅北轍的,且會極大地影響幼兒的個性品質。所以多鼓勵孩子,讓孩子們增加自信心,往積極樂觀的方向發展。

  ***三***親子間採取正確的溝通態度和行為方式

  親子溝通是指家庭中父母——子女之間交換資訊、資料、觀點、意見、情感和態度,以達到共同的瞭解、信任與互相合作的過程。親子溝通的質量、狀況、方式等將會影響兒童的自我概念的確立、道德判斷的形成、學業成績、和心理行為問題。父母應該在平時的時間有意識的分配專門與孩子玩耍、交談的時間。從中瞭解和解決孩子們的心理變化、需求、困惑。

  ***四***一些細節上,家長還是要注意

  包括:對孩子們要有適度的期望值。福祿倍爾曾說過:“假如兒童有兩條腿而要求他馬上站起來走路,那麼你一定是會是他變得軟弱的彎腳人。”保護孩子們的自尊心,不要在陌生人面前批判孩子。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曾說過:“自尊心是種非常脆弱的東西,對待它要及其小心,要小心得像對待一朵玫瑰上的露珠”,這的確是一個真理。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們保護自尊心並找到正確的情緒宣洩的方式,從而逐步控制孩子的發脾氣程度。上述提到了父母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的對策。毋庸置疑,家庭因素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十分重要的。

  三、學校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響

  兒童成長期是生理和心理的塑造階段,在認知、情感、自制力都不成熟,還需要學校和老師的指導。因此,除了家庭教育外學校和老師的角色要從單純的傳道授業解惑向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轉變。影響兒童健康心理髮展的因素很多,學校教育對兒童心理的影響主要有:教材內容的影響、教師的影響、校園環境及校風的影響。下面我就學校教育對兒童的心理影響做些具體的探討。

  ***一***在教材的選擇上來說,教材本質上來說是一種文化的選擇結果

  對於兒童的價值觀形成,行為準則進行文化灌輸。但是另外一方面來說,教材也為兒童提供了效仿的模式。所以教材對於兒童的成長是很重要的。要注重對於教材的更新,以及教材的內容要與每個學生的個體發展結合。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

  ***二***教師的影響也是至關重要的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採取的是提問——回答的模式。在教學中若採取有效的課堂模式提問能讓學生更好的瞭解到書本知識的同時營造出良好的心理環境。例如語文課堂上對於詩歌聲情並茂的朗讀和人文思維,都能為孩子的心理健康產生引導、疏通;激勵和啟迪等作用。老師要對兒童的導讀發揮作用。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魚,教師要指導他們的閱讀方法,讓孩子們在閱讀中學習,通過良好書籍的作用,對他們的心理髮展進行引導。

  ***三***校園環境及校風的影響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整潔美觀的校園環境能培養學生美的情感、美的品質,使學生養成愛清潔、講衛生的文明習慣。有一句話叫:文明的環境使人不得不文明,文明的環境使人沒有必要不文明。在美麗乾淨以及舒適的環境中,孩子們能夠以最輕鬆的心情專注於自己的學習過程中。校風對於孩子心理的作用也是很大的。如果周圍的孩子們都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樂觀的生活態度、健康的心理,對於孩子們本身會起到一個良性的暗示作用,甚至能“淨化”一些入“歧途”的兒童們的身心。

  很多家長抱怨自己在孩子們的身上花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正如上文舉到的很多例項,看出其實很多家長做了“無用功”,甚至還會對孩子們的身心成長造成不良的影響。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於孩子的教育家長不可只停留在孩子們的身體健康這個層面,還要足夠重視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對孩子採取正確的方式進行引導和教育。學校作為孩子們的第二任親密接觸的老師,也是任重而道遠。正如上文所說的,學校和老師的角色要從單純的傳道授業解惑向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轉變。在教材的選擇上、老師的教學方法上、校園環境和校風上都下功夫。這樣通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雙管齊下,希望對孩子的心理健康起到幫助作用,為孩子未來的良好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高一生物的成績如何快速提高
中學生自我接納教育論文
相關知識
有關兒童心理學的教育論文
有關人格心理學的畢業論文
有關音樂心理學的參考論文
關於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留守兒童為主題的教育論文
兒童心理學的有關論文
有關兒童心理的論文
有關設計心理學的論文
有關兒童心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