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級下冊蒙娜麗莎之約教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蒙娜麗莎之約》用生動的語言,向我們細緻地展現了達·芬奇的精湛畫技和他天才的想象力。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一、教材分析

  《蒙娜麗莎之約》是人教版課標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本組教材的主題是“感受藝術的魅力”,即讓學生感受音樂、繪畫、戲劇等各種藝術形式的美,培養他們熱愛藝術的情操,受到美的薰陶。這篇文章文筆洗練,是一篇介紹畫作的經典之作。王克難先生用詩意盎然的語言,描述著畫作中蒙娜麗莎溫婉、優雅、端莊的形象;作者展開豐富的想象,解讀著蒙娜麗莎那淡雅而又神祕微笑背後蘊含著的複雜情感。本課的教學要體現高年級略讀課文的特點,結合單元訓練,抓住重點,讓學生自讀自悟,在讀悟的過程中感受《蒙娜麗莎》的魅力。本課教學重點是對照插圖,在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雙手和背景等具體的描寫中體會世界名畫的魅力,在文章中品味蒙娜麗莎那包含著複雜情感成為千古奇韻的神祕微笑。學習作者展開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朗讀直接描寫畫像的段落,感受畫作和文章語言的魅力,不斷積累語言。

  二、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肖像、悄然、矜持、難以捉摸、臉頰”等詞語。

  2.對照畫面,重點理解課文中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通過品讀感悟《蒙娜麗莎》的魅力,學習作者按照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方法和展開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

  3.朗讀課文中直接描寫畫作的部分,受到美的薰陶,積累語言。

  4.結合課文內容和相關資料,介紹畫作。

  三、教學重難點

  對照畫面,重點理解課文中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通過品讀,感受《蒙娜麗莎》的魅力。學習作者展開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

  四、教學準備

  1.學生按照統一要求預習課文。

  2.教師準備:達·芬奇及其畫作的資料;cia課件、畫作。

  五、教學時間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檢查預習。

  1.談話匯入。

  2.檢查字音多媒體出示:肖像、悄然、難以捉摸、矜持、臉頰

  1指名讀詞語,教師相機正音。

  2齊讀詞語。

  【設計意圖:文中雖然沒有生字,但對於“悄、捉摸,頰”這幾個字,學生在朗讀中容易出現錯誤,教師有必要強調。“肖、矜、”等字是滲透性識字,學生只要藉助拼音認識即可。】

  二明確任務、感受魅力,感悟寫法。

  【設計意圖:對於略讀課文而言,教學要整體求略,部分求精,求精的部分必是文章的重點內容。本環節中,重點引導學生交流作者描寫畫作的部分,也就是文章5、6、7自然段。在體會畫作魅力的同時要注意感受作者語言文字的魅力,學習作者介紹畫作時的觀察順序和表達方法,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讓學生積累語言,內化語言。】

  1.默讀連語接,找出學習要求。

  2.出示自學提示,學生按照要求自學。

  多媒體出示學習要求:“默讀課文,想一想,從課文哪些描寫中看出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標畫出相關語句,並寫下自己的感受。”

  【設計意圖:這是文前連線語中的問題,以此問題為突破口,引導學生整體理解課文,感受畫作的魅力。學習時給學生留一定的時間,充分放手讓學生自學,形成自己富於個性的理解。】

  3.全班交流,感受畫作的魅力。

  預設一:引導學生從參觀的人多等語句中感受這幅畫的魅力所在。

  ——“我們都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排隊,隊伍像一條長龍,大家都在靜靜地等著。”

  ——“聽說美法兩國多次交涉,他才暫時離開巴黎的盧浮宮前來紐約。”

  引導學生理解“排著長龍一樣的的隊伍”等語句,說明參觀的人多,從側面襯托出畫作的魅力。

  預設二:交流第五自然段的相關語句,感受畫面的逼真。

  1抓住關鍵語句體會畫面的栩栩如生。

  “她的臉頰泛著紅光……你會懷疑血液真的在裡面流動”。

  2讀課文第五自然段,注意作者按照什麼順序進行觀察。

  由遠到近,由整體到區域性

  3相機指導朗讀。

  預設三:交流第六自然段介紹畫面中人物面部表情的部分,感受畫作魅力,感悟寫法。

  1在學生交流的同時,讓學生結合插圖體會蒙娜麗莎神祕微笑背後蘊含豐富的情感。

  “那微笑,有時讓人覺得舒暢溫柔……是那樣耐人尋味,難以捉摸。”

  2讓學生反覆品讀描寫蒙娜麗莎微笑在作者心中感受的句子,感受畫作的魅力和語言的魅力。

  3作者採用什麼表達方式把蒙娜麗莎神祕的微笑描述出來的?展開豐富的想象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預設四:從第七自然段相關語句中感受畫作的魅力。

  【設計意圖:重點指導學生觀察蒙娜麗莎的身姿、服飾與她身後的背景。從文章的語句中體會,畫面採擷了多種美的元素,集美、智慧、永恆三位為一體,增加了畫面的藝術性和神祕感】

  4.小組交流,全面感受畫作的魅力。

  1四人小組交流:文中還有那些語句表現了畫作的魅力?

