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家國夢百年翰墨韻閱讀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千秋家國夢,百年翰墨韻。蔣思豫先生在百年人生中展現了非同尋常的人格魅力,這也是他贏得人們尊重的主要原因之一。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千秋家國夢百年翰墨韻》閱讀材料

  蔣思豫先生在百歲時寫下詩句以為紀念:“少年貧笈棄家鄉,煮鶴焚琴六月霜。唾面自乾腰不折,塵顏含笑看洛桑”。他還寫有“士氣崢嶸焉可侮,骨頭如鼓作銅聲”等聯句。其詩其辭,也是老人百年人生,風骨錚錚的生動寫照。

  1914年的春天,中國大地風起雲湧,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星火漸呈燎原之勢。宜興和橋,秀美的江南古鎮。蔣思豫,就出生在這裡。蔣姓是宜興的大姓,蔣思豫的祖輩顯赫不凡。蔣思豫的父親也是飽讀詩書、精於書法。蔣思豫從小便酷愛書法,讀小學時臨摹柳公權的書法習作便已名列學校第一。

  1937年抗戰爆發後,受過良好教育的蔣思豫加入了救國行列,先後在武漢、太原等抗戰前線工作,還曾與周恩來、連戰的父親連震東在一個大院共事。抗戰期間,蔣思豫還身兼《中國青年》編輯,並在《益世報》等擔任記者和特約撰稿人,親身經歷了臺兒莊戰役和武漢保衛戰。有一次在重慶工作時,遇到日軍飛機空襲,因為來不及躲避,兩位同事被炸身亡,他們倒下的地方與蔣思豫只相距數米。那時候,蔣思豫的心中便存有一個和平與寧靜的夢,哪怕完成這個夢要耗費一生,他也在所不惜、追求不止。戰事緊迫,生命朝不保夕,蔣思豫依然揮毫不斷,並利用機會向在重慶的沈尹默、伍蠡甫等書法大家請教,更與潘伯鷹、傅抱石頻繁往來,切磋書藝。

  當年在復旦學習期間,他非常景仰于右任先生的道德文章和書法成就,將於右任編著的《標準草書》隨身帶了近十年,臨習不斷,立志端正書品,傳承右公書法心得。蔣思豫的品行、書藝得到于右任的認可,經于右任外甥周伯敏的推薦,他有幸成為于右任先生的入室弟子。1947年7月的一天,在南京于右任長子於望德府邸中,33歲的蔣思豫恭恭敬敬地向這位著名的“當代草聖”,磕頭行拜師禮。於先生忙拉他起身說:“行個鞠躬禮就行啦!”就這樣,蔣思豫得到右公的悉心指導,並漸漸形成了朴茂厚實、簡潔凝練、運轉持重又大氣磅礴的草書風格。

  1976年,蔣思豫回到夫人的故鄉——寧波鎮海,過起了隱居的生活。在這近40年的時光裡,蔣思豫將對書法的熱愛發揮得淋漓盡致,與書法為伴的寧靜歲月,讓老人感到無比幸福。他經常對子女們說:“中國書畫藝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和巨大精神財富,延綿數千年的中國書法決不能在吾輩手上中斷。

  蔣思豫一生研習“於體”,其草書直追於公筆韻。他還寫下洋洋萬言的《論于右任標準草書》一至三論,為“於體”書法傳承作出了理論貢獻。他的篆隸各體,也均有不俗功力:篆書質樸凝練、格調高古;隸書結字工穩、平實古雅。胸襟的開闊與心氣的平和,在老人的書法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蔣思豫發揮畢生所學,致力於弘揚傳統文化。胡茂偉拜訪蔣先生之前,先看到了蔣先生的一篇文章。蔣先生在文中批評了現在書風浮誇,書壇名家大師滿天飛,都把自己捧得很高。書法進門容易深入難,要成名成家談何容易,書法不是劉翔跑一百米欄,一下子就過去了,書法是馬拉松,它要你用一輩子的精力去追求。“這應該是個超拔的長者,絕不會流俗。這是我獲得的第一個關於蔣思豫老先生的印象,很有風骨,如同於體草而不亂,奇而中正的書風,個性卓然,而不失端直。”

  蔣思豫在藝術上認真計較,但為人處世上卻隨遇而安、與世無爭。在鎮海區的一個老小區巷子裡,一間二室一廳六十平方米的舊樓房,就是蔣思豫與夫人徐敏蕾的住所。傢什是舊樣子,牆面有些泛黃,門板十分輕薄,有一些房間僅用舊棉布當門簾。但眼前這兩位老人的風采卻讓這間簡陋狹小的屋子增添了活力與溫馨。蔣思豫幾乎足不出戶,曾給自己立下四條誓言:一不參加任何書畫組織;二不舉辦個人書畫展覽;三不收受學生;四不出書畫冊集。

