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廣告營銷解讀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地鐵廣告在地鐵文化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一方面,令人賞心悅目的廣告內容廣告形式能夠美化環境,很好地點綴站臺點綴車廂。另一方面,由於地鐵環境作為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乘客對廣告的注意力會大幅上升,在這種情況下,缺乏創意的廣告將會引起乘客的逆反、批判心理。今天我們一起來解讀身邊的地鐵廣告營銷。

  這個地下世界展示了行業和公司興衰

  為什麼地鐵裡到處都是電商的廣告?而胡歌代言的獵聘網廣告最近為何會鋪滿了北京和上海的地鐵?哪裡的地鐵廣告位最貴,都是誰在投……

  作為上班族最主要的每日通勤方式之一,除了擁擠的上下班高峰,你避不開的大概就是地鐵裡面形形色色的廣告了。不管你是主動觀看還是被動接受,它們其實反映了商業世界的一個切面。從以前的快消廣告到現在的電商,是市場格局的變化。而哪家公司又鋪天蓋地燒錢打廣告了,也和它的商業戰略密切相關。

  哪個站的廣告最貴?是誰投了它們?

  就像春晚開始前那個時段的廣告,哪家公司露了臉總會被視為品牌實力的象徵。放在地鐵媒體裡,大概就是——北京國貿或者上海靜安寺的換乘通道,又被哪個品牌“刷了牆”。

  這兩個區域有不少共通之處——站點地處 CBD 核心商圈,是幾條重要線路的換乘站,客流量大***國貿換乘通道每天覆蓋超過 30 萬換乘客流及進出站乘客***。

  靜安寺地鐵站周圍包括東海廣場、上海廣場、靜安嘉裡中心在內的寫字樓商圈,在靜安寺的換乘通道投放 4 周廣告,按刊例價是 258 萬,國貿是 168 萬。

  這兩個價格的差異不是因為上海更貴,而是因為國貿換乘通道只有牆貼,而靜安寺通道的媒體形式更多,除了牆貼還有 28 塊燈箱,以及包柱。***事實上,整體上看北京地鐵廣告價格還比上海貴 20% 左右。***

  在靜安寺這個四周 258 萬的換乘通道里,登場過的品牌既包括雅詩蘭黛、羽毛球品牌尤尼克斯,也有剛剛投放了一支視訊品牌廣告的知乎、獵聘網、蘑菇街等網際網路公司。

  在國貿換乘通道,最近上牆的是京東蝴蝶節和獵聘網的廣告。

  不同站點如何定價?

  在定價之前,代理公司會將所有的地鐵站分 S/A++/A 三個級別,價格依次遞減。

  以上海為例,南京西路、陸家嘴、靜安寺、徐家彙等 19 個站點屬於最優的 S 級,而常熟路、上海體育場處於略差一等的 A++,人流量和附近商圈價值再低一級的就屬於 A 類了。

  人流量是分級的最主要依據,但不是唯一。除此之外還會考慮站點是否地處核心區域。例如天通苑站雖然人流量巨大,但是是最低的 A 級,因為天通苑地處偏遠,客流量集中在早晚高峰,人擠人的情況下媒體環境也並不算好。

  站點的級別每年也會進行調整,例如上海的陝西南路站,此前 1 號線的部分是 S 級,10 號線部分是 A++ 級***是的,一個站還能分兩半***。隨著 12 號線的開通,陝西南路變成了三線換乘站,加上週圍商圈密集,因此全站被升級成了 S 級。

  相比之下,很少有降級的情況。上海申通德高的相關人員告訴《好奇心日報》,“90 年代的地鐵還是根據商圈來建造,但現在的情形是:地鐵造到哪,周圍的樓盤、商圈跟上來,這也是地鐵的價值。所以成熟站點周圍的配套肯定是越來越好,不太可能降級。”

  不同級別意味著這些站點的媒體價值也不同。以最常見的“12 封燈箱”為例,投放 4 周,S 級站點的刊例價是 10.8 萬元,A++ 級站是 7.8 萬元,A 級站則只要 3.8 萬元。

  儘管價格相差懸殊,無論大小公司還是最想投 S 級站點。在賣廣告位時,通常是 S/A++/A 級站點搭配銷售。

  也有一些例外,比如超市、商場、樓盤廣告,只會選擇就近的站點投放。據說北京八寶山地鐵站還有墓地投放過廣告。

  需要指出的是,“刊例價”的意思是,作為標準僅供參考。在實際操作中,代理商還會根據各公司的投放量等給予不同幅度的折扣。例如,國貿那個 188 萬四周的換乘通道,通常會以 85 折的價格成交。

  除了最常見的燈箱廣告,地鐵廣告還有哪些形式?

  “12 封燈箱”應該是最常見的地鐵廣告形式——也就是你在站臺上等車時看到的那種。燈箱這種較為常規的媒體屬於“覆蓋類媒體”,通過更高的接觸頻次達到覆蓋效果。

  相比戶外的公交候車亭廣告,地鐵環境相對乾淨,品牌形象也更高階。這和地鐵的受眾群體有關——根據《2014 年中國市場與媒體研究》,地鐵乘客中 82% 年齡在 45 歲以下,超過 70% 擁有大專或以上學歷,白領超過 80%。

  所以也有一些公司希望借地鐵媒體提升品牌高度。比如那些你沒聽說過的“xx 貸”,如果在地鐵上看到它的廣告,是不是多少會覺得可靠一點?

  地鐵廣告的“時令性”很強

  拉勾、獵聘、Boss 直聘、智聯招聘、中華英才網……如果你日常使用地鐵通勤,那麼在過年到現在的一個多月裡,你躲過這幾個廣告的機率微乎其微。***噢,樓宇電視也有不少。***

  廣告“空窗期”怎麼辦?

  由於地鐵廣告的媒體形式很多,上刊率很難綜合計算。粗略估計,S 級站點的上刊率通常在 75% 以上。

  每個地鐵公司都要完成每年 3%-5% 的公益廣告指標。你看到的那些消防安全、北京十大美景,都屬於此類。

  如果商業廣告下刊了,通常的做法是換上公益廣告,或者代理公司自己品牌的畫面,總之不能有空畫面放在上面。

  那些還停留在地鐵裡的已經下線的電影海報,通常也是因為還沒有招到新的廣告來替換。

消費疲軟時期的營銷策略
恐嚇型營銷策略
相關知識
地鐵廣告營銷解讀
房地產廣告營銷案例
產品推廣廣告營銷案例解析
廣告營銷成功案例解析
企業廣告營銷案例與解析
企業品牌廣告營銷案例解析
學習廣告營銷的書籍推薦
保健酒的廣告營銷詞
飾品的廣告營銷詞
廣告營銷年度工作總結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