  2師小結。

  【設計意圖:文中有許多描寫反映了《蒙娜麗莎》這幅畫作的魅力,課堂時間有限,無法進行全員交流,設計此環節的目的是給學生更大的交流空間,鼓勵上課沒有機會交流的同學充分發言,在合作交流中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取得更高的效率。】

  5.以讀代講,體會作者欣賞畫作後的深刻感受。

  引讀最後一段。

  三揭示課題,總結寫法。

  1.作者為什麼以《蒙娜麗莎之約》為課題?

  2.教師根據板書總結文章表達、觀察方法。

  四朗讀課文,感受語言美,積累文中語言。

  1.自由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直接描寫畫作的部分。課文5、6、7自然段

  2.把自己喜歡的語句多讀幾遍,試著背一背。

  【設計意圖:遵循“得意、得言、得法”的教學理念,教學中抽出時間讓學生自由誦讀直接描寫畫作的5、6、7自然段,把課文中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五創設情景,介紹畫作。

  1.創設情景,讓學生以解說員的身份介紹畫作。

  師:假如中法兩國經過多次交涉,這幅畫能在寧夏展出,在我們的上課現場展出,由你來擔任畫作解說員,把這幅畫作介紹給同學和來自全國各地的老師。

  2.教師出示畫作,學生口頭練說。

  提示學生介紹的方法——可以整體介紹畫作,可以介紹畫作的部分內容,還可以介紹關於畫作的創作背景及相關資料。

  3.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略讀課文的教學要體現“一課一得”的教學思想,本堂課的教學把落腳點放在介紹畫作上,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準備時間,讓學生把課堂上積累的語言,學到的表達方法觀察方法進行運用。】

  六拓展延伸。

  多媒體出示達·芬奇其它畫作。

  緊扣本單元“感受藝術的魅力”這一訓練重點,讓學生感受繪畫藝術魅力,受到藝術的薰陶。

  七佈置作業三選一。

  1.蒐集關於《最後的晚餐》的有關資料,欣賞畫作。

  2.選擇一幅畫作進行介紹。

  3.蒐集、欣賞其他藝術形式,感受藝術魅力,辦一期手抄報。

  【設計意圖:作業設計圍繞單元訓練重點,由易到難,學生可根據不同情況,選擇相應作業繼續感受藝術的魅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熱愛藝術的情操。】

  七、板書設計

  傳神 側面、正面

  蒙娜麗莎之約 神祕 想象

  生命力 遠——近

  整體——區域性

  冀教版六年級下冊蒙娜麗莎之約教學反思

  學生在課堂內通過多次的閱讀解決了導讀部分提出的兩個問題―――“蒙娜麗莎”畫的魅力和領悟作者“寫實與想象結合”的寫作方法,可以說,已經達到了教學目標,教學效果還比較明顯。可是,這堂課的教學設計還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堂上“精”的成份過多。新課標指出,略讀課文是粗略地掌握課文內容,用所學過的方法自讀,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解決疑難。在我的課堂上,“牽”得過多,“放”得太少。學習課文5-7自然段,通過自讀、交流的方式展開,在全班交流這一環節,學生從各自的角度談到名畫的魅力,我卻“平均用力”,逐處讓學生談自己的感受,並逐段進行朗讀。在體會作者寫作方法環節中,我依然重蹈覆轍,沒能引導學生結合所掌握的寫作方法和此文對比,而是讓學生先用筆把寫實部分找出來,然後進行對比朗讀,體會“聯想、想象”對文章表達的作用。課後反思,我的這種“不放心”是多餘的,從學生精彩紛呈的課堂反應就可知,學生完全有能力自主學習。這樣,使學生失去了鍛鍊提高的機會,挫傷了其學習積極性。


冀教版四年級品社天涯若比鄰教案
冀教版科學光的教案
相關知識
冀教版六年級下冊蒙娜麗莎之約教案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英語期末試卷答案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試卷答案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教學計劃
冀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期中試題及答案
冀教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期末測試題及答案
冀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生字表2
冀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複習課教案
冀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試題及答案
冀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測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