  蔣思豫的人生在滄桑百年中歷經坎坷,始終陪伴老先生的是他最鍾愛的筆墨。唯有這件最珍貴的東西,沒有在千般風雨中丟失。可以說,書法是蔣思豫一生的主調。***節選自《宜興日報》***

  【相關連結】

  蔣思豫認為,目前書法界以醜、怪為革新,不問字源、字形自作“改良”,殊不知違悖書道,是一極大的陋弊。書法一門,要深研前人的法度,杜絕錯字,別字。蔣思豫可以說是身體力行,甚至向權威挑戰。十年前,北京的《團結報》副刊有個“大雅篇”的專欄題簽,是啟功先生的手筆。啟老是當代書壇的領袖。可他那“雅”字的“牙”旁左撇回踢,牙的上面又分不清而變成了“稚”字。經年卻無人提出疑義。蔣老為此提出矯誤的意見,寄信於《團結報》責任編輯。不日收到了他們的致謝覆函,並附五元錢的稿費。他們將啟老的題字撤換,由北京名家蕭勞先生重寫正名。

  ***王宣民《蔣思豫:百歲翰墨寫春秋》***

  《千秋家國夢百年翰墨韻》閱讀題目

  7.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與概括,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文章的標題運用對偶的手法,既準確概括了蔣思豫先生心繫祖國、執著於書法的人生經歷,又暗示了他的優秀品格。

  B.蔣思豫讀大學期間,就非常景仰于右任先生,練習他的書法,並以于右任外甥周伯敏的推薦,成為先生的入室弟子。

  C.蔣思豫在藝術上認真計較,使得書法成就頗高,尤其是篆書質樸凝練、格調高古,隸書結字工穩、平實古雅,最為出色。

  D.傳記全面再現民蔣思豫先生百年的滄桑歷程,他雖歷經風雨,但始終沒有告誡鍾愛的筆墨,是一個書法藝術的持久實踐者。

  8.文章結尾說“書法是蔣思豫一生的主調”,這一說法在文中有哪些體現?請簡要分析。***4分***

  9.蔣思豫先生在百年人生中展現了非同尋常的人格魅力,這也是他贏得人們尊重的主要原因之一。請結合全文,談談你對蔣思豫先生人格魅力的認識。***說出兩點即可******5分***

  《千秋家國夢百年翰墨韻》閱讀答案

  7.A***D.“全面再現”不準確。B.成為于右任先生的弟子並非在讀大學期間。C.蔣思豫的草書最為出色。***

  8.①幼年時受父親影響,酷愛書法。

  ②戰亂期間,揮毫不斷,拜訪名家,切磋技藝。

  ③復旦學習期間,不斷臨習於右任編著的《標準草書》近十年。

  ④隱居鎮海40年,與書法為伴,以傳承書畫藝術為己任。***每點1分,句意通暢1分,答出3點即可。***

  9.示例一以身許國,家國情懷。抗戰時參加救國行列,以身犯險,只為心中和平之夢。家國情懷讓年輕人常懷凌雲壯志,為理想而奮力拼搏。

  示例二認真專注,刻苦鑽研。以畢生精力鑽研書法技藝,遍訪名師,在藝術上認真計較。藝術永無止境,但用畢生精力鑽研,轉益多師,“難事”永遠只是“有心人”的征服物件。

  示例三淡泊名利,隨遇而安。身居陋巷,家居狹小簡陋,與書法為伴,不追逐名利。安貧樂道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它能帶來美妙的精神享受。

  示例四捍衛書道,挑戰權威。力矯時弊,正本清源。撰寫文章批評書風浮誇等不良習氣;不畏權威,指出啟功先生的書寫錯誤。當權威離真理漸行漸遠時,要義無反顧地捍衛真理,這是藝術家的良知。尊重權威,但不惟權威,藝術上才有突破,科技上才有創新。***每點2分,句意通暢1分,答出兩點即可。***


  

撥動心絃的微笑閱讀附答案
談談循序漸進與為而不爭閱讀答案
相關知識
千秋家國夢百年翰墨韻閱讀答案
千秋家國夢百年翰墨韻現代文閱讀原文及答案
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閱讀答案
中國哲學家表達思想的方式閱讀答案
我們能在夢裡背單詞嗎閱讀答案
童年的饅頭閱讀答案
國學的大眾目標閱讀答案
我國湖泊數量銳減閱讀答案
漁家傲送臺守江郎中閱讀答案
轉基因及其對國民經濟的意義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