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中考詩歌鑑賞強化題含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詩歌鑑賞是廈門中考語文考試中的難點,多做練習強化詩歌鑑賞能力是備考的關鍵。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廈門中考詩歌鑑賞強化題,供考生提高練習。

  廈門中考詩歌鑑賞強化題***一***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牡 丹

  李商隱

  錦帷初卷衛夫人①,繡被猶堆越鄂君。

  垂手亂翻雕玉佩,折腰爭舞鬱金裙。

  石家蠟燭何曾剪②,苟令香爐可待薰。

  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雲③。

  【注】①衛夫人:指春秋時衛靈公的夫人南子,以美豔著稱,這裡比喻剛剛綻放的牡丹花。②石家蠟燭:西晉石崇豪奢至極,用蠟燭當柴。這裡形容牡丹的顏色像燃燒著的大片燭火,卻無須修剪燭芯。③朝雲:傳說中的巫山神女。

  8.詩的頷聯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請簡要賞析。***5分***

  9.簡要分析詩的尾聯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6分***

  廈門中考詩歌鑑賞強化題答案

  8、擬人。***1分***賦予牡丹以人的動作,把隨風舞動的牡丹當作垂手摺腰、佩飾翻動、長裙飄揚的起舞女子來描寫,***2分***形象生動地表現了牡丹美麗輕盈、搖曳多姿的情態。***2分******答比喻,言之成理的酌情給分***

  ***9***抒發了詩人對牡丹的喜愛之情及對意中人的愛慕、相思之情。***2分***詩人在前面把牡丹當作女子來寫,但到 了尾聯卻又立意于思慕那如花一樣的女子,***2分***寫希望神女授予自己生花妙筆,把自己的思慕之情寫在花 葉上,寄給意中的女子,點明瞭題旨。***2分***

  廈門中考詩歌鑑賞強化題***二***

  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作答。

  望江南•超然臺作

  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諮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1***【題目】上片作者描繪了什麼樣的景色?

  ***2***【題目】“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妙句。作者表達的感情與我們引用時表達的感情有什麼區別?

  ***3***【題目】簡析全詞上下片的關係?

  廈門中考詩歌鑑賞強化題答案

  【答案】***1***寫登超然臺時所見暮春時節的郊外菸雨景色***或斜柳、樓臺、春水、城花、煙雨等暮春景象***。

  【解析】詞的上片寫登臺時所見暮春時節的郊外景色。“風細柳斜斜”,點明當時的季節特徵:春已暮而未老。“試上”二句,直說登臨遠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以春水、春花,將眼前圖景鋪排開來。滿城風光,盡收眼底。

  失分點提醒:本題較容易,學生能通過詞作中的意象,斜柳、樓臺、春水、城花、煙雨,歸納出作者要描繪的景色,即暮春煙雨圖。

  【答案】***2***作者為擺脫思鄉之苦,借煮茶來作為對故國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隱含著詞人難以解脫的苦悶,又表達出詞人解脫苦悶的自我心理調適。既有無奈,又有樂觀。我們引用它表達的是熱愛生命熱愛青春的積極樂觀。

  【解析】理解“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作者表達的情感,必須聯絡前句,“寒食後,酒醒卻諮嗟”。寒食,在清明前二日,相傳為紀念介子推,從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過後,重新點火,稱為“新火”。此處點明“寒食後”,一是說,寒食過後,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說,寒食過後,正是清明節,應當返鄉掃墓。但是,此時卻欲歸而歸不得。寄寓了作者對故國、故人不絕如縷的思念之情。“詩酒趁年華”,進一步申明:必須超然物外,忘卻塵世間一切,而抓緊時機,借詩酒以自娛。現在我們引用這句詞,主要是表達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

  失分點提醒:本題失分在於對作者情感的把握不準。學生看到“故國”二字,就開始聯絡國破家亡的背景進行分析,結果作者的情感就不是思鄉之苦,而成為了亡國之悲。

  ***3***【答案】上片寫景,下片寫情,觸景生情,***或情由景發、情景交融。***因眺望春色煙雨,觸動鄉思,引起作者感情的複雜變化。

  【解析】上闋寫登上超然臺所見到的城中的景色。頭兩句點明季節特色,春雖已到,但尚未老。三四兩句直敘登臺遠眺所見。最後一句以煙雨籠罩著千家萬戶作結。這五句全是寫景,描寫的是超然臺下“春未老”之景。下闋作者因景生情。先是點明瞭作者登超然臺的具體時間,那就是寒食清明時節。清明節又是中國傳統的一個重要節日。作者從登超然臺望見的景色自然而然地引發了思鄉之愁,尤其是在清明節前後這樣的日子。但他無法回家鄉,於是只能在酒醒之後,苦澀地“諮嗟”嘆息一番,無奈地說:不要對老朋友說什麼思鄉之愁,倒不如用新火煮新茶來聊以自慰吧!“休對”“且將”,這是無奈的,但也是最好的、最實際的一種解脫辦法。最後詩人發出了“詩酒趁年華”的呼聲,認為還是抓緊時間,借詩酒來自娛,度過這美好的時光。這裡“年華”與前文的“春未老”又相呼應。作者政治上屢不得志,性格上又桀驁不馴,所以只好用曠達超然的態度來對待人生,以排遣自己的苦悶!這首詞上闋寫作者登上超然臺所見臺下“春未老”之景,下闋因景生情,抒發的是春雖未老,人卻在無奈之中的鄉思之情,情景交融為一體。

宜賓中考文言文精選例題及答案
北京中考詩歌鑑賞專練題帶答案
相關知識
廈門中考詩歌鑑賞強化題含答案
臨安中考詩歌鑑賞強化題附答案
金華中考詩歌鑑賞訓練題含答案
開封中考詩歌鑑賞模擬題含答案
昆明中考詩歌鑑賞專練題含答案
昆明中考詩歌鑑賞專練題含答案
成都中考語文詩歌鑑賞強化題含答案
成都中考語文詩歌鑑賞強化題含答案
江蘇高考詩歌鑑賞強化題及答案
江蘇高考詩歌鑑賞強化題及答案